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251节

  “唉!”赵吉暗叹一声,他回想着自己所知道的历史,突然间想起来了,历史上的路允迪,也不是个好鸟啊!

  是朕疏忽了。

  本来,此次武举的主考官,朕是交给领枢密院事、燕国公郑居中这位值得信任的忠臣,让他在兵部中挑选能用之人来担任的。

  可是,郑居中却给朕挑选出了这种见风使舵、阿谀奉承的路允迪,来当主考官。

  其实,按理来说,郑居中挑选的也符合常制。那就是按大宋以前搞过的几次武举来看,武举主考官的品级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

  怎么也不能是兵部尚书,或是领枢密院事的郑居中这样的大员亲自去当主考官啊!

  赵吉想起来了,路允迪在历史上,还是一个有争议的名人。

  历史上的路允迪在宣和五年(1123年),以通议大夫、礼部侍郎奉诏出使高丽,搭船至东海,遇到狂风,八舟溺七,只有路允迪命大所乘之船安然无恙,船员李振说这是湄州女神显灵。出使回来后,路允迪上奏于朝,朝廷赐庙额为“顺济”,立庙祀于江口,正式列入大宋祀典。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路允迪升任兵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二月,宋钦宗应允金人要求,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与金讲和,又派遣路允迪与滕茂实出使金国。

  路允迪到太原宣谕,守将王禀派人用吊篮将路允迪吊入城中。在并州城南开远门上,路允迪对张孝纯、王禀及守城军民宣读圣旨,王禀听罢仗剑而言:

  “国君应保国爱民,臣民应忠君守义,现并州军民以大宋国为重,宁死而不作金鬼,朝廷竟如此弃子民于不顾,何颜见天下臣民,并州军民坚不受命,以死固守。”

  城上军民皆手握兵器,怒视路允迪及随从,路羞愧满面,缒城而下。后被金人稽留,趁机逃出。同年六月,罢为醴泉观使。

  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提举洞霄宫。是年四月,罢为南京资政殿学士,提举醴泉观。

  绍兴九年(1139年)四月,授应天府路安抚使兼知应天府、南京留守。

  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金人毁盟南侵,葛王完颜褒引数千骑至城外,晓谕城中吏民,告之只要请路留守出门相见,金军入城后不杀不掠;否则,屠城!

  路允迪不得已,穿着朝服出城见之,会于宋王台。

  路允迪奉觞为寿,与之酬饮,遂被完颜褒送往金军占领下的汴京,后状无闻。

  赵吉回忆起自己所学、知的历史,特么的,如果按照历史的发展,这位路允迪最后还是出城降金了。

  此时,赵吉的目光狠厉,嘴角却微微上扬,心中暗道:

  “路允迪,你无论怎么拍朕的马屁,朕都知道你未来是个什么样的人。

  不过,有朕这位穿越者当这大宋的皇帝,经过励精图治,积极军备,增开武举恩科选拔优秀将领为国所用,金军也不可能会灭掉朕的北宋!

  那么,你路允迪,在未来也就没有机会降金了!

  何况,你路允迪主持完了这届武举会试后,朕必要找个机会,让你从朝廷的重要位置上滚下去,贬你去南方偏远地区当个小官。朕也算仁至义尽了。”

  赵吉不动声色,对主考官路允迪,道:

  “此次武举会试,属实如路爱卿所言,人才济济啊!朕甚是欣慰!”

  跪拜在地的路允迪乐得嘴都合不拢了,心中暗道:本官说尽良言,终于被赵万家赏识了。

  他连连叩首,对赵官家又是一顿奉承拍马屁……

  ……

  接下来,其他没有上场的武举子,继续分批地参加武举会试外场的步射比试……

  到了中午休息用餐之时,兵部小吏们给参加武举会试的考生,分发由朝廷出资兵部供应的

  免费食盒……

  在点将台上的赵官家也没有回皇宫的意思,他却笑呵呵地同武举子们吃着同样的饭菜。

  跟随赵吉而来的大宦官梁师成、领枢密院事的郑居中、李纲、宗泽等大员,也只能像赵官家学习,吃着平时府里下人都不爱吃的这种饭菜。

  皇帝和重臣能跟武举子吃一样的饭菜,这可把岳飞、吴玠、吴璘、杨再兴、牛皋、王贵等六百余位武举子给感动坏了。

  他们这些武人,平时最为欣赏的就是,能跟士卒同甘共苦的将领了。

  如今,至高无比的大宋天子赵官,居然跟他们同甘共苦,一起吃着那食盒里的简单饭食,这令他们感动不已。

  他们吃着食盒里那一荤两素的饭菜,看着赵官家也跟他们吃同样的伙食,他们感到今日午餐,比自己以前吃的上好饭菜还要好吃几百倍!

  赵吉将自己食盒里最一块白米饭拌着菜汤,一起扒拉进嘴里,吃得干干净净。

  他却发现,没有吃饱。

  赵吉的眉头微微一皱,按理来说,朕的饭量不算大啊。

  连朕都吃不饱的武举会试午餐,这些消耗很多体力的武举子们,能吃饱吗?

