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180节

  就送你这件东西做节礼吧。”

  一旁的紫鹃说道:“三爷,我们姑娘身子弱,老太太不让姑娘做针线,怕她耗精神,姑娘都好久没做针线活了。

  这可是姑娘熬了几天做出来的,你看绣工多好,我们姑娘是苏州人,以前可不知道她还有这本事。”

  听紫鹃忙不迭说自己好话,黛玉俏脸微红,打断她的话:“你快去,给三哥沏杯茶来……。”

  ……

  清芷斋。

  贾琮回来时,发现迎春、探春、宝钗都在。

  笑道:“今日怎么来的怎么齐整,倒是像下了帖子请来的一样。”

  探春说道:“这些日子,三哥哥忙的什么是的,听说每天都是两头跑,早出晚归,也不见人影。

  好不容易今日是寒衣节,自然要来清芷斋逛逛,一起说说话呢。”

  一旁宝钗微笑道:“听说琮兄弟年末要去九边办皇差,这些地方都是荒僻冰寒之地,比神京要冷上许多。

  日常保暖将养最是要紧,我这里有件熊皮大氅,是去年哥哥外头得的,说是哦啰斯国的供品。

  这件大氅是用上等的熊裘做的,最是暖和不过,披在身上一会就出汗,我们这里根本穿不了。

  在九边那些苦寒之地,让琮兄弟带去还正合用。”

  贾琮见那大氅通体漆黑如墨,摸上去裘皮柔滑如丝,触手生温,是罕见的保暖之物。

  连忙谢道:“那就多谢宝姐姐了。”

  宝钗微笑:“一件衣服而已,琮兄弟快别外道了。”

  迎春和探春,是贾琮的同姓血亲姊妹,她们给贾琮做衣做鞋,不用怎么顾忌。

  但宝钗和黛玉只是外姓亲戚,却不能随意给外男做穿戴针线。

  贾琮知道她们这样的大家千金,自小都有教养嬷嬷言传身教,心中都有男女之防的界限。

  平时堂表兄妹之间,虽说言笑晏晏,但年龄一天大似一天,有些规矩礼数却很小心。

  园子的嘴碎的下人不少,让人说了闲话,对未出阁的女子可就难堪了。

  ……

  宝钗送的只是件现成的成衣,并不是自己针线做的,却是无妨的。

  她还特特说是自己哥哥从外面得的,送贾琮作寒衣节的节礼,又带着贾琮要去九边苦寒的原因。

  周到妥帖,挑不出半点毛病。

  贾琮心中多少有些明白,宝钗年纪不大,世故人情却有细密周致的原因。

  多半和她伴随寡母长大,哥哥薛蟠又是这等混不吝,根本当不得事情。

  她又是个生来有才智的,骨子里不愿让家中羸弱,闺阁之女也就被逼出了立户之范。

  黛玉身世孤清,但天性中的灵秀率真,却不愿磨灭,显到外面就成了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活得自然会艰难一些。

