首页 > 都市情感 > 华娱:拍戏就能解锁影视盲盒

华娱:拍戏就能解锁影视盲盒 第311节

  “那是其中一部分,我的礼物怎么会那么廉价。”芙罗兰翻了一个白眼,满脸傲娇表情,“总之,你会爱死我的!”

  “是吗?”顾一言左顾右盼之后,看着三女露出笑容。

  今年的圣诞节或许真的有惊喜。

第三百五十八章 《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12月26日,周一

  整个北美尚处于节假日的氛围,除了一些必要的社会性职业,绝大多数的公司都还在放假状态。

  而北美邮政服务作为国家系统自然恢复了正常的工作流程,今天的他们会将一份特别的期刊送到家家户户。

  洛杉矶比弗利山庄

  顾一言特意起了一个大早,他对于芙罗兰口中所谓的特别礼物期待已久,却完全忽视了这是在北美,早起等待别人上班是毫无意义的一件事。

  直到9点过,门口才传来快递员的声音。

  “这....”当顾一言拆开包裹拿出一本杂志,正是《时代周刊》。

  封面上,他端坐于单人沙发,眼神桀骜望向前方。

  一张很常规的照片,出自于安妮.莱博维茨之手。

  但是因为过于常规,并未被她选择,也就一直没有拿出来过,不知道《时代周刊》是怎么取得这张照片的。

  不过...自己被选中封面居然事先毫不知情,看来是芙罗兰打过招呼。

  所以...这就是芙罗兰口中特别的礼物嘛....

  顾一言正准备翻开杂志查看的时候,恍然才注意到封面上方‘Person of the Year’的字样。

  这,是年度风云人物?

  艹!

  顾一言瞬间懵住,眼神里满是惊诧,直到再看到小标题后面‘艾利克斯.顾’的字样,才终于确定。

  芙罗兰居然让自己当选了《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

  简直不可思议!

  是的,哪怕以如今顾一言的地位他依旧感到难以置信,这和拍电影然后全球放映可完全不一样。

  作为目前全球范围里堪称最权威的杂志,其一年一次的年度人物更是其中最重要的奖项,往往被视为当年全球影响力巅峰的象征。

  这种宣传手段可不是所谓的花一点钱就能成功。

  再者以北美舆论封锁的程度,想让一个亚洲人成为年度人物,芙罗兰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

  人们常规意义上理解的《时代周刊》封面荣耀,主要指其标志性封面人物。

  自从1923年《时代周刊》创刊以来,累计登上过封面的华人总数量超过50位,涵盖政治、娱乐、商业等领域。

  单说娱乐范畴,以程龙为首,章子怡、巩俐、周星星、李连杰都在不同年份以不同主题登上过全球版本封面。

  至于李彬彬,是在2012年借助“联合国气候峰会代表”的名义出现在封面上,并不属于常规操作。

  而相对世界版影响力更小一些的亚洲版上,出现华人明星的次数就要稍微多点。

  王妃、周润发、周杰伦等出名艺人,数量加起来也不到10位。

  这还只是期刊封面人物的难度。

  作为周刊性质的《时代周刊》,一年要发布50多期,加上亚洲版足足有超过百期。

  几十年间仅十余位艺人登封的筛选标准,其含金量已然不言而喻。

  与封面人物齐名的还有“全球百大影响力人物”奖项。

  该榜单自2004年起每年评选百人,代表当年各领域的顶尖人物,难度系数也不低。

  而居于这两者之上的,正是顾一言此次斩获的年度风云人物奖项。

  这个奖对华人导演身份来说有多难呢...

  创刊88年来从未有明星艺人问鼎。

  前世首位获奖艺人要等到2023年才由泰勒.斯威夫特实现零的突破,而这一世的历史改写者则变成了顾一言自己。

  光想到这里,他已经有所预感今天这份杂志会掀起多大的波澜,说波及全球一点不为过。

  关键这还不算完。

  作为有着标准东方面孔的华人来说,能获得这个奖项的细数杂志百年历史一共也只有3位,其中前面2位还是共同出现在一期。

  并且这两位登上的理由也有着特殊含义,并不是单纯的影响力惊人,只是刚好需要这么一出而已。

  而第三位就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让国家能进入高速发展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他曾在1978年,以“中国的新篇章”为标题登上了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

