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303节

  李察哥下达完军令后,立即亲率领三千铁鹞子军兵将出发。

  其实,三千铁鹞子军,实际所用战马达到九千匹,皆是每人三骑的配置。每人的三匹战马中最后的一匹,在长途行军中,他们是舍不得让其早早地披上重甲或是托运粮食物资等物的。

  最好的钢要用在刀刃上,最好的战马,是在对敌的战场上披上重甲用于冲锋的。

  西夏晋王李察哥率领的三千铁鹞子军,共有九千余派的战马。他们在出城时,夏皇李乾顺亲自送行……

  西夏京城兴庆府的很多官员和百姓,也看到了夏皇亲自送行晋王李察哥所部铁鹞子军出城的盛大场面。

  他们也在心中疑惑着:莫非边境再起战事了?!要不然,怎么能让晋王李察哥所部的铁鹞子军出征呢?

  不过,绝大多数和的民众或是官员,一看到晋王李察哥的铁鹞子军出城,他们悬着的心,也都纷纷地放下了。

  大夏国的王牌精锐之师——铁鹞子军,历来都是战无不胜的……

  …………

  李察哥所部三千铁鹞子军出了皇城后,便各自骑着备用战马,一路快马回鞭,向大夏国的西京西平府赶去。

  在此之前,晋王李察哥和他的皇兄李乾顺在御书房中密谋商议后,他们都是坚决想要守住西京西平府的。

  故此,晋王李察哥的长途急行军的第一个目的地,就是西京西平府。

  半天过去,李察哥所部的铁鹞子军已经急行军了一半路程,他们在途中,各自也都也换过了几次备用马,他们让除了主战的良马在长途行军中始终不被骑外,每人的各自的两匹备用战马,都被换骑过数次了。

  李察哥看到长途行军,早已人困马乏,正遇到旷野的树林外,还有小条小河,他便下令道:

  “在此河边,下马休息半个时辰,河边饮马,林下吃干粮。”

  李察哥是一个优秀的主帅,他即便在自己大夏境内行军,他依然保留着以前在战场上的好习惯,那就是,在他率领主力大军行军过程中,始终都会派出十余支骑兵小队,分批次地向前方进行侦察路况和军情……

  此时,晋王李察哥正坐在林边树萌下的一块大石头上,右手握着一个白面大馕送到嘴前,狠地咬上一口,左手接过亲卫骑兵刚刚挤好接来的半瓢马奶。

  李察哥就这样的,一口干粮——白面大馕,一口新鲜温热的马奶,进行着充饥。

  铁鹞子军中的等级分明,除了主帅晋王李察哥有一瓢新鲜马奶的待遇外,各自每管三百名骑兵的十名队长,他们有在行军过程中每餐喝半瓢鲜马奶的待遇;要知道,铁鹞子军的那十名队长,也都是西夏的军中“皆一时之悍将”!

  ”报!“

  李察哥看到自己先前派出的探马回报后,便用党项语道:”讲!“

  探马回报道:“吾部在前方二十里,遇到耀德城派往京城的信使,得知耀德城内已经收容了不下数百名从溥乐城溃逃下来的费听部残兵败将……”

  “嗯!俺知道了!”李察哥没有表现得过于震惊,他声音低沉地答应了一声后,便道:“去,再探!”

  李察哥并未表现得过过于震惊,一来是他之前在与皇兄李乾顺密谋时,已经猜测出费听元尚所守的溥乐城,很可能被宋军郭成所部攻陷;

  二来,身为铁鹞子军主帅的他,也要表现出对于那种一城一地之得失并不看重的风轻云淡样子,才能更好地稳定军心、鼓舞士气。

  简短的休整后,李察哥下令,再次启程……

  一个时辰过后,又一批派出而回的探马,向晋王李察哥回禀一件令其大惊失色的军情:

  “我部探马,在西京西平府附近,探听到当地牧民曾看到,一股来历不明的汉人兵马,出没在西平府郊外山林之中……”

  “啊?!”李察哥不可思议地问道:“尔等探听得到的军情,可否属实?”

  几名探马纷纷回禀道:

  “俺们也是咱们党项族几个牧民所言。”

  “俺们也没亲眼看到那出没在西平府郊外的宋军……”

  李察哥急迫地问道:“尔等可问过那些在西夏府郊外见过宋军的牧民们,敌军有多少人马潜伏在了西京附近呢?!”

  探马回报道:“几个曾见过的牧民们,说法不一。”

  “有的说,见到数十宋军在西京郊外出现的。”

  “有的说,远望见数百宋军出没在西京郊外的……”

  李察哥这才把心放下了一点儿,他暗道:“莫非是侵夏的宋军主帅郭成派往我大夏国西京郊外的宋军探马吧?!

