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我成了赵佶

北宋:我成了赵佶 第343节

  赵吉知道,因为他这位穿越者的到来,靖康之耻绝不会重演,那么,张俊在仕途起飞的节点,也就没有了。

  现在,不对张俊论功赞赏,那么其一辈子,可能永远只是种师中手下的一名低级军官罢了。

  赵吉有能用好张俊这样将帅大才的自信。

  他也坚信自己能协调好张俊与岳飞的关系,让其不再成为像历史上的张俊是加害岳飞的“帮凶”。

  赵吉思绪至此,翻开宗泽写好的论功封赏名册,高声宣读道:

  “进武校尉张俊听封。”

  张俊紧闻听圣言,他紧张得身体微微颤抖,跪在赵官家的面前,叩首听封。

  赵吉悠悠道:“朕按先前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军中赏罚条例》,因进武校尉张俊,在此战中,斩敌颇多,立下大功,擢升张俊为武德郎,赏钱一千贯……”

  张俊听到自己被赵官家亲自封赏后,他激动得眼圈泛红,声音颤抖地谢恩道:

  “微臣张俊,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张俊原本的进武校尉,按大宋武官的阶制,才是区区五十三阶低等级武官,而现在张俊被赵官家擢升为武德郎,那可是三十六阶啊!

  张俊凭着自己的本事,在战场英勇杀敌的优秀表现,连升十七阶,步入中等武将先死,令在场的众人赞佩不已……

  赵吉望着被动得无比激动的张俊,他知道,这次论功对张俊的破格提拔,相当于在后世的一名连长,因功一下子被提拔到了团长。

  赵吉亲切地叫着张俊的字,鼓励道:

  “伯英,以后在战场上,如今朝这般忠勇,定会前途无量的!”

  张俊感动热泪盈眶,再次叩首谢恩。

  “微臣张俊,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

  赵吉在夏国西京府衙内,开始商议安排宋军占领夏军陪都的善后事宜……

  “在一百一十九年前,此地乃是我宋的灵州城。如今,朕御驾亲征,众将士奋力,攻占敌西京,光复此失地。”

  “故此,朕欲将此城,复名为我大宋的灵州城,众爱卿意下如何?”

  满脸喜悦的宗泽,立即高兴地启奏道:

  “官家圣明,理应如此。名正言顺,事可顺遂……”

  种师道、种师中、姚古、刘延庆、郭成、韩世忠、岳飞、刘光世、张俊、吴玠、杨再兴等二十余位刚刚凯旋而归在此议事的将领,纷纷表示,赞同赵官家将刚攻克的夏国陪都西京复名为灵州。

  赵吉又道:“朕在今早,率军入城时,看到因我军攻城,吓得此城内的数万百姓,家家闭户,不敢出门。”

  “如今城内百姓,人心惶惶;我大军官兵获此大胜后,易生骄横之情,更易发生烧杀抢掠奸淫之事。”

  “故此,朕与军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其余皆废除夏法。”

  “朕仿照当年汉高祖入咸阳,约法三章,而制此法,宣而广之,军民之间,相互遵守,违法必究!”

  “在此过渡期间,朕用此法,不仅要让城内百姓遵守,亦要让我大宋官军严格遵守。以此可让我大宋刚刚光复的灵州城内,军民归心!”

  “众爱卿,意下如何?”

  宗泽、师师道等二十多名将领,纷纷表示赞同……

  正直且不喜奉承的宗泽,听到赵官家的约法三章后,他由衷地说出了赞佩之词:

  “赵官家真有汉高祖遗风也!此我大宋之所以兴隆也!”

  众将领纷纷点头赞同……

  赵吉道:“众爱卿,既然一致赞同朕所制定的约法三章,那就由宗爱卿拟诏,速速颁布实施,让我军和城中百姓,人尽皆知,遵守此法!”

  “微臣遵旨。”宗泽当场按赵官家所言,很快就拟写好了约法三章的诏书。

  赵吉接过宗泽承上来的诏书,看过无误后,立即用玉玺盖上红印,交给军中文吏抄写多份,颁布实施……

  ……

  在接来的君臣议事中,宗泽提出了个棘手的问题:

  “微臣宗泽启奏官家,我大宋官军入城后,俘获了原夏国西京城内的文臣官吏,共计一千九百六十九人。”

  赵吉颔首,表示自己之前听过此奏报。

  “微臣宗泽敢问官家,对他们如何发落?是杀?还是留呢?请官家定夺!”

  赵吉微微一笑,道:

  “不可尽杀,亦不可一个不杀!”

  众将疑惑地望向赵官家。

  宗泽心中已能猜测出赵官家的几分意图,不过,他还是老老实实地等着赵官家把话说道。

  “朕所言之意是:对我军俘获的此城内的那近两千原夏国的文臣官吏,有诚心归降大宋者,暂时留任原职。有誓死不降者,杀无赦!”

