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第214节

拿着酒杯一饮而尽,李景隆叹息一声,“兄弟,哥哥和那个叫岁月的有仇,一会炮制他一番,你给个情面?”

“不过是个老鸨子,怎么就得罪您了?”何广义笑道,“不是不给您情面,诏狱虽然是审犯人的地方,可人家没有什么大罪过,也不能动用私刑呀?再说,您又不是锦衣卫,这事不好办呀!”

李景隆觉得脸上挂不住,可依旧带笑,“你也说了,不过是个老鸨子,下贱的玩意儿!这点面子都不给哥哥?”

“您言重了,本来她也没什么大罪过,想着天亮了就交给应天府,要不您去应天府的大牢炮制他?您是曹国公,应天府里谁敢不给您颜面!”何广义也喝了一口,“您和她,有什么仇?”

“我的事你不知道?”李景隆问道。

“你俩什么事?”何广义问道。

不是后者装糊涂,而是去画舫抓人的时候,何广义没有跟着去。

“你真不知道?”李景隆诧异的问。

“您不说我怎么知道?”何广义笑道。

“装糊涂?”

“我用的着装糊涂?”

李景隆看着何广义良久,忽然一笑,“没事,喝酒!”

这回轮到对方诧异了,举着杯跟李景隆碰了一下,“曹国公,到底什么事?”

“没事!”李景隆躲闪对方探究的目光,“兄弟,给哥哥行个方便!”说着,笑道,“既然不是什么要紧的人犯,也不算坏了规矩。凭咱哥俩的交情,这点事还不许吗?难道,非要我去殿下那里讨个旨意?”

何广义沉吟片刻,无奈道,“好吧,不过我丑话说在头里,别太狠,出了人命要上报的,到时候追究下来”

“在我,在我!”李景隆拍着胸脯子,“兄弟放心,你给了方便,哥哥怎能让你难做!”

随后,二人在花园之中饮酒吃菜,说些不咸不淡的闲话。

过了一会儿,掌狱千户过来,低声道,“曹国公,您的伴当回来了!”

嗖地一下,李景隆站起身,脸上带着几分狰狞,对何广义拱手,“这个情哥哥记下了,以后事上见!”说着,转身就走。

来到外面,看着自己的随从站在夜色里,一头的汗水,手里似乎拎着什么东西。

“人呢?”李景隆问道。

“什么人?”一随从纳闷道。

李景隆咬牙骂道,“兔子!”

“这呢!”另一个随从赶紧举着手里的笼子,“城里酒楼都关了,好不容易叫巡夜的差役,敲开了醉仙楼的大门,就这么两条活兔子,小人都给抓来了!”说着,卖功似的晃晃笼子,笑道,“爷,您看,活蹦乱跳的!”

“你耳朵塞驴毛啦!”李景隆顿时就是一个窝心脚,破口大骂,“爷要的是兔子,不是这兔子!”

两随从被骂傻了,“爷,这就是兔子呀!”

“你们”李景隆气得说不出话来。

这时,边上跟着的掌狱千户若有所思道,“公爷,您老要的,是兔儿相公?”

“对!”李景隆脸色有些凶狠。

“这真没有!”掌狱千户笑道,“前年发画舫青楼牌照的时候,有那么一窝兔子相公也想办牌照。皇爷知道了,直接下旨,那些男不男女不女的玩意,全部发配西北修长城去了!现在这京里,是一个都找不着。”

说着,看了李景隆两眼,继续笑道,“您好端端,找那个干什么?多脏呀!”

“我”

突然,李景隆心里想到什么,脸色大变。

“本来何广义不知道这事!我若是真找了几个相公过来炮制那厮,明儿就传遍全城了。到时候没事也弄出事来,自己的名声可就真的”

想到此处,李景隆狠狠的看了牢房那边一眼,“便宜你了!”

随后,闷声道,“告诉你们镇抚一声,我走了。改日去我府上,喝酒!”