  再之外就没有任何华人获得过这个奖项。

  当新中国首位年度风云人物诞生33年后,顾一言再度以纯粹的文化影响力摘得此项殊荣。

  仅凭这个时间跨度与身份标签,便足以预见即将掀起的全球性震荡。

  ---

  ---

  缓过神来的顾一言踱步来到沙发坐下,反正再大的风暴也要等到事件发酵,现在他只想看看《时代周刊》给他的评语是什么。

  好奇脸~

  翻开扉页,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句字体稍大的标题。

  “电影世界的终极革命”

  豁~好大的口号范围。

  要知道之前华人的标题多和中国有关,很少有人可以靠着纯粹的某方面能力作为筹码获得这个奖。

  大致浏览了一下好几张他都没见过的照片,估摸着又是从安妮.莱博维茨那里取得的。

  毕竟每次拍完艺术照,看着相机里面高达数千张照片他也很懵逼。

  很少有全部看完的时候。

  心中对着自己的帅气面庞一阵夸赞后,继续向后翻,就是《时代周刊》的评价语。

  “他是银幕的造梦者,也是现实的解构者。

  “从《海边的威海》中刺破灵魂的冷冽诗意,到《寄生虫》对阶级裂痕的荒诞叩问,再到《坠落的审判》以法庭为镜映照人性深渊——艾利克斯.顾用三部金棕榈作品证明,电影可以是手术刀,也可以是预言书。

  “而当全球观众以为他已登临艺术巅峰时,他却以《阿凡达》的潘多拉星球重塑商业电影的维度:技术革新与人文关怀在此共生,票房神话与哲学追问在此共振。

  “他拒绝被定义,只以影像为语言。

  “他让艺术片成为现象级话题,让爆米花电影承载思想重量,让戛纳与好莱坞共同屏息。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艾利克斯.顾用近乎偏执的创作力证明:电影从未死去,它只是等待被重新点燃。

  “他是21世纪最危险的理想主义者,是资本与艺术博弈中的唯一赢家。

  “他从不追逐时代,哪怕这个时代吟唱着他的伟大。

  “头戴神冠,手持神杖,端坐于云端之巅。

  “他早已是传奇!”

  !!!

  好夸张的形容词,饶是厚脸皮的顾一言都有些受宠若惊。

  这段话简直把他捧到了不属于文艺工作者的地步。

  如果不是很清楚这是芙罗兰的帮助,他都得怀疑《时代周刊》内部是不是犯迷糊了?

  这篇报道一出,其他不说至少在娱乐领域,再没有任何人可以碰瓷他。

  “这是艾利克斯顾的时代”最开始出自他第二次获得戛纳金棕榈之后媒体的口中,可真正认可的人并不多。

  特别是以好莱坞为首的一大批北美群众和媒体,更是认为过于夸大,名不副实。

  哪怕在他第三次获得戛纳大奖,成为历史中的唯一,依旧有不少人心存质疑。

  《阿凡达》之后虽然情况好了很多,可在很多民众看来这依旧属于自嗨行为范畴。

  或者叫粉丝效应。

  至于媒体同样如此,他们找不到理由证明顾一言还未成为世界第一,那就选择冷处理。

  就是一种:‘反驳不了,那你也别指望我去认可’的心理。

  结果这次《时代周刊》直接放了一个大卫星。

  以它在北美传媒圈的地位,基本上板上钉钉可以肯定顾一言在导演行业的排名。

  站在北美同行眼里,这就是赤裸裸的背刺行为!

  相信今天以后民众的反馈只要不是大规模的抵制,反驳力度不大的话,其他媒体也会尽快跟上将顾一言捧起来。

  既然阻止不了,为什么不自己吃下最大的那块蛋糕。

  亚洲市场,谁不觊觎!

  这边顾一言还在浏览《时代周刊》,同时间早就收到芙罗兰消息的媒体已经迅速开始在网上发声,帮其扬名。

  其中以亚洲最为迅猛。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亚洲时区已经是凌晨1点,夜深人静。

  相对人流稀少的时间段,网友们还是在看到相关消息后,自发将报道以火箭般的速度推到了网络热搜榜单的顶端。

  一时间,不光是微博但凡这个年头正在使用的所有社交软件,挂在最前面的消息必定是《时代周刊》,顾一言,年度风云人物。

  “看不懂!顾导上《时代周刊》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怎么这些网民搞得这么大阵仗。”

  “兄弟,年度人物和平日里的封面可不一样。”

  “细说..细说。”

  “简单来说,就是一家北美权威的杂志认为2011年,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是顾导。

首节 上一节 311/3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都市:开局男神,顶撞女邻居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