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大唐:开局捡个小兕子公主

大唐:开局捡个小兕子公主 第345节

  “郡公!”郑玄昶急了,“您不是说过,只要有一艘船就出海寻香料岛吗?香料岛的香料可金贵了,运到长安能卖天价,您要是现在不出海,等明年风向变了,可就耽误了!”

  靳言乐了:“瞧把你急的,我就跟你开个玩笑。走,跟我去码头看看船,要是合我心意,明儿就启程!”

  郑玄昶一听,腿肚子都转筋了,赶紧在前头引路。

  两人出了城门,沿着官道往码头走,一路上郑玄昶直念叨:“郡公,我让船家把舱里的老鼠都赶跑了,还刷了三遍桐油……您瞧这船底儿,结实着呢!”

  靳言看着眼前的海船,这船比他想象中还大,甲板能跑马,舱里能装货,简直就是为出海量身定做的。

  不过比起他的钓鱼船来说,还是差点意思!

  他拍了拍船舷:“行啊!这船我要了!”

  郑玄昶差点没哭出来:“郡公可算松口了,我就说嘛,郡公您肯定不会骗我!”

  靳言笑着说:“行了,别贫了,明儿我就带人去海州,你把船家叫齐,咱们喝顿壮行酒!”

  郑玄昶连声道谢,跟着靳言往城里走,心里头直犯乐,这趟总算是没白跑,回去跟郑家人一汇报,保准儿得夸他有能力。

  靳言送走了郑玄昶,回去换了衣裳之后立即带着护卫入宫。

  “启禀陛下,武安郡公求见!”

  李世民笑道:“慎行啊,宣他进来吧!”

  靳言走进大殿,满面笑容的见礼。

  李世民笑道:“慎行啊,你不用再说了,朕是不会答应你的!你和长乐一块求也没用!”

  试种水稻这么重要的事怎么能交给靳言呢?李世民也知道靳言最近挺郁闷的,不过,他知道后还挺幸灾乐祸的。

  “小姨父,我今天来不是为了试种白叠花的事!”靳言无奈道。

  不是为试种水稻的事?李世民十分诧异:“哦?不是为了水稻啊,那你为何觐见?”

  靳言笑道:“几大世家送给了我一艘海船。”

  “所以,你想要出海?他们一定是不安好心,想要跟着你去找香料岛,你只有一艘海船,他们有很多海船,你只能占一小点好处,大头都被他们给得了,你甘心吗?”李世民问道。

  虽然一船香料价值不菲,但是一想到世家会得到更多的香料,李世民就觉得那一船香料也不香了。

  还不如让香料烂在香料岛上算了!

  李世民叹道:“可惜啊,这些世家南下手的早,朕的海船还没有造出来。”

  不得不说李世民的反应确实慢了一些,而且谁也没想到虬髯客会偶然遇到一个香料岛,并且拉了一船香料回来。

  这几十车香料从南方一路北上,南方世家望族最先得到消息,最先着手准备。

  靳言笑道:“小姨父不必忧心,其实我也曾经派人南下考察过……”

  还没等靳言说完,李世民已经激动了:“难道你能造出很多海船?对了,你那个铁皮船,能不能再多买几个?”

  什么?那都是钱啊,一分不出,就想要轮船,想什么呢?

  不过李世民的话也提醒了他,自己要不要回去租一艘货轮呢?.

第732章 去跟耿国公谈一下

  靳言想了想还是算了,货轮可不像游艇和钓鱼船,那家伙需要的人手太多,大唐的人可玩不转那个。

  “那玩意就是买回来,大唐也没人能开啊?我手上当然没有大唐的海船,但是却知道岭南冯家手里已经造出了不少海船。”

  李世民听了不由挑眉:“岭南冯家?冯盎?”

  岭南不算富庶,但是冯家却盘踞岭南很多年,是名副其实的岭南王.