“下官恭送曹国公!”掌狱千户恭送。

李景隆背对着他摆摆手,对身边的随从说道,“那俩兔子装好,拿回府里明儿炖了,给爷下酒!”

~~~五一快乐,还有,稍等

第183章 风云再起

深夜,颍国公傅友德府邸,后宅。

须发皆白却依然雄风满面的傅友德正在书房中,爱惜的把弓弦拆下来,细心的保养着,跟他转战南北的爱弓。

先是用蜡细细的手搓,从上到下动作很柔和,但是力度适中。然后取来麻绳沿着弓弦下端,猛的撸一下,把上面的脏东西都撸下来。

保养好弓弦之后,傅友德双臂用力,胳膊上石头一样的肌肉乍起,一张弓顷刻之间弯弓搭弦。然后用力的拉了一下,嗡地一声满室皆响。

百战老将,人到晚年,面对的是日益衰老的身体,还有依旧满腔的雄心壮志。有些矛盾,但也有些不甘。

外面,传来轻微的脚步,管家在外面轻声道,“老爷,二郎来了!”

傅友德把弓挂好,又抽出墙上挂着的腰刀,顿时室内满是寒光。

“让他进来吧!”他低声说了一句,然后用绢帕仔细的擦拭起明亮的刀身。

“爹!您还没睡!”傅让进来,恭敬的说道。

傅友德把手中刀锋倾斜,眯着眼睛看着刀上的血槽,“嗯,睡不着!你刚从宫里出来?”说着,反转刀锋,用手指弹了下刀背儿,叹息声,“哎,这刀都闲废了,再没有往日的锋利!”

傅让微微一笑,父亲心中所想他如何能不知道。别看父亲已是须发皆白的老人,可是对于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之心,却依旧火热。只是现在的皇爷,对这些老将的态度

“父亲,咱们家中还供着几个和尚呢吧?”傅让低声问道。

世上高门大族中,供养几个僧人不是稀奇事。

“城外庄子里有家庙!”傅友德诧异的看着儿子,笑道,“你娘说我杀太多,供奉几个和尚平日诵经说佛,算是给我积累功德!”说着,大笑起来,“这玩意,其实你老子一点都不信。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信的,只有咱手里的刀枪!”

“据儿子说知,不但是家庙吧!似乎家里有人把庄子挂在了供奉的和尚名下!”傅让上前几步,靠近父亲,“那几个和尚对外行事,是不是也打着咱家的名头?”

“这我不知道!”傅友德纳闷道,“问这个干啥?家里的事,你不是都不问吗?”说着,似乎想到了什么,站起身道,“可是宫里?你听到什么了?”

傅让对身后摆手,老管家关好门,轻轻推开。

“父亲,家里的和尚撵出去吧!挂在名下的庄子收回来!”傅让低声道,“孩儿在太孙身边,殿下这些日子”

当下,傅让便把朱允熥削除僧人做官免税特权,欲清理天下寺庙田产,隐藏人口,控制僧人数量之事说了一遍。

“儿子以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傅让接着说道,“殿下厌恶什么,咱们就撇清什么,不能沾边!”

傅友德想了半天,叹息一声,“好!一会就告诉管家,让他去办!”说着,忽然又笑了起来,“自从蓝玉出事开始,你爹的眼皮子就跳。所谓树大招风,咱家小心些,总是没错的!”

以前,老爷子杀李善长杀胡惟庸,杀的都是文官。可是现在,老爷的刀,似乎对准了这些跟着他出生入死的老臣。若不是有太孙殿下从中斡旋,怕是蓝玉案肯定不会这么草草结尾。

而以老爷子的脾气,即便是死了百八十人,也不过是个开头。他会顺着这条线,把牵连进来的人,全都杀干净。

这时,傅友德又道,“其实,这几天我琢磨了一下。若真是回老家,颐养天年似乎也不错。你们都大了,你又在太孙身边当差,深受重用。未来的 前程也错不了。现在大明兵强马壮,我这老骨头也该歇着了!”

话虽如此说,可是话语之中的寂寥,溢于言表不言而喻。大明依旧有北方强敌环伺,还不到马放南山之时,他这样的老臣,哪里肯甘心隐退呢!

可是不隐退,蓝玉就是前车之鉴呀!

当初,开国之时,老皇爷曾说过,诸将之功,友德第一。当时听起来沾沾自喜,可是现在如芒在背。

“其实殿下对父亲,颇为敬重的!”傅让开口笑道,“前日殿下与儿子闲聊之时,还说起过父亲!”说着,看了看父亲,继续说道,“说父亲一开始在故常大将军麾下作战,七战七胜的事,又说了许多父亲曾经的功绩。”

“殿下仁德!”傅友德点头道,“当日我投入到皇爷麾下,先是在老常手下,后来老常推举我为先锋与陈友谅大战,而后攻破武昌,又取淮东张士诚。说到底,咱们和常家打断骨头连着筋,跟殿下,更是渊源颇深!”

“殿下也这么说!”傅让忽然看看窗外,更近几步,继续压低声音,“父亲,殿下和臣说了一句话,儿子不知该不该说!”

傅友德神情郑重起来,“说!”

“殿下说!幸亏是他当了皇储,若是换成旁人,定容不下这些和他外公交好,鼎力支持故太子的老臣!”傅让顿了顿,继续说道,“殿下说,这世上到了关键时刻,真能指望的,也只有父亲等人!不然,他也不会拼了惹怒皇爷,去救蓝大叔!”

“他真这么说?”傅友德动容道。

他虽然支持故太子,在军中也属于常遇春一派。可是在太子故去之后,他并未像蓝玉等人那样,旗帜鲜明的站在朱允熥那边。

人多少都是有些私心的,皇家的事情能不掺和就不掺和,古往今来就算拥立之功,又有几人能全身而退。

而朱允熥上位之后,他傅家虽有嫡子在太孙身边当差,也没有像旁人那样,早早的献上投效之意。只是在保持着君臣大礼的同时,隐隐有些亲近罢了。他傅友德算得上太孙身后之人,但是算不得铁杆。

蓝玉案老皇爷有意把火烧到他们这些老臣身上,他不是不知道。是太孙殿下化解于无形,本来他心中感激的同时就有些羞愧。现在听了这话,动容的同时更是有些无地自容。

“闲了这么些年,不但是刀养废了,人也废了!”傅友德叹道,“废到私心渐重,愧对了殿下一片苦心!”

“哎,人老了,想的就多。我想着你们前程无忧,我就关起门别惹人厌。老了老了,成老糊涂了!”

“父亲的心,殿下都明白!殿下说过,别看平时不怎么走动,可是心里有您!”傅让接着说道,“殿下还说,您宝刀未老,将来许还有用到您的地方!”

“呵呵!哪还有地方能用到我这老头子,边关有塞王,有卫所”说着,傅友德眼神一凌,“回头,你转告殿下,老头子别的本事没有,打仗杀人的功夫,一日没落下。有用到我的地方吩咐就是,定叫殿下安稳无忧!”

