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232节
王夫人见贾琮只请了女眷,却没叫她的宝玉,心中不自在,自然也不来。
倒是王熙凤带着平儿过来入席。
一顿乔迁酒宴就此开席,席上都是自己姊妹,亲密无间。
王熙凤也是个能来事,懂得凑趣的,推杯换盏,常常说些热闹话。
酒宴的气氛倒是被烘托的很好,等到散酒之时,已夜色幽蓝,贾琮又把众姊妹和王熙凤等,亲自送回西府。
等到贾琮返回东府时,在二门口看到等候在那里的江流。
那日他在荣庆堂提到孙绍祖出身大同世袭边军,贾家与之结亲有结交边将之嫌,当时他察觉到贾赦的表情十分古怪。
心中便有了疑虑,于是这两天让江流在外头查探,孙绍祖和贾赦是否还其他勾连。
江流见到贾琮,便上前说道:“三爷,我跟了大老爷两天,看到他常去宏平街一家皮货店,那是家三间开脸的皮货店。
专卖虎、熊、豹等北地裘皮,还兼卖一些北地药材,这家店的老板,表面上是店里坐堂的掌柜,但他对大老爷十分恭敬。
这家店的幕后东家必定就是大老爷。”
贾琮听过心中一惊,他在家中,从来没听说过贾赦在外开有店铺,既然隐瞒不说,必定就有蹊跷。
而且卖得都是皮裘药材等北货,而孙绍祖就来自北境大同,这就有些凑巧了。
他记得芷芍告诉过他,自己还在辽东时,宝钗因薛蟠从大同做生意回来,就送了些大同的皮裘和药材给自己
据说大同那边这种北货很多,那贾赦的店铺偏偏就卖这些东西,那他这家店和大同孙家有关联,其中可能性不小。
江流又说道:“我听附近的街坊说,店里生意不错,经常有外地商队过来取货,不过都是晚上过来,装完货就走。
至于那里来,往那里去,这些街坊就不知道了,而且今天孙绍祖来过店里,然后下午突然就离开了神京,不知去了那里。”
贾琮听到这里,目光有些闪烁。
他是知道贾府最终败落,其中一项罪名便是贾赦交通边将。
结识边将并不算罪过,交通两字就有商榷空间了,有勾结枉法之意.
而贾赦又如此迫切,通过迎春的婚事交好孙家,难道哪项罪责正应在大同孙家身上?
第327章 防祸改薄命
荣国府,梦坡斋书屋。
贾政望着贾琮,颇有些意外的说道:“琮哥儿,你怎么突然想要接二丫头入住伯爵府?”
贾琮微笑道:“我就二姐姐这么一个胞姐,当年我从东路院迁入西府,不过才十岁,二姐姐对琮手足情重;
琮生母早亡,这些年来,衣袜鞋履,寒暑冷暖,二姐姐都无微不至,琮心中无时不忘。
只是二姐性子柔顺,矜持寡言,又是庶出之女,将来婚嫁多有隐忧,再加上又出孙绍祖之事,虽免误入污浊之患,多少有些不美。
如果让二姐姐迁入伯爵府,以后她便是伯爵府长小姐,有我做弟弟的护持一二,将来不管是过日子,还是寻婚姻归宿,都有不少益处。”
贾政听了这话,眼神恍然,他是大族子弟出身,自然是懂贾琮的意思。
说道:“琮哥儿的意思是要给二丫头抬身份!
本来她是庶出之女,将来出阁难做世家大族正妻,多半要嫁中下之家;加上二丫头这性子,日子要想过得和顺,只怕有些不易。
但是做了伯爵府的长小姐,那便多了一份贵重,不仅省了不少出身隐忧,将来婚嫁旁人更不敢小视。”
想到这里,贾政神情满意,望着贾琮言道:“难为你小小年纪,自身荣发之后,也不忘关怀姊妹,为其计谋深远。
此事我来和老太太去说,自然没有不愿意的。”
贾琮要接迎春入住伯爵府,除了他和贾政说的原因,还有另外一重原因却没有说。
自从他让江流查出,贾赦在外私开的皮货店,并且贩卖大同北货,而且和大同世袭指挥孙家,深有牵连。
而且每每有外乡商队,夜间才来店里取货,行为有些鬼祟,其中多半深藏隐祸。
他想到红楼贾家遭遇大难,便是因贾赦作祸,被朝廷削爵发配,宁荣两府大厦倾倒。
其中最重要的罪名,就是贾赦交通外官边将,至于是通敌还是谋反,并无详述。
根据查探到的这些消息,不管是直觉,还是有因推断,他几乎肯定交通外官的罪名,必与此事相关。
一旦贾赦祸事被拆穿,他自己除爵发配也就算了,重者整个荣国府都要被抄家查没。
其他人倒也罢了,贾政一向待自己亲厚,还有园中那些姐妹都要连带遭殃,这是贾琮万不能接受的。
不过真的到了那一步,作为牵罪的二房,毕竟不是主要目标,到时候捞几个姊妹出来,应该不是太难的事情。
还有一种可能,如果贾赦事发问罪,被拿问的只有荣国长房,荣国二房可以幸免。
这种可能性也是极大的,因为当初贾代善临终遗奏,长子袭爵,次子袭府,将贾家世袭一分为二,实为分宗立房。
