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223节

  不得不让黄宏沧这个宦海半生的老官吏,刮目相看。

  忍不住微微颔首,冲阵杀敌,斩灭千军,果然胸襟气度不俗,比起贾家那些人,不可同等相论,也怪不得圣上……。

  “威远伯,接旨吧!”

  “臣贾琮,叩谢圣上隆恩浩荡,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贾琮知道自己这次在辽东扫平女真,功勋瞩目,封爵势在必行,但他自己的估算,和贾母基本差不多。

  封赏一等子爵的可能性最大,毕竟如今皇朝盛世,诛灭之功,非关社稷存亡。

  而且自己的年纪和资历,存在先天不足,再加上当今圣上有寡恩惜爵之名,一等子爵大小长短正合适,应该也就这样了。

  在他自己揣测,自己虽然功能封伯,但是可能性好像不大,却没想到嘉昭帝竟给他封伯,还加恩世袭罔替。

  这对他来说实在有些意外之喜,所以这声万岁万万岁,他还是叫得很是诚心的。

  ……

  此时,贾母让鸳鸯和琥珀扶着回了荣庆堂。

  荣禧堂宣旨的那一幕,未免太过震撼,贾母的脑子还是一团浆糊,到现在都没回过神来。

  荣庆堂中,保龄侯夫人陈氏、忠靖侯夫人李氏王熙凤、李宫裁等女眷都已等在那里。

  荣禧堂宣旨的内容,她们自然都已得知。

  王熙凤神情有些呆滞,前段时间她还在贾母面前装可怜,费尽心思,不让琮老三夺了她这房的爵位。

  没想到这才过去多久,琮老三自己就挣了个伯爵回来,让王熙凤一肚子不得劲,琮老三这是要上天啊。

  李宫裁则拉着贾兰的小手,正在那里低声耳提面授,大抵是让他以三叔为榜样,最后将来也能给她挣个诰命回来。

  薛姨妈也听说贾琮封伯爵的消息,心头忍不住狂热,连忙也去荣庆堂给老太太贺喜。

  宝钗本来在清芷斋和姊妹们说话,却被薛姨妈硬拉来荣庆堂道喜。

  宝钗本是不愿意过去的,她生性聪慧明锐,哪里不知母亲心中念头,不外乎琮兄弟封了爵,自己妈心中有了想法。

  在这些姊妹中,唯独宝钗对贾琮封爵,并不是那样的欣喜雀跃。

  因为她心中十分清楚,贾琮如今贵为世袭罔替的伯爵,会有多少人的眼睛都盯着他。

  他难道会娶一个皇商之女,只有林妹妹那样官宦世家贵女,才堪匹配,自己心中那点念想已变得无比渺茫。

  如今这个关口上,她实在不想去荣庆堂凑热闹,让人看出她的心思,凭白讨别人的臊。

  只是宝钗却拗不过自己母亲的坚持,毕竟她一贯孝顺,也就勉勉强强的跟了来。

  保龄侯夫人陈氏、忠靖侯夫人李氏都忙不迭的给自己姑太太道喜,言语中更是把贾琮夸的像是要开花。

  陈氏一双眼睛在堂上寻找,心中不由暗自生气,湘云这丫头又跑到哪里去了,这个时候还到处乱跑……。

  贾母看到薛姨妈带着宝钗过来道喜,薛姨妈满脸喜色,倒像是她自己封了爵,一旁的宝钗并没讨喜举动,只是默默站在一边。

  贾母看了眼标致出众的宝钗,暗暗叹了一口气。

第317章 富贵多波谲

  此时贾母心中还盘旋着二等威远伯、世袭罔替等字眼……。

  自己这个孙子居然能被封伯爵,这的确让贾母有些意外。

  但也仅仅于此,贾家是国公门第,虽是降等袭爵,自己儿子爵位从公爵降等为超品侯爵,还袭了一等神威将军军职。

  这比起二等伯可是高了好几个品级,根本不能同日而语,但是却架不住人家的二等伯,后面带了个世袭罔替。

  对于世袭罔替,贾母可是不陌生,因为她娘家的保龄侯爵位,便是世袭罔替。

  她的另一个侄子史鼎,因为当今圣上立下从龙之功,忠靖侯爵位也是世袭罔替。

  要说尊贵长久,史家早已胜过贾家。

  所以贾母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样的爵位对一个家族的巨大影响。

  贾赦的侯爵位,再经三代降等相传,便会无法与二等伯并驾齐驱,而三代之后,还会继续降等承袭……。

  而贾琮的二等伯是世袭罔替,便是再传十代,还是二等伯。

  贾母可以清楚预见,贾家依此后延三代,贾琮这一支庶脉,会成为无可辩驳的主脉嫡支。

  将来家族宗祠之上,受人尊崇的太诰夫人,便是成了贾琮你那个出身低贱的娘。

  到了那个时候,谁还会记得她这个曾经贵为一品的国夫人。

  想到这些,贾母的心中有些悲喜难言,怅然若失。

  这让贾母竟鬼使神差般,想起贾琮的生娘。

  那个女人都死了多少年了,当初她被抬进东路院,自己羞愤欲狂,直到她难产而死,自己都没去看一眼。

  连她什么模样都不知道……,满府的人也就玉儿她娘,当年青春调皮,去东路院偷瞧了几回……。

  ……

  薛姨妈说道:“老太太,你家琮哥儿当真不得了,如此年纪便是世袭罔替的伯爵,贾家一门双爵,这该多大的体面。”

