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172节

  以人为本,万事之初,是适用任何时代的至理。

  他在神京已被封官职守,无法时刻在曲泓秀身边,江南香业经略,只靠曲泓秀一人统筹,长此以往,必会捉襟见肘。

  只是眼下他手头没有得用的心腹人手,就算是有人选,一时也难以成行,只能让曲泓秀先辛苦一阵子。

  ……

  贾琮又说道:“那些大院里的孩子,一个秀才在教他们读书识字,两个西夷教士教他们算数历法格物之学。

  可以按照孩子的喜好,因材施教,让他们能各有所长。

  几个十几岁的孩子,再教上一年,就可跟刘平他们在铺子里干活,熟悉店铺经营筹算之法。

  三年至五年时间,或许就能培养出掌柜或大掌柜。

  江南之地,文教兴盛,远在北地之上,即便穷困之户,也不乏识文之子。

  近年江南天灾不断,土地兼并,豪强压榨,黎民典妻卖子,奔逃四方。

  鑫春号在江南立足之后,可以采买这些平民童子,给于衣食,按神京之法,兴办学校,甚至女校,培植人才。

  将来的世道,格物之法、通商之道,必定大行于世,沉腐迭代,新智终将始开!

  书院里的学子,也不必皓首穷经,只走科举仕途一道,终其一生,天地宽广,大有可为……。”

  曲泓秀在一旁静静听着贾琮畅谈,脸上浮现微笑,她已经习惯了贾琮那些天马行空的奇想。

  相处多年,有些她已经能听懂,潜移默化之下,她的很多思维想法,也开始于今人有些不同。

  再加上早年行走刀锋,磨砺出来的胆魄和机敏,多年磨合,让她成为与贾琮思想和行为最接近的人。

  但贾琮说的有些东西,还是会让她迷惘不解。

  但是每次他说起这些事时,曲泓秀就发现他眼里有光,像是充满缅怀和向往。

  他明明比自己还小几岁,可有时候,却给自己强烈的错觉,就像是他曾看遍世情,历经沧桑。

  ……

  桂枝巷,秦府。

  自从可卿回府之后,秦业着实愤怒了几天,自己女儿居然如此愚蠢。

  放着世家大族的嫡长少夫人不做,自作主张,和离返家,让秦家成为别人的笑柄。

  对秦业来说,宁国府被抄家除爵,已无可挽回,但罪不及妻小,那可卿就还是贾家的嫡长少夫人。

  且荣国太夫人已安排她移居荣国府,该有的富贵权势一点都不少,对于秦家依旧是一大助力。

  可是这逆女居然猪油蒙了心,竟将这等富贵体面弃如敝履。

  父女两个为此事争执了几回,有点不可开交,还好秦夫人疼爱女儿,出来打来圆场,事情才平息下来。

  其实秦业也知道,心中再不甘,也已经木已成舟,可卿已从贾家出府,和离之事已人尽皆知。

  正当他失意沮丧之时,竟然喜从天降。

  北静王府的长史突然上门拜访,说是王爷听闻府上千金,归府重待闺中,仰慕芳姿贤品,欲以侧妃之礼,聘纳王府。

  秦业毕竟有些见识,知道所谓侧妃之礼,并不是说聘为侧妃,王爵侧妃是要经宗人府采纳入册的。

  可卿是和离之妇,已没有这样的资格,强纳为侧妃,王府反而会被宗人府问罪,礼法宗规不可逾越。

  所谓侧妃之礼,只是漂亮话而已,不过是礼金礼仪隆重些,其实就是那位王府侍妾。

  但对秦业老匹夫来说,已是天大惊喜,可卿是和离之妇,就算改嫁,也做不了正室,只能做人侍妾。

  做了北静王的侍妾,在秦业眼中,不比做贾家的活寡嫡长少夫人差,因为北静王毕竟是王爵,权势比贾家有过之而无不及。

  虽然他对北静王突然对自己女儿起意,颇有些不可思议,不过女儿貌比天仙,仔细想来让人倾慕动心,好像也在常理。

  他这个营缮郎做了不少年头,都快发霉了。

  当初去金陵营造大慈恩寺,他尽心尽力,功德圆满,却毫无封赏。

  反而和他同去金陵,参与大慈恩寺诸事的贾琮,却连升两级,还被推恩母封诰命,这小混蛋居然还勾引了他的可卿。

  这何其不公平!