而且贾政为官虽平庸,但官声一向不错,长房获罪,二房保存,这样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当初贾代善如此安排,可能就是为将来家族留存,多上了一道保险,免得一旦生出罪责,全族玉石俱焚。
但是不管最终会出现哪种结果,身为贾赦子女的贾琏和迎春,都万万逃不过牵连,因为血亲之故,极难得到开脱。
最后的结果必定是发配充军,或入教坊司。
其中,贾琏身为嫡长子更是首当其冲。
本来,贾琮身为贾赦庶子,如果长房被入罪抄家,他也绝难独善其身。
好在如今他已爵封威远伯,皇帝又赐他立府别居,已等同分宗立户,这也是皇帝一直的用意。
所以,就算荣国府如今山崩海陷,都不会对他有什么影响。
现在,他最需要防范于未然的,就是尽快做好铺垫,把迎春从荣国府中摘出去。
好在,他和迎春是同胞血亲,关系比其他姊妹更亲近,要将她接到伯爵府过活,他有很充分的理由。
而且,在贾赦作祸这件事上,他不会去推波助澜,也不会去设计举报。
因为事情一旦暴露出来,对于造成的伤害和影响,贾琮并没有把握能完全控制态势。
好在不管出现怎么样的局面,对黛玉几乎没什么影响,因为她只是寄居贾家的表亲。
除了株连九族,怎么也伤害不到她。
……
荣庆堂。
贾政将贾琮要接迎春入伯爵府的事,和贾母详细禀明。
贾母还没说话,王夫人听了却皱眉头,宝玉自小就是姊妹们陪着长大,把这几个姊妹看得极重。
如今贾琮接走了迎春,我的宝玉少了一个姊妹陪伴,心中必定不喜。
这琮哥儿也是多事,得了伯爵便了不起了,连家中的姊妹他都要带走。
王夫人手捻数珠,对着贾母说道:“老太太,前儿你让琮哥儿接珍儿媳妇入府,他却是否了的。
如今又要接二丫头入府,厚此薄彼,珍儿媳妇脸上可会不好看,外头亲戚知道了,会不会惹出话头。”
贾政皱眉道:“珍儿媳妇只是琮儿的族嫂,亲情疏远,二丫头可是他的亲姐姐,两者如何同日而语。”
贾母看了自己这二媳妇一眼,说道:“我看这事可以,二丫头性子软和,不如三丫头灵巧厉害。
毕竟也是庶出,又遇上孙绍祖的事情,将来许人说亲都不好弄。
她入伯爵府成了长小姐,有她兄弟镇在那里,将来不管怎么样都不怕吃亏。
这小子还算有些良心,前面搅黄了二丫头的亲事,这会子来找补了,我看这事就这么办。
再说,东府和西府,就是一墙之隔,住在哪里都一样,我要是想她了,几步路的事情就叫回来了。
凤丫头,伱也给你妹妹归置归置,挑日子送到东府安顿起来。”
王夫人听了贾母的话,一肚子丧气,她是没想到老太太对这事居然挺愿意的,甚至巴不得早点送去。
这小子这种搞法,园子里几个姑娘,迟早都被他拐到东府去。
王熙凤心思比王夫人灵巧,更不像王夫人那样,事事都挂着凤凰儿子宝玉,所以她冷眼旁观,却看出贾母没说出口的那层心思。
自从贾琮封爵开府,王熙凤在一边算是看得透透的,这小子的门槛真是比贼都精,这边想往东府掺沙子,楞是连条缝都找不到。
眼看着就像断线的风筝,怎么拽都拽不住了。
可是二妹妹去了东府,那就完全不一样了,二妹妹可是老太太从小在身边养大,这祖孙情分可不一般。
二妹妹要是去了东府,那东西两府的关系就缓和了,总有这么一层关系牵连着,老太太必定是乐意的,对荣国府的将来也有好处。
只是太太满心都是宝兄弟,却没看出这一层意思。
这二丫头木头一样的性子,摊上这样一个兄弟,也是一场大造化。
虽然她被老太太带大,但是去了东府之后,这心思必定偏心她兄弟,不过这都是小事……。
第328章 秘劄藏凶机
教坊司,琵琶色乐房内室。
邹敏儿递上刚刚整理好的密劄。
“关于孙绍祖的密劄线报都整理妥当,请娘子查验。”
秘劄上的信息,都是中车司安插在各处的探子,各自上报自身渠道获取的消息。
这些上报信息的探子,资素不一,大部分人只是粗通文墨,收集消息的角度各不相同,详略程度也参差不齐。
需要专人进行筛选、比对、分析,才能梳理出想要的事件完整脉络。
邹敏儿大家闺秀出身,精通文墨,心思细腻,遭遇大难后,心志和耐心愈发坚韧无比。
所以,她很适合做这种既繁琐枯燥,但又需极高文墨和智慧的差事。
当初杜清娘在她生死之际救下她,最终以教坊司琵琶乐娘的身份,将她引入中车司,也算慧眼识珠。
只有经历过生死磨砺的非常之人,才可以做这种非常之事!
当一个养尊处优的千金小姐,一下子沦为教坊司乐妓,甚至几乎沦为权贵床弟的玩物。
这种刮骨之痛,足可永久塑造和改变一个人。
独处一室,抽丝剥茧,发现真相,可以让邹敏儿得到一种异样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