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第153节

若是那李世民信任我父子,有明主的气度,纵然唐王计策再妙,他又岂会轻信。

他只因唐王一封书信,便对我父子下杀手,只能说明,他心中从未曾相信过我父子。

元庆依旧愿归降唐王,还请唐王不计前嫌!”

裴元庆一番慷慨后,再次拜倒在杨昭跟前。

他倒也是个明事理的好汉,知道他的杀父仇人,乃是李世民,而非杨昭。

他这番表态,杨昭自然看得出,乃是发自肺腑,并无诡诈.. .....

当下,杨昭便一跃下马,上前将裴元庆扶起,豪然道:“既是如此,从今日起,我杨昭便与你同生死,共富贵,我杨昭开创的大业,必有你裴家一份!”

天下大乱,正是用人之际,似裴元庆这样的猛将,既然愿意真心归顺,杨昭焉有不接纳之理。

杨昭的豪言,也令裴元庆动容,遂慨然道:“多谢唐王大度,元庆必为唐王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杨昭心下欣慰,便喝令士兵,扶了裴元庆入城治伤,又令将裴仁基的尸体一并抬入城中,以棺椁盛装,他日以公侯之礼下葬。

吊桥拉起,城门关闭。

“你那一封书信,到底写了什么,为何能让世民对裴家父子下杀手?”李秀宁迫不及待的问道。

杨昭不再隐瞒,便将真相道了出来。

李秀宁恍然省悟,惊奇敬意的目光,深望向眼前这深爱的男人,心中却在啧啧慨叹。

“没想到,世民的一举一动,心中所想,都被他看穿,他对人心的洞察,竟能到这般地步……”

唏嘘过后,李秀宁蓦的想起什么,忙道:“裴元庆既已归顺,那裴翠翠怎么办,她现下还被关在牢里。”

杨昭略一沉吟,便打马扬鞭,直奔牢房而去。

片刻后,他来到大牢所在,一进牢门,便听到里边一阵吵闹尖叫。

抬头一望2.3,只见十几名士兵,正举着刀剑,慌张的步步兵退。

一身铁枷锁的裴翠翠,正拖着沉重的铁链,一步步向大门方向走来。

“快拦下他,不能让她逃走!”

“这女人一身怪力,连牢房铁门都被她拆了,咱们怎拦得住!”

“那铁链专为锁她打造,两百多斤重,她竟然拿来做武器,这什么怪力?”

士兵们惊声尖叫,步步后退,无人敢上前。

“谁敢挡路,姑奶奶砸碎他脑瓜,给我让开!”

裴翠翠一声大喝,几百斤重的铁链扬起,朝着堵在大门前的士兵就砸了过去。第242章

士兵们哪敢抵挡,吓的一哄而散。

就在所有人以为,大门将被她轻松轰碎之时,那落下的铁链,竟在半空中被一只手轻易抓住。

裴翠翠桀骜狂暴的脸色,不由一变。.

===第223章 该是公布身世的时候了(一更求全订)===

皇太孙!

听到那中年武将,如此称呼杨昭时,在场的天策军将士,无不神色一惊。

当他们听到,那中年武将,自称为杨义臣之时,又是一片惊哗。

杨昭也心头一震,眼中掠过一丝异色。

皇太孙,太子之子,先帝之孙…

难道,他竟然知道自己的身世?

而这位养父的好友,真正的姓名,竟是大名鼎鼎的杨义臣。

杨昭当然知道这个名字。

这杨义臣本名姓尉迟,早年曾做过先帝杨坚的侍卫,为先帝信任,被赐了杨氏国姓。

那靠山王杨林,也欣赏器重杨义臣,便认他做义弟,他也算半个杨氏皇族。

杨广登基后,杨义臣曾被委以重任,屡立战功,甚至被封为了“宗正卿”,负责掌控杨氏皇族事务。

只是杨义臣性情刚毅,几次忠言进谏,惹得杨广不喜,被闲置弃用,便也学着义兄杨林,归隐乡野,不问世事。

今日,他竟然出山,站在了杨昭面前,竟尊称杨昭一声皇太孙。

而且,他还是养父的旧友。

一切迹象表明,杨义臣极有可能知道他的身世,此刻以真面目前来见他,定然有所目的。

“杨伯,我们里边说话吧。”

杨昭心绪按下,平静的将杨义臣扶了起来,并没有表现出半分震惊失措。

当下,杨昭便带着杨义臣,还往了帅府。

屏退众人,堂中只余下他二人。

“杨伯,原来,你竟是大名鼎鼎的秦兴县公,当真是让人意外啊。”

秦兴县公,正是杨义臣的爵位。

杨义臣拱手叹道:“事关皇太孙殿下的安危,老臣只能隐瞒身份,还请殿下恕罪。”

“皇太孙殿下?你为何这样称呼我?”杨昭呷一口茶,不动声色问道。

“殿下乃先太子杨勇之子,文皇帝嫡长孙,我大隋帝位真正继承者,老臣尊称殿下为皇太孙,不是天经地义的么。”

