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263节

  这周君兴好凌厉的手段,他入宫之前,必定已料定先机,一旦将罗青昌泄密之事上奏,圣上定会关注此人泄密来由。

  而此人身上牵扯吏部考功晋升舞弊,必定会令圣上震怒,于是他提前便将此事查明,并写好奏章,这是要让圣上先入为主。

  一份奏章就将八名官员打落尘埃,而这八名官员落网之后,还会攀咬出多少人,就谁也说不准了……。

  如此精准揣测圣意,勾连祸结,凌厉险恶,无所顾忌,不愧酷吏之名,推事院被此人把持,朝堂之上只怕从此无宁日。

  或许就是因他这种性子,圣上才会提拔他做推事院魁首……。

  顾延魁和韦观繇心中恻然,这人就是圣上的利刃,说好听点是用他整顿吏治,说得僭越,就是用推事院辖制百官。

  ……

  嘉昭帝将那份奏章看了一遍,厉声说道:“推事院全力侦缉,涉及司功舞弊人犯,据实办理,绝不可枉纵!

  周素卿供状泄密一事,查据实证者严惩,未脱嫌疑者追查,阴私流毒之辈,不可有遗漏,以免再生肘腋之患。”

  嘉昭帝又对周君兴一番提点吩咐,便让他先行出宫,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整个过程都未回避顾延魁和韦观繇。

  等到周君兴出宫后,嘉昭帝又对两人说道:“官员枉法贪卑,勾结纳垢,败坏吏治,长此以往,必成大祸。

  朕用推事院之严峻,便是想要整顿官场,去腐生肌,导引清流,震慑宵小。

  两位爱卿都是本衙首官,当引以为戒,整肃本部堂吏治!”

  顾延魁和韦观繇心中凛然,连忙齐声应下,刚才嘉昭帝和周君兴一番奏对,对他们岂非不是一种震慑。

  特别是此次泄密要犯就出自大理寺,作为大理寺卿的韦观繇,更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嘉昭帝说道:“既然泄密一事,推事院已查问追究,暂时除去后顾之忧,金陵周正阳一案,就必须加紧排查。

  关联此案文牍讯息传递,朕会派内衙精锐负责,以免再生变故,除了杨宏斌继续在金陵理事,朕决意再派得力之人下金陵协查。

  两位爱卿可推荐可靠人选,供朕参详。”

  顾延魁听了这话,长舒了一口气,此案主犯周正阳是正三品武官,所统之兵隶属兵部,所领军职由五军都督府所辖。

  如今五军都督府已深牵其中,两名五军都督府官吏因此死于酷刑,兵部就能完全置身事外?

  推事院的酷吏正在敲骨吸髓般,以此事为起点,挖掘和牵连出更多的罪状。

  为今之计,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侦破金陵大案,将周正阳缉拿归案,将因此不断扩大的漩涡,尽快予以终止。

  只有这样,圣上才会放下高举的屠刀,虽然被推事院牵扯出来的官员,很多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但水至清则无鱼,朝廷上至清至廉的官员,又能有几人,衙门要开,事情要做,一旦毫无节制牵连,只怕就要生出大乱。

  顾延魁思索片刻,说道:“启奏圣上,臣举荐威远伯贾琮下金陵协办此案,当年水监司大案事发,就是贾琮在金陵屡出奇谋,勘破案情。

  使水监司首犯邹怀义伏法,他对此案来龙去脉熟悉,且贾琮此人文武双才,善用奇谋,精于将兵,臣认为他是下金陵最合适的人选。”

  大理寺卿韦观繇也说道:“臣附议,周素卿就是贾琮在辽东擒获,说明他对水监司大案关窍细节,知之甚深。

  他和杨宏斌曾在金陵携手破案,彼此关系熟悉,必定配合默契,再加上贾家本就是金陵大族,有地利人脉之便。

  贾琮确是圣上侦破金陵要案的不二人选。”

