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第279节

“陛下,根据细作急报,那赵匡胤率十六万蜀军,由汉中北上,欲从各条谷道攻我关中。

靠山王镇守关中,麾下兵力不足三万,恐无法抵挡蜀军,故派人前来请陛下早做定度。”

大帐中,众将震动,一时议论不止。

“十六万大军,不是一个小数目,陛下,这定是李隆基结连赵匡胤,这姓赵的怕唇亡齿寒,想要来一出围魏救赵啊。”

徐世勣道破了赵匡胤的用意。

“陛下,关中乃我军根本,万不能有失。

如今陇西大半已被我们攻下,李隆基已退至金城,料想他也再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不如我们率军东归,先收拾了赵匡胤那厮再说。”

窦线娘进言道。

众将纷纷点头附合,有半数以上的人,都赞同窦线娘000的提议。

“不可以,陛下,我们万不可半途而废,绝不能退兵!”

一片赞同声中,武媚娘却提出了反对。

杨昭目光看向了武媚娘,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438

第439章

武媚娘接着道:“李隆基已失了大半个伪凉,被逼到穷途末路,我们只要再坚持下去,就能彻底灭掉伪凉,永绝后患。

若是这个时候回师关中,便等于给了李隆基喘息机会,以此人的能力,假以时日,陇西必定得而复失。

所以,媚娘以为,我们既是决意灭凉,就要一鼓作气,将其彻底击灭。”

杨昭眼中精光一闪,武媚娘这般话,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窦线娘却道:“话是这么说,可是,关中乃我大后方,难道就能置之不顾吗?”

“那赵匡胤虽然来势甚猛,兵强马壮,但我关中有秦岭之险,蜀军长途跋涉,转运粮草不利,这便是他们的最大劣势。

媚娘以为,陛下只消派一员大将,率部分兵马回援关中,足以将蜀军阻于秦岭之中数月。

介时,等陛下灭掉伪凉之后,再回师关中,不但能击败 蜀军,还能一鼓作气挥师南下,将蜀地收复!”

砰!

杨昭拍案而起,奋然道:“李隆基已到穷途末路,灭凉之战,岂能功亏一篑,朕不灭伪凉,绝不回师!”

杨昭心意已决,众将自不敢再反对。

“徐世勣听令!”杨昭喝道。

“臣在。”

杨昭一指关中方向,喝道:“朕给你十万大军,即刻回师关中,给朕挡住赵匡胤的进攻,务必要坚守到朕灭掉李隆基,回师关中。”

“陛下放心,臣必不负陛下所托。”徐世勣慨然领命。

赵匡胤虽武略过人,但杨昭相信,以徐世勣的不世将才,足以势均力敌。

李靖不在,唯有徐世勣,有能力挡得住赵匡胤和他的十六万蜀军。

当晚,徐世勣便率十万大军,星夜离开金城一线,回师关中。

次日,杨昭则率二十余万主力,沿着湟河南岸向东,从下游渡河,再溯河西进,从东面接近金城。

面对杨昭的兵力调动,李隆基却没什么办法。

鉴于兵力有限,他没办法阻挡隋军从下游渡河,只能将所有兵马,云集于金城,修筑城防,等着隋军逼近。

入冬时,二十五万隋军,兵临金城城下。

杨昭虽调走了十万大军,但兵马仍是三倍于凉军,且士气高涨,占尽上风。

强弱之势分明,李隆基却无可奈何,只能选择坚守金城,而非弃城北逃往凉州诸郡。

没办法,凉州与陇西相比,人少地贫,根本无力支撑他七八万兵马,跟杨昭的数十万大军再战。

为今之计,他只能将全部的赌注,都押解在赵匡胤身上,寄希望于那位蜀中雄主,能攻破关中,逼的杨昭回师。

消息不断传来,赵匡胤为救李隆基,攻势相当的猛烈。

杨昭却对徐世勣极为信任,并没有急着攻打金城。

他先是下令,分兵往金城四周,扫荡外围的城池,将金城孤立起来。

一个月的时间,各城尽皆被攻陷,李隆基和他的八万兵马,便被围在了金城这座孤城之中。

不过,鉴于隋军数量只是敌军三倍,全面围城的话,兵力分散,反倒容易被凉军各个击破。

所以,杨昭便只在东南西三面围城,却在北面留下了一个缺口。

一旦四面围城,出路被断绝,反倒能激起凉军必死的决心,对隋军的攻城不利。

而现下,知道有一面可出逃,凉军心存侥幸心理,反倒不会抱定必定决心。

杨昭却在金城以北,已提前布下了埋伏,就等着李隆基失去信心,弃城北逃之时,给他来个半路伏击。

围城在继续。

时日黄昏,杨昭巡视完诸营,刚刚还往大帐,御林亲卫却来报,言是那位杨玉环杨求见。

“杨玉环?”