  即便是宋军的探马,怎么能深入到了我大夏国的腹地西京郊外的呢?”

  其实,李察哥所料,是个误断。

  出现西夏国的西京西平府附近的宋军,并非是郭成派出的探马,而是郭成依照赵官家的锦囊妙计,派出的韩世忠率领的岳飞等数名新科武进士为偏将的长途奇袭军……

第295章 韩岳设妙计;晋王尴尬了

  之前,接到奇袭西夏腹地西平府任务的大将韩世忠,带领着武状元岳飞、以及武进士王贵、张宪、牛皋等人,共计一万奇兵,先是乘战船,兵出大宋的庆州,顺流而下,经环州;抵达西夏盐州边境东南,即我大宋控制的横山山脉附近,弃战船登陆……

  韩世忠所部悄悄翻越横山,潜入西夏境内横山山脚下防御空虚之地,若遇敌小股抵抗,则全部歼之,不让敌人回报宋军奇兵已经潜入夏境。

  韩世忠率军昼伏夜行,数日后,来到西平府郊外。

  他派出探马侦探敌情,发现西平府不愧为西夏的西京城,宽厚的城墙足足七八人高,城下的护城河又宽又深。

  而且,韩世忠在出征之前,通过从出使过西夏的大宋使臣那里了解到的,西夏国的西京西平府,学习了大宋东京汴梁的城防,在各处城门还建有瓮城。

  韩世忠知道,瓮城是重要城市的主要防御设施,即在城门外口加筑小城,高与大城相同,其形或圆或方。圆者似瓮,故称瓮城;方者亦称方城。瓮城设在侧面,从而增强了防御能力。如果当敌人攻入瓮城时,如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关闭,守军即可对敌形成“瓮中捉鳖“之势。

  而韩世忠通过派出的探马回报来的得知,发现西平府并没有派出兵将驰援西夏的正面战场。他分析这西平府内还应该有重兵把守。

  故此,韩世忠找来岳飞等武进士研究敌情,综合分析后,决定先不贸然大举进攻西平而,而是采取分兵侵扰西平府,然后在沿途之上设伏兵,可引蛇出洞而歼之,也可以侵扰一城而打援……

  韩世忠和岳飞商议后,制定完了军事计划后,宋军立即付诸了行动。

  韩世忠派亲进士王贵、张宪、牛皋三员偏将,各领一千精兵,在西夏救军最有可能出现的路段,每隔三四里,找到一处适合设伏兵的地形,进行设伏。

  而被韩世忠格外看重的岳飞,率兵两千骑兵,作为机动的后备部队,准备打硬仗。

  韩世忠亲率三千兵马,在西平府的东城门外叫阵……

  如果西平府的夏军出城应战,那么韩世忠和岳飞等武进士商议出的计划,韩世忠所部与敌交战后,便会佯败而逃,把敌军引到宋军设下的伏兵圈中,然后韩世忠所部再杀一个回马枪,将敌军的向前追击之路堵上。左右沿途山坡等地还有王贵、张宪、牛皋各领的一千人马的夹击……

  而敌军若看到中了宋军伏兵之计后,想要撤退回城后,那么岳飞率领的两千人马,便封堵住敌军的退路。

  这个计策若实现,不说全歼出城的敌军,那也可以给出城的敌军以重创,使敌损失惨重。

  如果有其它地方的西夏军前来救援西平府,这个沿途设伏的计策,同样可以给敌人以重创。

  这些计谋的制定,也是韩世忠参照了郭成老将军给他的赵官家的锦囊妙计而制定的。

  可是,西平府的党项族守军,在得敌了宋军已经攻打了折姜会、萌井和溥乐城等地后,知道了宋军的厉害,他们面对突然来到西平府城下叫阵的韩世忠所部宋军,他们采取了避其锋芒、坚守城池不出的战略……

  任凭韩世忠派出的兵将在城下挑战、骂阵,西平府的城门紧闭,西夏兵将就是不出来应战。

  由于韩世忠所部是被派出深入西夏腹地,奇袭西平府的,他们把红衣大炮都留给了正面进攻西夏的郭成所部宋军,他们所带的火药武器则是更轻便的山炮、手榴弹、火药包等。

  西平城毕竟是西夏国的西京,其城防坚固,还有瓮城,守兵甚多,这使韩世忠不敢贸然采取强攻的战术。

  “报!韩将军,探得敌情。”一名探马回报道。

  正在发愁的韩世忠,急忙道:“速讲!”

  “我部探马,探到西平府的西北方向一百里地之外,有不知何处而来的一支数千人的精锐骑兵,正在那里驻营休整。看似长途而来,极可能是支援西夏前线的援军。“

  韩世忠立即追问道:“你细细讲来。”

  这个探马队长,马上更为详细地把他们小队从远处望见的李察哥所部的铁鹞子军的情况,一五一十地禀告给了韩世忠……

  虽然,这名探马队长汇报完,韩世忠喃喃自语道:

  “如此看来,三千余人的西夏精锐骑兵,每人三匹战马,还有人和马的要害之处皆备有铁甲,看来是西夏的精锐重铁甲骑兵鹞子军了!”

