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277节

  此时,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派遣使臣入夏,向李乾顺提出:若天祚帝逃入夏境,应将其擒捕送金;夏如能以事辽之礼事金,金允诺将辽西北一带土地割让给夏国。

  李乾顺见辽国大势已去,金灭辽已成定局,他权衡利弊之后,为了保全夏国,遂答应了金人的条件,将天祚帝”让”给了金国……

  李乾顺向金国上誓表,表示夏国依附于金国……

  公元1125年,辽天祚帝耶律延禧被金军所俘,辽国灭亡。至此,由契丹族杰出首领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的辽国,共传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八年,传此不理朝政、喜好打猎的天祚帝而亡。

  同年9月,辽天祚帝的外孙、夏国太子李仁爱,因伤心外祖父的辽国被灭,忧愤而死,年仅十七岁。

  辽被金所灭后,李乾顺的皇后辽成安公主耶律南仙,伤爱子夭亡,忧祖国灭亡,愤李乾顺无情,她悲伤过度,在宫中绝食而死。

  …………

  赵吉凭着自己前世所学的历史知识,回想至此,不禁眉头紧皱。

  侍候在赵吉身边的大宦官梁师成,看到了赵官家的皱眉思考的表情后,

  他立即给围坐在八仙桌前的郑居中、宗泽和李纲等人使眼色,示意他们说些官家爱听的好话,切莫再忤逆了官家……

  可是,性格比较正直的郑居中看到梁师成给他眼色,他却佯装低头去吹茶盏里的热茶。

  性格耿直的宗泽和李纲,面对给他俩直使眼色的梁师成,则是怒目而对,根本不鸟这位曾经号称”隐相”的梁大宦官。

  此时,赵官家表情严肃,深思不语,使得这大殿内陷入了片刻的安静。

  赵吉深思的是,如果大宋等到了辽国被金国所灭后,金国不但从辽国得到了土地和粮饷,更为可怕的是金军向来喜欢收降为己所用,等到了那时,金军因为收降了很多辽军,再加上新增了夏国这个附庸,其势巨大,灭北宋也是迟早的事情了。

  在历史上,公元1125年,金灭了辽国之后,便找借口,出兵南下攻宋……

  次年,即公元1126年三月,已经依附于金国的西夏国主李乾顺,乘金兵进攻大宋的机会,派兵将大宋在夏边境修筑的城堡陆续攻占……

  李乾顺还根据金国对夏国的许诺,进占了天德、云内、武州及河东八馆地带,以及大宋边境震武城。西夏出兵,还攻占领了大宋的西安州、麟州建宁砦、怀德军,乘胜攻克天都寨;围困兰州,大肆掳掠后撤军而还……

  不久之后,金将完颜宗弼又派兵,强占天德、云内等州,西夏皇帝李乾顺向金国提出质问:彼地乃大金许诺赠送夏国之地,金军为何强占?

  金国根本不理睬夏国的抗议。

  这时,夏国也拿兵强马壮的金国没有任何办法,不得不继续当金国的小跟班。

  ……

  赵吉思虑至此,为了杜绝历史上的靖康之耻发生在他这位穿越者的身上,他必须要力排众议,坚持自己既定的宏图大略。

  此时,与郑居中、宗泽等几位重臣围坐在八仙桌前的赵吉,抬起头来,目光冷峻,表情严肃道:

  “众爱卿皆言,强行拉西夏出兵援辽抗金,何极难也!

  然则,朕却要知难而上!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拉西夏出兵抗金,不仅可协助大宋解辽国被灭国之危,还可使夏金两国敌对,西夏也暂时不会觊觎大宋江西北边境各城。

  众爱卿,接下来品茗议事,就从如何强拉西夏国协助大宋出兵援辽抗金,广献良谋吧!”

  赵官家的话,等于是把大方向敲定下来。

  郑居中、曹辅、宗泽、李纲、郭成、张浚等人,虽然强拉喜欢坐山观虎头的西夏国抗金非常难,但是赵官家已经决定的战略,而且这个战略还对大宋非常有利,他们会无法反驳。

  于是,群臣纷纷献计……

  赵吉最后拍板道:”对于朝秦暮楚的西夏国,要用武力震慑与外交拉拢并举之策,方可强拉其跟随大宋出兵援辽抗金!”

