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178节

第262章 寒衣寄音书

  嘉昭十三年九月末。

  再过两天便是十月初一寒衣节,过了这一天,就代表一年入秋冬转凉,家家户户都要收拾夏衣,更换秋装。

  这天又称祭祖节,是汉家传统的祭告祖先的日子,其重要性等同清明节和上元节。

  火器工坊瓷雷营造进入正轨,装配完成的瓷雷数量在逐日上升。

  因嘉昭帝在五军火器营扩增了一千火枪兵,对火枪的需求也大大增加。

  兵部新购及各地上缴鲁密统,也纷纷运入火器工坊进行改造升级。

  各部官衙会在寒衣节这天,除留下必要的值守人员,其余官员都会休沐一天,以供家祭。

  宫中皇帝会在寒衣节,向文武官员赏赐棉衣,以示皇恩普降,礼遇关怀。

  民间家家户户也都会在这天,更换秋装,祭祀祖先,焚烧冥衣,寄托哀思。

  而火器工坊因营造进度和保密需要,所有工匠不得返家过节。

  贾琮安排采购了足量的肉蔬瓜果,供火器坊工匠过节享用。

  这一的举动,让日以继夜劳作的匠工,有些受宠若惊。

  这些工匠虽无法返家过节,但这种情形对他们来说,并不稀奇,他们半辈子操持匠业,无非为了温饱,哪里又有这么多讲究。

  自来匠业低贱,如今不仅能入官坊做事,能拿到丰足的饷银,家人还被一起迁移到神京,据说都是来自这位作坊监正的恩惠。

  虽然作坊管理的有些严苛,但对比他们得到的好处,这一切也就不算什么了。

  如今到了寒衣节,作坊监正大人还送来上好的吃食,以往哪个东家会如此优待他们。

  贾琮这些与常人完全不同的举动,让作坊这些工匠,对这位年轻得过分的监正大人,愈发心服感佩。

  ……

  而荣国府早在九月初,就开始操办寒衣节祭祖之事。

  之所以会提前这么久准备祭祖,原因还是在宁国府除爵抄没。

  因为宁国原是贾族嫡长,贾氏宗祠原先就在宁国府内。

  如今宁国府被差抄,宁国嫡长一脉贾珍贾蓉获罪发配,宁国嫡长一脉等同绝嗣。

  敕封荣国府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嫡长,原来的贾氏宗祠自然要迁到荣国府。

  不过寒衣节祭祖,并不是新年春祭那样的大祭祀,金陵老家各房不需上京,只在本家祭祀即可。

  届时只有神京各房子嗣,盛装至宗祠行祭祖之礼。

  礼毕之后各房各归本家,家中长辈再给晚辈行授衣、授食之礼,寓意秋冬之时,祖宗庇佑,后世子孙衣暖食丰。

  最近一月的时间,贾琏带着几个族中子弟,忙碌宗祠迁移之事。

  贾琮回府时,还看到贾琏和本家几个子弟,指挥着十几个小厮,往新宗祠中搬运摆放祭祀物品。

  ……

  等到进了清芷斋,见到晴雯和英莲带着小丫头,将房里清洗过的夏装,都挂在院子里晾晒,这也是寒衣节前后的习俗。

  这些夏衣晾晒完毕就要装箱,明年夏天才会拿出穿戴。

  微风吹拂,衣袂飞扬,几个小丫头嬉笑着,在晾晒的裙裳中穿梭,别有趣味。

  晴雯不知和英莲说了什么事情,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在小院中回荡,平添旖旎欢快的气氛。

  封氏用了张士朋的汤方膏药,如今伤势完全恢复,便让照顾自己的英莲回了清芷斋。

  曲泓秀去了金陵推办鑫春号事务后,神京鑫春路的那家老店,便由封氏和刘平在打理。

  自从封氏受刑重伤,贾琮不辞辛劳,为她访求名医,治好了她几乎残废的双手。

  愈发让封氏看清贾琮,这是个重情义、值得托付的磊落男儿,而且那一身才情能为更是惊人。

  女儿虽然自幼颠沛不幸,却万幸遇到这样的人物,也是她否极泰来的福气,将来定会过得比自己好许多。

  英莲每次回鑫春街看望母亲,没呆多久就会被封氏催着回来,让她用心照顾贾琮。

  ……

  见贾琮回来,晴雯和英莲笑着迎了上去,又进屋帮他脱掉外裳,换上家常便服和软鞋。

  贾琮见桌子放了不少东西,一双绸面软底暖靴,一件暗竹纹青蓝绸内发烧大褂,还有份书信和一个包裹。

  好奇问道:“这些东西都是从哪里来的?”

