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304节

  而另外的看来精壮的五千静州兵马,李察哥让他们跟随铁鹞子军一同出征,做为辅兵。

  历来西夏的铁鹞子出战,并不是孤军作战的,都是需要大量辅兵配合作战的。

  远的不说,单就论三年前,晋王李察哥率领铁鹞子军应战孤军深入夏境的大宋名将刘法所部时,也是不单单他只用了他所部的三千铁鹞子军。

  故此,李察哥觉得在静州拿出皇兄李乾顺的圣旨,急召一万兵马做为铁鹞子军的辅兵,是必要的,也是及时的。

  身经百战的西夏第一勇士晋王李察哥,审时度势,他知道,等到了百里地之外的西京西平府,再为铁鹞子兵征辅兵,那肯定是来不及了,也会分散了西京的防御兵力。

  当日深夜,李察哥把静州的保静城的府衙大堂,做为临时军事会议大厅,他召来了铁鹞子军的十名队长,以及从静州急紧征调来的一万兵马中的二十员偏将。

  在府衙大堂这个临时的军事会议大厅的主座者,正是西夏的晋王李察哥,在下面分列两列的则是铁鹞子军的十名队长,以及征调来的静州兵马的二十员偏将。

  李察哥环视众将,高声说道:

  “宋军突然寻衅犯边,并已经攻下了我大夏国的折姜会、萌井防线;

  我大夏国天子,听闻此讯,雷霆震怒。

  特令孤王,率领我大夏国最精锐的铁鹞子军出征,沿途有征调大夏国境内各州府兵马之权!“

  在当场的众将,早已知道此事,他们也知道这是晋王李察哥正为下面的话做着的铺垫,也是为了让众人知道此次出征,皇帝极其重视。

  李察哥又道:“如今,别看宋军闹得欢,以卑鄙无耻的偷袭手段,侵占了我大夏国边疆的两座城池;

  可是,他们岂是孤王所部铁鹞子军的对手呢?!

  别说宋军遇到孤王所部的铁鹞子军会必败,就是宋军入侵到我大夏国的溥乐城外,他必会遭遇到溥乐城守将费听元尚所部兵马的顽强抵抗!

  你们不知道的是,费听元尚为了表示与溥乐城共存亡的决心,他已经将其至亲子侄等二十人送到京城为质!

  你们想想,宋军攻打城高池深的溥乐城,必然会损失惨重,而且他们宋军还是长途远征,其必然疲敝,等到了宋军与我部交锋之时,其必败矣!”

  在场的众将,听到百胜将军晋王李察哥分析得头头是道,他们也跟着晋王一起自信起来,纷纷地赞扬起晋王来:

  “晋王所言极是,末将佩服至极啊……“

  “晋王不愧为百胜将军,雄猛且有谋略,末将佩服得五体投地……”

  “晋王英明神武……”

  “晋王英明神武……”

  “晋王……”

  坐在主座上的李察哥看着众将个个自信的样子,听着他们吹捧自己的话,他不禁有些飘飘然起来。

  其实,晋王李察哥自从三年打败了宋军名将刘法,并且他所部的辅兵斩获了刘法的首级后,这三年来,他已经开始骄傲了,时常以自己的战功而傲,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原本,李察哥开这次深夜的军事会议,就是为了鼓舞士气的,当然,他对自己一手带到现在的铁鹞子军的士气是很放心的,主要是他想借今夜的会议,也让从静州征调来的一万辅兵们也士气高昴、必胜之心十足。

  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给静州辅兵们的各级将领,打好气,鼓舞好士气。

  李察哥听着众将赞美自己的声音,他飘飘然地用党项语说道:

  “孤王断定,溥乐城的守将费听元尚,至少能坚守住溥乐城五日,并给予宋军以重创!”

  “啪啪啪啪啪……”

  “啪啪啪啪啪……”

  众将附掌大赞;

  掌声未停之际,突闻大堂门外有一人高喊道:

  “报!报!!十万火急军情奏报……”

  众将正拍着巴掌的双手,有的人双手停滞在了半空,有的人的双手合在了一起,无法进行下一次拍掌了。

  现场出现了短暂的寂静。

  众将都知道,在大夏国,当今皇帝诏令,军兵用党项语喊出“十万火急军情”时,卫兵不许拦截,主将必须接见,听闻其奏报的军情。

  晋王李察哥的大话刚脱口而出,正在得意,他听到堂外的派出的一支探马队长的高喊声后,表情由方才的得意之色,也迅速地变得好奇而担心起来。

  他高喊道:“进来,奏报!”

  气喘吁吁的探马队长得到晋王的命令后,跑入府衙大堂内,单膝跪拜,抱拳用党项语,高声道:

  “禀报晋王,吾部探马急行到西京西平府附近,探听到溥乐城主将费听元尚率兵仅仅抵抗宋军不到半个时辰的攻城,他便率领其部人马溃逃出城,如今溥乐城失守了!”

  “啊?!”晋王李察哥闻听此言,震惊不已。即便是他出京之前,自己被皇兄李乾顺召见时,他兄弟二人共议前线敌情时,也都没有猜到费听元尚会率部这么快地弃城而逃……

  在场的众将皆震惊无比惊,他们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那刚刚晋王分析:溥乐城的主将费听元尚,定会率部抵抗住宋军的五日进攻,并给予乱军以重创;这岂不是瞎几把分析的吗?!

