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拍戏就能解锁影视盲盒 第312节
“这下够清楚了吧!”
“淦!顾导威武!”
“牛哔!华流果然是最屌的!”
“再给大家补充一条,顾导得奖前从来没有娱乐圈人士得过这个荣耀。”
“哈哈哈,我...不知道该怎么赞扬顾神了。”
“神TM顾神,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在炒股呢,再说曼神已经用过这个字了,还不如叫顾帝呢。”
“不好听,言帝如何,同炎帝。”2011年,正是《斗破苍穹》最火的时候,小说迷不在少数。
“得了吧....”
楼逐渐走歪。
---
---
【一个华裔导演如何让美国梦显得陈旧?】
代表北美精英文化喉舌的《大西洋月刊》首先发出了致命提问。
【金棕榈还是奥斯卡?不,顾一言真正赢的是诺奖级话语权】
《华盛顿邮报》头条不光简要描述了事件的经过,还特地在后面加上了媒体内部的分析说明:“这是《时代周刊》对亚洲崛起最直白的承认。
“当中国导演同时征服艺术影迷与主流观众时,北美的文化霸权已出现裂痕。”
“艾利克斯重新定义了‘影响力’!他让电影从娱乐消费品变为解剖文明的利器。”简恩自然不会忘记站队自己学生,在相关报道一出来就立马跟上,借助媒体的采访帮助顾一言进行发声。
而反对派则是在顾一言的过往中反复抠出可以添油加醋的地方。
“《寄生虫》在奥斯卡大胜?这就是民主党人想要的北美未来——让非法移民住进你的地下室!”
“他比奥粑粑更懂如何统治世界。总统管理国家,而艾利克斯管理着数十亿人的情感与认知。”
舆论发酵到正午,北美的媒体开始大规模报道相关新闻,使得很多原本不怎么关注《时代周刊》的路人都鬼使神差地去买了一本杂志进行浏览。
另类的带动了《时代周刊》销量。
有人认为这是顾一言应得的,《时代周刊》早在2009年就该把这个奖项给他。
也有人觉得一个戏子,一个华人凭什么可以获得这个北美媒体界的至高荣耀?
简直在胡闹。
当然,最多的还是属于中立温和派。
他们认可《时代周刊》是个专业的杂志,选出来这个结果肯定是经过千思熟虑的,并不觉得答案有失偏颇。
当得主出炉,只需要发出赞扬。
而这群人其本质多为《阿凡达》的忠实信徒。
只能说布兰德的说法是真没错,《阿凡达》帮助顾一言在北美提高了巨大的影响力。
也进一步证明了未来是商业电影的天下,三获金棕榈的顾一言在北美声望的提升甚至不如一次世界第一票房纪录。
都是破纪录,太欺负别人艺术片了。
---
---
【金棕榈三冠王 vs好莱坞征服者:顾是电影之神】
【顾vs肯.洛奇:谁是21世纪电影的真先知】
【潘多拉星没有黑格尔:论顾迈向商业化对电影思辨性的谋杀】
“致亲爱的顾:请回到人类的精神废墟,别在虚拟丛林浪费天才!
“我们理解您对技术的好奇,但真正的艺术家应像法斯宾德那样用最低成本撕裂现实!
“《阿凡达》的投资足够拍200部《爱比死更冷》,而您用这笔钱造了一座没有灵魂的数字纪念碑。
“这样的成功,离伟大越来越远!”
和北美相比,欧洲则要温和很多,多数都为支持派。
哪怕偶有痛斥的言论,也多数在说顾一言用工业电影的技术泡沫稀释了艺术的灵魂。
认为他如果坚持拍文艺片,定然会成为电影历史长河中最伟大的存在。
结果现在去拍商业片,就是在肆意挥霍自己的天赋!
毕竟在他们眼里,顾一言就是自己一手教出来的孩子,取得如此殊荣也有他们的一份子。
得到赞扬是好事,可让他‘改邪归正’也同样重要!
第三百五十九章 舆论,试镜
【顾一言问鼎《时代》封面:中国故事何以征服世界审美?】
【从顾一言看中国文艺的黄金时代——论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全球表达】
【票房即民心!《阿凡达》超亿观影人次背后的文化供给改革】
当天晚上9点,顾一言还沉浸在喜悦之中,国内时间也来到了早上8点。
已经在网上传播一整夜的消息在各方媒体的助力下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扩散开来。
首当其冲的便是几大官方媒体。
以《人民日报》为例,这次他们破天荒的将相关事件放到了头版头条。
要知道这个媒体另一个别称可是ZY机关报,其头版头条通常以国家政治、经济、社会重大事件为核心,内容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之前的报道全是涉及领导人活动、重要会议、重大政策、国际关系以及国内外的重大事件。
至于明星?
