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208节

  而贾琮对迎春也不单是姐弟之间的亲近,还有一种外人很难理解的怜惜。

  他知道自己这位二姐,衣裙钗簪穿戴简素,诗词书画兴致平平,唯独只爱围棋,思路缜密,棋力不俗。

  所以常会搜罗些上等棋子、棋盒、古谱等围棋上的物事,送给迎春赏玩解闷。

  贾琮有闲时常去迎春房里下棋,他在此道没什么天赋,大都败多胜少,好在屡败屡战。

  都说臭棋篓子最好下棋,好像还真的半点不错。

  迎春也终于发现,自己这位惊才绝艳的弟弟,居然会有一项不如自己,心中多少有些得意。

  于是闲时对弈搏技,成为这对姐弟乐此不惫之事。

  ……

  这时丫鬟绣橘蹦蹦跳跳进来,至于迎春原先的大丫鬟司棋,是王善保家的外孙女,去年便自求出府嫁人。

  迎春知道当初王善保家的害过贾琮,不过也没因此排斥过司棋,司棋出府,迎春还送了不少首饰衣裙。

  绣橘一脸神秘的说道:“姑娘,今天五城兵马司的指挥使,好像姓张,带了媒人去东路院给姑娘说亲呢。”

  迎春听了这话,手中棋谱一颤,脸色也有些变了。

  “你又从那里瞎打听,东路院那边你怎么就知道了。”

  “东路院的小蝶是我的姨表妹,我让她帮我留意着,刚才特地跑了告诉我的。”

  迎春去年就过了及笄之年,姊妹中第一个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老太太已让外头留意着。

  只是迎春是庶出,勋贵世家门娶正室,一般都不会选庶出的女子。

  倒是神京官场一些中小京官,想巴结荣国府豪门勋贵,听到府中及笄千金待字闺中消息,有不少人上门问亲。

  不过贾赦和邢夫人都是贪鄙的性子,自视国公门第高大,那里看得上那些无权穷酸的小官。

  最近已拒绝了好几家,打定主意要把这个庶女,当成待价而沽的摇钱树。

  迎春性子内向,不像探春那样爽利大胆,她对出嫁别家有一种难言的恐惧。

  自从去年过了及笄之年,家里就开始有议亲之举,让她很不习惯,贾琮在家时,她心底还有些倚仗。

  如今这最贴心的兄弟远在千里之外,更让迎春遇到这种消息,心中愈发没着没落。

  连忙问道:“那大老爷和太太有这么说吗?”

  绣橘咯咯一笑,她知道自己姑娘害怕出嫁,每次听到这些事情,脸色都不好看,至于为什么她也不懂。

  “姑娘放心,大老爷没看上他,推说老祖宗要选配文官子,其实就是嫌弃人家官小,只是个六品武官。”

  绣橘又说道:“听说那个张指挥的公子,不会读书,只会每日游手好闲,走马斗鸡,还好大老爷看不上,不然就糟糕了。”

  迎春听了绣橘这话,松了一口气,转而又眉头微蹙,闷闷不乐。

  绣橘看了迎春一眼:“姑娘不用忧心,大老爷眼界高,不会怎么快给姑娘定亲的。

  要我说姑娘这么秀气,将来应该挑一个文官为婿才好,斯斯文文的,才会待姑娘好,最好像三爷那样有才华,长得还那么得意。”

  迎春日常对待下人宽厚,绣橘又是从小服侍的贴身丫鬟,主仆两人说话也没多少顾忌。

  迎春微笑道:“琮弟这样的人物,这世上可是没有几个。”

  言语中带着隐隐的骄傲。

  绣橘自然知道姑娘最看重琮三爷,笑道:“那是自然,天底下的公子哥,那一个比得上姑娘的兄弟。”

  ……

  东路院。

  贾赦正在偏厅里和两房新娶的小妾吃酒,最近九边战事频发,大同那边商货的价格,打着滚的往上涨。

  前日贾赦又运了大批货出去,估算下个月又有一笔银子能入账,所以今日吃酒的兴致很是不错,搂着两个小妾好不快活。

  正在得意之时,贾琏快步进入偏厅,也顾不得贾赦不悦的目光,连忙说道:

  “大老爷,大同那边的出了事情,请老爷内堂说话!”

