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第748节

  人人都可以吃饱穿暖!

  人人都可以读书习字!

  这真的可以做到吗?

  如果真能做到,那大明会是一个怎样的盛世啊?

  一时间,张本有些神情恍惚。

  身旁静静听着君臣奏对的周忱同样如此,被震惊得有些说不出话来。

  朱高煦面色平静地看着二人,提出了一个宏伟的构想。

  “自从大明从北美洲带回来了那些高产粮种之后,现在大明的粮食产量已经翻了十倍不止。”

  “当然,主梁还是水稻和小麦,土豆、甘薯、玉米这些可以作为辅粮,可等到天降灾祸的时候,这些辅粮杂粮却也可以成为救命的粮食,至少可以保证老百姓还有粮可食!”

  “人人都可以吃饱穿暖,这并非是朕的一句空口白话,而是朕一直在努力的目标,大明需要更多的耕地,可以种植作物生产粮食的耕地,只要粮食足够多,那大明百姓就不会饿肚子。”

  “人人都可以读书习字,这更是一个宏伟的梦想,眼下杨荣正在负责此事,他将会在天下各地州府县级以下,在乡野之间兴办免费学校,为天下孩童启蒙铺平他们走上科举的道路。”

  “这两步,大明会一直走下去,直到这两个目标彻底达成!”

第874章 民智民愚!一切都是为大明百姓!

  免费教育,目标在于开启民智。

  没错,朱高煦就是要开启民智,而且这件事情他一直都在做!

  最初朱高煦这个汉王爷监国理政的时候,就起用了鲁穆鲁铁面为通政使,专门负责开办大明新报。

  这古代其实有报纸,大明承前宋之制,设通政司和提塘官,专门负责官文报的收递工作,叫做“邸报”,并有“朝报”“条报”“杂报”之称。

  这邸报是用于通报的一种公告性新闻,是专门用于朝廷传知朝政的文书和政治情报的新闻文抄。

  最早出现在西汉年间,各郡在京城长安都设有办事处,这个住处叫做“邸”,派有常驻代表,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长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大事等有关政治情报,写在竹简上或绢帛上,然后由信使骑着快马,通过朝廷建立起来的驿道,传送到各郡长官手中。

  然后历朝历代沿用至今,大明还设立专门出《邸报》的通政司,专门管理《邸报》的出版发行。

  只是问题在于,这邸报不是给百姓看的,而是给地方官员看的,说白了这是一种类似于公文性质的报纸。

  而朱高煦当年让鲁穆办的大明新报,则是专门给老百姓看的,通篇都是采用大白话,并且通政使司早已进驻地方,招揽了一些落魄秀才童生专门游走于乡野各地,为老百姓讲解宣传这报纸上面的内容。

  为此朝廷每年都要拨出一大笔款项,专门交给通政使司刊印办好这大明新报!

  朱高煦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

  正是为了开启民智!

  历朝历代古往今来,所有的帝王将相、达官显贵,全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那就是愚弄百姓!

  没错,动用各种各样的愚民手段,包括但不限于什么“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等,连那位至圣先师都曾经高喊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圣贤之言”,他这些徒子徒孙们玩的花样就更多了。

  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喜欢玩“君权神授”这套把戏,利用平民老百姓对自然力量的信仰和崇拜,把他们这些帝王自己的意志假托为上天的命令,通过人为地制造一些祥瑞,然后证明自己就是“天命之子”,证明自己的君权乃是神授,将此称之为“天命”!

  西汉的大儒董仲舒也十分配合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宣扬君主就是上天选择的,如果君主有过失上天会降罪,从而继续愚弄百姓子民,继续让百姓子民对君权充满敬畏,而且他这一手还将儒家与皇权捆绑在一起,确立儒教独尊经久不衰的崇高地位。

  说白了,历代帝王就是借助这种莫须有的神秘感,借助这一套又一套的愚民政策和愚民手段,来赢得天下子民认可与敬畏,以便他们更好地统御万民,主宰江山!

