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23节

  梁师成笑盈盈地回礼后,便道:“咱家是奉官家圣谕,一会儿要带走‘正字官’曹辅,去面圣的。

  诸位相公,位列百官之首,属下臣僚居然出现了如曹辅,这样捕风捉影污灭圣誉官家的逆臣!”

  都堂的庭堂内,傲然站立者,是秘书省小小的六品官【正字】曹辅。

  他听到大宦官梁师成把他评价为逆臣之时,他却不卑不亢地对梁师成道:

  “哼!大宋祖制忘了吗?

  阉宦,焉敢妄议朝政、污蔑进谏的朝官?”

  “你!!”梁师成被曹辅顶撞得异常气愤,他掐着兰花指,指着曹辅竟也无话能反驳出来的。

  索兴,梁师成气呼呼地道:“咱家焉敢妄议朝政、污蔑进谏的朝官?诸位相公,你们审这正字官曹辅吧!”

  四位相公,面面相觑,觉得这曹辅也属实是一个二愣子,居然敢得罪赵官家身边的大红人号称“隐相”的梁师成!

  太宰余深今年七十岁了,但精神矍铄,老谋深算、城府颇深。

  他看到梁大宦官,居然被一个小小的六品官【正字】曹辅,给怼得哑口无言。

  他觉得自己该狠狠地斥责曹辅,以讨梁大官的欢心。

  余深轻咳一声,翻开王黼抄写的曹辅进谏的奏疏后,令堂内小吏将奏疏递给曹辅,道:

  “曹辅,你进谏的奏疏,已经转呈给了赵官家。

  这份,是王少宰抄录的,你仔细看来,可曾抄差了一字?”

  曹辅接过那份王黼抄写他的进谏奏疏,仔细看了一遍,坦然道:“一字不差!”

  “哼!”太宰余深那花白的胡须都气得翘起来了。

  他一拍案牍,“啪”的一声,案上的公文震颤。

  余深气愤地对曹辅责问,道:“你为何要捕风捉影、上书诬谏官家微服出宫、夜宿矾楼?

  辅,小官!何敢论大事乎?”

  曹辅却理直气壮、不卑不亢地说道:“本官,既然敢冒死进谏,然则,人证物证皆有!

  大官不言,故小官言之。

  官有大小,爱君之心,则一也。”

  “你……”太宰余深也被曹辅气得无话可说。毕竟,曹辅答得也有道理,‘官有大小,但爱君的心意,却是一样的’,这样的回答令太宰余深也不能反驳什么。

  曹辅环视在这都堂内商位的几位人模狗样的相公,道:

  “卑职听闻,昨夜官家微服出宫,夜宿矾楼,王少宰和梁大官也一起陪同而去的!

  王少宰,可有此事?”

  “呃?!”少宰王黼心头一颤,却面不改色,瞪着胡人血统遗传下来的金黄色大眼珠子,装得既委屈又怒愤的样子,他阳顾左丞张邦昌、右丞李邦彦,问道:

  “有这事吗?”

  左丞张邦昌、右丞李邦彦皆摇头,道:“不知道啊!”

  曹辅鄙视地望着太宰余深、左丞张邦昌、右丞李邦彦,说道:

  “赵官家经常微服出宫这事,就连巷陌小民都知道。

  相公们掌管国家,难道不知道吗?

  如果相公们都不知道,那要相公有什么用?!”

  四位相公,被曹辅给怼得暴怒……

  王黼恼怒地命令下吏,取来纸笔,让曹辅写下了供辞,再去见官家时就能办成让曹辅永不得启用的铁案了……

  曹辅执笔,刷刷点点,笔走龙蛇,写下:“区区之心,一无所求,爱君而已!”

  王黼看到曹辅所写的内容,特么的让你曹辅写认罪的供状,你咋还写成了自我表扬的忠君之辞了呢?

  王黼急忙写了一封奏书,大体就是向赵官家进言:如果不对曹辅严加责罚,就不能平息谣言,可以将曹辅谪放到郴州,编入该地户籍,并由地方官吏加以管束……

  然后,王黼将写好的奏书,交给梁师成带回呈上。

  梁师成还把谏臣曹辅,带回宫中面圣……

第34章 召见谏臣

  赵吉在文德殿内,先是召见办完差事回来禀报的梁师成。

  梁师成恭恭敬敬地向赵官家,呈上了少宰王黼所写奏章。

  他又将其在都堂时,所见到的曹辅如何顶撞四位相公的事情,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

  赵吉饶有兴趣地问道:“那曹辅还说了什么话?”

  梁师成之所以能二十年来一直得到赵官家的宠信,他可不是那种无脑的奸宦。他知道曹辅就在文德殿外候旨,一会曹辅若被官家召见,自己全说假话,也会被揭穿,反而让赵官家不悦。

  梁师成便诚实地答道:“曹辅在相公们面前曾言‘区区之心,一无所求,爱君而已’。

  然则,老奴却觉得这位六品【正字】小官曹辅,无论是上书进谏官家微服出宫企体查民情,

  还是他在都堂时面对相公们的责问所表现出的大义凛然,

  在老奴看来,可能都是曹辅为了沽名钓誉之举罢了!”

  “呵呵!”赵吉微微地点了点头。他是真的觉得这梁师成是个高智商加高情商的奸宦啊!