  宝钗一样的才智出众,遇上庸碌不平的家境,勉励支撑,随遇而行,虽赢得闺阁好名,却荫蔽真我,其实也是不易。

  宝钗这时却注意到,贾琮腰带上一个精致的香囊。

  元宝形状,月白暗竹纹软绸,上面绣着石桥明月背景,近处是一株横斜疏影的红梅。

  图形秀丽,绣工静雅,很是亮眼。

  宝钗笑道:“好精致的香囊,都说琮兄弟屋里晴雯针线最出众,这必定是晴雯的手工了。

  姑娘家对这些精致的物件,最是留心,一旁的探春也看到贾琮身上那个香囊。

  她只是看了一眼,便知道绝不会是晴雯做的,宝姐姐居然也糊涂了,晴雯是三哥哥的丫鬟,怎么会送香囊给自己主子。

  传到太太和老太太耳朵了,可是要吃挂落的,且这香囊不仅绣工精致,这图样也颇有诗情,那里是晴雯能想得出来的。

  探春心里突然明白过来,头两年宝玉想讨三哥哥的丫鬟五儿,当时林姐姐就不乐意,还护着五儿。

  多半是林姐姐做的……

  府上的姊妹就她是外姓至亲,又是一起在园子里长大……。

  探春望着贾琮腰上的香囊,愣愣出神。

  宝钗见贾琮脸上带着和煦的微笑,却没有说话,似乎不想在这个话题多讲。

  那是因为贾琮心里清楚,黛玉不好像迎春和探春那样,给自己做穿戴针线,多少有些忌讳。

  才给自己做了这个香囊做节礼。

  还记得当时黛玉有些得意的可爱表情,应该是对自己的针线很满意。

  还饶有兴致的给自己系在玉带上,玉佩香囊这些物件,可不就是这么用的吗。

  不过他不会把这事拿出来说,姑娘家亲手做的东西,还是多些顾忌稳妥些。

  宝钗毕竟是个聪慧的,这时也明白过来,心中微微一痛,晴雯是他的丫鬟,会给他做衣裳鞋袜,怎么可能给他做香囊。

  她想起那日去黛玉房里,在门口听到贾琮拿自己议亲的事打趣,言语之间对黛玉满含呵护,她如何听不出来。

  自然也就想到这梅花香囊是谁做的。

第265章 严冬的杀戮

  时序进入十月,火器工坊营造进度上了轨道。

  完工的瓷雷数量平稳上升,三千颗营造进度即将过半。

  鲁密铳的批量改造也在进行,预计到十月底能累计改造完成五百支,

  这也是兵部计划运往辽东镇进行补装的火枪数量。

  根据兵部收到的战时邸报,五军火器营调往辽东镇的一千火器兵,已经出战数次。

  上千火枪兵组成规模庞大的枪阵,加上弓箭阵的补充掩护,对女真游骑快马冲锋,形成了强大的远程压制。

  而且这些骁勇于白山黑水的女真人,并没有过应对成建制火器的战阵经验,也让火枪阵的战效更充分发挥。

  这些火枪兵使用的鲁密铳,是经过贾琮的概想改造,不仅射程更远,而且装有可折迭的利刃。

  这种改造,也大大提高了火枪兵在战场生存能力。

  即使女真快骑冲到阵前,火枪兵也不是毫无自保之力,火枪加利刃,结阵而战,一样可以对骑兵造成杀伤力。

  虽然经过几次出战,也折损了不少火枪兵,但是大周火器兵种的犀利独到,已经在辽东边陲传开了名声。

  ……

  越来越多只注重弓马厮杀的将领,开始认识火器对战阵颠覆独特的功用。

  而这种新生的认知,通过兵部的诋报,反馈回到神京,并渐渐进入各部衙门官员、各种类型势力的视野之中。

  而贾琮最关心的是,郭志贵是否还安然无恙,他就在这次被征调的千名火枪兵中,是否有受伤,或者已经阵亡……。

  这种熟悉亲近之人,远隔千里,生死未卜的感觉,一度让贾琮怀疑,当初他支持郭志贵从军的决定,是不是正确的。

  但回想起当初,自己送郭志贵入火器营的那一刻,他眼神中满足和憧憬,让贾琮很快放弃了心中的犹疑。

  不管是自己,还是郭志贵。

  能选择自己想走的路,已是一种很大的幸运,

  不想做东路院苟且的庶子,不想做一辈子伺候车马的小厮。

  除了靠自己的拼斗,没有其他捷径。

  至于之后的生死荣辱,在人在天,无怨无悔!

  ……

  越来越多人的人,开始注意到工部火器司,神京西郊城外那座火器坊,以及火器司监正贾琮。

  因为大周火器筹谋之时,一直处于半公开状态,知道详细内情的人并不多。

  如今很多人通过各种渠道,开始知道大周的火器之用兴起,几乎是这位贾家荣国子弟一人在推动。

  而这人如今还不过舞象之年,却已被诸多光环围绕,最近又被圣上任命九省统制参赞。

  宁荣贾家自代化、代善兄弟故去,门庭人才凋敝,连宁国一脉都被获罪除爵,本以为从此一蹶不振。

  如今,独木难支的荣国贾家,早已黯淡的武勋之气,似乎开始出现一丝灿灿光辉。

  于是,各种莫名其妙的吃请饮宴,各种所谓的文会清谈,通过各种七拐八拐的关系,将帖子送进了荣国府。

  其中可能有烧冷灶拉关系的,但更多的是通过他,打听火器方面动向信息,后者就有言祸之危了。

  所以,贾琮一次都没有应邀出席,一是避免生出麻烦,二是实在没有和陌生人高谈阔论的习惯。

  但有空闲时间,他宁可在清芷斋中,和丫头们闲聊说笑,消磨时光,岂不是来得更惬意些。

  ……

  等到十月中旬,购买佛朗机国火炮的事有了进展。

  佛朗机国枪炮海船,十一月底抵达金陵,需要火器司派员去金陵验货接收。

  本来贾琮是想亲自去金陵查验接收,嘉昭帝也有火器司监正主理的御批。

  而且还能公私兼顾,看望一下曲泓秀和可卿,了解一下鑫春号在江南商路铺设的进展。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随着天气渐入深冬。

  兵部根据来往诋报,判断在严冬到来之前,女真各部为了过冬钱粮,为了让更多的族人活过严酷的寒冬。

  必定会对边塞五十里范围内,发起一波袭扰抢掠的攻势高峰。

  以辽东镇为首,推延到辽蓟州、宣府两镇,都须严阵以待。

  拖过这个寒冬,就能很大程度上削弱女真各部实力。

  因为在钱粮欠缺的前提下,白山黑水的酷寒,消灭人命的数量,不会低于战阵杀戮。

  待到残冬将近,寒春未至,女真各部元气已伤,便可发起致命绝杀的一击。

  最近几日,根据嘉昭帝及内阁商议,兵部已从各地调集钱粮、棉衣、武器等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辽东。

首节 上一节 180/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