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鬼话悬疑 > 盗墓被抓:我挖自家祖坟还犯法?

盗墓被抓:我挖自家祖坟还犯法? 第2649节

  “大乾三十七年,秋。北境大雪,冻死战马三千匹。

  户部拨银十五万两,用于抚恤及补充新马。最终,你与赵桀,侵吞十二万两,以劣马充数。”

  “大乾三十八年,春。南疆水患,朝廷开仓放粮。你利用职权,将三成粮米换成掺了沙子的陈米,获利八万两,与赵桀五五分账。”

  “大乾三十九年……”

  秦川不紧不慢地念着,每念一条,王启年的脸色就白一分。

  这些事情,他做得极为隐秘,自以为天衣无缝,却没想到,赵桀那个混蛋,竟然一笔一笔记了下来!.

第四千三百七十四章 他的催命符!

  这哪里是账本,这分明就是他的催命符!

  当秦川念到第十条时,王启年已经彻底崩溃了。他瘫在地上,汗如雨下,连哭喊的力气都没有了。

  “这些,还只是你和赵桀金钱往来的一小部分。”秦川合上账册,淡淡地看着他,“王大人,光是这些罪名,就足够你死十次了。不过,本官可以给你一个机会。”

  王启年的眼中,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的火苗.

  “你想活命,也可以。”秦川的语气充满了诱惑,“甚至,你的家人,你的财产,我都可以酌情保全。只要你,回答我一个问题。”

  “大人请问!下官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王启年磕头如捣蒜。

  秦川身体微微前倾,盯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顿地问道:“赵桀让你们侵吞军饷、贪墨赈灾粮款,弄来这么多钱,到底想做什么?

  别告诉我是为了他自己享乐。安远侯府的金山银山,已经够他挥霍十辈子了。”

  这是一个关键问题。赵桀敛财的规模,已经超出了一个藩王谋反所需的范畴。这背后,一定有更大的图谋。

  王启年犹豫了。这个问题,触及到了核心的秘密。他知道,一旦说出口,就再也没有回头路了。

  “看来,王大人还是觉得自己的项上人头比较硬。”秦川的语气冷了下来,“铁柱,去提一桶冷水来,给王大人清醒清醒。”

  “不!我说!我说!”王启年吓得魂飞魄散,尖叫道,“我说!是……是为了‘瀛洲国’!”

  “瀛洲国?”

  秦川和赵铁柱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这和她在赵桀密室中那本秘密名单上看到的信息,对上了!

  王启年喘着粗气,竹筒倒豆子一般,将自己知道的一切都说了出来。

  原来,赵桀早就通过秘密渠道,和隔海相望的瀛洲国勾搭上了。

  赵桀负责在大乾朝内部,利用他的关系网,疯狂敛财,并将其中大部分的财富,通过海路,源源不断地输送给瀛洲国。

  作为交换,瀛洲国则向赵桀提供他们特产的精良倭刀、强弓,以及一种可以快速催生战马的特殊草料。

  同时,他们还承诺,一旦赵桀起事,瀛洲国将派出水师,从东部沿海登陆,与赵桀东西夹击,共分大乾天下!

  赵桀根本就不是想当什么裂土的藩王,他是想和外敌勾结,当一个平分天下的“共主”!

  “这个吃里扒外的狗东西!”赵铁柱气得双拳紧握,青筋暴起,恨不得冲到东华门,把赵桀的尸体拖出来再剁碎一次。

  秦川的心中,同样是怒火滔天,但她的脸上,却越发地平静。

  她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户部侍郎、工部主事、北境守将……

  这些人会如此死心塌地地跟着赵桀。因为赵桀给他们的,不仅仅是钱,更是一个“新朝从龙”的惊天许诺!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赵桀的叛乱名单上,会出现太子太傅张海瑞的名字.

第四千三百七十五章 共同编织

  张海瑞的儿子需要瀛洲国的“龙血草”续命,这正是赵桀用来控制这位文坛领袖的完美筹码!

  一个由内廷贪官、边关将领、朝中大儒,甚至还有外国势力共同编织的,企图颠覆整个大乾王朝的巨大阴谋,在这一刻,终于露出了它狰狞的全貌!

  王启年交代完一切,整个人都虚脱了。他知道自己犯下的罪孽有多深重,只求能换来一个痛快的死法。

  “大人,该知道的,我都说了……求大人给个恩典……”

  秦川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眼神冰冷如刀.

  “王启年,你勾结外敌,意图卖国,罪不容赦。”她的声音里,不带一丝感情。

  “我会如实上奏陛下。至于你的家人,他们会不会受到牵连,那就要看,陛下仁慈与否了。”

  说完,她转身就走,再也没有看王启年一眼。

  走出天牢,外面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赵铁柱跟在后面,义愤填膺地说道:“大人,这案子竟然牵扯到了瀛洲国!

  这帮倭寇,亡我大乾之心不死啊!咱们得赶紧上报陛下,发兵东征,灭了这帮狗娘养的!”

  “发兵?”秦川停下脚步,回头看他,“用什么发兵?北境的守军,已经被赵桀蛀空了。

  东部沿海,水师羸弱。朝廷的钱,又被王启年这帮硕鼠贪墨得七七八八。现在开战,无异于自取灭亡。”

  赵铁柱愣住了,他光想着打,却没想过这些现实的问题。

  “那……那怎么办?”

  秦川抬头望着天边最后一抹晚霞,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攘外,必先安内。”她缓缓说道,“现在,我们手里有王启年的口供,有赵桀的罪证。

  这把刀,已经足够锋利了。朝廷里那些和瀛洲国有勾结的鬼,必须先一个个地抓出来,清理干净!”

