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之扶摇河山

红楼之扶摇河山 第88节

  香菱听贾琮夸奖她,小脸一红,眼中却透着喜悦,说道:“我家对面有一家小私塾,我爹让我给私塾的张先生洗衣服,打扫塾堂。

  每个月能赚半吊钱,张先生见我干活勤快,便许我坐门口听,我听了两年认了很多字,张先生教的课,我背比堂上的小子都好呢。

  这磨墨也是我从张先生那里学的,不过去年张先生搬走了,我也没地方听课了。”

  贾琮心中了然,原来的时间线里,香菱潜心学诗,最后做出的诗连黛玉都赞赏,可见她本就能识文断字的,不然又怎么学诗。

  她坐在私塾门口听两年课,就能识字诵文,连学堂的孩子都不如他,说明香菱在读书上还挺有些灵气。

  “虽然认了不少字,就是没机会写,家里也没闲钱给女儿家买纸笔。”

  贾琮听香菱说得有些遗憾,看来她骨子里就有些偏爱文事。

  笑道:“我这里纸笔有的是,得空了我教你写字。”

  香菱喜道:“真的,谢谢少爷。”

  等到晚间休息,晴雯在小榻上又和贾琮说了些话,便沉沉睡去。

  贾琮隐约听见外间的小床上,香菱翻来覆去的声音,想是第一次在外过夜有些认生。

  第二天大早,贾琮就拿着写好的书信,让金彩派人带贾府的拜帖和书信,送应天知府贾雨村。

  贾琮见金彩今天依旧让小厮挑了礼盒出去送礼,看这礼品的规模比昨日还多些。

  便顺口问了一句:“金叔今日去哪家老亲送礼。”

  金彩答道:“今日给金陵薛家长房太太送礼,我们府上二太太在王家排行第二,而这位薛家太太行三,是二太太的亲妹子。”

  贾琮听了一楞,岂不是那位薛姨妈。

  ……

  应天府衙。

  贾雨村还没吃完早食,就接到从贾府送来信,看了后也是大吃一惊。

  信中竟写贾琮发现当年拐走甄英莲那拐子的踪迹,甚至连拐子的住址都写明。

  当年贾雨村穷困交加,如果不是甄士隐资助,他连上京赶考的盘缠都凑不齐,更不用说金榜题名了,甄士隐对他实有大恩。

  但贾雨村这人生性凉薄酷戾,做了高官后,当日姑苏那个闲散士绅,几乎已不放在他心里,倒是他的夫人娇杏时时念叨。

  他做梦都想不到,贾琮如何得知甄士隐和英莲之事,还突然书信举告那拐子的踪迹。

  虽然当年的恩义他已不放在心上,但如今有人重提,特别还是他视为恩主靠山的贾家人提起,他可不敢有半点怠慢。

  不然传扬出一些根由枝节,就要毁了自己的官声清誉,于自己仕途进发大大不利。

  于是急忙点起精干的捕头衙役,趁着大早上就去大宰门抓捕嫌犯归案。

  如能破了十年前姑苏拐人要案,说不得还能得个断案如神贾青天的名号,也是桩美事。

  ……

  大宰门巷子,董老二家院子附近。

  两个轿夫抬着一顶软轿,轿门上还扎着红绸,透着一股喜气。

  软轿边跟着一个须发花白的老仆人,走在最前面的是个十七八岁的俊俏少年。

  冯渊今天也是一身新衣,头发梳的油光,精神抖擞,一脸喜气。

  想到昨日水井旁打水的女孩,那娇润俏美的模样儿,似乎能沁入他的心脾,有了这样天姿国色的小美人儿陪伴,自己这一辈子知足了。

  想到那素云,冯渊当真是乐淘淘到不知所以然了。

  到了董老二家院门口,少年独自进去,却刚巧遇上董老二提着包裹出门。

  满脸喜色问道:“岳父这是往哪里去,我已筹足了五百两银子,今日特地来接素云过门,素云人呢?”

