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大唐:我的老婆是李秀宁 第280节

“只是一封劝降书而已,玉环这就写。”

杨玉环自然毫不犹豫,当即提笔,写下了一封言辞恳切的劝降书。

杨昭便叫信者,携了这封劝降书,立刻前往金城,去给那李隆基。

金城。

城头,李隆基扶墙而立,一双眼眶深陷的眼睛,正死死盯着城外连绵的隋营。

凝望许久,他暗暗咬牙,拳头击打在了城垛上。

这一月以来,他一直在巴望着赵匡胤能攻入关中,逼的杨昭仓皇撤离。

然后,他便能转危为安,挥师东进收复失地,甚至能与赵匡胤合力拿下关中,分一杯羹。

可恨的是,那徐世勣将才超凡,硬是把赵匡胤的蜀军,挡在了秦岭之中,无法杀入关中平原。

而杨昭,则没有半点要撤退的意思,反过来日夜打造投石机,攻城车等武器,准备发动进攻。

一切迹象表明,杨昭是下定了决心,非灭他不可。

“杨贼,你当真要赶尽杀绝吗~~”

李隆基咬牙切齿,眼中燃烧着恨怒,却又无奈的火焰。

就在这时,御林卫匆匆上城,将一封书信献上,声称是从隋营送来。

隋营的书信。

李隆基眼中好奇,犹豫了一下后,还是接过了那书信。

拆开一看,他不由眼前一亮。

那字迹,他再熟悉不过,不是杨玉环的字,还能是谁的。

可是,杨玉环为何会给他写下书信呢?

此刻的她,不正应该被杨昭囚禁在洛阳吗?

李隆基有种不安的预感,便深吸一口气,继续向下看去。

然后,他狐疑的表情,渐渐变成了愤怒,一张脸也越来越铁青。

这书信,竟是杨玉环的劝降书。

书中,杨玉环盛赞了杨昭的神威,宣称杨昭才是天命之主,劝说他顺应天命,开城投降,杨昭气度不凡,将让他以富贵公侯之身,了却余生。

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羞辱!

那可是杨玉环啊,他的未婚妻,本该成为他皇后的女人。

而现在,这个女人,却对杨昭赞不绝口,反过来劝他投降。

这对他的自尊,简直是莫大的羞辱。

·· ·····求鲜花·· ····

“贱人,你为什么不去死,保全你的清白,反还苟活着,帮着杨贼来羞辱朕~~”

李隆基越看越怒,一声咆哮大骂,将手中书信,撕了个粉碎。

左右众将都吓了一跳,看着突然爆怒的李隆基,都莫名不解,纷纷猜想那书信到底是何人所写,竟能让李隆基如此震怒。

“陛下,这书信里写了什么,令陛下这般恼怒?”李林甫忍不住问道。

“没什么,杨贼的挑战书而已,朕岂会上当!”李隆基随口编了个谎言。

他当然不能明说,难道告诉自己的臣子,这是他的未婚妻写来的劝降书,让他在臣子们面前抬不起头,更受羞辱不成。

李隆基这般说了,众臣怎么敢再质疑,遂不敢再多问。

0 0 0

城头上,气氛死寂。

众臣都不吱声,默默的看着他们的天子发火。

李隆基愤恨半晌后,终于还是压下了怒火,强行平静下了心绪。

干咳过几声后,他佯作平静,问道:“赵匡胤迟迟不能杀入关中,杨贼不肯退兵,铁了心要灭我大凉,眼下形势如此,你们可有什么良策?”

440

第441章

众人沉默。

到了这般地步,在大势面前,他们又能有什么作为。

看到众臣沉默,李隆基脸色不悦,又要发火。

这时,哥舒翰小心翼翼道:“陛下,金城并非什么坚城,我军也只有八万之众,若是隋军决心强攻,只怕我们支撑不了多久,以臣愚见,及时弃城北撤,向凉州方向退却,等天下有变,再做打算,才是如今最好的选择。”

等了半天,却等来这么一番献计,李隆基眼中立时涌起深深失望。

他沉声道:“凉州地广人稀,根本养不起八万将士,朕若是退去了,就再没有卷土重来的机会。何况,那杨贼决心灭朕,就算朕退到天涯海角,你以为,他会放过朕吗?”