  而且,自己面对晋王那种瞎几把的分析,还恬不知耻地拍马屁,自己感觉现在好像是拍到了老虎的屁股上了……

  众将脸色羞红……

  晋王李察哥的脸色也是红一阵,白一阵。

  他刚刚分析前线战况的那样料事如神的得意样子,早已不复存在,转而是满脸的尴尬和怒意。

  “禀报晋王……”探马队长气喘吁吁地说道:

  “还有……咱们的西京东城外,有数千人的宋军,正在攻城……”

  “啊?!”

  “啊?!”

  晋王李察哥和在当的众将,更为震惊和不可思议了。

  李察哥急切地问道:“你所言,可当真?”

  探马队长急忙回禀道:“小的所言句句属实,十万火急军情,岂敢欺瞒晋王?!”

  李察哥一挥手道:“下去再探!”

  “遵令!”

  ……

  李察哥本想着利用今夜的军事会议,给自己手下的铁鹞子军的十位队长,以及从静州征集的一万兵马的各级将领好好地打打气提升士气,没有想到宋军攻城掠地的速度这么快,他迫不得已要调整战略了……

第296章 大破西夏铁鹞子军(1)

  李察哥心中震惊无比:宋军居然会派出一路奇兵,长途绕远来攻打大夏国的西京城!

  但是,他在今夜的军事会议上,看着手下诸将的惊慌表情,他却故意露出满脸不在乎的表情。

  “哈哈哈!”李察哥佯装轻松,大笑道:“长途奔袭,孤军深入,皆是兵家大忌啊!“

  “如今我军探马回报,宋军居然派出了一支仅仅数千人的兵马,绕路长途奔袭,孤军深入到我大夏国腹地,来攻打西京西平府那般坚固的城池。”

  “哈哈哈……这不是以卵击石吗?“

  ”本王看这支宋军,是想重蹈三年前刘法所部之惨败啊!”

  众将听到主帅李察哥之言,纷纷附喝称是……

  “晋王英明!”

  “晋王神武!”

  尤其是铁鹞子军中的十名队长,他们都参加过李察哥所指挥的铁鹞子军大败宋军刘法所部的大战,如今回想起来,个个还都自信满满,得意洋洋……

  他们的赞颂声一个比一个大。

  这也给在场的那些临时被征调来的静州将领,增强了跟着晋王能打胜仗的信心。

  李察哥下令道:“为了我军鼓舞士气,众将今夜回营后,逐级传达到各营的每一名军兵,让其知晓:

  在三年前,本王曾率领三千铁鹞子军,大败孤军深入夏国境内的刘法所部宋军,并迫使大宋战神名将刘法败逃落崖,我大夏国仅一小小兵卒,就可斩杀了落崖后的刘法,得其首级而加官进爵……”

  众将听着晋王的英雄事迹,脸上露出得意而自信的笑容,纷纷领命后,一个比一个不要脸地对着晋王李察哥跪舔,赞美颂扬之声不绝于口……

  李察哥被手下将领们舔得很舒服,他下令道:“明日早饭后,全军出征,去灭掉那侵扰咱们西京的所有宋军。”

  众将信心十足,领命退出。

  翌日一早,夏军用过早饭后,集合在了静州的校军场。

  顶盔冠甲的晋王李察哥,骑在高头战马上,他检阅完所部的三千铁鹞子军后,又跃马扬鞭来到了从静州征调一万名夏军的数个方阵前,一一检阅完成………

  李察哥抽出雪亮锋利的弯刀指向他们所在位围的南方,也就是西京西平府所在的方位,他高吼道:

  “全军出征,去救西京!”

  ……………………

  按照李察哥所部人马的行军速度,本来是两天就能到达西京西平府的路程,李察哥率军却走了四天三夜。

  李察哥是西夏国极其难得的一位智勇双全、堪称无敌般的第一名将,他之所以下令放慢行军速度的原因,主要是:

  一来,他已料定:城高沟深的西平府,绝对不可能被数千宋军在短时间内给攻破;

  二来,他率领三千铁鹞子军和五千静州精锐兵马前行,还要照顾到后面被落下十余里的五千押运粮草的兵将们,以防被宋军劫击夏军的粮草。

  三来,他从探马的回报敌情,分析出了在西京城外的那支宋军,应该只有三五千人;宋军却敢孤军深入夏境的腹地,这不是明摆着来送死的吗?

  而宋军却敢那样做,就证明宋军,极有可能是在夏军援救西京的半路上设了伏兵………

  ……………

  李察哥所部行军四天三夜后,终于在农历八月十四的傍晚,率军抵达距离西平府的城北八九里之外的旷野上。

  他下令:在此地安营扎寨,加强防卫,埋锅造饭……

  李察哥所部的铁鹞子军的各队将领,纷纷进言:

  “晋王,宋军在咱们西京的东城外扎营数日发,对西京东城多有袭扰,咱们为何不速去解决掉西京东城外之敌呢?”

  “此言有理。晋王,末将请求出战,奇袭宋军!”

  “呵呵……”李察哥微微一笑,用党项语悠悠说道:“我军从北向南,声势浩大而来,宋军的探子恐怕早就暗跟窥探到了回报给宋将了,又何谈我军奇袭宋军呢?”

  众将认为这位能征善战的晋王之言在理,他们纷纷点头称赞。

  李察哥自信地一笑,又说道:“我军远道而来,要先休整,饱餐战饭,然后再计较,本王自有破敌妙计!”

  晋王帐下的谋士恭维道:“晋王自领兵以来,百战百胜,我大夏国之擎天柱!

  在下不才,观晋王不急于进入西京城内会师,莫非是想与西京的翔庆军里应外合,一举夹击大败东城外的宋军吧?”

首节 上一节 304/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