~~~

洪武二十六年的夏天,被一封七品僧官的奏折点燃火热。

栖霞寺方丈道然和尚,上奏天子,言天下僧人虽念佛,却多有不法。京师内外庙宇中,僧人皆不守清规戒律,暗中自肥。庙宇侵占田产,僧人用免税特权谋取私利。

奏折一出,朝野大哗。

紧接着皇太孙谕旨,令吏部尚书凌汉,翰林学士方孝孺,黄子澄等彻查此事。

而后,道然又奏,实名奏三十名僧人不法,养外宅有私生子,放高利贷等事。

文臣集团磨刀霍霍,对准了天下的僧人,更是对准了僧人集团所拥有的巨大财富。

但是紧接着,一封来自大同边关的军报,点燃了刚刚沉寂下去的武将集团。

山西,北元犯边。

北平,有大批北元兵马前置。

辽东,女真部族骚扰高丽边境,掳掠人口。

风云,再起。

~~~~

五一快乐大家。

第184章 狂言

奉天殿中,大明文武汇聚一堂。

经过蓝玉案刚刚有些消沉的武将们,听闻边疆烽火,顿时又全露出了桀骜的面容。大殿之上喊打喊杀请战之声不绝于耳,而且越是年纪老的,叫嚷声音越大。

首节 上一节 214/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雪豹当战神

下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