哥舒翰哑然。

这时,郭子仪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所言极是,弃金城北撤非是上策,何况那杨贼故意放着北面不围,就是想让我们从北面突围,臣料他定会于半路设伏,咱们若当真从北突围,必会中了他的奸计!”于.

===第415章 李隆基,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三更求全订)===

李隆基态度决然,众臣自然不敢再质疑。

郭子仪张口想要说什么,却欲言又止。

他分明想要献计。

只是,到了这个地步,若是计策稍有失利,凉国就要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郭子仪有心出力,却又心存担忧。

“国家到了存亡之秋,人人都当尽全力救国,岂能再顾虑个人荣辱,子仪,你有什么良策,还不快快说出来,无论成败,朕岂会责怨你。”

李隆基看出他有话要说,便出言令他安心。

郭子仪方道:“启禀陛下,据臣近日观察,隋军的大部分兵马,都在金城东西两面,唯有湟河南岸杨义臣所部,中间隔了湟河,与隋军主力脱节,臣以为,我们可以以杨义臣为突破口。”

李隆基眼眸一 亮,拂手示意他说下去。

郭子仪便继续道:“如今已入冬,天气渐寒,不出数日,湟河必定结冰,陛下便可派一支轻骑,趁势踏冰越河,奇袭杨义臣,定能杀他一个措手不及,大破敌军。”

李隆基兴奋起来,蓦的领悟到了什么。

“若能击破杨义臣所部,我军就能破了隋军围困,介时再以轻骑迅速南下,一举夺了上邽城。

那上邽城乃敌军屯粮之地,如果我们奇袭成功,一举烧了隋军粮草,必可令隋军军心大乱。

那时,杨贼只能暂时撤兵,等待粮草重新补充,才能继续对我金城发动进攻。

这一来一回,至少也得两月时间,这么长的时间,足够赵匡胤的蜀军有所突破了吧。”

郭子仪一番话,道出了他的计策。

李隆基越听越兴奋,眼中重燃希望。

突然,他拍案而起,欣然道:“子仪计策甚妙,若能成功,便能一举扭转我军劣势,尔等谁敢去率军奇袭南岸杨义臣所部?”

李隆基期许的目光,看向了帐中众将。

众人却不吱声。

纵然是献计的郭子仪,也没敢主动请缨。

所有人都知道,此计颇有风险,必需要一员绝猛之将,才能担此重任。

在场众将,哥舒翰年势已高,封常清又自认不够勇猛,郭子仪则以智谋而著称,谁都不是打这场硬仗的料,自然没人敢自负的请战。

李隆基眉头凝起,眼神失望,便要发火。

“陛下,臣愿率我军铁骑,去袭南岸隋军!”

就在这时,角落里的一员武将,奋然起身,慨然请战。

众人的目光,齐聚向了那名武将。

李存孝。

李隆基勉强认出了那人是谁。

他依稀记得,此人来自于武威郡,当日自己召集各郡兵马前来会师之时,这个李存孝从武威带了一千骑兵前来。

李隆基很满意李存孝的忠心,便破格担拔,将其留在帐前听令。

只是,这李存孝的官位,比哥舒翰等宿将低了许多,向来也没机会参与军议,显现头角。

今日的军议,李存孝难得也列席参加,关键时刻,竟是站出来要担此重任。

“李存孝,你可知此战意味着什么吗?”李隆基语气中,不掩那份质疑。

他在质疑这员武威年轻将领的能力。

李存孝却慨然道:“正因此战关系大凉存亡,臣才请缨出战,大凉众将中,除了臣,没人能担此重任!”

好狂的口气。

他这番话,竟是自诩勇冠凉国,无人能及。

封常清等武将,无不微微变色,显然对他的狂妄,心存不满。

郭子仪忽然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臣听闻李将军武艺绝伦,勇猛无双,最善长骑兵作战,臣想,或许他正是此战最合适的人选。”

郭子仪倒不嫉妒,主动站出来,力捧李存孝。

李隆基上下打量着这个“口出狂言”的年轻人,心中思绪飞转,难做决断。

这李存孝主动请缨,那般自信,也许如郭子仪所说,当真有不凡的武艺,乃是一员被埋没的猛将之才。

可他到底声名不显,如此重要的战役,让这样一个人来担当重任,实在是存在风险。

首节 上一节 280/8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祖父是汉武帝

下一篇:玄幻大唐之最强守护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