  贾赦一听大同那边有事,脸色一变,连忙支走了陪酒的小妾,带着贾琏入了内堂。

  贾琏急声说道:“刚传来的消息,九省统制顾大人在大同巡边,抓住了大同许参将舞弊证据,如今已经下狱了。

  听说神京这边锦衣卫,已派人过去,要押解此人回京审问,我们往大同的生意,就是这许参将牵的线。

  虽然当中另有中人,可保不齐那许参将知道底细,知道和他做生意的,就是我们荣国贾家,如果是这样,就大祸临头了!

  儿子听说那锦衣卫中有百样酷刑,铁打的都会招供的……。”

  一听这话,贾赦一下子酒都惊醒了,焦急的在厅中走来走去,脸色吓得有些发白。

  “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你马上派人把路上那批货追回来,千万不能再发送到大同。”

  贾琏说道:“儿子一听到消息就派人去追了,他们带着货走不快,必定能追回来的。

  只是这样还不顶事,大同离神京有十多天的路程,我们听到的消息都是十几天前的。

  估计那个许参将早就押送离开大同,算时间都快到达神京了,万一他要是知道底细,把我们供出来,可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贾赦一听这话,双腿一软,跌坐在椅子上,当初他搭上这条赚银子的路子,只是小打小闹,并没太大的风险。

