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第215节

“大同战报显示,此次北元犯边,兵力共达四万余人。”都军都督府中军都督徐辉祖奏道,“兵分两路,一路三万在前,领兵之人是北元贵胄,布里亚特,乌格齐。另一万兵马在外围策应,将领是北元太尉之子,马哈木。”

龙椅之上老爷子默默听着,脸色看不出喜怒。而一边的朱允熥则是暗中思量的同时,眼神也在众武将身上不停的打量。

“元主额勒伯克刚刚继位,正需要对大明的胜利,稳固他的地位。所以,一改曾经在山西一带小打小闹的做法,大张旗鼓的兴兵犯边!”

朱允熥心中暗道,这元主也会挑地方,其他诸塞的边王都太过强悍,他们选了一个软柿子。

驻守大同的塞王,乃是郭惠妃所出的十三皇子朱桂。去年二月就藩,今年还不满二十岁。军事上政事上都有些稚嫩,而且大同的藩王兵马也远没有其他皇子的部属那么强悍。

可是偏偏,朱桂是个暴躁性子。听说北元来大军犯,竟然主动带兵出击。结果被北元铁骑前后夹击,损失惨重退守大同,向朝廷告急。

偶尔的失败不算什么,打仗没有永远的百战百胜。但是这些北元的犯边,无论是时机还有进兵路线,也选择的太好了一些。甚至挑选的对手,也太正确了一点。

除了大同一线之外,另有大部北元兵马在太原,乃至大宁一带,牵制晋王和宁王的兵马。而且辽东也不消停,如此多的兵马同时调动进攻,十分反常。

“这么说,北元余孽,是想跟咱们玩一把大的?”

龙椅上老爷子露出标志性的微笑,微微眯着眼睛,一手托下巴,一手点着御案的桌面。

“谁他娘的,给他的胆子?”

老爷子话音落下,殿中的武将们纷纷咧嘴笑了起来。

“大孙!”老爷子转头对朱允熥说道,“你说,打不打?”

“打!”朱允熥朗声道,“孙儿以为不但要打,还要大打,特打,打到他怕,打到他起码五年十年之内,不敢再窥视我大明疆土!”

“是这么个理儿!”老爷子点头称赞道,“他不想让咱们过安稳日子,咱们也不让他过安稳日子。不把他打怕了,他以后年年来天天来,癞蛤蟆上脚面,膈应人!”

说着,顿了顿,又对朱允熥说道,“你看,谁可为将?”

朱允熥从宝座上起身,微笑着看着众武臣,而这些武臣也把自己头颅高高昂起,目光坚毅,仿佛生怕皇太孙殿下看不到。

“殿下,老臣愿往!”定远侯王弼出列,大声说道,“开国以来,数次北征臣都是先锋,捕鱼儿海一战臣为副帅杀的北元丢盔弃甲。当年臣揍了现在北元鸟皇帝的老子,现在老臣再去,揍他龟儿子!”

“老臣愿往!”景川侯曹震等人纷纷呐喊,“臣等在家骨头都软了,正好去边关活动活动!”

“老臣的宝刀,多年未见过血,老臣请战去大同,带上家中子侄,必提拿鸟太尉头颅回朝!”

“殿下,老臣当年跟着中山王深入漠北,却未能扫清胡虏,让老臣去!”

众将纷纷请战,不甘人后,唾沫星子横飞,撸胳膊挽袖子。

须发花白的武定侯郭英大声道,“去年打仗,就没让老臣去,今年不能再让老臣在家呆着了吧!殿下,老臣儿子多,得多挣点军功,不然不够分!”

长兴侯耿炳文也喊道,“殿下,臣请战。不破鞑子,提头来见!”

这帮人,战争机器,杀人狂魔,唯恐天下不乱的主儿。

可是这次打仗,朱允熥并不想完全的依赖这些老将,在看到边关军报的时候,他敏锐的意识到,这是他一个机会。一个可以把手伸到边关,控制第一线机会。

所以,在老臣们的请战声音中,朱允熥的目光慢慢落在了那些中生代,年轻的将领们身上。

徐辉祖感受到了朱允熥的目光,跪地叩首,“陛下,殿下,臣乃功臣之后,无寸功而居庙堂高位,深感愧也!请殿下点臣为将,臣必肝脑涂地,上不负皇恩,中不堕大明之威,下以告慰家父。”

“臣于京中十年有余,请往边关,为大明杀敌!”老爷子的义子平安也开口请战。

“臣不求为将,但求为开路先锋,冲锋陷阵!”五军都督府前军都督,瞿能也开口请战。

“臣身为皇亲,当为陛下和殿下分忧,为大明流血!”驸马都尉李坚,梅殷等人也纷纷开口。

一时间,朝堂上新生代将领们的呼声,竟然压过了那些老将。

老爷子捋须笑道,“后生可畏,大明后继有人!”说着,又笑道,“儿郎们大了,咱们也老了!”

