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231节

  但是从三品散勋只是虚名荣耀,和从三品实职无法相提并论。

  因为按大周官制,晋升从四品实职必须是两榜进士出身,就像是武勋爵位必有军功才能封爵。

  这是文官仕途的铁律,不然科举伦才便会形同虚设,寒门学子根本无法与贵勋子弟相争。

  国丧科举选才之路,天下士子离心,那就离亡国不远了。

  当年贾政作为荣国公嫡次子,敕造荣国府继承者,太上皇赐官不过工部主事。

  沉浮十余年也不过升任从五品工部员外郎,想要升到从四品官职,绝对是不可能的,就因为他非两榜进士出身。

  身份尊贵的国公嫡子尚且如此,可见从四品实职须两榜进士出身,是何等森严的官制铁律。

  所以,贾琮眼下升到正五品火器司监正,他在文官之路上已到了瓶颈。

  哪怕他如今封了世袭罔替威远伯,在文官实职之上,也无法再进一步,因为他只是一个举人,而不是进士。

  ……

  所以,此次他在辽东立下大功,嘉昭帝册封伯爵,赐相等爵产,授予从三品散勋号,却没有加封实职。

  嘉昭帝在政事上是缜密明君,虽然他对贾琮有重用之心,但他也绝不会为他破例,做冒天下之大不韪之事。

  如果贾琮今后就靠着爵位,一千石爵产,五品实职,在他的伯爵府中逍遥一生,也不是不可以。

  一个世袭罔替伯爵,位份贵重,似乎已没必要再去苦熬科举的辛苦

  但是时间一长,这必定是要失去君心,因为那不是皇帝的初衷,也不是世袭罔替恩典该兑换的价值。

  就像柳静庵说的:你已踏入官场,因果纠缠,难以轻易脱身!

  现实的情况,还真不允许他从此安享富贵,得过且过。

  想要打破目前的僵局,贾琮只有一条出路,重返科举考场,只要取了两榜进士功名,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

  剩下的只是看皇帝自己怎么安排了,因为贾琮该做的努力已做到了。

  如果不是柳静庵有超乎常人的敏锐洞察,以及对宫城中那位九五之尊透彻的了解。

  这其中的迷离深意,贾琮自己或许很难参透。

第326章 乔迁伯爵府

  大周宫城,乾阳宫。

  时间进入六月,神京城内已渐入盛夏。

  刚过晌午,正是一天中最炎热的时候。

  外头明晃晃的烈日光焰,从殿门处映照进来,在黑色京砖上留下黑白相间的阴影。

  大殿之中有些闷热,御案上摆着一盘冰镇的蜜瓜,两个宫娥香汗淋漓,站在嘉昭帝身后打着团扇。

  郭霖手捧着一本灰白色秘札,小步快走进入大殿。

  “启禀圣上,中车司神京档头送来荣国秘札。”

  嘉昭帝对着身后挥了挥手,那两个打扇的宫娥便退出了大殿。

  “念!”

  “六月十日,工部营缮司秦业入查封宁国府,商议改制之事,贾琮言府中僭越之处不得留置一处,凡过于奢靡皆改清简。”

  “六月十日,贾太夫人欲安置贾珍遗孀尤氏、配犯贾蓉于伯爵府,贾琮以未室之人不纳族亲,不违朝议为由拒绝。”

  “六月十二日,贾琮与内阁大学生蔡襄三子蔡孝宇,在城北春华楼会面,详谈内容不明,查两人为青山书院丙文馆同窗。”

  “六月十四日,为贾赦庶女迎春议婚期之日,下聘者为大同世袭指挥孙占英子孙绍祖,至期未至,贾府中人隐怒。”

  “六月十六日,孙绍祖入贾府拜帖求见贾琮,贾琮未见,传话:贾家贵女,不嫁猪狗之辈,再入门必断其腿……。”

  嘉昭帝听到这里,脸色也是一片古怪,贾琮也算博学儒雅之人,却不知为何会对人如此恶言。

  但这事并没引起他的兴趣,他关注的是贾琮在开府之前,对荣国府提出的诸般要求,完全采取了屏蔽的态度。

  “六月十七日,贾家传官媒上门,交于退亲文书,以孙绍祖违信而退亲,退罚之资于城西施发义粥……。”

  “六月十八日,贾琮至洛苍山柳宅拜会柳静庵,此后留宿柳宅二日,柳静庵授业讲文,疑有春闱之念。”

  嘉昭帝听到这里目光一闪,压了一下手,郭霖便很有默契的停了下来。

  郭霖有些诧异说道:“圣上,那贾琮已贵为伯爵,又有五品官身,奴才真是看不懂,他为何还要春闱。

  便是考了状元,也不过赐从六品翰林,他岂不是多此一举?”

  嘉昭帝冷冷一笑:“一般人都会如你这般想,不过柳静庵可不是一般人,他知道贾琮如果不入春闱,一辈子就是五品实职!

