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276节

  郑居中等大臣纷纷点头称是……、

  即便是今年才二十多岁年岁的张浚,他乃是前年文科举的头甲进士,他博览群书,对于宋夏两国的战争史,早就知道。

  而像五十多岁的领枢密院事、燕国郑居中、年过花甲的宗泽,五十多岁的曹辅,他们都是在后方的朝堂之上,亲闻大宋与西夏国多年数次交战的军情……

  在西北从军四十多年的老将郭成,更是宋夏两国交战的亲历者。

  赵吉又道:“宋夏两国,时战时和,加上与大宋百年无大战的辽国,早已形成宋、辽、夏三国鼎立之势。

  然则,女真在七八年前崛起,金人立国仅六年,便已侵吞辽国疆土过半,金人之志非小。

  故此,朕不但要让西夏党项人在大宋援辽抗金时,无侵扰大宋边境之胆,也要强拉夏国下水,与宋辽两国一起抗金。”

  “官家高见!”

  “官家圣明!”

  “…………”

  郑居中、曹辅、宗泽、李纲、张浚、郭成纷纷赞叹道。

  他们虽然都是忠臣,在赵官家大的战略布署正确的前提下,他们也不防用赞美的言语(拍马屁),表达自己对赵官家无比敬佩之情。

  但是,忠臣和奸臣有一点区别就是,奸臣会一味地顺着皇帝的心思说好话,而忠臣则敢提出自己的看法。

  “官家圣明,强拉西夏国入局‘援辽抗金’战略,妙极!”宗泽启奏,他先夸赞赵官家一番,然后,他话锋一转,担心地说道:

  “然则,此战略在具体执行过程,甚难啊!”

  郑居中等大臣也纷纷点头。

  赵吉微微一笑,说道:“宗爱卿,有何难,详言之。”

  “微臣遵旨。”宗泽继续说道:“………………”

第271章 勇入西夏虎穴,逼其援辽抗金

  宗泽向赵官家启奏道:”西夏国主李乾顺,虽为辽国天祚帝女婿;然则,其西夏国与辽和亲,皆因当时辽强而夏弱。

  如今,辽弱而金强,金辽两国交战已经有六年,西夏国主李乾顺并调兵遣将去帮辽国抵抗金国入侵啊!

  如今,大宋想强行拉拢西夏入辽抗金,何其难也?”

  赵吉微微一笑,他的心中早有妙计。

  他问道:”诸位爱卿,有何见解,尽管言之。”

  领枢密院事、燕国公郑居中抿了一口香茗,缓缓地把茶盏放在八仙桌上,开口道:”官家今日召住臣等前来,品茗议事,微臣必以本心所想,尽言之。”

  赵吉微笑点头道:”郑爱卿,尽管言之。”

  郑居中道:”老臣犹记得,当今西夏国主李乾顺,在二十二年前,其以一十六岁之少年西夏国主之身,便能联合手大臣,灭掉一直把持西夏朝政的其生母外戚梁氏家族!

  可见,其也算是一个少年英主。

  李乾顺一直朝心很大,无论是其乞求当时还算强盛的辽国,把公主下嫁给他,还是从其励精图治,选兵练兵,或是从其爱好我汉族文化,在西夏推行传授汉学,其心必是想让其国强盛的。”

  郑居中说到这里,他看到自己说了心中的实话后,赵官家的面色如常,在那里很认真地听着他的阐述,他就把胆子放大了一些,继续说道:

  “然则,当今西夏国主李乾顺,并非像我汉人一样,真正按’仁义礼智信’行事。

  宋辽边境之战这些年来频发,而每每西夏国因与我大宋持久作战不支之时,西夏国主李乾顺,都会派使请求其岳父辽国天祚皇帝,对宋夏之战从中调停……”

