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第154节

老臣的计划倒是想的周密,只是……”

杨义臣顿了顿,一声苦笑。

“只是老臣万没想到,殿下你竟是天纵奇才,不知从何学了一身的本事,竟无需借李家之势,短短不到一年时间,便能强到如此地步!”

真相终于大白,杨昭不由轻吐了一口气。

其实他一直都在怀疑,当年养父救李渊事件,为何能那般凑巧。

按理说,养父为了保护他的安全,理应极力避免,与李渊这样的朝廷贵戚有接触才对,为何反要出手相救。

原来,这背后竟藏着这样的真相。

“殿下雨!”

杨义臣突然起身,深深一揖,神情肃然,眼中燃烧着某种澎湃。

“这大隋江山,本就该是殿下的,现在,也该是殿下,向天下人公布身份的时候了!”.

===第224章 先帝遗诏,谁敢质疑(二更)===

亮明身世!

让天下人都知道,他是杨勇之子,乃是这大隋帝位,最正统的继承人!

杨昭神色一振,眼中闪过一丝锋芒。

当初他攻破洛阳之时,其实便早想亮明自己的身世。

一个宗室的身份,将给他带来巨大的号召力,何况还是前太子的嫡长子。

杨昭却选择了暂时搁置。

原因很简单,因为除了那个慧海大师之外,没有人能证明他的身份。

天下之人,岂会因一个和尚的话,就相信他是杨勇的遗子。

何况,所有人都知道,杨勇一脉已尽数被赐死,如今却突然又冒出一个儿子来,如何能叫人信服。

相反,他一旦公布真相,还会被视为是冒充皇子,意图谋朝篡位,反倒会引起天下反王的围攻。

权衡过利弊之后,杨昭才决定暂不公布,只能到他拳头足够硬,以足以压服天下人的质疑,那时再公布,便无所顾虑。

现在,局面却不同了。

他意外的得到了一个强有力的证人。

杨义臣,先帝赐姓的重臣,靠山王杨林的义弟,掌管杨氏皇族863宗籍的宗正卿。

以他的这样元老的身份地位,站出来证明杨昭皇太孙的身份,天下人谁还敢再质疑!

不过,杨义臣就算证明,他是杨勇之子,但从法理上来讲,他终究还不是大隋皇位的正统继承人。

毕竟,杨广虽然得位不正,但却是被文皇帝杨坚,生前就立为太子。

如今,杨广虽然被逼退位,按照法统,也理应由杨广一脉子孙继承大统。

杨昭若想染指帝位,依旧只能靠自己的实力来获取,而非基于法统,名正言中的得到。

“老臣知道殿下顾虑什么,老臣还有一样东西,请殿下过目。”

杨义臣说着,从怀中取出了一道卷轴,恭敬的呈给了杨昭。

那是一道圣旨。

杨昭眼神一动,接过那圣旨打开,不禁心头一震。

那不单单是一道圣旨,更是文皇帝杨坚的遗诏!

杨坚在这份遗诏中交待,若杨广登基之后,未能履行一位明君的职责,致使大隋江山社稷有危,则授权杨义臣,可集结宗亲之力,废掉杨广,重新拥立杨勇为 帝。

杨昭猛抬起头,看向杨义臣的眼神,已难掩惊喜。

杨广登基为帝后,两征高句丽,修筑大运河,无论他初衷如何,结果却是致使大隋流寇四起,国势衰落,有倾覆之危。

这样的结果,已符合了这道遗诏中“江山社稷有危”的条件。

这意味着,杨义臣已有资格,凭借这份先帝遗诏,从法统上,名正言顺的废掉杨广的帝位。

而根据遗诏,杨氏宗亲,理当拥立杨勇为帝。

父亲杨勇已死,根据法律,他作为杨勇唯一在世的儿子,自然当名正言顺,继承大隋帝位。

“文皇帝何等雄才大略,他在晚年之时,其实已看出杨广伪装仁孝的端倪,只是又无法确认。

所以,文皇帝才密召老臣入宫,给了老臣这道密旨。

可惜啊,文皇帝终究还是小看了杨广的狠辣。”

杨义臣一声惋惜的叹息。

“那杨广登基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赐死了前太子一家,速度之快,老臣根本来不及反应。

再加上他有杨素等人拥护,迅速镇压了汉王杨谅的起事,短时间内就掌控了整个朝廷,无人再能撼动他的帝位。第244章

老臣这个时候,若是拿出这道遗诏,除了自寻死路之外,没有任何用处。

思考再三后,老臣只能将这道遗诏藏了起来。

今日,这道文皇帝的遗诏,终于能重见天日,对殿下来说,虽然算不上是雪中送炭,但也绝对称得上是锦上添花吧。”