  赵吉一招手,把跟随他而来的皇城司密探押班,叫到近前,低声吩咐道:

  “从这午餐,未按朕之要求,去秘密查起。看看这中间有无贪脏官吏。还有,本届武举会试主考官路允迪,也要派人好好地查一查他为官以来是否清正廉洁!”

  ……

  赵吉望着皇城司密探押班领密旨而去的背影,他想了想,觉得还要是先解决武举子们吃好饭的问题。

  赵吉当场下旨:“武举子比试辛苦劳累,朕命兵部从明日开始,供应给参加会试武举子的午餐,要四菜一汤,两荤两素。”

  “微臣遵旨!”武举会试主考官路允迪有些心虚,他唯唯诺诺地遵旨道。

  他万万没有想到,赵官家今日会来这武举会试的外场。

  赵官家居然还跟所有武举考生一样,吃着这种简单的饭食。

  如此一来,主考官路大人和其它几位副考官,也没有敢让兵部小吏给他们特殊准备的那几盒装着珍馐美味的食盒送上来。

  此时,所有武举考生,听到赵官家下达的旨意:

  从明天开始,午餐提升伙食质量……

  他们高兴不已,高呼道:

  “官家圣明,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官家和武举子们吃完了午餐,稍作休息,

  到了未时,武举会试外场的步射比试,重新开始……

  共计二十余轮的步射比试过后,用了近两个时辰,六百余位武举子才全部考完。

  赵吉通过主考官路允迪的汇报得知:

  今日步射,得满分者,只有两人,乃是岳飞和吴玠,都各得到了十分!!

  不过,会试中其他武举子们的表现,也非常不错,步射比试中最低成绩者居然也得到了六分。

  其实,这些能参加京城会试的武举子,在各个家乡的解试中都是脱颖而出者,自然武艺和骑射的本领也都不低。

  赵吉满意地点了点头,宣布今日武举的外场步射比试结束,明日考外场骑射。

  因为有皇帝在场,即便是散场之时,那也得是皇帝的御驾先行。

  故此,所有考官和考生,都跪拜在原地,恭送着赵官家先行。

  赵吉在一群皇城司的亲从官侍卫保护下,率领群臣走下了点将台。

  他看到前方一百余步远的靶场上,还有草人伫立在那里。

  他回想着岳飞和吴玠二人,在今日步射中的五发五中的神勇表现,不仅心潮澎湃。

  赵吉感觉手有些痒,心生弯弓搭箭一展自己神射的冲动。

  赵吉叫住走在前面躬身引路的大宦官梁师成:

  “梁大官且慢。”

  梁师成立即停住了脚步,不解地望向赵吉:

  “官家有何吩咐?”

  赵吉指向【外场】兵器架上的弓箭,道:

  “梁大官,为朕取来。”

  “呃?”梁师成略一迟疑,马上声音响亮地回答道:

  “老奴遵旨。”

  他屁颠颠地跑去兵器架前,取来了一张赵官家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喜欢用的强弓和一壶羽箭。

  梁师成猜出了赵官家让他取来弓箭的用意。

  官家一定是手痒痒了,看了一天武举子们的步射比试,想必是这段时日恢复了少年心性、重拾弓马骑射的赵官家,想要在众武举子面前一展神射吧?!

  可是,令梁师成担心是,赵官家要是能射中草人,那倒是皆大欢喜。

  若是官家射击不中呢?岂不是在众多武举子面前丢人现眼了吗?

  不过,梁师成面对自从去年十月开始就已经心性大变的赵官家,他不敢多说一句话,遵命就是了!

  赵吉接过梁师成递来的弓箭,站在白线处,感觉有些近了,他又向后退出二十步。

  “朕要在距离草人一百二十步远,开弓放箭,射中草人的咽喉!诸位武举子,静观朕能射中否?”

  “啊?!”

  “啊?!”

  ……

  在场的所有武举子都非常震惊,即便是方才武举会试步射时,相州的武举解元岳飞和径原武举解元吴玠能五发五中之外,其余人等或是脱靶或是射偏。

  所有武举子面对高难度的步射,谁都没有赵官家自信啊!

  更何况,他们在步射时,距离目标是一百步远,而赵官家却距离目标一百二十步远。

  光是赵官家这份自信,就令他们这群武举子震惊不小。

  赵吉嘴角上扬,气定神闲,他熟练地弯弓搭箭,瞄准前方一百二十步远的草人咽喉处,便发出了箭矢。

  “嗖”的一声,箭矢飞出,正中一百二十步远的草人咽喉。

  在场的所有武举子,都瞪大了双眼,被赵官家的神射,震惊得瞠目结舌……

  前方靶场处的考官们,看到赵官家这一箭命中了草人后,

  他们立即一拥而上,一群兵部的考官,抬起草人,向赵官家所站立处跑来庆功。

  其实,草人并不重,根本用不着十来个人去抬,

  但是,这些兵部的考官们,都想着能借此良机去抬着咽喉处中箭的草人,去给皇帝庆功,就可以在皇帝面前混一个脸熟,那以后自己的仕途,就将会顺风顺水。

  赵吉不些哭笑不得地看到,靶场那边跑来十来个兵部考官,只抬着他射中的那只轻飘飘的草人。

  十来个考官的身影,几乎把草人挡得不透光了。

首节 上一节 251/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