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177节

  以贾琮荣国子孙的身份,皇帝将来难道还会在武事上给于优容提拔,这大抵是不可能的,不符合皇家的制衡之术。

  ……

  贾母倒没儿子想的怎么深远,但她知道,自己公公做过九省都检点高位。

  自己丈夫贾代善,也曾是九省边镇统帅之一。

  她自然是知道九省统制的份量,自己虽和这个孙子不亲,但他才多大年纪,就在这上面沾边了。

  不仅如此,还听说他如今和政儿一样,都在工部当正官。

  自己丈夫当年已是少见的青年才俊,但在这小子这年纪时,都还没他这等势头。

  这小子光这份能为和前程,已经足够让人惊讶了,贾家是找不出第二个了。

  如此荣发之势,不由得人侧目而视。

  自从出了贾琮生母追封的事,以及后面英莲的事情,贾母对贾琮多少变了心思,有了些笼络的想法。

  也是形势比人强,门中子弟都不争气,宝玉又是生来娇贵,难道还让他去拼杀富贵,这也是不像的。

  说不得以后玉字辈,也就这小子能遮风挡雨,顶门立户。

  贾母想自己一辈子也就疼了宝玉,哪怕是为宝玉的将来打算,有些事还是要做的。

  又听说贾琮房里的丫鬟,正在给他缝制去九边的冬衣。

  便让凤姐儿去家库里,挑一些上好料子和裘皮送去,又让鸳鸯亲自送去,省得让人说,自己不待见他。

  上次在荣庆堂见了英莲就觉得顺眼,又让鸳鸯顺便带了英莲过来说话,走时还赏了几件衣裳。

  ……

  王夫人听到这消息后,心里便生出些疙瘩。

  老太太见这小子出息了,终究还是变了些心思,连他身边的丫头都待见起来,那我的宝玉该怎么办。

  当初他兄弟王子腾要谋取九省统制的位置,不就是因为,自己外甥王义得罪了这小子,才被他生生搅黄的吗。

  自己兄长虽还在京营节度使位置上,但失去了贾家的凭仗,被皇帝捏把得死死的,这官能做到哪天都不知道。

  如今这小子自己倒和九省统制沾上了关系,如此年纪就要跟着大官去巡边。

  王夫人虽心中怨恨妒忌,但贾琮今日不同往日,不仅是乡试解元,还是从六品的朝廷命官。

  现在就再给她几个胆子,她也绝不敢像去年那样,让周瑞家的去挑唆做那等诬告陷害之事。

  而周瑞两夫妇,上月因被东府除爵的事牵连,周瑞被砍了头,周瑞家的被发配边疆军寨为奴,说不准人都没了。

  王夫人自己细想,周瑞夫妇会出事,归根到底也和那小子脱不了关系,这等凶戾之人,想想也是害怕。

  又想到那九边可是莽荒之地,听说辽东那边还在打战,这巡边可不是安稳的事,出点兵祸,死几个人也是常有的……。

第261章 舆图牵情长

  房中窗下案上设着笔砚,屋中书架上更是磊着满满的书。

  紫鹃沏了杯热茶过来,见自家姑娘在书架子翻找书本子。

  虽然岁入初秋,天气还不算清冷。

  过了十月初一寒衣节,天气才会开始转凉,园中姊妹才会收拢夏衣,更换秋衣。

  但黛玉一贯怕冷,遇寒便会起咳,所以早换了秋装,上身是件淡黄色暗花对襟马甲,白色圆领袄子,月白色暗花长裙。

  淡黄色对襟马甲颜色温雅,贴身合体,衬得黛玉纤纤身段儿,愈发风姿绰约。

  黛玉的房间虽是女儿家闺房,却没太重的胭脂气息,倒是充斥着浓浓的书卷气。

  林家五代列侯之家,家中富庶自不必言,林如海满腹经纶,探花出身,更是爱书之人。

  黛玉就是从小受父亲熏陶,才会爱书成痴,读得满腹华章。

  她刚来贾府时便和贾母说,自己能吃饭时便开始吃药。

  其实也是自能吃饭时便能读书。

  她进贾府时年岁还小,带来最多的不少胭脂裙钗,倒是随身的一箱箱藏书。

  到了贾府之后,每年林如海都给女儿寄来礼物,里面一大部分也都是各类书籍。

  如此常年积累,才有黛玉房中磊磊书卷的景象。

  贾府之中,贾琮潜心科举,是好读书之人。

  手中不差银钱,购书藏身更是寻常,不然也不用英莲特意料理书房。

  但他的藏书却也无法和黛玉相比。

  ……

  黛玉在下层架子翻找了半天,似乎没找到要找的东西。

  紫鹃见自己姑娘端了凳子踩着,就去够上层书架的书籍。

  扶柳般窈窕婀娜的身姿,似乎还挺灵巧的,爬高踩低也毫不顾忌。

  紫鹃惊呼:“哎呀,姑娘你快别这么着,小心闪了腰,可不是好玩的,你找什么我帮你找,可不要这么爬高。”