  韦观繇和顾延魁是一样的想法,派出最得力的人,早点填上金陵的窟窿,再拖延下去,不知推事院会祸害掉多少人。

  而且,泄密之人就出在大理寺,如果周正阳一直逍遥法外,他这个大理寺卿就要做到头了。

  嘉昭帝看着两名老臣脸上急迫的神情,看了眼案上那份周君兴侦缉吏部舞弊的奏章,嘴角紧紧牵动。

  不管是中车司还是推事院,利刃出鞘,欲杀而未杀,才是它最具威慑的时候。

  ……

  宁荣街,伯爵府,贾琮院。

  自从改进型红衣大炮确定营造规格,火器工坊主要事务便是火炮批量锻造。

  贾琮善于火器研发改进,但对火器营造具体事务并不在行,那是火器司副监刘士振的专长。

  因此最近火器工坊最忙碌的就是刘士振,每日都见他在工坊里进进出出,全身心督造新式火炮。

  嘉昭帝已决定抽调部分新式火炮,优先装备松江与苏州沿海关隘,因近半年时间,这些地方常有倭寇沿入海口西进袭扰。

  贾琮也有意识的停下火器研发事务,因大周目前营造工艺水平,他提出太多新式概想,眼下也无法实现,所以他在公务上清闲下来。

  更多的时间花在研读书经,时文制艺,或定期上洛苍山听柳衍修授课。

  这天上午,他和迎春吃过早食,贾母的大丫鬟鸳鸯,来请迎春到西府见客。

  说是金陵甄家太太带着甄三姑娘,远道来神京,因宫中老太妃这年身子不好,所以甄家女眷要入宫朝拜老太妃。

  因甄家和贾家是金陵世家老亲,所以见过老太妃后,她们也来拜会贾母,同行的还有北静王妃,因北静王妃出嫁之前,便是甄家二姑娘。

  这里面的关系倒是有些复杂,贾琮听了也是一愣。

  贾琮十岁前都在东路院窝着,几乎处于隔绝内外的状况,而后去青山书院读书,也是常年不在家。

  之后下金陵上辽东,在府上的时间也不太多,再加上甄家和贾家日常来往,不像王、史、薛那样频繁,自然对甄家没太多概念。

  自从贾家八房定居神京,因甄家无人在神京为官,甄家的根基依旧驻守金陵,因此贾家和甄家在神京的来往,不像其他几家那样密切。

  贾琮和贾母又是多年隔阂,平日荣庆堂能不进就不进,自然能听到甄家的信息就更少了。

  ……

  不过鸳鸯从小就跟在贾母身边,对这些老亲的关系,比旁人都要熟悉。

  自从贾赦邢夫人逼娶鸳鸯做小,经过荣庆堂一场风波,鸳鸯算是减去了后顾之忧。

  那日荣庆堂上,鸳鸯要断发明志,也是贾琮及时出手制止,之后在贾母房中,老太太又对鸳鸯说了那一番话。

  虽然鸳鸯表面上不显出什么,心底岂能不对贾琮愈发亲近。

  见贾琮有些迷惑,左右女客还没到府,也还有时间,便把甄家的一些来由,和贾琮仔细说了一些。

  据说宫里有一位身份尊崇的老太妃,已年过七旬,是先皇洪宣帝的贵妃,是洪宣帝嫔妃中极少数还健在的。

  这位老太妃虽不是太上皇的生母,却对太上皇有养育之恩,太上皇视之如母,所以在后宫的位份十分尊崇。

  还有更要紧的一件事,这位老太妃出身金陵甄家。

  因有这位甄老太妃的存在,金陵甄家虽无开疆军国之功,也无世勋贵爵之位,但在江南之地,地位尊崇,富贵豪奢。

  相比贾、史、王、薛金陵四大家,有过之而无不及。

  更不用说与宝玉同辈的甄家二姑娘,还嫁给北静王水溶为正妃,贵妇位份比贾母都要高上一筹。

  不过这位北静王妃倒是个知礼的,平时只敬世家老亲的情分,尊贾母为长辈,从不在她面前摆王妃的架子。

  平日因为身份敏感,没办法常来贾家走动,不过和贾母的关系却是不错,这次也是借着老家女眷拜访,才陪着一起过来。

  迎春比贾琮多知道府上老亲的事情,也听说过甄二姑娘的来历,但是对甄三姑娘也是第一次听说。

  好奇问道:“他们家女眷入宫朝拜老太妃,当家太太过来也是正理,怎么还让未出阁的姑娘抛头露面?”