  这就是所谓的天子威严!

  这就是上层统治者一直都在干的事情!

  至于平民老百姓,他们只需要听从天子的命令就行了,但是天子距离他们太过遥远,所以他们只需要听从地方士绅权贵的命令,愚昧且麻木的活着!

  民智未开之前,历代帝王都是采取愚民政策用来统治百姓,传承千年的儒学在这方面献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就连那位至圣先师都说出了这等儒家圣言,可想而知他的徒子徒孙们,又会采取什么措施愚弄百姓。

  最恶心的地方是什么?

  最恶心的地方是至圣先师的徒子徒孙,人家可是读了书开了智的。

  读书人之所以能够明辨是非,不仅仅是读书,更是因为读书人享有特权,可以不受路引限制,自由行走天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但是地方老百姓呢?

  他们深受路引制度的限制,别说什么出去游山玩水了,基本上连离开一县之地都不可能!

  这路引就是百姓离乡远行的证明,上面会详细标注清楚一切信息,姓名、年龄、籍贯等等,甚至还有相貌特征,以及回乡的时间!

  如果超过了这个期限,将会遭到严惩,轻则流放重则杖杀。

  不计其数的百姓,他们的一辈子,全都是生活自己那个小村庄里面,别说什么出门远游了,他们甚至可能都不知道外界今夕是何年。

  说白了,朝廷就是要将百姓子民禁锢在乡野田地里面,让他们开不了眼界,让他们安安心心地、老老实实地耕田种地,不会生出其他什么欲望与心思!

  可是这样一来,老百姓是安稳了,但朝廷真正得到利益了吗?

  没有!

  利益好处全都被宗族和士绅给占了去!

  因为宗族和士绅是老百姓能够接触到的,最大的人物!

  相比于朝廷,这些宗族和这些士绅,更是会想方设法地愚弄百姓子民,将他们世世代代都禁锢在地方田地里面,让他们世世代代地给自己耕田种地!

  举个可悲又可笑的例子,当有人询问百姓,皇帝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他们不知道今夕是何年,不知道皇帝的年号是什么,不知道皇帝对大明意味着什么,他们只会傻乎乎地揣测,可能皇帝的生活很是富足,锄地用的是金锄头,挑水用的是金扁担吧?

  可笑确实可笑,可悲也很可悲。

  这就是宗族和士绅干的好事!

  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地愚民百姓,让百姓麻木不仁地活着。

  而朱高煦要的是什么?

  要的是打破他们对地方百姓和田地的封锁!

  所以开启民智,势在必行!

  只有真正的开启民智,只有真正让老百姓脱离田地走出宗族走向大明,大明王朝才能彻底完成蜕变!

  毕竟想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仅仅靠着科举筛选出来的那些儒家门徒,难道就能做到吗?

  别开玩笑了!

  这样只会培养出一个又一个的士绅,一个又一个的缙绅!

  通过一系列手段开启民智,给百姓子民提供免费教育,让他们人人都能够读书习字,让他们拥有了解到这个大明的机会,让他们产生出欲望和智慧!

  等到这一步做完,哪怕再有新兴的势力集团,想要抢走他们自己的田地,他们不会再像以往那般忍气吞声,不会再像以往那样逆来顺受,他们会奋起反抗,通过大明律令捍卫自己的权益!

  通政使司这些年可是干了不少的事情!

  比如第一要务就是普及大明律令,也就是最简单的“普法”工作。

  毕竟每年朱高煦都给鲁穆投了那么多的银子进去,他要是连这一件事情都干不好,朱高煦早就将他一脚踹到爪哇国去了!

  他的大明,不会容忍任何人破坏!

第875章 利国利民!大明钱庄现状!