除非遇到特殊情况,例如在重大社会事件中发挥积极作用;在文化领域有突出贡献,参与国家级的文化项目或国际交流活动等。
才能借助活动以明星的身份出现在这个板块,但也绝对无法出现在报道正中,最多边边角角有所提及。
结果顾一言呢?
他不但以导演的身份‘光明正大’的出现在了《人民日报》的头条,还一个人占据了全部的篇幅。
整篇报道用词克制,却也难掩其夸赞的底色。
一句“顾一言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主义文艺土壤滋养,强调其‘扎根人民、观照现实’的创作理念”后面还得加上一句“当为国家楷模”。
颇有一种深怕大家伙看不出来国家对顾一言的偏爱。
除开借助《人民日报》的途径再度在全国人民中扬了一次名后,这份殊荣的隐形的好处也不少,或者说更大。
要知道作为内部指导的机关报,其上的一字一句都有着特殊的含义。
相信今日之后,顾一言哪怕不借助家世,也能在国内畅通无阻。
这就是国家第一报刊的影响力!
---
---
“我也没想到反响会这么强烈,光是今天就有十多家媒体联系我做专访了。”
“怎么可能全都推掉?这时候能找到我的都是主流平台,总得配合工作。”
“知道了,回国后我会优先处理这个邀约。”
挂断与范彬彬的第4通越洋电话,顾一言将手机倒扣在房间书桌上。
窗外天使之城的夜色依旧温柔,可掌心残留的机身余温却让他恍然回到多年那个燥热的初夏:
他捧着人生第一座金棕榈奖杯站在媒体区,几十家媒体的长枪短炮对准这个横空出世的年轻导演。
那时候的自己名声不显,单人采访的邀约像潮水般涌来。
后来随着第二次金棕榈、奥斯卡、第三次金棕榈相继收入囊中,圈内地位越来越高,家族背景被小报挖出只鳞片爪后,娱乐记者们反倒逐渐偃旗息鼓。
没几家媒体有这个胆子和底气再找他访谈。
而更高一层的国家媒体,顾一言暂时又达不到那种程度,始终保持着微妙的距离感。
这种不上不下的局面反倒让他过了几年清净日子。
直到今天早上《人民日报》官网突然刊发专题报道,整个媒体生态链就像被按下了启动键。
各大主流媒体纷纷发来函件,而央视的拍摄邀约来得不是最快的但却是里面最为正式的。
他们是应上级要求,计划筹备拍摄一部关于他的纪录片。
名字就叫做《传奇》!
首都时间临近7点,广电总局家属院
这座平日里冷清的小楼里难得聚齐了顾家老小,红木茶几上摆着切好的果盘,几双眼睛齐齐盯着墙上的液晶电视。
顾秋月同样蜷在沙发角落正目不转睛地瞅着电视屏幕,手里攥着的辣条包装袋窸窣作响。
要知道自诩为新时代人类的她可是有几年没看过电视机了。
“要来了要来了!你们说联播会不会放几张小顾子的特写照片?”她咬着辣条含混不清地嚷嚷,嘴角处还残留着吃辣条沾上的红色油渍。
端坐在隔壁座位上的顾武渊将手中握着的青瓷茶杯重重磕在茶几上,嘴里满是恨铁不成钢的韵味:“马上30岁的人了,还成天不着调。小顾子小顾子的,让外人听见像什么话!
“不能学一下你姐姐弟弟,成熟稳重一点!”
作风相对老派的老干部用虎目扫过幺女,惹得她只能噘着嘴以示反抗,还不忘小声念道:
“噫~知道啦.....”
说罢特意拖长声调,往言语中提及的另外一位当事人身边蹭,直到被一脸‘慈笑’的姐姐顾夏星揽住肩膀才重新坐好。
“你在家里可以随便喊,但是出去之后必须给弟弟面子。
“他现在身份不一样了,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国家的部分颜面。”顾夏星声音很轻,言语中尽是温柔,和工作时候的状态完全不一样。
“姐姐你放心,我才没有那么傻呢。”
上一篇:都市:开局男神,顶撞女邻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