  在场的众将领,纷纷赞同赵官家所做出的这个正确决定。

  他们纷纷赞颂道:

  “官家圣明……”

  “此法可行!”

  “以原夏陪都西京之官吏,治理我大宋刚刚光复的灵州,此乃上上策,官家圣明,万民之福也……”

  “官家今日入敌国陪都,所行之善行,堪比汉高祖入咸阳之秋毫不犯且能宽宥归降之人……”

  “官家圣明,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吉听着众将领的赞美之词,他并没有被歌功颂德之声迷失头脑。

  他继续谈论起正事,道:

  “朕的大宋官军入城后,夺取了此城内的数座大粮仓。”

  “朕闻,那是李仁仲生前,为了能以此城池之险而据守长久,强征自收了城内所有官吏、商贾和平民家里的粮食归公。每家以人口数,每日按最低食用量领取粮食,以保障守城夏军的军粮供应充足。”

  “他李仁仲却万万没有想到,此举,把把此城弄得怨声载道,他强征来那么多粮食,如今皆已归了朕的大宋官军所有……”

  在场的二十多位将领中,很多人都纷纷赞喝赵官家之言,认为宋军得到了那么多的粮食是天佑官家,天赐宋军的补给……

  可是,少数的几人,如宗泽、种师道、韩世忠、岳飞、张俊,却都皱起了眉头,纷纷启奏道:

  “微臣宗泽,启奏官家。”

  “臣泽认为,李仁仲生前搜刮城内百姓之粮,我军留用一部分后,剩余粮食应该无偿分还给城内百姓,不然百姓因无粮而饥饿后,恐生民变啊!”

  “微臣种师道,赞同枢密使之言。”

  “微臣韩世忠,亦赞同!”

  “微臣岳飞,亦赞同……”

  “微臣张俊,亦赞同枢密使之言……”

  “哈哈哈……”

  赵吉朗声大笑,故意卖关子,道:

  “朕却不赞同枢密使之言!”

  “朕有更胜一筹之策!”

  ……

  【再PS:感谢富平侯羿啸、凤啸堂之六味地黄丸、凤栖梧桐626的打赏!

  感谢订阅本书的亲们,感谢投票的书友!】

第326章 第325 兴州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赴北疆

  在场的众人,听到赵官家不赞同枢密使宗泽之言,听到赵官家有更胜一筹之策时,他们想破脑壳,也猜不出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臣等愚笨,请官家明示。”

  “哈哈哈……”赵吉朗声大笑道:

  “据朕所闻,李仁仲生前,好不容易从城内的官吏和平民家里,强征来的那么多粮食来给守城夏军作为军粮,朕若听从宗爱卿之言,白分给城内平民,岂不是亏大了吗?”

  宗泽皱着眉头,坚持己见,启奏道:

  “臣泽请官家三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臣虽不舍那么多军粮白白地分给城内百姓,然则,城内百姓无粮,他们必生叛乱啊!”

  赵吉话锋一转道:“朕又没说不分给他们粮食,只是不能白分?”

  刘延庆自作小聪明,以为自己猜出了圣意,便立即捧着赵官家的话,小心翼翼地问道:

  “官家,莫非是想让城内百姓出钱购粮吧?官家圣明啊!若是如此,我大军官此次西征对立功兵将的赏赐,就不用从我大宋的国库出钱了吗?”

  赵吉微微一笑,道:“非也!”

  “呃?”刘延庆立即闭嘴,没想到自己居然没有猜出官家的心思。

  赵吉看着的众将疑惑表情,他悠悠地说道:

  “朕意乃是,按劳分配。”

  众将不解:“按劳分配?”

  赵吉解释道:“朕的大宋官军攻城时,炮击东、南、西三城,使城门和城墙多有损坏。如今,我军已占领此城,并将这座西夏国的陪都西京,更名回了我大宋的灵州城。”

  “故此,此城我军要长期占领的。而破损的城墙也要修复好。”

  宗泽恍然大悟道:“官家高见。官家之意莫非是让城内百姓出工去修城墙者,有粮可分?”

  赵吉微笑着点头。

  种师道、岳飞等人纷纷赞同道:“官家圣明,此法甚好。”

  赵吉又补充道:“除了修城墙,让城内百姓出工者,给他们分粮食外,以后我军的后勤补给运输,需要劳工时,亦可用此法行之。”

  众将齐呼:

  “官家圣明,吾皇万岁万万岁……”

  赵吉道:“众爱卿平身。既然朕提出这个按劳分配粮食之策,既然可行,那就速速照办吧。”

  “朕吴阶、牛皋领兵五百,兼任灵州东城修补正副使;

首节 上一节 343/3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私兵80万,皇帝逼我交兵权?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