  赵吉和宗泽、李纲等大臣不住地点头,表示在朝廷为官二十多年的老臣郑居中所言都是事实。

  他是知道这段历史的,就在三年前,大宋西军出重兵对时常扰边的西夏给予还击。

  夏军虽然在局布战争中大胜,但是以西夏较弱的国力,跟大宋长久作战,一定会把西夏拖得人口牲畜锐减、国力不支……

  每当遇至相似的情况时,夏主李乾顺便会厚着老脸,求自己的皇后耶律南仙敢快修写家信一封,与他李乾顺亲笔写的向辽国求援的国书,一并让使臣带给大辽国天祚皇帝……

  耶律南仙也熬不过丈夫李乾顺的软磨硬炮,

  她每每都会照办……

  当然,大辽公主耶律南仙,并非是辽天祚皇帝耶律延禧的亲生女儿,只是被耶律延禧认作女儿,并封为成安公主的。

  这是因为,在西夏的贞观元年,同时也是辽国的乾统元年,西夏国主李乾顺听闻历史上的大唐贞观年间很强盛,他便剽窃了大唐李世民在位时年号,把夏国的当时年号改为”贞观”。

  同时,西夏国主李乾顺还很想向唐朝的吐蕃那位首领松赞干布学习,他多次派使臣,请求辽国下嫁公主,夏辽两国将永世修好……

  刚开始,辽国并没有同意。

  而西夏国主李乾顺脸皮够厚,耐心也够足,也很会软磨硬泡,

  在四五年的时间里,李乾顺年年派多批使臣去辽国,请求”和亲”……

  西夏贞观五年、辽乾统五年、大宋崇宁四年、乙酉鸡年(即公元1105年),时年才三十三岁的辽国天祚皇帝耶律延禧,实在忍不住夏使请求和亲这件国事的软磨硬泡了……

  可是,他耶律延禧,特么的才三十三岁啊,后宫幸福生活那是真没有他最爱好的外出打猎喝酒重要,自己哪有成年适合通婚的亲生女儿呢?

  耶律延禧便从众多族女中,挑选出一位美丽善良、知书达理的耶律南仙,认为女儿,并封为成安公主,嫁给李乾顺……

  李乾顺立耶律南仙为皇后。

  西夏国依仗着与辽国有和亲这层关系,没有少从辽国捞到好处。

  如今,辽国的疆土已经被金国侵占一半多,西夏国主李乾顺却坐山观虎斗,没有帮辽国抗金,反而与金国经常派遣使臣相互出访……

  郑居中话锋一转,说道:

  “然则,近五年以来,东北女真人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在其部落首领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征战四方,建立了兵强马壮的金国。

  如今,金国势强,吞辽国疆土已过半,然则,从未见西夏国主李乾顺调兵遣将入辽境,去帮其岳父之国抗金啊!

  反而,这三四年间,金、夏两国经常互通使臣,甚是交好……

  微臣观西夏国主李乾顺,虽心怀大志,却是忘恩负义之人,其只看重本国利益。

  其它诸如和亲的岳父之国,是否会被金军侵占多少土地和人口,西夏国主李乾顺看来,并不看重!

  微臣猜想,以如今形势,西夏国主李乾顺绝不会出兵援辽抗金。

  即便官家想强拉西夏国出兵援辽抗金,极难做到啊!”

  “呵呵!”赵吉微微一笑,对郑居中之言,完成没有放在心上,他正色说道:

  “郑爱卿之言,只以过去之事,观西夏国主李乾顺不会出兵援辽抗金。”

  “然则,李乾顺也应深知一个道理,那就是’唇亡齿寒’!”

  “朕观李乾顺至今未出兵援辽抗金,反而派使臣与金国来不断,似有交好之意。其本意应是,他不认为曾经那般强盛的辽国真的能被金国所灭。

  之前,他李乾顺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入辽抗金,是他西夏国想借金人之手,削弱辽国实力。使其夏国利益最大化。

  然则,等到金军即将要灭掉辽国之时,他李乾顺怎能再坐得住呢?

  他李乾顺既然被世人称颂有’雄才大略’,难道不担心其夏国亦如辽国那般被金国所灭吗?

  故此,朕认为李乾顺在辽国生死存亡之际,定然会出兵援辽抗金!”

  赵吉的话,让在八仙桌前围坐的郑居中、宗泽等人的思考……

  赵吉话锋一转,说道:”然则,真的等到有一天辽国即将灭亡,西夏再出兵抗金救辽,也是与事无补!

  那时,因金国占领了辽国几乎全境的土地和人口,金军势必变得更加强大。那时西夏上再出兵救辽,只能是惨败!

  若等到那一天,西夏抗金救辽而惨败后,以当今西夏国主李乾顺那种墙头草之人,其必会依附于金国,甚至甘愿做为金国的附属国。

  若真的到那时,金国有新占领的辽国大片土地和千万人口,再加上西夏国成为其附属,那么金国与夏国联合入侵大宋,朕的大宋如何能抗得住呢?”