  晴雯口齿利落,声音爽脆,说道:“过几日便是寒衣节,这双绸面软靴是三姑娘做的,青蓝绸大褂是二姑娘做的,送给三爷做节礼的。

  这份书信和包裹是从金陵寄过来的,早上二门外小厮让传进来的,刚才林姑娘也来了,见三爷没在又走了。”

  贾琮拿起那件青蓝绸大褂,还有那双缎面暖靴,都是针脚细密妥帖,迎春和探春必定花了不少心思。

  拿在手里仔细摩挲了几下,心中一片温暖,这府上有什么是自己真正牵挂的,那就是家中这些姊妹了。

  ……

  而金陵来的信和包裹。

  信是曲泓秀写的,包裹中是两件新做的冬衣。

  信里说鑫春号在金陵、宁波铺设商路颇为顺利。

  毕竟还是皇商的名头好用,又有两名内务府属官配合,涉及官府关卡勘合等事,几乎毫无阻碍。

  在内务府属官的协助之下,宁波和金陵的分铺如今都已开张。

  曲泓秀下金陵时,曾从神京的香水工坊中带走了一部分存货,在金陵和宁波分号售卖的行情非常不错。

  鑫春号还在金陵还建了一家香水作坊,由刚到金陵不久,熟悉香水制艺的周广成负责打理。

  在可卿的提议下,鑫春号在江南流离失所的灾民中,采买了二十个孤寡无依的年轻女仆,作为金陵香水作坊的技工。

  之所以采买孤寡年轻之女,是因为这样的人,思虑相对简单,世俗关系零落,做事和管理都比较简便。

  周广成在贾琮的指示下,将整个香水炼制的过程,分成几个独立的工序,将营造技艺做最大限度的保密。

  金陵香水作坊用不了多少时间,就会形成不小的生产力,满足几间江南新号的短期需求,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按照贾琮的预想,随着鑫春号的发展,会在其他地方兴建香水作坊,并将制香工序按原料产地,分割成上下游。

  既能提高效率,也更容易管控。

  最让贾琮惊讶的是可卿。

  据曲泓秀在信中描述,这位官宦千金,昔日的宁国府少奶奶,如今像是脱胎重生一般。

  很快就适应了鑫春号的营生,她让新开办的几家新号,每隔五天就报送账册盘点,账目稍有错漏都难掩其疵,让江南新聘几个掌柜为之敬服。

  新办之所,初入之人,人心生疏,总有难测之局,作为掌事东主,有处事之能,缜密之思,才能尽快镇服住局面。

  金陵香水作坊开办,首批女工入访,也都是可卿亲手进行筛选购买,确保入访的女工可靠能用。

  曲泓秀的胆魄和机敏,秦可卿的内敛和细密,似乎形成了最完美的内外互补。

  这对贾琮来说倒是一桩意外惊喜。

  贾琮在回信中,让曲泓秀在金陵、宁波分号开办后,先暂停在市舶司口岸的推进速度,等站稳脚跟,再做拓展。

  毕竟这几处分号,都在内务府眼皮底下。

  他会去信金陵锦衣卫千户所刘海,让他对鑫春号在金陵的生意多做关照。

  他如今去做这些动作,也是毫无妨碍的,因为不管是嘉昭帝,还是内务府,都对鑫春号的真正大东家是谁,心知肚明。

  贾琮在金陵期间,因刘海曾值守大慈恩寺营造现场,两人结下交情。

  之后贾琮和杨宏斌、刘海共同剿灭东瀛浪人,算是共过患难拼杀。

  刘海此人正派耿直,不然当初也不会被邹怀义贬去看守营造工地,贾琮对他还是有几分信重的。

  而且刘海是金陵锦衣卫千户葛贽成的心腹,贾琮通过他,能链接到整个金陵锦衣卫势力,让鑫春号在金陵拥有可护持的势力。

  而扬州、苏州两地的商路铺设,贾琮却并没让曲泓秀停下脚步,可以按照林如海提供的资源,顺势推进。

第263章 画像似檀郎

  十月初一,寒衣节。

  新迁移的宗祠,在荣国府东边一处三进院子。

  院子黑油栅栏有五间大门,上悬一块匾,写着“贾氏宗祠”四个字,旁书“衍圣公孔继宗书”。

  两旁有一副长联,写道: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

  这幅对联也是衍圣公孔继宗所写,衍圣公是孔子嫡传封号,神京大族能得衍圣公亲笔提匾书联,绝无仅有。

  这些牌匾和对联,都是从宁国宗祠原样移过来的,想当年是何等威势赫赫。

  可如今贾氏宗祠虽其形依旧,但随着嫡长宁国被除爵抄府,家族的底蕴和显赫却已被斩削过半。

  ……

  这日一大早,贾家神京八门的嫡长男丁,辰时齐聚贾家宗祠正殿。

  正殿之中悬着荣宁二祖遗像,皆是披蟒腰玉;两边还有代化、代善等近祖挂像。

  而此次主祭之人却从贾敬变成了贾赦。

  宁国被皇帝除爵,嫡长获罪等同绝嗣,虽然贾敬还活着,但贾家再不敢让他做主祭。

  不然折了皇帝的脸面,再闹出个僭越背君的罪名,到时该如何收场,贾家实在已经不起折腾了。

  贾赦自从那年被贾琮设计,牵扯进王善保家行巫蛊之事,更加被贾母厌弃,他也是没法子,这几年在贾府甚为低调。

  平时只和东路院和姬妾厮混度日,此外便是鼓捣古玩,或让贾琏去平安州跑生意。

  至于贾赦在平安州做什么生意,除了贾琏之外,连邢夫人都不知道。

  只是这几年,自己老爷身子早就荒废,却还是贪多嚼不烂,即便已中看不中用,美貌的姬妾还是买了好几房,花银子也不手软。

  邢夫人便知道他在平安州赚了不少银子。

  而如今宁国被罢黜,他这个原先爹不亲娘不爱的荣国长房嫡子,突然又抖起来了。

  不仅顺理成章成了贾家的族长,还从做了许多年的陪祭变成了主祭。

首节 上一节 178/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