杨义臣一番话,将当年的无奈和苦衷,如数道了出来。

“往事已矣,现在我们要往前看,杨伯你是,大隋也是,天下人都是。”

杨昭将手中遗诏,猛然合上,年轻俊朗的脸上,已被一抹微妙的微笑所取代。

有了杨义臣这个元老重臣做证人,还有这道文皇帝的遗诏,天下人谁还敢再质疑他。

李渊不能,李密不能,窦建德,萧铣之流皆不能。

就连杨广也没有资格。

今天之后,天下所有人,都将情愿或不情愿,接受这个令所有人震惊的真相。

天策上将,当朝唐王,那个武艺天下第一的大隋战神,才是这大隋帝国,最合法的皇位拥有者。

“来人,传令,召集众将前来议事!”杨昭拂手一喝。

既然要公布身份,自然要让潼关的将士们最先知道,才能鼓舞他们的士气。

号令传下。

樊子盖,尉迟恭,王伯当,李秀宁,裴元庆等身在潼关诸侯,很快纷纷赶来大堂。

“听说那位秦兴县公来见唐王了,有这回事吗?”

“我在东门亲眼瞧见,那杨公他主动向唐王下拜,还尊称唐王什么‘皇太孙’。”

“皇太孙?难道咱唐王也是杨广的孙子不成?”

“开什么玩笑,唐王要是杨广孙子,还用得着造反么,哪有孙儿造爷爷反的道理。”

“那这就奇了怪了,难不成那杨公糊涂了。”

众将来时的路上,无不是窃议纷纷,心中惊疑莫名。

他们都皆有一种预感,接下来,必定有大事发事。

半个时辰后,众将齐聚大堂。

杨昭高坐于上,杨义臣则立于侧首,对杨昭的神态是极其恭敬。

环扫一眼众将,杨昭大声道:“尔等都已知道,本王的母亲,乃是太皇太后的妹妹,本王身上流着一半萧家的血脉,想必,你们也很想知道,本王的生父是谁,今日,本王就告诉你们。”

众将神色一凛,立时神经紧绷起来,精神为之一振,眼中燃起深深好奇。

他们都迫不及待,想要知道,他们所追随的的唐王,父亲到底是何等尊贵的人物。

“朕的身世,就由杨公来宣布吧。”杨昭向杨义臣示意一眼。

杨义臣微微点头,便走上前来,俯视众将。

杨义臣乃元老重臣,德高望重,在场这些小辈们一见他,忙都躬身垂首,以示尊敬。

杨义臣深吸一口气,朗声道:“唐王杨昭的生父,便是文皇帝嫡长子,已故先太子!”

此言一出,大堂之中,瞬间一片震惊哗然。

“他竟是杨勇之子,是文皇帝的嫡长孙,是这大隋朝最尊贵的那个人!?”

李秀宁猛抬起头,望着高高在上,那个自己深爱的男人,脸庞已被前所未有的震撼所占据。.

===第226章 身世大白,天下震惊(四更求全订)===

杨义臣要去说降杨林?

杨昭眼神微微一动,对杨义臣的这条计策,颇有几分意外。

“前番阳城之战,杨林力保杨广,本王与他交战,杀了他六位义子,杨公觉的,你当真能说降他吗?”杨昭反问道。

杨义臣却自信一笑:“殿下对老臣这位义兄,还是不太了解呀。”

“本王确实对靠山王了解不深,杨公不妨说来听听。”杨昭拂手道。

“老臣这位义兄,当年为了先帝开创大隋,东征西讨,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心里没有别的,装的都是杨家的江山。

所以,当年先太子与杨广争夺储位,义兄他才置身事外,谁都没有偏袒。

在他心中,谁当皇帝都不重要,只要是先帝所封的储君,只要那个人信杨便可以。

正是因此,当年杨广继位,害死先太子 ,义兄他明知杨广是要斩草除根,却没有出手阻止。

因为,谁是名正言顺的大隋皇帝,他就忠于谁,保谁为皇帝。

至于什么兄弟之争,骨肉相残,他统统都不管。”

杨义臣果然是杨林义弟,一番话,将杨林心中的立场,道了出来。

杨昭总算明白,当年杨林明明德高望重,却为何坐视父亲杨勇被杨广所杀,却无动于衷。

谁是大隋合法的皇帝,他就忠于谁。

“现下情况不同了,殿下皇太孙的身份,马上就要天下皆知,老臣还有先帝那份遗诏,这两样东西,足以向义兄证明,殿下才是大隋皇位的正统继承者。

老臣相信,义兄他会放下成见,以大隋社稷江山为重,背弃杨广,归顺于殿下!”

首节 上一节 154/8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祖父是汉武帝

下一篇:玄幻大唐之最强守护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