  赵吉的话说完,他看到郑居中、宗泽、李纲、老将郭成等人的眉头紧皱,他们还不住地点头……

  赵吉自然不能当着这些重臣老将的面,把自己是一个穿越者的身份暴露,不过,他方才所言,确实也是跟历史上西夏国对金国侵占辽国战争的态度,表述得大差不差了。

  赵吉知道,在历史上,公元1115年至公元1119年,宋、夏、辽、金这四国,都陷入了持久而激烈的战争之中。

  总体来说,在北方,是金侵吞辽国的大战;

  在西北,大宋想收服被西夏侵占的土地,而发动的宋军多次攻入西夏国的四年战争。

  在此期间,大宋的熙河经略使刘法曾率军深入过夏都城兴州、灵州等西夏腹地。西夏国主李乾顺命晋王察哥率步骑万余人迎战,夏军奋勇力还击,全歼不得不听从童贯军令而孤军深入的刘法所部,宋军死伤数万,大宋一代名将刘法就此陨落。夏军乘胜攻破宋统安城,进围震武城。

  然则,大宋宣和元年,西夏元德元年(公元1119年)六月,李乾顺看到西夏国在与大宋的这四年战争中,虽然战场上取了不小的胜利,然而西夏的国力却渐衰。

  故此,西夏国主李乾顺在对大宋作战大获全胜的情况下,却派出使臣请辽国出面调停,夏国向大宋请和……

  宋被迫接受与夏议和。

  从宋徽宗在这年把年号改元为宣和,也有宣誓要与西夏,甚至是辽国和金国等周边国家和平相处之意。

  可是,宣和这个年号只用了短短的七年,像发生了令大宋,乃至令历代汉家王朝都认为耻辱至极的靖康之变。

  赵吉回想起这段历史,与他穿越来的这个世界里的宋夏两国的战争都能一一对得上。

  而且,赵吉知道,现在自己穿越来到这个极其相似历史上的北宋这个世界,已经快要一年了,按照西方的纪元,现在应该是公元 1121年。

  那么,以前和现在的西夏国没有出兵援辽抗金,但是,历史上的西夏却在公元1122年,也就是明年的三月,西夏国主李乾顺派出五千兵马,准备去解救已经被金军围困的辽国西京城……

  可是,西夏五千援军在中途,便听到辽国的西京失守,他们遂还师回西夏。

  又过了两个月,到了五月,历史上的李乾顺得知辽天祚帝逃进阴山,便派遣西夏的大将李良辅领兵三万去救援……

  途中,李良辅所部三万西夏军与金将完颜娄室所部金军,战于宜川河畔,夏兵大败……

  同年七月,李乾顺遣大臣曹价,向天祚帝恭问起居,并馈赠钱粮……

  赵吉凭着自己的历史知识,知道以上这些,如果不改变历史发展轨迹的话,那么,这些都将是未来几年就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而还没有发生的,在明年,历史上的西夏军会去救援辽国,都能很好地反驳现在八仙桌前这些认为西夏不会出去援辽抗金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不过,赵吉并不想去反驳郑居中、宗泽、李纲等这些大臣,因为,他知道这些大宋的忠臣们,因为不像他这位穿越那样那够知道历史上的明年会发生什么。

  他心里也清楚,西夏国主李乾顺出兵救援辽国,甚至是派大臣曹价给逃到阴山的辽国天祚帝帝恭问起居,并馈赠钱粮……

  这绝非李乾顺重恩情、关心岳父天祚帝,而是他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

  在西夏国主李乾顺看来,辽国可以被新兴崛起的金国蚕食土地,但是,辽若被金给灭国了,那么对他西夏国将是极其不利的。

  现在,坐在八仙桌前赵吉,并不赞同郑居中、曹辅、宗泽、李纲、郭成、张浚等人的观点’夏国面对辽金之战只会坐山观虎斗’。

  熟悉两宋历史的赵吉,知道在过两年,等到了公元1123年,也就是北宋宣和五年;金天辅七年;西夏元德五年正月,面对即将要被灭国的辽国,西夏国主李乾顺再次派兵救辽,却被金军阻击不能前进……

  同年五月,辽国天祚帝表面上伪降金国,却西遁云内州,李乾顺遣使于夏边境迎驾,请天祚帝入夏境。

  六月,身在夏国的天祚帝还恬不知耻,遣使册李乾顺为夏国皇帝,诏命夏国发兵救辽……

首节 上一节 276/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