  黛玉笑道:“就爬个凳子,哪里有这么弱不禁风的,我找的书伱不懂,只有我自己来。”

  自从那年黛玉和宝玉争执,被宝玉气得吐血,表兄妹的关系变得疏远陌生。

  黛玉却倒像是从此断了病根一样,再不像小时候那样爱哭。

  这些年又有贾琮时常陪伴知心,她的心思也没以前敏感多愁。

  身心多了轩敞之意,气色也好了许多,不像小时候那样多病。

  但她毕竟生来有不足之症,即便少了悲愁自苦之举,体质还是比三春等姐妹娇弱了许多。

  紫鹃得了贾母吩咐,一向对黛玉十分尽心保养照顾。

  平时不管是黛玉看书过久,或偶尔做针线耗费心神,紫鹃总会耐心劝阻。

  如今见她爬高攀低,就怕自己这小姐摔到了磕到了。

  只听到黛玉欢喜的嚷道:“哎呀,果然在这里,找到了。”

  紫鹃见自己姑娘找到一本有些古怪的书,比寻常书本子大了不少,好奇问道:“姑娘,这书怎么看着古怪?”

  黛玉笑道:”这可不是书本子,是一册图舆,当初我来神京时,我爹怕我一路烦闷,便给我这本图舆,我好久没翻了。

  这上面不仅画着扬州到神京的路线,还有大周各州疆域画影,我爹说观图舆形势,可知天下河山。”

  紫鹃听得一知半解,神情疑惑的问道:“姑娘好端端的,怎么要找出这东西来瞧呢?”

  听了紫鹃的问话,黛玉秀眉微蹙,眸光盈盈,脸上浮出忧色,方才找到图舆的雀跃,一下子荡然无存。

  说道:“三哥哥接了新旨,年底要跟着兵部去九边巡视,那些地方都是极偏远孤寒之地,离神京可远的很。

  我找图舆就是想看看,三哥到底要走多长的路,去了什么时候能回来。”

  ……

  紫鹃见自己姑娘说到最后,话音中满是不舍怅然,听得让人有些心疼。

  黛玉幽幽说道:“三哥自从中了院试案首之后,就没见他怎么歇过。

  去金陵办了半年的皇差,回来后又闭门苦读准备乡试。

  如今好不容易过了乡试,又每天忙着搞那些火器,还要去九边这么远的地方。”

  紫鹃安慰道:“我劝姑娘但放宽心些,姑娘希望三爷有能为好呢,还是没能为好呢?”

  黛玉秀眉微微一挑,话语中竟有一丝自豪:“这府上还有比三哥更有能为的爷们吗。”

  紫鹃噗嗤一笑,回道:“那不就对了,像三爷这么有本事的,能做的事情就多,可不是要东奔西走的,建功立业的。

  如果他是个每日在家中厮混的,又怎么能讨姑娘欢喜。”

  黛玉脸上一红,啐道:“你这死丫头,胡说什么,三哥什么时候讨我欢喜了。”

  紫鹃微微一笑,知道自己姑娘脸皮薄。

  她们主仆间最亲密无间,无话不说,都最明白这事,但自己只要一提起,姑娘总要嘴硬抵赖一下,很是好玩。

  紫鹃方才劝慰的话,说的颇为灵巧,黛玉的心情也开怀了一些。

  紫鹃岔开话题,望着黛玉手中的舆图,好奇问道:“姑娘你和我说说,这图上哪些是三爷会走的地方呢?”

  ……

  这时门口响起温和的笑语声,在房间里回荡:“妹妹想知道我会走哪些地方,怎么不问问我呢。”

  黛玉俏声丽语的回道:“三哥哥每日早出晚归忙碌,想问都见不到人影呢。”

  她见贾琮进来,转身露出笑容,如奇花初绽,似雨露承珠,扶柳般婀娜的身姿,带动裙角轻拂,说不出的妍妍动人。

  贾琮笑道:“前段时间是忙了些,不过接下去大概可以松口气。”

  火器工坊那边,已经摸索出瓷雷营造的各项规制,接下去的进度,只要按部就班就可以,不再用他每日监督操心。

  他接过黛玉手中那份图舆,翻到其中一页,指着图舆上绵亘东西的九个位置。

  说道:“大周的九边军镇分布在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东西有万余里距离呢。”

  黛玉一脸惊讶:“这么冗长的距离,三哥哥岂不是要走几年?”

  贾琮笑道:“哪里有妹妹说的那么长时间,快马来回半年时间也就够了。

  目前行程还未定,但是辽东那边女真作乱,辽东、蓟州、宣府等三镇首当其冲,我估计只会巡视这三镇。

  如此来回的时间就能缩短一半,年末出发,估计等来年春暖花开就能回来了。”

  其实这也只是贾琮的猜测,巡边路径乃是机密,未到出发几日,都不会提前透露。

  他知道黛玉心思敏锐善感,心里又一直挂着自己,所以有意将行程说短,只是宽她的心罢了。

  节后复工,事情多,还在加班呢。

  时间没控制好,抱歉,请假一天。

  明天恢复更新。

首节 上一节 177/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