  那名探马队长也点着头,还不忘对主帅韩世忠拍马屁地说道:“韩将军果然料事如神,属下佩服不已……”

  韩世忠现在没有心情听这个探马队长的奉承之言,他一挥手道:“下去,再探,再报。”

  “遵令!”探马队长急匆匆地跑出中军大帐。

  韩世忠召来了岳飞,共议如何对付西夏的强大援兵——铁鹞子军。

  岳飞进入韩世忠的中军大帐后,二人没有过多地寒暄……

  韩世忠虽然比岳飞年长了十几岁,可是他二人早就一见如故。

  现在,韩世忠手下的新科武进士出身的偏将,像张宪、王贵、牛皋三人已经各领导一千多人马分三处地方埋伏在敌军的必经之路旁。

  而岳飞所部的人马,由于是机动部队,还负责正在佯攻西平府的韩世忠所部人马的后方安全,故此,韩世忠和岳飞两部人马相邻很近,才能召之能来。

  韩世忠开门见山,将探马侦察到的最新军情西夏的精锐骑兵铁鹞子军,极可能是来援西平府一事,告诉了岳飞。

  岳飞泰然道:

  “夏国晋王李察哥所部铁鹞子军,虽然人强马壮,三年前其部还大破我大宋名将刘法所部;

  然则,铁鹞子军虽然厉害,韩将军莫要忘记了咱们赵官家发明制造出了火药武器。

  我部出奇兵深入西夏腹地西平府城外,至今一直未用赵官家赐给我部的山炮、手榴弹、火枪等火药武器攻城,为的不就是将这些火药武器留给来援西平府的西夏最强的援军吗?”

  韩世忠听着小将岳飞的分析,他有种英雄所见略同的感觉,他的欣慰地点了点头,道:

  “鹏举之言,正合吾意。”

  韩世忠边说着,边拉着岳飞来到军用地图前,与岳飞制定出对付铁鹞子军更加详细的军事计划……

  此军事计划制定完后,韩世忠立即派出三队送信骑兵,速给张宪、王贵、牛皋三位偏将送去。

  张宪、王贵、牛皋接到主将韩世忠的密信后,才知道西夏国居然派出了铁鹞子军,极有可能要路过他们的伏击点,来救援西平府……

  当然,牛皋是让识字的部下给他念的密信内容。他听完,大喜道:“哈哈哈!铁鹞子军,向来被吹得如何厉害,你若敢路过爷爷我部伏击地段,爷爷定要打得尔等惨败而逃!”

  与牛皋所部伏击处相隔数里不等的张宪和王贵,他们也都看过了韩世忠的密信军情,他们远没有那个莽夫牛皋乐观。

  他们俩是知道西夏国晋王李察哥此人的大名,更知道由晋王李察哥多年来打造出的西夏重甲骑兵铁鹞子军,那可是战功赫赫,闻之令人生畏。

  不过,等到张宪和王贵看完了密信军令的后半部分,他俩也变得对战胜铁鹞子军有了更多的信心。

  原来,韩世忠所还写有了以及他与岳飞共议出的如果铁鹞子军来救西平府后,沿途上的三个伏击点如何分别给予敌军以重击,最后再如何合围而歼之……

  ……

  西平府西北,百里地之外的静州的保静城内,大夏晋王李察哥率领三千铁鹞子军,进入保静城内借宿一夜。

  李察哥从夏国的京城兴庆府出城时,只率领了三千铁鹞子军骑兵和九千余匹战马。

  他进入保静城内,立即将自己的皇兄李乾顺赐给他怕沿途有调动大夏国州府兵马的圣旨拿出,令静州知州连夜筹集能够铁鹞子大军出征一个月的粮草,并让静州划拨出一万精兵,随他李察哥出征……

  由于西夏皇帝李乾顺自从二十多前亲政以来,他就在大夏国内推行汉家宋王朝的官制,故此,西夏的静州也设置了知州的官职,并且和宋王朝的知州能管理其地的兵政等权力相似。

  静州知州连连叫苦,可是他亲眼看来了晋王李察哥拿来的夏皇的圣旨后,他也只好照办,立即分出一万人马交给李察哥,并将静州的多处粮仓打开,征用民夫,从粮仓内运出粮草,送到晋王李察哥所部驻地……

  深夜,晋王李察哥接收完了静州的大批粮草和一万人马后,他立即把从中逃先出五千人马,留在准备明早出城的铁鹞子军后负责押运粮草。

首节 上一节 303/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