殿中老臣们本就对青年一代将领请战不满,听老爷子这话,顿时炸锅。

“陛下,臣虽老,可是臣一辈子都在死人堆里打滚!臣十七岁就跟着您了!”武定侯郭英道,“这些后生看着还行,可都是从小养尊处优的,没吃过苦,没打过大仗!”

“郭老哥说的是!”老臣们纷纷附和,“殿下,打仗还是我们这些老人稳当。贼军近五万,加上咱大明的兵马近乎十几万大军会战,这些晚辈上去,一招不慎,就是大败!”

“还是老臣去,这些后生打打下手还差不多!”

老将们如此说,新生代的将领们心中生气,可是嘴上不敢反驳。毕竟论辈分,不是他们叔叔,就是他们大爷。况且他们也知道这些老流氓的脾气,朝堂上回嘴了,等会散朝说不定就被这些老头追着打。

不过,终究是有人不服。

驸马都尉,前军佥事耿睿开口道,“殿下,臣以为边关贼人来势汹汹,但未必能长久。臣等仰赖父辈功绩,身居高位,此战正是历练之时。现在若不让臣等去,将来老将们若是岂不是抓瞎!”

“住口!”

群臣中一声怒喝,耿睿的老子耿炳文怒发冲冠,抬脚就踹,“小畜生,跟你老子叫板!”

“长兴侯,这是朝堂,不是你家,要打儿子回家打去!”文臣之中,吏部尚书凌汉怒道,“老夫要参你,君前失仪,咆哮朝堂。”

“行了!”老爷子摆手,喧闹的声音停了下来,“你们这帮杀才,一听说的打仗,就他娘的不要命!老了老了,还和年轻人争功!长兴侯,你打儿子干啥?”

说着,老爷子挠挠头,“他虽是你儿子,可也是咱的大姑爷,你说揍就揍?哼,杀才!”

说话听音儿,老爷子话里的意思,似乎也不想用太过依赖老臣。

“对这些人,你不能给好脸,看着没,一个个蹬鼻子上脸,一点规矩都没有!”老爷子又对朱允熥笑道,“除了杀人打仗,一无是处!大孙,你看看,到底用谁呀?”

“北元看着声势浩大,不过是跳梁小丑,孙儿以为,用谁都行,不过嘛!”说着,朱允熥的目光看向众臣,落在一人身上。

这时,一直在边上装死狗的曹国公李景隆忽然开口。

“陛下,臣请奏!”

“你也要去?”老爷子有些纳闷,“说吧!”

“北元小丑,犯我大明,不诛不足以显我大明天威。臣以为,比一战打碎贼人的满口牙,方能绝后患!”

说着,李景隆跪地叩首,“臣,请皇太孙殿下,带军亲征!”

第185章 老李又挨揍

“请皇太孙殿下,率军亲征!”

顿时,大殿之中,鸦雀无声针落可闻。似乎,所有人被李景隆的话惊住了。

“殿下乃大明储君,自带浩瀚天威。殿下率京营兵马,赶赴大同边关,并掌管指挥太原晋藩,大宁宁藩,大同代藩三藩和边关四卫兵马。”

“殿下身为大明储君,代天子出征,浩荡天威之下,贼必无所遁形。三军将士闻之,必争先效死!”

“陛下起兵淮西,提三尺剑扫荡天下,平定中华。如今大明之储,皇明嫡孙提军北征,乃是承继陛下之志。大明武运昌隆,代代有明君!”

“一战胜之,赫赫武功远超汉唐,三代以来兵锋未有我大明之盛者。尧舜以来,帝王之中,雄才大略文治武功未有如皇明者。”

“若殿下出征,势必史书传唱,后人景仰。而北元,亦不敢再犯我天朝边境,必将俯首称臣。”

说着,李景隆跪在地上,当当的磕了三个响头。

“如今,大明有百战猛将,无双健儿,又有英明神武之储君,上下一心,扫荡贼酋。臣不才,愿为殿下前牵马,为一阵前卒尔!”

漂亮!