  后来和贾家故旧大同世袭指挥使孙家联系上,生意才越做越大。

  孙家在大同已世袭经营数代,在当地势力盘根错节,能摆平很多麻烦,根本不用贾赦操心,也从没出过事情。

  这两年贾赦手头银子赚得畅快,原先心头些许顾虑也就慢慢淡了。

  可他做梦都没想到,突然出来一个九省统制,去了大同镇巡边盘查,好巧不巧,偏偏就查到了这个许参将舞弊的证据。

  很可能会连带着把他私买海盐、茶叶、铁器的事牵连出去。

  售卖禁物谋取暴利,这种事在九边是常有的事,神京不少贵勋背后都靠着这条路子捞银子。

  这种事情只要官不究民无告,那就是太平无事。

  但只要被人抖露出来一点,就能牵连出来一大串,朝廷得知必定要严惩,不仅自己没了好下场,这怕整个贾家都要……。

  正当贾赦脸色惨白,六神无主之际,突然外面管家来报,说大同孙指挥家公子孙绍祖,刚刚到了神京,特地到府拜会老爷。

  贾赦这个关口本已分寸大乱,那里有心思见客,正想说自己有事不见,但听说是大同孙指挥家,心里一颤。

  自己的事和大同孙家密切相关,虽然孙绍祖这个名字有些陌生,但人家说是孙家的人,想来还是见上一面,或许能打听些消息。

第300章 祸灭掩荣国

  荣国府,东路院,迎松堂。

  当年大同孙家落魄之时,孙家家主孙占英,曾巴结投效荣国公门下,贾赦当年见过孙占英几次,也听说过他的长子孙绍明。

  但是对孙绍祖的名字却很陌生。

  面前的年轻人二十多岁,身材高大健硕,鼻直口阔,颧骨微突,双目炯炯有神,透着一股精明干练。

  两人一番寒暄之后,孙绍祖又拿出一封孙占英的亲笔信,贾赦才知道孙绍祖是孙占英的三子。

  世袭军职之家,只有长子可以承袭军职,孙绍祖在家中行三,自然是轮不上的。

  他目前在大同并无实职,又一贯不喜大同的边镇荒僻,只是羡慕神京繁华。

  孙占英便找了路子,让孙绍祖挂名兵部候缺,只是每年在兵部候缺的人海了去,能落到实职的只是少数。

  孙占英有路子让儿子挂名候缺,却没有人脉能力让儿子搏得实职,这才一份书信请贾赦帮忙筹谋。

  贾赦眼下正因为大同许参将落网的事五内俱焚,哪里还有心思帮别人谋官职。

  只是他在大同的生意和孙家关系密切,人家对他的底细一清二楚,自然不好轻易得罪。

  说道:“候缺之事,贤侄尽管放心,老夫定会尽力的。

  最近听北来的客人说,九省统制巡查大同,军中竟有将校落案,贤侄刚从大同而来,可有听说此事?”

  孙绍祖微微一笑,眼睛闪动着狡诈的光芒,看了看左右,贾赦会意,叫退了堂中端茶服侍的丫鬟。

  孙绍祖见贾赦提到此事,脸上不安神情显而易见,他来时便知道事情的根底,心中底气便强了几分。

  端着茶碗,慢条斯理的喝了一口,说道:“确实有军中将校落网,世伯说的可是大同参将许洪昌!”

  贾赦一听这个名字,脸色一变,有些吃惊的看着孙绍祖。

  孙绍祖微微一笑,说道:“此事我离开大同前,父亲曾亲口告诉我,有些事父亲不便在书信中落笔。

  他让我给世伯传话,那位许参将虽然被下狱,但他还来不及多说什么,不知怎么的突然就在狱中……暴毙而亡了!”

  ……

  贾赦一听这话,心中不由一阵狂喜,还来不及说什么,就突然死了,那不就是死无对证,自己竟然逃过了一劫。

  不过贾赦也不是没经过世面的人,很快想到了什么,脸色不禁一白,什么突然暴毙而亡,必定是被孙家人用手段灭口了。

  孙家在大同世袭军职,在当地势力盘根错节,想要除掉一个入狱的罪囚不是什么难事。

  况且贾赦倒卖违禁之物,便是搭上大同孙家的关系,才把生意不停做大,孙家早已牵扯其中。

  而且孙家做这种事情,绝不止他贾赦这一桩,不管出于那种理由,他们都有将许参将灭口的理由。

  不管怎么说,许参将一死,自己在大同倒卖违禁品的祸事,总算是掩盖过去了,想到这些贾赦松了一口气,颇有绝后余生的侥幸。

  孙绍祖又说道:“父亲还让我转告世伯,大同的事孙家会打点好首尾,只是这段时间,生意要停下来,等过了眼前的风波。

  荣国贾家是大周豪族勋贵,故旧遍布朝野,世伯更是人中翘楚,手眼通天,小侄兵部候缺之事,还请世伯多多费心。”

  贾赦听说孙占英会在大同收拾事情首尾,那自己更加没有后顾之忧,心情不由得大好,对帮孙绍祖谋缺之事满口应承。

  方才孙绍祖刚来的时候,贾赦只是随口敷衍,如今孙家帮他解决了这么大隐患,他倒是真心想给对方谋职。

  毕竟现在他和孙家是一条线上的蚂蚱,交好笼络对方还是很有必要的。

  ……

  孙绍祖不是长子,一辈子活在自己长兄的阴影之下,家中世袭的军职也被长兄承袭,根本没他什么事情。

  他这人心情睚眦刻毒,但却颇有心计,很能讨孙占英的欢心,不然也不会费尽心机帮他在兵部候缺。

  而孙绍祖一贯羡慕天子脚下的繁华,心中卯着劲想留在神京为京官,也好盖过自己大哥一头,出一出心中怨气。

  因此他对在兵部谋取实职十分上心。

  他也看出贾赦对许参将一事,心中十分满意,于是便开始趁热打铁,从怀中取出张五千两银票,从案几上推给贾赦。

首节 上一节 208/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