杨昭神色微微一动,面生疑色。

那位雁门第一美人,自被他带回洛阳后,便被安排在了一处府院,好生礼待,衣食无忧。

如今,她不在洛阳享福,千里迢迢跑来这金城做什么?

“传她进来吧。”杨昭便道。

不多时,一袭丰腴倩影,款款步入了大帐之中。

“玉环拜见陛下。”她声如银铃,福身见礼。

“平身吧。”

杨昭一拂手,却奇道:“杨玉环,这里可是前线战场,你跑到这里来做什么?”

“玉环在东都听到前线捷报,得知陛下杀了安禄山,为玉环报了杀兄之仇,玉环心中感激,便随着粮队赶来这里,想当面向陛下道谢。”

杨玉环一脸的感激,说着,又屈膝拜下。

杨昭恍惚,方才明白了她此来的用意。

当日桑干城一战,安禄山抢她不得,杀死了其兄杨国兄,算是与她有杀兄之仇。

而今,杨昭斩杀了安禄山,便等于成了她的恩人,她自然心存感激。

“举手之劳而已,你不必太在意,平身吧。”杨昭淡淡道。

杨玉环拜了几拜,方才起身。

许是旅途劳顿,又或者是她身子软弱,这起的急了,一时血气不足,眼前立时一片晕眩,摇摇晃晃便向旁倒去。

杨昭见状,不及多想,瞬息间便站到了她身边,抬手一揽。

杨玉环嘤咛一声轻吟,身儿便倒在了杨昭臂弯之中。.

===第414章 杨昭切脉,隆基羞怒(二更求全订)===

“陛下~~”

杨玉环幽幽清醒,发现自己枕在天子的臂弯之中,又是受宠若惊,又是一阵心悸,低低一声轻唤。

那张绝丽的容颜,脸畔顿染一层红晕。

439

第440章

杨昭心无他念,自然不会多想,便扶她坐下,为她切起了脉来。

杨玉环早听闻这位大隋天子,不但文武双全,还精通医术,便不敢作声,任由杨昭为她号脉。

大帐中,气氛忽然变的有些不同寻常。

杨昭为她号脉时,她却在悄悄望着杨昭,那眉目眼神,渐渐变的微妙起来。

半晌后,杨昭松开了她的手,宽慰道:“你天生体弱,再加舟车劳顿,有些气血不足,朕给你开一个调养的方子,你休养几日后,就回长安去吧。”

说着,杨昭便叫人拿来笔墨,提笔写下一方。

杨玉环接过方子,小心翼翼的捧在怀中,感激的望着杨昭:“陛下大恩,玉环无以为报,不知玉环能为陛下做些什么?”

杨昭只是一笑,想她一介女流,既不似窦线娘那般能征善战,又不如武媚娘能出谋划策,又能为自己做什么。

正待说不必时,他忽然眼前一亮,想到了什么。

“你当真想为朕做点什么?”杨昭问道。

“陛下大恩,玉环纵然是为陛下粉身碎骨,也万死不辞。”杨玉环正色道。

杨昭一笑:“粉身碎骨倒是不必,朕想让你写一封书信给李隆基,劝他早日投降,放弃无谓的抵抗,朕可以让他以公侯的身份,安享富贵,了却余生。”

他想劝降李隆基。

作为一名提前降生的英魂,李隆基与他,实际上并无深仇大恨,非要不死不休。

若能劝降李隆基,西征就此结束,不知有多少敌我的将士百姓,能免于一死,这自然是杨昭所乐见的。

况且,李隆基已是穷途末路,对于杨昭来说,现在最大的敌人,乃是蜀中崛起的那个赵匡胤。

若能及时抽兵,前去收拾赵匡胤,于他而言,自然是再好不过。

杨玉环曾是李隆基的未婚妻,若是以她的交情,能说服李隆基归降,当然是杨昭所乐见。

首节 上一节 279/8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祖父是汉武帝

下一篇:玄幻大唐之最强守护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