  赵吉对从西军回京述职的郭成,道:”武力震慑,交于郭爱卿和韩世忠率领所部兵马,在西北边境线给予西夏军有力打击。

  等郭爱卿起程回西北离京之日,朕赐给郭爱卿所部一些新式大杀器,让西夏党项军兵们尝一尝大宋新研制出来的先进武器的厉害,以达到震慑西夏国主李乾顺之目的。”

  刚来到京城没有几日老将郭成,有些听不懂赵官家所言为何意。他看到赵官家信心十足的样子,还是立即谢恩道:

  “微臣谢主隆恩……”

  赵吉环视八仙桌前的众位忠臣良将,问道:”只以武力震慑西夏国,并不能完全达到逼其出兵协助大宋援辽抗金之目的。

  兵法有云:’上交伐谋,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当今,朕还想选派一名能言善辨、勇入西夏虎穴,敢与西夏国主李乾言明出兵协助我大宋援辽抗金之厉害关系的文臣。

  不知众爱卿,有何人可推荐给朕?

  众爱卿要举贤不避亲,亦可毛遂自荐!”

第272章 官家逼西夏国主献出贤妃,荒唐啊!

  在这种危险情况下,赵官家问谁敢出使西夏……

  张浚看到自己是今日品茗议事人中最年轻的一个,

  而其他像郑居中、曹辅、宗泽都五六十岁,即便是被赵官家最近委以重用的李纲也都三十八岁,还有就是被赵官家召回京城述职的郭成也是年近花甲了,而且他们这些大佬人不是朝中重臣主,就是像郭成一样镇守方面的大将。

  张浚二十一岁时,便在政和八年登进士第,他天资聪颖过人。

  今年才二十四岁的张浚,环视八仙桌前的围坐的大佬们,他立即明白,今日赵官家召这些大佬和自己这个小小的中书舍人一起品茗议事,看来是圣上早想让我去出使西夏之意啊!

  他深知,如果按照赵官家的战略谋划,对西夏用兵之时,谁出使西夏都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不过,常言道:富贵险中求!

  更何况我张浚的报负,绝非“富贵”二字!

  我张浚,要像自己的先祖汉朝的开国功臣留侯张良那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我张浚也要像唐朝玄宗时我张氏先祖张九龄那般,成为名相,青史留名!

  这种情况下,出使西夏,虽然危险,但是若能成功完成皇命,必被心性大变后励精图治的赵官家所看重,日后前途或可比肩先祖留侯、名相张九龄……

  我张浚只有登上高位,才不会人轻言微,才能做出利国利民之大事业!

  脑筋快速转动人张浚,只要赵官家的话音刚落的眨眼之间,他便做出了反应,他第一个从八仙桌前的御凳上起身,恭恭敬敬跪拜,很有仪式感地启奏道:

  “微臣愿望住,定不辱使命。”

  郑居中、曹辅、宗泽、李纲、老将郭成,皆被张浚这快速的请命所震惊,目光都看向了张浚,露出了对这位被赵官家所看重的年轻后生的欣赏之意。

  赵吉微笑着起身,亲手扶起了张浚,亲切地叫着张浚的字,说道:

  “德远,敢于奋不顾身,自荐出使夏国,乃敢任大事也!朕心甚慰啊!”

  郑居中等大臣看向了张浚的目光,也流露出了赞佩之色。

  赵吉拉着张浚的手,重新坐回了八仙桌前的御凳上,郑重其事道:

  “德远,放心,朕深知西夏国主李乾顺之本性,他不敢将我大宋使臣如何!朕令郭成和韩世忠在宋夏边境打几次大胜仗,反而是给德远出使西夏跟李乾顺卡谈判的最好筹码!”

  张浚无所为惧道:“官家勿要挂念臣俊。微臣深知两国议谈得失,均仰两国战场上的胜负!”

  张浚说完,起身又对老将郭成鞠躬拱手见礼道:

  “浚领皇命,出使西夏,还望郭老将军在战场上多打几场胜仗,浚方能在议谈时,逼迫西夏国主遵从我大宋赵官家之深远战略意图。”

  郭成立即拱手还礼道:“吾定出全力!”