  翌日清晨。

  朱高煦带着周忱视察大明钱庄。

  当年朱高煦还是汉王爷的时候,奉命监国理政,为了抢救不断贬值的大明宝钞,在与财税专家夏元吉商议之后,立刻退出了大明钱庄计划。

  调动国库和永乐皇帝的内帑金银作为储备金,允许老百姓用大明宝钞等价兑换真金白银,这才总算是将大明宝钞给保住了。

  当然,这也难免导致某些人趁机发了一笔横财,但更多的则是被朱高煦给一网打尽,就比如当年的缙绅之首杨荣。

  这家伙伙同大量官员缙绅,试图囤积大明宝钞拿到大明钱庄兑换真金白银,一方面可以借此敛财,另一方面则可以打击朱高煦这个汉王爷。

  可惜他远远低估了朱高煦的决心,反倒是被他给一网打尽,直接沦为了阶下囚徒。

  杨荣也是那一次,直接被打入了诏狱,硬生生地完成了改造,洗尽铅华重新做人。

  大明钱庄通过兑换业务提升了大明宝钞的公信力,顺利解决了大明宝钞的信用问题。

  而另一项存款业务补充钱庄的准备金,并且大大有利于百姓出行,毕竟纸币本就便于携带,真金白银踏实是踏实,就是太重了一些。

  大明钱庄问世之后,也变相刺激得大明经济更加繁荣。

  除此之外,大明钱庄正常运行后,也早已开设了借贷、放款、基金等业务,就比如朝廷一直鼎力支持的耕地扶持基金。

  这耕地扶持基金,说白了就是老百姓可以在钱庄获得一笔低息贷款,拿着这笔钱去购买种子农具,然后种在钱庄指定的田地里面,仅仅只需要缴纳一成收成作为田税,其余收入全归自己所有。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明钱庄的耕地扶持基金,一直都是老百姓最希望得到的天大好事。

  但很可惜僧多粥少,而且大明钱庄名下的田地,也基本上都是藩王外迁之后留下的王田,以及地方上那些被查处的贪官污吏名下的田地,数量有多有少,并不能真正做到满足所有百姓。

  对此大明钱庄还特别退出了相应的考核监察制度,要是哪个人占了这名额却不老老实实地耕田种地,最后收成也不好的话,那会直接取消其申请这耕地扶持基金的资格,永远都不会恢复!

  除了耕地扶持基金外,还有商业借贷基金、工厂投资基金等等不一而足,可谓是照顾到了老百姓的方方面面。

  大明钱庄自诞生至今,早已逐步走上了正轨,发挥出了后世银行那般的重大职能,这是大明君臣最喜闻乐见的事情。

  此刻朱高煦与周忱走进的这大明钱庄,正是朱高煦当年亲手开办的第一所大明钱庄,那个时候朱高煦还邀请了太子爷朱高炽亲自来剪彩。

  如今钱庄依旧,却是物是人非。

  老大的尸骨都被朱瞻基给运到北美去了,现在他陵墓里面只是衣冠冢。

  一想到这儿,朱高煦就忍不住有些神情黯然。

  “恂如,这大明钱庄运行得如何?没有出现什么纰漏吧?”

  基于大明钱庄的重要性,它是直属于朝廷户部直接管辖,这南直隶的大明钱庄则是由南京户部尚书直接管理。

  周忱早就明白大明钱庄的重要性,对此也很是上心。

  “陛下明鉴,自大明钱庄运行以来,逐渐发挥出了重要职能,而且还开设出了越来越多的金融业务,备受官员百姓好评。”

  “如今百姓将余钱存入钱庄,或是将金银兑换成武德宝钞,这都是家常便饭的事情了,事实证明,老百姓对大明钱庄无比放心。”

  听到这话,朱高煦欣慰地笑了笑。

  “倒是前不久扬州大明钱庄那边,出现了内部人员挪用公款、欺上瞒下的恶劣事件,好在监察机关及时发挥了作用,将一干人等全部揪出拿下,扭送去了衙门治罪,这才总算是平息了风波!”

  朱高煦闻言哑然失笑。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人性贪婪、欲壑难填。

首节 上一节 748/7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水浒之武皇天下

下一篇: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