  大唐立国之后,冯盎主动率众归附,但是岭南路途遥远、地势险恶,大军难驻,所以岭南可以说仍然是冯家的地盘。

  虽然冯家归顺了大唐,但也基本属于属于听调不听宣。

  所以李世民听了也很为难,冯家不见得会奉命,总不至于为了海船派兵征讨冯盎吧?

  说实话,李世民宁愿对西突厥用兵也不愿意征讨冯盎,因为那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主要是西突厥地势平坦,能够发挥出大军的优势,但是岭南多山多丛林,而且都是夷人,大军出征岭南没有地利也没有人和。

  即便付出极大的代价攻下了岭南,也会激发和当地夷人的仇恨,以后怕就永无宁日了!

  所以只要冯盎不作死造反,只要不是迫不得已,朝廷不可能派兵征讨岭南,破坏这大好太平年景。

  冯家也是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痛快的归顺了大唐,继续做无名却有实的岭南王。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靳言的火枪队,侯君集带着大军攻下了林邑,连林邑都能攻下来,更别说岭南了。

  要说攻打林邑之后,谁最害怕,肯定不是骠国,应该是耿国公冯盎了。

  李世民沉吟道:“慎行,你可能对耿国公,对岭南冯家不太了解,当初大唐立国,冯盎主动归顺,化解了一场大战,这是大功一件啊,朕也不能为了几艘海船强逼有功之臣啊!”

  靳言怎么可能对岭南冯家不了解?正因为了解,他才明白李世民说的这些都是屁话,根本不是真正的原因。

  至于真正的原因,李世民都没好意思说出来,靳言心知肚明也不点破,笑道:“臣是想和耿国公合作。”

  李世民听了眉头微挑:“哦?合作?怎么合作?”

  靳言笑道:“岭南是十分适合出海的地方,他又有船,虽然耿国公偏居一隅,但是比世家望族还适合出海,所以我想和他三七分成,他三,我七!”

  李世民听了看着靳言十分无语,人家有人有海船有地利,你去求人家合作还想跟人家三七分成,靳言你是疯了吧?

  你是郡公,人家冯盎是国公,还是岭南无名之王,你以为你的圣眷在岭南还吓得到冯盎吗?

  你还敢跟人家三七分成,你就不怕人家一巴掌呼死你?

  李世民很无语:“若是能跟冯家合作,那确实是个不错的主意,但是你凭什么跟人家三七分成?”

  靳言笑道:“有火炮啊!有火炮就有底气!小姨父,我打算把那艘船上装上十门火炮,然后南下去跟耿国公谈一下。”

  李世民一听顿时来了精神,火炮那么强,就是移动起来比较困难,若是装在船上就不怕移动困难了,而且海上开阔,是火炮发挥的好地方啊!

  真想看到火炮轰击世家海船的景象啊,真想看到耿国公看到火炮后震惊的样子啊!

  怪不得靳言接收了世家的海船,原来是打的这个主意啊!有这一艘炮船,就足以震慑所有世家的海船了!

  管你什么世家也得在朕的大炮下颤抖!

  李世民兴奋的点头道:“不错,把火炮装到船上去,带着炮船南下倒是可以跟耿国公谈一下!有炮船再加上朕的面子,三七不好说,五五分成绝对没问题!”

  靳言很无语,瞧你那点出息啊!还五五分成,他冯盎脸大是怎么的还敢跟我五五分成?

  看到靳言脸上那不服气的表情,李世民摇头笑道:“岭南民风彪悍,冯家人个个都能征善战,你别不服气,还真不是那么好谈的!”

  靳言笑道:“不试试怎么知道?”