第255章 制九镇之位

  贾琮生于贵勋世家,占据了与生俱来的优势,秦业觉得这是不公的根源

  所以他只能靠自己法子消除这种不公,绝不放过如此天赐良机,反正卖女儿的事,他也不是第一次做。

  秦业将此事和女儿说了,可卿哭闹了几回,抵死不从。

  秦业岂能由着她的性子,既然和离重待闺中,自然还是照常规矩,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有她说话的份。

  于是索性将女儿锁进房中,叫了家中仅有的两个年轻忠仆严加看守。

  又叫来女儿两个贴身丫鬟,严令不得徇私放出小姐,不然一并发卖了事。

  只是当时他只找到了瑞珠,女儿自己买的丫鬟宝珠,不知跑到哪里去疯了。

  他又不顾夫人的反对,与北静王府的长史商定了接亲的日子。

  王府还摆了丰盛的酒宴致意,连北静王都亲自出面招待,实在让他有些受宠若惊。

  只是等秦业悠哉回府,却被家中的情景惊呆了。

  两个看守女儿房间的忠仆,一个被踢断了肋骨,一个敲断了腿,形状十分凄惨。

  而自己女儿和两个贴身丫鬟,都不见了踪影。

  问了家中吓得半死的管家,据他说小姐的丫鬟宝珠,趁着下午夫人到庙里上香祈福,突然回了家里要带小姐离开。

  看守的两个家仆阻拦,没想到那看似瘦弱的小丫头,如此凶狠,没几下子就把两个家仆打残了。

  然后带着小姐和瑞珠就走了,而且府外早有马车在等着接她们。

  秦业问明原委后,惊慌失措,他已和北静王府商定了接亲的日子,如今该如何收场。

  于是急忙报案祁年府,堂堂工部营缮郎的千金,光天化日之下被人掠走,这事可不算小。

  祈年府甚至还收到北静王府的条子,对此事给予最大的关注。

  于是祈年府派出了大批衙役,在神京城内搜索。

  可是根本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三个大活人好像凭空消失了一般。

  由此可见,当初贾琮把宝珠安置在可卿身边,是非常明智的决定。

  小姑娘执行力非常强,背后敲闷棍,当面断手脚,打击报复,离家出走,样样精通。

  ……

  秦业做梦都没想过,将女儿走失的事,怀疑到贾琮身上。

  因为人家刚被圣上封从六品火器司监正,每日忙于火器研制和收集,收罗西夷格物人才,培养火器工匠等事。

  不可能和自己女儿的事有关联,就算有关联,秦业也没办法把他怎么样,首先是无凭无据的。

  其次,据说他发明了一种神奇的火器,很得圣上赞赏,圣眷正隆。

  眼下正在加紧督造这种火器,圣上要在来年开春前,将此物装备辽东边军。

  至于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火器,知道的人极少,朝廷也将此列为高度机密。

  ……

  神京鎏阳河西城渡口,停泊着不少准备南下客商船。

  其中一艘崭新的双层单帆商船,已经在这里停靠了两天,船身上鑫春号三个字,漆光新亮。

  在标号的前头,还有一个鱼头龙身的徽章,懂行的客商都能认出,那是皇家内务府的徽号。

  也就是说这艘崭新的双层商船,是内务府某家皇商的座船。

  在渡口众多的民商客船中,它显得有些与众不同。

  带皇家印记的东西,总会让平头百姓生出莫名敬畏,附近停靠的客商船只,会刻意与它保持距离。

  前几日,神京城内一家官宦小姐失踪,官府衙役搜索全城,也对这处南下渡口进行搜查。

  带头的衙差倒是在这艘船上看到一个女人的恻影。

  不过很多人都知道,鑫春号的曲大当家,就是个女人,如今内务府唯一女皇商。

  所以鑫春号商船上出现女人,又有什么奇怪的。

  而且鑫春号的背后,站的是顶级勋贵荣国贾家,祈年府的衙差自然不会去触霉头。

  ……

  这天,日暮西斜,鑫春号商船上,走下一个神清骨秀的少年,静静屹立在渡口。

  看着那艘崭新的双层商船,解缆起锚,划开碧波,驶出渡口。

  船头站着一个秀美英气的妙龄女子,江风吹拂锦红色披风,风姿飒爽,甚是亮眼,还不断向他挥手道别。

  而船舱中还有另外一个女子,只是她不方便露面,在以后很长的时间内,她的名字会销声匿迹。

  贾琮想起曲泓秀说的,那些颇有酸意的话语:“你的这个美人,原先以为只是长得好看,却没想到是个水晶心肝。

  我见她行事细密妥帖,我身边正缺得力的帮手,就把鑫春号这两月账目拿给她看。

  她只是翻了盏茶功夫,就指出了三处有误之处,而且丝毫不错,是个一等的管家人才,而且你用她还放心……。”

  其实可卿有这种表现,并不让贾琮感到奇怪,当初贾珍父子入狱,尤氏急病卧床,可卿曾在宁国府管家一段时间。

  并得了宁国上下赞誉,说她心思细密,会行事儿,一点沟坎都瞒不过她,怜贫惜贱,有恩有威。

  而她嫁入贾家不过数月时间,就被贾母认为重孙媳妇中第一得意之人,这人的人物,哪里只是模样周正而已。

  贾琮甚至有点感激秦业,如果不是这老匹夫趋炎附势,逼迫到极点,可卿也无法决然脱离秦家的束缚。

  而鑫春号也不会有一个这样可信可用的良才。

  ……

  眼下最让贾琮在意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圣上已下秘旨,让他在三个月内,完成三千颗瓷雷的营造,在年底之前统筹其他可用火器。

  待朝廷确定九省统制人选,奉旨巡查九边军镇时,这些火器就要随同九省统制,发往各边镇装备,其中重点在辽东镇。

首节 上一节 172/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