  她深吸一口气,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铁柱,备车。”

  “大人,咱们去哪?是回府,还是进宫面圣?”

  秦川的嘴角,勾起了一抹冷冽的弧度,眼中战意升腾。

  “不回府,也不进宫。”

  “我们去太子太傅,张海瑞张大学士的府上。”

  “我要亲自去会一会这位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却可能通敌卖国的三代帝师,当朝大儒!”

  夜色如墨,将整个京城的轮廓晕染得模糊不清。

  一辆不起眼的青布马车,在寂静的街道上快速而平稳地行驶着,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轻微而有节奏的“咯噔”声,像是某种沉闷的预告。

  车厢内,气氛比外面的夜色还要凝重。

  赵铁柱坐在秦川对面,宽厚的身体几乎占满了半个车厢。

  他今天一整天都处于一种极度亢奋和愤怒交织的情绪中,此刻稍稍冷静下来,反而有些不安。

  他搓了搓蒲扇般的大手,看着自家大人闭目养神的平静侧脸,终究还是没忍住,压低了声音问道:

  “大人,那张海瑞是三朝元老,门生故旧遍布朝野,咱们就这么直接找上门去,连个招呼都不打.

第四千三百七十六章 咱们怎么办?

  万一他……他要是死不认账,或者倒打一耙,咱们怎么办?”

  秦川没有睁眼,只是唇角微动,声音平淡无波:“他会认的。”

  “您就这么肯定?”赵铁柱挠了挠头,他想不通。王启年那种贪官,被账本拍在脸上都会垂死挣扎,何况是张海瑞这种段位的老狐狸。

  “因为王启年怕死,所以他招了。”

  秦川终于睁开了眼睛,那双眸子在昏暗的车厢里,亮得惊人。“而张海瑞,他有比死更害怕的东西。”

  赵铁柱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他知道大人指的是张海瑞那个病秧子儿子.

  可他总觉得,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一个能教出皇帝的太傅,心性之坚韧,岂是常人可比。

  马车在宏伟的太子太傅府前停下。与安远侯府的奢华张扬不同,太傅府门前只挂着两盏素雅的灯笼。

  朱漆大门显得古朴而厚重,门前扫得干干净净,连一片落叶都无,处处透着一股书香世家的清贵与威严。

  赵铁柱上前叩门,报上了秦川大理寺少卿的官职。开门的老门房眯着眼打量了他们一番,态度不卑不亢,只说要进去通禀,让他们在门外等候。

  这一等,就是一炷香的功夫。夜风渐凉,吹得人衣袂飘飘。赵铁柱有些不耐烦,在他看来,这分明就是个下马威。

  秦川却毫不在意,她负手而立,饶有兴致地研究着太傅府门楼上的雕花,仿佛不是来办案,而是来游览的。

  终于,大门再次打开,老门房躬身引路,将他们带进府中。

  府中庭院深深,假山流水,修竹奇石,布置得极为雅致。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药味。

  穿过几重回廊,两人被引到一间灯火通明的书房前。

  “大人,我家老爷在里面等您。”老门房说完,便悄然退下。

  赵铁柱深吸一口气,跟在秦川身后,推门而入。

  书房极大,四壁皆是顶天立地的书架,满满当当地塞着各类经史子集,一股厚重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书房正中,一张宽大的紫檀木书案后,端坐着一位须发皆白、面容清癯的老者。他身穿一件寻常的儒衫,虽年事已高,但腰背挺得笔直,双目炯炯有神,正手持一卷书,看得入神,仿佛根本没注意到有人进来。

  此人,正是当朝太子太傅,文坛领袖,张海瑞。

  秦川也不做声,就那么静静地站着。赵铁柱站在她身后,感觉这书房里的空气都像是凝固了一般,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他看着那个老头,明明手无缚鸡之力,却感觉比战场上那些手持利刃的悍将还要危险。

  不知过了多久,张海瑞才缓缓放下手中的书卷,抬起头,目光如炬,落在秦川身上。“大理寺少卿,秦大人?深夜到访,不知有何要事?”他的声音苍老,但中气十足,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威严。

  “深夜叨扰,还望太傅见谅。”秦川微微躬身,不卑不亢地说道,“有些关于安远侯赵桀谋逆一案的细节,想向太傅请教。”.

第四千三百七十七章 天下读书人的风骨

  张海瑞浑身剧烈地颤抖起来,他扶着书案,才勉强没有倒下。他看着眼前这个年纪轻轻的女子,眼中充满了震惊、恐惧,以及一丝……绝望。

  “你……你怎么会知道……”他嘶哑着嗓子问道。

  “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秦川将那本从王启年处得到的,记录着核心阴谋的口供副本,轻轻放在了书案上。“太傅,事到如今,你还要为那个通敌卖国的逆贼辩解吗?”

  书房里的空气,凝重得仿佛要滴出水来。

  就在这时,书房的侧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一个略显苍白但眉清目秀的年轻人,在侍女的搀扶下走了出来。

  他看起来二十出头,身形消瘦,脸色带着病态的苍白,但一双眼睛却和他父亲一样,明亮而有神。

  “爹,您别听她胡说!”年轻人咳嗽了两声,声音虚弱但坚定,“她是在污蔑您!是想用我来要挟您!”

  他正是张海瑞的独子,张绍元.

  张海瑞看到儿子出来,眼中闪过一丝慌乱,急道:“绍元,你出来做什么!快回去歇着!”

  “我不!”张绍元挣开侍女的搀扶,走到秦川面前,虽然身体摇摇欲坠,但眼神却充满了敌意与戒备。

  “这位大人,我爹一生清廉,忠君爱国,天地可鉴!你无凭无据,仅凭一本不知从何而来的所谓口供。

首节 上一节 2649/27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神秘复苏:鬼戏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