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180节
周到妥帖,挑不出半点毛病。
贾琮心中多少有些明白,宝钗年纪不大,世故人情却有细密周致的原因。
多半和她伴随寡母长大,哥哥薛蟠又是这等混不吝,根本当不得事情。
她又是个生来有才智的,骨子里不愿让家中羸弱,闺阁之女也就被逼出了立户之范。
黛玉身世孤清,但天性中的灵秀率真,却不愿磨灭,显到外面就成了孤高自许,目下无尘,活得自然会艰难一些。
宝钗一样的才智出众,遇上庸碌不平的家境,勉励支撑,随遇而行,虽赢得闺阁好名,却荫蔽真我,其实也是不易。
宝钗这时却注意到,贾琮腰带上一个精致的香囊。
元宝形状,月白暗竹纹软绸,上面绣着石桥明月背景,近处是一株横斜疏影的红梅。
图形秀丽,绣工静雅,很是亮眼。
宝钗笑道:“好精致的香囊,都说琮兄弟屋里晴雯针线最出众,这必定是晴雯的手工了。
姑娘家对这些精致的物件,最是留心,一旁的探春也看到贾琮身上那个香囊。
她只是看了一眼,便知道绝不会是晴雯做的,宝姐姐居然也糊涂了,晴雯是三哥哥的丫鬟,怎么会送香囊给自己主子。
传到太太和老太太耳朵了,可是要吃挂落的,且这香囊不仅绣工精致,这图样也颇有诗情,那里是晴雯能想得出来的。
探春心里突然明白过来,头两年宝玉想讨三哥哥的丫鬟五儿,当时林姐姐就不乐意,还护着五儿。
多半是林姐姐做的……
府上的姊妹就她是外姓至亲,又是一起在园子里长大……。
探春望着贾琮腰上的香囊,愣愣出神。
宝钗见贾琮脸上带着和煦的微笑,却没有说话,似乎不想在这个话题多讲。
那是因为贾琮心里清楚,黛玉不好像迎春和探春那样,给自己做穿戴针线,多少有些忌讳。
才给自己做了这个香囊做节礼。
还记得当时黛玉有些得意的可爱表情,应该是对自己的针线很满意。
还饶有兴致的给自己系在玉带上,玉佩香囊这些物件,可不就是这么用的吗。
不过他不会把这事拿出来说,姑娘家亲手做的东西,还是多些顾忌稳妥些。
宝钗毕竟是个聪慧的,这时也明白过来,心中微微一痛,晴雯是他的丫鬟,会给他做衣裳鞋袜,怎么可能给他做香囊。
她想起那日去黛玉房里,在门口听到贾琮拿自己议亲的事打趣,言语之间对黛玉满含呵护,她如何听不出来。
自然也就想到这梅花香囊是谁做的。
第265章 严冬的杀戮
时序进入十月,火器工坊营造进度上了轨道。
完工的瓷雷数量平稳上升,三千颗营造进度即将过半。
鲁密铳的批量改造也在进行,预计到十月底能累计改造完成五百支,
这也是兵部计划运往辽东镇进行补装的火枪数量。
根据兵部收到的战时邸报,五军火器营调往辽东镇的一千火器兵,已经出战数次。
上千火枪兵组成规模庞大的枪阵,加上弓箭阵的补充掩护,对女真游骑快马冲锋,形成了强大的远程压制。
而且这些骁勇于白山黑水的女真人,并没有过应对成建制火器的战阵经验,也让火枪阵的战效更充分发挥。
这些火枪兵使用的鲁密铳,是经过贾琮的概想改造,不仅射程更远,而且装有可折叠的利刃。
这种改造,也大大提高了火枪兵在战场生存能力。
即使女真快骑冲到阵前,火枪兵也不是毫无自保之力,火枪加利刃,结阵而战,一样可以对骑兵造成杀伤力。
虽然经过几次出战,也折损了不少火枪兵,但是大周火器兵种的犀利独到,已经在辽东边陲传开了名声。
……
越来越多只注重弓马厮杀的将领,开始认识火器对战阵颠覆独特的功用。
而这种新生的认知,通过兵部的诋报,反馈回到神京,并渐渐进入各部衙门官员、各种类型势力的视野之中。
而贾琮最关心的是,郭志贵是否还安然无恙,他就在这次被征调的千名火枪兵中,是否有受伤,或者已经阵亡……。
这种熟悉亲近之人,远隔千里,生死未卜的感觉,一度让贾琮怀疑,当初他支持郭志贵从军的决定,是不是正确的。
但回想起当初,自己送郭志贵入火器营的那一刻,他眼神中满足和憧憬,让贾琮很快放弃了心中的犹疑。
不管是自己,还是郭志贵。
能选择自己想走的路,已是一种很大的幸运,
不想做东路院苟且的庶子,不想做一辈子伺候车马的小厮。
除了靠自己的拼斗,没有其他捷径。
至于之后的生死荣辱,在人在天,无怨无悔!