  贾母平常就喜欢和薛姨妈打牌唠嗑,因为薛姨妈有项别人没有的好处。

  就是特别会说话,这夸人的话总能说到贾母心坎里。

  一门双爵这几个字,便是命中了贾母的心坎。

  连带着将来嫡脉衰落的惆怅也减弱大半,毕竟那都是她的身后事了,眼下一门双爵才是她实打实的体面。

  贾母的性子有一样好处,便是不舒心的事情,不会过多虚耗心思,心中转几下就不去想它,剩下的都是高乐的事情……。

  忠靖侯夫人李氏也是个人精,见了自己妯娌陈氏的表情,如何不知道她的心思,左右她这一房也没养出嫡女,没什么想法。

  她也知道自己这位二嫂,从小带大长房嫡女,视如己出,所以她也愿意帮着妯娌摇旗呐喊。

  再说当年她在荣庆堂见过贾琮一面,那模样人物让人印象深刻,还有如今的爵位,的确是没得挑。

  李氏半开玩笑的说道:

  “姑太太,琮哥儿能为太过扎眼,我看可在老亲世勋中早些给他寻门好亲,不然贾家的门口真要给人挤破了,呵呵。”

  这话一说,堂中几个老女人都目光闪烁,薛姨妈心头一阵泄气,要在老亲世勋中寻,薛家哪里有勋位……。

  宝钗听了这话,只想尽快逃离荣庆堂,省的心中针扎猫挠似的难受,只是她是晚辈,又不好提前离开。

  贾母看了一眼陈氏目光中的希冀之色,她当然知道这老二侄媳的心思,她对云丫头还是上心的,估计也早相中了那小子。

  原先贾母觉得贾琮配不上湘云,如今颁下册封圣旨,她可再没底气怎么想了。

  如今她想的是,亲上加亲好像也是件不错的事……。

  不过她毕竟做了辈子一品诰命,官宦儿女的事情见得多,却知道这件事,可不是那么容易了。

  不动声色的说道:“要说琮哥儿没封爵之前,他的亲事我这个祖母是能做主的,不过如今却不一样了。

  他是因军功封爵,年纪又小,过了几年成人,宫里说不得会有令谕,这种事情也是常见,我老婆子也不敢给他瞎做主。”

  李氏和陈氏都是侯爵贵妇,最明白世勋豪门里那些事,一听这话就反应过来,还是姑太太老道,这说的是赐婚!

  皇帝给心腹臣子本身或子女赐婚,那是圣驾笼络臣子最常用的手段!

  这琮哥儿如此年纪,就被皇帝封了世袭罔替的伯爵,真正的简在帝心,再加上还未到舞象之年,将来必定是要被赐婚的。

  李氏和陈氏对视了一眼,都知道了对方的意思,自家的三老爷那可是圣上的从龙之臣。

  只要三老爷去和圣上进言,请圣驾给琮哥儿和云丫头赐婚,一个是从龙之臣,一个是简在帝心,简直天作之合。

  薛姨妈毕竟是皇商之妇,不是勋爵贵妇圈子里的人,并不懂其中的奥秘。

  只觉得老太太和两个侄儿媳妇像是在打哑谜,她们几个到底在说些啥呀……。

  可是宝钗却比她母亲有见识许多,心思也是聪慧过人。

  刚才她听老太太说,琮兄弟封了爵,她就不好给他的……亲事做主,还说宫里可能有令谕,还说这是常有的事情。

  再看史家两位太太发亮的眼神,宝钗突然明白过来,脸色慢慢变得煞白。

  心头就萦绕两个字眼:赐婚,湘云……。

  怪不得云丫头突然被送到贾家小住,而且还听说她巴巴的去看琮兄弟入城,每次说到琮兄弟,她眼中的得意都藏不住……。

  贾母只是看着两个侄儿媳妇的表情,心里却是明镜似的,不过她也不会表态,让她们自己折腾去,不管怎样对贾家都有好处。

  至于原先想撮合贾琮和宝钗的心思,早就被她抛在一边。

  ……

  就在贾琮封爵的第二天,贾琮的老相识,工部营缮司郎中秦业找上了门。

  大半年没见,秦业倒是没有太大的变化,女儿的杳无音信,似乎没对他造成太大的困扰。

  只是他看着贾琮的目光却有些复杂,这个当初和他一起去金陵公干的少年,当年还只是个七品小官。

  如今却已贵为二等伯爵,想当初他和自己女儿还有说不清的干系,要说自己女儿的眼光是真不错。

  秦业这次过来,是因为皇帝将原来的宁国府赐给贾琮居住。

  但是宁国府是敕造国公府,让一个二等伯居住,府中原有公爵建制,需降格为伯爵规制,否则便是僭越,这是马虎不得的事。

  工部营缮司作为营造司衙,便是降格规制的官方权威机构。

  当年两人在金陵曾有半年的同僚之谊,本来应该是关系比较亲近才是。

  但是出了可卿的事情,贾琮对秦业此人的品行,有了极大的成见,虽然可卿如今一切无恙,还在金陵帮自己掌管鑫春号。

  但这没有改变他对秦业的隔阂和冷淡。

  在秦业看来,贾琮大概是如今发达显贵,有些看不上自己这个官小职微的营缮郎。

  如今宁国府被抄家除爵,女儿又和离失踪,他和贾家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关系,已完全付之东流。

  心中虽然有些无奈,不过如今帮贾琮降格宁国府规制,他还是颇为上心的,多少想凭此事和贾琮拉拢关系。

  很多勋贵都是喜好奢靡富贵之气,或许这位新晋升的少年伯爵,也有这方面的喜好。

  如果让他保留一些国公的奢靡规制,只要不是大僭越之处,他秦业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

  宁国府需要改制的地方,主要是正府的规格、大门的尺寸、檐角的装饰、门槛的高度、甚至门口镇狮的规格。

  这些都要从公爵制改成伯爵规格。

首节 上一节 223/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