  他是觉得冯盎既然能主动归顺大唐,可见是个能看清天下大势有只会的人,比那种有勇无谋的人要好谈的多。

  李世民也没有再劝,他觉得靳言在长安太顺风顺水了,去岭南碰碰壁也不是一件坏事。

  反正又没有什么危险,只要靳言不是拿刀要去砍死冯盎,冯盎再怎么也不会要了靳言的命。

  李世民沉吟道:“既然你想南下,那筹建市舶司的事就你也上点心。”

  这个交给靳言再合适不过了,因为哪里有优良的港口,靳言最清楚。

  靳言笑道:“其实我心里还是有点谱的,我觉得可以设置三个开放的港口,北边一个,南边两个。”

  李世民听了不由颔首:“你南下的时候顺便考察一下,拟个章程出来。”

  靳言笑着应了下来,其实他心里早就已经谱了,北方的港口毫无疑问就设在海州,海州的天然港口不错,而且距离长安最近。

  毫无疑问,第二个开放的港口就是广州港,那里是都督府的治所本来就很繁华。

  至于第三个港口,靳言也没想好,毕竟现在和后世的发展不一样。

  靳家庄,学堂里正传来朗朗的读书声。

  靳言背着手走了进去,吩咐道:“刘小川、李大友、陈保……”

  几个家伙正捧着书摇头晃脑的打着瞌睡呢,突然被公爷点名叫了出去,他们顿时吓了一跳,上课打瞌睡竟然被公爷发现了!

  不会被公爷严惩吧?这传出去也太丢人了,自从出海来之后,他们在靳家庄也是有头有脸的人了。

  因为他们是懂得航海的人,是被公爷看重的人!

  几人有些羞愧的低下了头:“公爷,我们,我们只是太累了,对,太累了……”

  “世家送了我一条海船,如今已经到了长安……”

  还没等靳言说完,刘小川几人已经激动的跳了起来。

  “有船了,有船了,咱们终于可以出海了!终于不用上学了!”.

第733章 给船装点东西

  靳言从学堂回来后,倚在廊下看几个新仆役修剪院中的紫竹。

  他指尖摩挲着那枚墨玉扳指,这是昨日里李世民亲赐的,说是嘉奖他的功劳。

  他也没有想起来什么功劳,估计是不让他试种水稻,就成功劳了?

  “公爷,刘小川他们又在偏厅闹了半柱香,说什么‘成亲不影响出海’,您说奇也不奇?”

  靳言将茶盏搁在石桌上,茶沫在青瓷里晃出细碎的涟漪:“成亲?他们上月才办的喜酒。”.

  他原以为这几个小子,总该有些新婚燕尔的眷恋,毕竟刘小川的新娘春杏是府里绣娘里最巧的,李二牛家的秀莲能把粗布衣裳裁出花样来,怎么倒比出海还积极?

  偏厅里果然传来喧哗。,小川站在八仙桌前,腰间的红绸还没解,那是成亲时系的吉祥结,此刻被他扯得歪歪扭扭。

  “公爷!”他嗓门亮得能掀翻房梁,“您那艘新海船不是到了海州么?俺们几个啥时候能跟船?”

  靳言进来,正见刘小川身后的李二牛、周铁柱、吴大海四人全都挺直了腰板,眼里亮得像淬了星火。

  周铁柱挠了挠后脑勺,憨笑:“公爷,俺们几个从前在码头上扛货,最盼的就是看海船扬帆。如今您给了咱们出海的本事,可这半年净在家陪婆娘,骨头都快生锈了!”

  “成亲前怎么不说?”靳言故意板起脸。

  刘小川挠头:“起初是想着……春杏刚嫁过来,总得陪她住些日子。”

  他耳尖泛红,“可前日里春杏给我缝了身新衫子,说‘你呀,该去海上闯闯,别窝在这庄子里’。”

  他突然拔高声音:“公爷您不知道,昨儿夜里我梦见大海了,浪头卷着银鳞子往船舷上撞,比过年放的鞭炮还热闹!”

  其余几人七嘴八舌附和:“可不是!秀莲还说,我若再不出海,她就要拿绣绷砸我了!

  “吴大海家的娃子才半岁,他媳妇说‘你出海赚了银钱,回来给娃买糖人’——可娃要糖人,咱更要见世面啊!”

首节 上一节 345/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我是县城婆罗门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