  他视贾琮为衣钵之人,他的弟子如果连个进士都不是,岂不是折了他文宗学圣的名头,或许他看出了朕的心思,也未可知……。”

  “继续。”

  “六月二十日,工部营缮司完成府邸改制,荣国府传六月二十三日贾琮迁居伯爵府。”

  郭霖又道:“按旧规,中车司需派人坐府,只是贾琮回绝贾太夫人分派荣国家奴,所用奴仆皆为新契之人,暂时安不得人手。”

  嘉昭帝微微一笑:“看来贾琮对荣国嗔念已重,连半分缝隙都不愿给人留下。”

  而这点也是嘉昭帝乐见其成的,说明一切都在按他的预想发展,只是贾琮这人心思倒是十分缜密……。

  又说道:“顾延魁在大同巡查军中舞弊之事,那个孙绍祖是大同世袭边军之后,却会和贾赦攀亲,查一查此人。”

  ……

  嘉昭十四年,六月二十三日。

  前天,从江南买的三十名家奴就已到达神京。

  这些家奴都是鑫春号从江南各地精挑细选而来。

  如今鑫春号分铺已遍布扬州、苏州、宁波、金陵、福州等地。

  在神京陆续收养的孤儿,经过两年教养,满十三岁便会发到各地店铺学徒,培养未来可用人手。

  眼下鑫春号涉及的区域和人脉日渐壮大,搜罗些出色人口,自然不是难事。

  秦可卿出身官宦之家,又在大户当过家,如今贾琮封爵开府,这第一批卖身家奴,关系到伯爵府初立,这让她非常上心。

  而江南之地人口众多,物产文教都胜过北地,家奴的质素其实比北地要好不少。

  这几年因天灾、家祸、贬抄等各种原因,沦为奴籍的人极多。

  足够秦可卿挑选出家世清白、性子稳妥,模样周正的人口,甚至有几个还懂得识字算筹,可算极为难得。

  三十名家奴到了以后,贾琮便让柳嫂带着他们,花了两天时间,将伯爵府里外都清扫干净。

  而且,和三十名家奴同时船运过来的,还有大批精美典雅的江南物件儿。

  不仅有床、桌、架、椅、凳等各类家具,还有各类日用瓷具器皿、古董摆设、帘幔锦被等东西。

  如果不是贾琮在信里嘱托,如今新府立居,不宜过于张扬,曲泓秀和可卿只怕还会送来更多物件。

  而原先宁国府被抄家,很多名贵的家具都被抄没,剩余的残缺物件也都被贾琮清理。

  连门口那两个石狮子,都让他叫人扔了。

  ……

  而这天一大早,后街之上早停了几辆大车,一箱箱行李陆续从清芷斋中搬出装车。

  王熙凤叫平儿带了五六个手脚麻利的婆子,也大早到清芷斋帮衬操持。

  毕竟王熙凤是贾琮的亲嫂子,小叔子出门立府,该有的场面礼数还是少不得的。

  黛玉、探春、迎春、湘云、惜春等姊妹也都大早过来相送,个个都笑语晏晏,气氛很是欢畅。

  宝钗带着莺儿也一早过来,依着江南的习俗,还带了许多精致的盆景花卉、床帐、纱枕、锦褥、茶具作为乔迁之礼。

  芷芍、五儿、晴雯、英莲等更是满脸喜色。

  这下要搬到新的伯爵府过活,那里人口简单,他们三爷就是最大的,可再也不需要看什么人脸色。

  那里可没西府怎么多长辈和主子,进出都是清清爽爽的,日子过得必定越发畅快。

  而且伯爵府就是原来的宁国府,她们这些人也从没机会来过,只是听说和荣国府一样大,甚至还要更好些。

  等到都收拾完东西装车,五儿又锁了的院门,朝阳照射门檐下那块黑底金字匾额,清芷斋几个字熠熠生辉。

  贾政对贾琮出府立居颇有些不舍,总觉得从此荣国府少了个文华种子,但这是圣旨封赏,毕竟也是好事。

  只是,作为荣国府袭府之人,他已交代下来,从此清芷斋锁户,不再安排他人入住,留给贾琮偶尔回府时居住。

  ……

  后街之上,七八辆马车陆续启动,其中有几辆装了贾琮等人的行李物件,其他几辆却是坐了府上众位姊妹们。

  早一日,姊妹们就和贾母说过,今日三哥乔迁新居,她们要去过东府庆贺。

  其实就是乘着便利去东府逛上一天。

  以前她们都听过东府轩阔豪华,府后还有一个荟芳园,更是个很好的去处,连荣国府都比不上。

  只是以前,除了一年三祭会去东府贾氏宗祠,其他时间,老太太是不许黛玉和三春姊妹去东府的。

  至于原因,只有精明干练的探春,在下面婆子口中听说过一些,据说老太太嫌东府名声不好,姑娘家过去会惹闲话。

  但如今却完全没这个顾忌,因为宁国府已不存在,府上原先的人口全部散尽。

  如今这里是威远伯爵府,是一座改制修葺的全新贵勋府邸!

  浩浩荡荡的车队绕到宁荣街,一直在伯爵府正门西角门停靠,并依次进入角门。

  这景象吸引了宁荣街上许多贾家六房子弟,纷纷驻足观望。

  依稀看到那些马车驶入北角门,从马车上下来一个俊美少年,还有几个华服美丽的姑娘,以及不少如花似玉的丫鬟。

  绫罗清研,钗簪宝光,香脂盈香。

  豪门生俊彦,人间富贵春,好一幅令人神往的华美气象。

  去年今日之时,宁国府被无数锦衣卫包围查抄,覆灭于顷刻之间。

  只过去了一年时间,贾家便有峥嵘弟子骤然崛起,重新入驻这座豪阔的府邸。

  而且这位荣国长房的庶子,被圣上敕封世袭罔替威远伯,他的子孙都将在这种府邸世代而居

  让人凭空生许多感慨,其亡也忽焉,其兴也勃焉。

首节 上一节 231/2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