……
越来越多人的人,开始注意到工部火器司,神京西郊城外那座火器坊,以及火器司监正贾琮。
因为大周火器筹谋之时,一直处于半公开状态,知道详细内情的人并不多。
如今很多人通过各种渠道,开始知道大周的火器之用兴起,几乎是这位贾家荣国子弟一人在推动。
而这人如今还不过舞象之年,却已被诸多光环围绕,最近又被圣上任命九省统制参赞。
宁荣贾家自代化、代善兄弟故去,门庭人才凋敝,连宁国一脉都被获罪除爵,本以为从此一蹶不振。
如今,独木难支的荣国贾家,早已黯淡的武勋之气,似乎开始出现一丝灿灿光辉。
于是,各种莫名其妙的吃请饮宴,各种所谓的文会清谈,通过各种七拐八拐的关系,将帖子送进了荣国府。
其中可能有烧冷灶拉关系的,但更多的是通过他,打听火器方面动向信息,后者就有言祸之危了。
所以,贾琮一次都没有应邀出席,一是避免生出麻烦,二是实在没有和陌生人高谈阔论的习惯。
但有空闲时间,他宁可在清芷斋中,和丫头们闲聊说笑,消磨时光,岂不是来得更惬意些。
……
等到十月中旬,购买佛朗机国火炮的事有了进展。
佛朗机国枪炮海船,十一月底抵达金陵,需要火器司派员去金陵验货接收。
本来贾琮是想亲自去金陵查验接收,嘉昭帝也有火器司监正主理的御批。
而且还能公私兼顾,看望一下曲泓秀和可卿,了解一下鑫春号在江南商路铺设的进展。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随着天气渐入深冬。
兵部根据来往诋报,判断在严冬到来之前,女真各部为了过冬钱粮,为了让更多的族人活过严酷的寒冬。
必定会对边塞五十里范围内,发起一波袭扰抢掠的攻势高峰。
以辽东镇为首,推延到辽蓟州、宣府两镇,都须严阵以待。
拖过这个寒冬,就能很大程度上削弱女真各部实力。
因为在钱粮欠缺的前提下,白山黑水的酷寒,消灭人命的数量,不会低于战阵杀戮。
待到残冬将近,寒春未至,女真各部元气已伤,便可发起致命绝杀的一击。
最近几日,根据嘉昭帝及内阁商议,兵部已从各地调集钱粮、棉衣、武器等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辽东。
如今北方九边重镇,除了辽东有女真侵扰,其余各镇基本无事,国力尚丰沛有余。
养精蓄锐,以待敌疲,大周有的是这种实力和底气。
大周君臣已打定主意,采用辽北严酷寒冬,消磨女真各部战力,以待全功的策略。
而至金陵接收佛朗机火炮,来往时间少则一月,多则两月。
随着形势的进展,九边统制的巡边日程,可能随时都会确定,已经不允许贾琮轻易离开神京。
最后是让火器司副监刘士振,带着英吉利枪械师麻思朵,南下金陵接收佛朗机火炮,并分批押送神京和登州。
……
自从火器坊开办之后,又加上辽东战备承接的火器营造事务,占用了贾琮很大一部分精力。
在刘士振走后,他提拔了一位叫郭正的火药师,让他担当火器坊的营造管事。
郭正进火器司之前,是河西很有名的烟火匠师,祖传的烟火技艺,出神入化。
郭正入火器坊后,根据贾琮提供的后世配比,很快配置出合格的起爆火药。
而且此人性格稳妥,心思灵活,且在工匠中人缘好,颇有些威信。
随着五军营火枪兵在辽东崭露头角,火器在大周军中的使用,必定会愈发重视和普及。
城西郊外这所火器坊,不久将来的规模必定会扩大,光靠自己和刘士振日夜监守,未免太捉襟见肘。
而且他也不可能做一辈子火器监正,从得力的工匠中提拔培养人才,也是迟早的事情。
而且像郭正这样实际营造出身,专业的人管理专业的事,能实现的效能也是最充分的。
在不久的将来,他需要越来越多,像刘士振、郭正这样,具备实务根底的可用之才。
第266章 古怪的请托
清芷斋。
昨夜,下了入冬以来第一场大雪。
天才微微亮,主屋中半透明的琉璃窗子,映着屋外白晃晃的雪光。
贾琮醒来时,还能闻到床帐里绵甜芬芳的幽香,让他的心绪变得酥软安详,那是昨晚芷芍暖被时留下的。
床帐外头的睡榻上,绫罗锦被裹着窈窕的轮廓,玉色夹纱枕头上,墨亮的秀发千丝万缕的堆着。
芷芍正睡得香甜,两颊晕着娇红,香息隐隐,发鬓轻柔,颈弯柔润,露出一截雪腻如玉的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