  迎春有这样的疑问,也在情理之中,同来的那位甄三姑娘,既然称呼为姑娘,必定是个未出阁的千金。

  像贾家、甄家这样的世家大族,未出阁的小姐都是二门不出,大门不迈,极少显露人前。

  更不用说像这位甄二小姐那样,不远千里跋涉,入宫中朝见甄老太妃。

  鸳鸯笑道:“这事老太太闲时倒是说过,这位甄三姑娘是个不寻常的,在甄家里小姐中就是个厉害的,就像是我们府上三姑娘似的。”

  迎春望着贾琮一笑:“这倒是巧了,倒像是行三的,都是厉害角色。”

  鸳鸯也看着贾琮一笑,自然明白迎春的意思,贾琮不也是行三的。

  鸳鸯继续说道:“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原由,前些年这甄三姑娘年纪还小,老太妃深宫孤单,甄家就把三姑娘送入宫中陪伴教养。

  也就前几年才重新送回了金陵,所以老太妃对甄三姑娘格外亲近,这次甄三姑娘才会一起入宫朝拜。

  因是老亲女客到访,老太太让林姑娘、三姑娘、四姑娘见客,还让二姑娘务必一起过去。

  如今二姑娘是伯爵府长小姐,见甄家的女客,可不能少了姑娘。”

  自从贾琮接了迎春在东府入住,迎春是贾琮的亲姐姐,便是威远伯府的长小姐,这身份可比原先荣国府庶小姐,贵重了许多。

  贾母虽然和贾琮不亲,但贾琮小小年纪,就封了世袭罔替伯爵,文武全才,声名远播,如今是贾家毋庸置疑的门面招牌。

  甄家的女眷到访,其中还有和贾琮同辈的未嫁女子,男女有别,贾琮自然是不能出面的。

  让迎春出面见客,便是代表了伯爵府,代表了一门双爵的荣耀,对贾母和贾家来说就是体面。

  只是贾琮听说北静王水溶的正妃,居然就是金陵甄家二姑娘,心中多少有些警惕。

  对那个甄三姑娘却并不在意,一个未出阁女子罢了。

  关于江南甄家二姑娘和三姑娘,在红楼梦第五十六回出现。

第362章 心术为孤臣

  荣国府,荣庆堂。

  迎春跟着鸳鸯进入堂中时,却见满堂珠翠,香风浮动,已坐了不少人。

  其中有几个女子都是陌生脸孔,便知道是甄家的女客已到了。

  黛玉、探春、惜春等姊妹都在座陪客,往日总喜欢和姊妹们一同出现的宝玉,却不在堂中。

  虽然在贾家内宅,宝玉不避自家姊妹,但对甄家女眷来说,他却是外男。

  况且有甄家未出阁的小姐在场,贾母便是再溺爱他,也绝不会这时让他出现在荣庆堂,不然贾家就失了男女之防的大礼。

  迎春进入堂中,贾母笑着对在座一位衣裳华贵的中年妇人说道:“这个就是我的二孙女迎春,日常和她兄弟在东府住着。”

  迎春见这贵妇,三十多的年纪,容貌端丽,仪态大方,满头珠翠闪耀,浑身富贵气派,便猜到这位必定是甄家太太。

  甄家太太似乎对迎春很在意,仔细上下打量。

  见她比其他贾家小姐年长几岁,举止文静,秀美端庄,肤色莹润,风姿娴雅,已出落得十分出色。

  对贾母问道:“老太太,这位二小姐既住在东府,必定就是威远伯的亲姐姐吧。”

  贾母笑道:“正是,他们姐弟自小要好,我那孙子是个能折腾的,也就这二孙女能管着些。”

  甄家太太笑道:“老太太的二孙女,真是出挑的相貌气度,都中传闻贾家的琮哥儿才貌惊人,文武出众,世上少有,我却没机缘见过。

  这姐姐都这等气象了,那做兄弟的,还不知生成什么得意样子呢。”

  贾母虽很想说,我的宝玉也生得得意,并不比贾琮差多少,不过嘴上也只能客套几句。

  方才黛玉等姊妹都已见过甄家的女客,贾母又给迎春引荐见礼。

首节 上一节 263/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