杨义臣脸色肃重,给出了答案。

他果然知道自己的身世。

看来,当年那段旧事,除了慧海大师所说的真相之外,还有一些隐藏的细节他不曾知晓。

“杨伯,既然已经说了,就把你所知道的一切,隐瞒的一切,都说出来吧,我洗耳恭听¨々。”

杨义臣深吸了一口气,思绪回到了遥远的过去,沉吟良久,感慨良久后,方才缓缓开口。

“其实说起来,先太子于老臣,还有救命之恩。

当年先帝代周立隋,登基称帝之后,前朝重臣尉迟迥不服,发动叛乱,而老臣本姓尉迟,与那尉迟迥为同宗,原本已被捉拿下狱,要被牵连问罪。

正是先太子向先帝进言,先帝才恕老臣之罪,还重用老臣,担当宫中宿卫。

先太子这份恩情,老臣莫齿难忘。”

说到这里,杨义臣呷了一口茶。

这段往事,太过久远,杨昭就未曾听过,不由更加好奇,想要听下去。

“后来先太子与那杨广争夺储君之位,杨广城府手段高明,轻易讨得独孤皇后欢心,又得杨素这样的重臣相助,渐渐占据了上风,先太子可以说毫无还手之力。

老臣几次为先太子说话,却惹得先帝不喜,下旨严禁宗室参与议论任何关于太子之争的事。

老臣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太子被废,杨广成功夺得储位。”

提及这桩事,杨义臣一阵的懊恼,似乎在自责,自己当初的无能为力。

“太子被废后,被禁足于宫中,任何人都不得探视,老臣也是费尽心思,才勉强得以一见。

太子当时告诉老臣,他与萧家的二私订终身,那萧家怀有他的骨血,为了避祸已远走他乡。

太子说,杨广心狠手辣,登基之后必定不会放过他一家老小,萧家肚子里的孩子,多半便是他唯一的骨血,他恳请老臣无论如何,也要帮他保住这一丝骨血。

这孩子是谁,想必殿下应该已知道了吧。”

杨义臣抬起头,看向了杨昭。

杨昭当然知道,那唯一的骨血,自然就是他。

难怪当年养父在时,杨义臣每隔一两年就会去拜访,原来他是受了父亲所托,要看护照顾好他。

“如此说来,当初我来洛阳,入赘李家,乃至后来夺取武魁,诸般种种作为,杨伯你都知道?”

杨昭马上又推测出了更多。

杨义臣点点头,却面露一丝愧色,拱手道:“其实不光是殿下的身世,还有一桩秘密,我们也瞒了殿下很久,时值今日,也该是让殿下知道的时候了。”

“你们的秘密还真是多,说吧。”杨昭摇头苦笑。

“其实,殿下成为李渊女婿,联姻李家这件事,并非是偶然,而是当年老臣与你养父,共同谋划。”

杨昭心头微微一震,他这番话引出的秘密,却着实是他没想到。

“先太子被杨广赐死,殿下母亲得知之后,便忧愤成疾,临终之前叮嘱老臣,将来待殿下长大之后,定要让殿下为父报仇雪恨,夺回属于先太子的一切。

先太子有恩于老臣,他被杨广所害,老臣心中自然也悲愤不已,岂能不想为他沉冤昭雪,报仇雪恨。

只是这大隋天下已经是杨广的,就算殿下将来长大,想要报仇雪恨也难如登天。

唯一的机会,就是借他人之势。第243章

老臣思来想去,便选中了李渊。

李渊此人乃八柱国之后,与关陇世家的关系盘根错节,看似默默无闻,实则有着极大的能量,若不然,以杨广对他的猜忌,也不会那么多年都没敢对他下手。

杨广忌惮的,是李渊身后的关陇门阀呀。”

杨义臣这番话,将李渊的底蕴点明。

他的这位前岳丈,自从晋阳起兵后,一路势如破竹,不出两月便攻克长安,夺取关中,绝非只是李世民善于用兵的原因。

根本原因,乃是关陇门阀世家,对李家的支持。

而关中,恰恰又是关陇门阀的根基所在,有了这些人的支持,光凭来护儿几员大将,能守得住关中才怪。

“¨〃至于李渊这个人,老臣也暗中观察了许久,此人看似忠厚,实则心怀野心,一直在韬光养晦。

所以,那日老臣得知,杨广暗示杨素,派刺客去刺杀李渊之后,便暗中通知你养父,假装无意间救了李渊一命。

正是因这救命之恩,你养父才得到李渊的一纸婚约,让你跟那李家,缔结了姻亲。

按我们的计划,你成为了李家女婿后,便能借李渊之 势崛起,他日你大权在握之时,再告知你真正的身世。

那个时候,你才有足够的实力,为你父亲沉冤昭雪,夺回本该属于你的一切。

首节 上一节 153/8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祖父是汉武帝

下一篇:玄幻大唐之最强守护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