  ……………………

  君臣品茗议事结束后,赵吉拉着老将郭成的手,亲切道:

  “郭爱卿,远道回京,暂且留京几日,去给京城武将学院的岳飞等武进士们讲一讲你四十余年征战沙场的常胜经验。”

  郭成虽然谦逊地表示自己没有那种敢给天子门生们讲课资格,可是赵吉再次劝他还是去一下京城的武将学院讲讲课后,他郭成还是很识抬举的。

  郭成道:“微臣遵旨,谢官家厚爱。微臣所看过的兵书战策不见得有本届武进士多;

  微臣去给他们讲课,只能讲一讲微臣在西北四十余年里,对抗西夏军兵的大小上百场战斗的经验罢了!”

  “哈哈哈!”赵吉高兴地说道:

  “新科武举进士岳飞、吴玠等六百人,皆是大宋从地方上选出少年勇士,他们最缺的便是郭老将军所拥有的实战经验。”

  郭成欣然领旨。

  赵吉又道:“郭爱卿留在京城这几日,除了要去教一教岳飞、吴玠等武进士,还可去他们练习射击的试射场参观学习一下。”

  郭成立即道:“微臣遵旨。”

  由于京城郊外的火器制造坊,以及外面的火器试射场,自从赵官家让陈规等火器专家在那里研制生产火枪火炮等先进武器以来,就被划成了禁区。

  别说是刚刚人大宋西北边防线上回来的老将郭成了,就是连京城内的没有被赵官家带去火器制造坊和试射场的任何人也都不知道内情。

  现在,赵吉并没有告诉郭成,足可以改变这个时代战争进程的火药武器,早已被他这位大宋皇帝发明出来,并被火器制造坊给批量生产出来了。

  赵吉要给老将郭成一个惊喜。

  赵吉对郭成道:“等郭爱卿去给武将学院的新科武进士们上完了课,也参加观完了他们在试射场上的表现后,朕有大礼要送给郭爱卿和在西北的韩世忠!”

  老将郭成立即谢恩道:“微臣谢主隆恩。微臣替韩将军谢恩!”

  郭成在不知道赵官家要送给他和韩世忠什么大礼的情况下,便立即谢恩,也是他这种出身行武之人作风。

  既然赵官家说有大礼要送给自己和韩世忠,那么就应谢恩领赏,不能拒绝官家的好意。

  他却不知道,赵官家想要送给他郭成和韩世忠的大礼,就是经过他这位穿越者设计出来,交由火器制造坊批量生产出来的火枪、火炮等能大量杀敌的先进武器……

  品茗议事结束后,赵吉把毛遂自荐准备出使西夏国的张浚道:

  “张爱卿留下,朕还有数言嘱托,望爱卿出使西夏马到功成。”

  张浚应声道:“微臣遵旨。”

  张浚被单独留下后,郑居中、曹辅、宗泽、李纲、郭成几人告退,赵吉让身边的大宦官梁师送他们出宫。

  赵吉对张浚寒暄几句后,立即步入正题说道:

  “张爱卿此次出使西夏国,在京城先准备几日,等到郭成老将军在京城传授岳飞、吴玠等新科武进士长期战斗经验后,张爱卿随郭老将军同行。

  张爱卿不要急着入西夏国,等到郭老将军和韩世忠在西北边境对西夏国打了几场大胜仗后,你再出使西夏,商议和谈,逼迫西夏国主李乾顺出兵援辽抗金,则大事可成矣!”

  张浚聆听着赵官家的深谋,他不住地点着头,等到赵官家说完,他遵旨道:

  “官家深谋远虑,微臣也是这般打算的。

  如此一来,微臣出使西夏更有语话权,量他西夏国主李乾顺在看到夏军被宋军打得惨败后,无论情不情愿,其势必会答应官家提出的让西夏国出兵援辽抗金之要求。”

  赵吉微笑地了点点,接下来的话,让他这位穿越者都有点难以启齿,不过不说也不行,这是他在暗中谋划已久的一件阳谋;事关西夏国的龙脉国运。

  若是西夏国的龙脉国运不昌,那么,跟西夏国敌对了近百年的大宋国势必有利可图。

  赵吉为了在年轻人张浚面前保留体面,没有直接说正题,而因势利导,先说出了西夏与大宋这些年来时战时和的复杂关系……

首节 上一节 277/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