朱允熥差点喝彩起来,老李呀老李,你他娘的真是个人才。只要我用得到你的地方,你总是能办得如此出彩。

军功,朱允熥需要军功。借此北元来犯,他不但要亲赴前线,亲自见识一下真正的金戈铁马,还要把边塞诸军卫的总兵官,都收于麾下。

当然,他没狂妄到以为自己带兵,就一定能胜利,名将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他可以作为鼓舞士气的存在,选一二老将布置战略战术。

他要在天下将士的心中,树立起除了储君之外,军功上的威望!

朝议之前,朱允熥就和李景隆通过气,没想到短时间内,他就想出如此有力有节的说辞。

真他娘的人才。

“不过,老子可不用你牵马。你李景隆干什么都行,就是不能和打仗沾边,晦气!”朱允熥心道。

殿中,异常的安静。

连老爷子似乎都被惊住了,愣愣的看着李景隆。

忽然,文臣中发出一声悲鸣,“李景隆,你这奸臣小人!”

只见中书舍人刘三吾带头,诸位大学士怒发冲冠,双眼赤红,尤其是方孝孺和凌汉,若不是有人拉着,怕是当场就要对李景隆报以老拳。

“你这厮!”凌汉跳脚骂道,“储君乃是国本,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大明有百战雄师,焉有储君出征的道理。你身为皇亲国戚,居然鼓动储君犯恶,是何居心?”

方孝孺被同僚拉着,头上的进贤冠都掉了,咬牙切齿的怒道,“皇太孙何等尊贵,江山社稷维系于一身。尔竟然口出狂言,怂恿储君出京远征。山高路远,若是出了什么差错,你李景隆几条命够杀?”

“你你”年近八十的文华殿大学士詹同,指着李景隆颤颤巍巍骂道,“小人,小人!身为大臣,怂恿君王穷兵黩武,乃是不忠。身为皇亲,不能劝诫君王立身为正,乃是不孝!李九江,你这不忠不孝之徒!”

李景隆被骂的七窍生烟,可是不敢还嘴。他怕再回嘴,这些文臣们真冲上来揍他。须知,此时朝堂上的文臣,可都是老皇爷喜欢的正直敢言之士,没有阿谀奉承之辈。

文臣们反对,破口大骂。但是武臣之中,在经过短暂的错愕之后,诸武将却纷纷赞同。

尤其是定远侯王弼,景川侯曹震等原属于常遇春一派,后以蓝玉马首是瞻的武将们。紧接着,其他武将也不甘人后,纷纷附和。

人都有私心,若是皇太孙出征,自己能在边上辅佐,这是不亚于从龙之功的大功。

“你们你们”詹同看着那些大呼小叫的武臣,颤颤巍巍的上气不接下气。突然眼睛一翻,昏了过去。

“老学士!”

“大人!”

顿时,一群宫人上前,又是掐人中,又是摇晃,詹同微微转醒。

“殿下!”詹同大声道,“您若是出京远征,老臣就自裁!”

“臣亦如是!”方孝孺等人也开口道。

“够了!”老爷子冷哼一声,大殿又恢复平静。

“乱哄哄的成什么样子?”老爷子怒道,“都是国家大臣,弄的大殿跟集市似的,尔等和乡下泼妇一样,寻死觅活。眼里,可还有咱,可还有皇太孙!”

“臣等死罪!”众臣请罪。

老爷子看了他们半晌,没有发作,转头问道,“大孙,你的意思是?”

朱允熥微微一笑,“皇爷爷,孙儿觉得曹国公说的有理!”说着,看看群臣,“诸位莫慌,孤知道兵战凶危,可是有这么多百战老将辅佐,几十万朝廷大军,孤能出什么事?”

“殿下!”方孝孺跪地大哭,“隋炀帝当时,也是这么想的!”

被当场打断,朱允熥心中有些恼怒。

不等他开口,老爷子怒道,“闭嘴!大孙你接着说!”

朱允熥笑笑,又对老爷子笑道,“皇爷爷一直希望孙儿将来,做一个圣明天子。可圣明天子,不是呆在深宫里就能做到的。孙儿想,出征未尝不是一种历练。朱家的皇帝,不能做紫禁城中不出门的皇帝。”

“治天下靠两手,一手是文,一手是武。皇爷爷您创业艰难,孙儿又岂能于军事一问三不知?”

“孙儿,代皇爷爷出征,天下士民,三军将士必感同身受。壮我大明军威,震慑敌国。”

首节 上一节 215/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雪豹当战神

下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