  梁师成这句话的滴水不漏,却把正直的谏臣曹辅说成了是一个沽名钓誉之辈。若自己不是大学历史系的学霸对北宋的历史比较熟悉,那么,一定会上了大宦官梁师成的当啊!

  赵吉翻开王黼所写的奏章,只见通篇都是诋毁曹辅不臣之言,并建议他这位赵官家要对曹辅严加责罚,才能平息‘谣言’。可以将曹辅谪放到郴州,编入该地户籍,并由地方官吏加以管束……

  赵吉一边看,一边微笑……

  梁师成在下首侍立着,他却越来越琢磨不透这位赵官家了。

  赵吉笑的是,如果自己按照这位王少宰所言去做,把曹辅谪放到郴州,那按史书上的记载,曹辅这位像极了大唐名臣魏征的谏臣,就会在王黼当政的六年里,一直如珍珠蒙尘般埋没在遥远的郴州了。

  朕可不是原主宋徽宗这样的大昏君。

  想至此处,赵吉问道:“梁大官,朕让你把曹辅带回见朕,他来了吗?”

  梁师成急忙回禀道:“启禀官家,老奴已经将曹辅带回来了,其在文德殿外候旨。”

  赵吉立即命令道:“宣曹辅见朕!”

  传事小宦官,出殿宣旨,并将曹辅带入文德殿内。

  “臣曹辅,叩见官家。”曹辅趋步进入文德大殿内,他礼数得当,向赵吉参拜。

  曹辅今年五十一岁,他在先帝哲宗元符年间,进士及第!

  所谓‘进士及第’,在科举制度中,通过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或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三者合称“三鼎甲”。

  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

  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而像曹辅这样早在二十多年前,哲宗时就‘进士及第’者,如今在宣和二年还只是秘书省【正字】六品小官者,可谓古今少有。

  主要原因,就是原主宋徽宗一朝,所重用者都是善于阿谀奉承、会讨皇帝欢心者,而像曹辅这样正直之仕,不被重用也太正常不过了。

  【PS:再次幽会花魁,这章节看来不一定能写完了,一会再补上吧。感觉手残,码字速度太渣渣了!】

第35章 监察百官、闻风弹人

  坐在龙椅上的赵吉,看向下方参拜的曹辅,是一个五十来岁的小老头,只见他身高按后世来算,也就是一米七多一点,身体偏瘦弱。

  “平身。”赵吉道。

  曹辅起身,侍立在殿内。

  赵吉看到,曹辅一身正气,三缕墨髥飘于胸前,他面部瘦削、棱角分明,目光炯炯有神。

  赵吉要试一试这曹辅是否真如史料中记载那般正直,便责问道:

  “曹辅,你标榜‘区区之心,一无所求,爱君而已’;

  然则,你却在奏书之上,不顾君臣之体,尽毁朕的声誉,岂是爱君之心?”

  在赵吉下垂首侍立的大宦官梁师成,听到赵官家的质问后,心里高兴得很,他断定这不识时务的耿直老书呆子曹辅,这次一定要遭到官家给贬谪到偏远穷苦之地了。

  梁师成心里暗自在嘲笑:我大宋朝,若不是太祖开国立下三条规矩中有一条是‘不杀上疏言事者和士大夫’,曹辅你进谏时这般不知死活地揭官家的短处,算成其它朝代恐怕必死无疑了。

  而曹辅面对赵官家的责问,他却道:“臣正因为是爱君心切,才敢不像那些都堂里的相公们、及官家身边的宦官们,对官家只会阿谀奉承、报喜不报忧!”

  “你!”

  梁师成感觉自己又被曹辅给稍带到了,他气得手指曹辅本想喝骂他几句,不过,他发觉这两日赵官家的心性好像变了,没有以前那般对他随和与信任了。

  梁师成只吐出一个字,便识趣地住口了。

  而他却看到赵官家的脸色一沉。

  赵吉道:“梁大官办差应是累了。退到殿外,到偏殿先去歇息吧!

  等到朕亲自问审完曹辅,再传你入殿。”

  “老奴谢官家的体贴,老奴这就退到殿外!”梁师成表面上感激涕零,心里则七上八下的。

  他没敢有半点违抗赵官家的意思,疾步退出大殿……

  赵吉又屏退了宫内侍候的小宦官和宫女,此时,文德殿内只剩下赵吉和曹辅这对君臣了。

  赵吉问道:“曹辅你言,爱君心切,才敢不像那些都堂里的相公们、朕身边的宦官们那般,对朕只会阿谀奉承、报喜不报忧!

  如今,朕想重用于你;然则,要先贬你的官阶,你可还会忠君爱国吗?”

  曹辅真诚地回答道:“臣读圣贤书,忠君和爱国,是臣之本分,无论官阶大小。”

  赵吉满意地点点头,道:“贬你的官阶,是因你进谏之辞,皆属实。如今,朕也悔恨不应微服出宫不顾君体、不虑安危。

  然,朕不能背上恶名,只能牺牲爱卿你了。”

  曹辅听罢,都非常惊讶于今日的赵官家,居然如此坦诚。

  赵吉又道:“朕欲将你那秘书省的六品【正字官】,降为从七品的【监察御史】,你可愿意当这监察御史,为朕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诸事务轻?”

首节 上一节 23/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