  董老二见了这少年,脸色一僵,后悔自己没早些出门,竟被这冯渊撞了正着。

  这时门口传来一个有些嚣张跋扈的声音:“董老二,你那女儿呢,今日我便要带人走的!”

  董老二一听这声音,立马脸色大变。

  ……

  只见院门口走进一个身材高大的青年,相貌堂堂,一身绫罗锦衣,富贵逼人,身后还带着四五个家丁,很有些气势。

  虽已是九月天气,这青年手上却不伦不类的摇着把折扇,一脸的骄奢纨绔之气。

  对着董老二颐指气使:“要不是我前几日去了镇江办事,早就来带人了,我那素云小娘子呢,爷这几天连睡觉都想着她。

  不要磨蹭了,快把人叫出来,爷可没功夫在这里耽搁。”

  那董老二一见这青年,便已慌了手脚。

  他因做洋货生意,押光了手上本钱,急迫之间,才将素云五百两银子卖给了冯渊。

  那知这金陵薛家的家仆给家里的少爷买妾,意外看到素云便上了眼。

  引了那薛家少爷薛蟠上门来看,那薛潘见了素云便挪不开眼,执意就要买下。

  董老二因先卖了冯渊,心中有了顾忌,薛蟠以为他要待价而沽,便开口出一千两买素云。

  这才让董老二动了心,准备卷来两家银子,再待上素云跑路,大赚一笔找地方逍遥,等到遇上还卖家,再卖一次素云,又可捞一笔。

  可没成想出了贾琮这档子事。

  贾琮虽然救了香菱,但有些因果并不会因此发生转变,薛蟠还是和冯渊撞到了一起,或许这是他们逃不开的宿命。

  董老二眼看一场祸事就要临头,如今那里能交得出人,再留在这里只有死路一条,一双小眼开始四处滴溜,就想找机会脱身。

第130章 薛门下拜帖

  董老二如今想起,对那姓贾的真是恨之入骨。

  那混蛋做事利索得紧,抓住了他的把柄,让他不得不就范,付了银子,就立刻将素云带走,没有半点拖泥带水,让他抓不住一丝空子。

  他本来还想等那混蛋走他的门路,顺便赚些利是回来,可到了晚间却越想越不对劲。

  冯渊倒还罢了,可那薛潘号称呆霸王,却是金陵一霸,家中又是金陵首富之一,亲眷故旧还都是高官,岂是他这样的瘪三能应付的。

  就算他还了一千两银子,对方没要到人,也绝不会放过他,最后他待定主意,只有一走了之才是上策。

  可没曾想那冯渊如此急色,竟一大早上门接人,让他没法及时脱身,结果让这两家人堵了个正着。

  ……

  一旁的冯渊听薛蟠提到素云,言语中都是猥亵调笑之意,不禁心中大怒。

  他自见了素云的娇润俏丽,便一见钟情,就像是着了魔一样,竟连以前好男风的怪癖都一并去了,更是立誓终身只纳素云一人。

  心中将这女子置于何等重要位置,可想而知,如今有人当面猥亵于她,如何能忍得下去。

  “你这人好生下流,竟然敢亵渎我的娘子,还不闭上你的臭嘴!”

  那薛蟠在金陵城一贯跋扈,哪里给人怎么骂过,勃然大怒:“你的娘子,就凭伱这相公样的狗才也配。

  那丫头是老子花一千两银子买的,你他娘的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和薛家抢东西!”

  董老二见这两家人吵得起劲,一下子都没留意自己,便脚步慢慢向后滑去……

  “董老二,你这个瘪三,他娘的给老子出来说道清楚!”

  “嘢,那老鬼头刚才还在这里,怎么就不见了。”

  “快去,看那小丫头片子在不在屋里,可别让爷的银子打了水漂!”

  薛蟠手下几个家丁冲进房里一顿找。

  “少爷,那小女子没在房里,连随身衣物都不见了。”

  “少爷,这小子抬了花轿过来,定是他将人弄走了!”

  一旁的冯渊气得浑身发抖,自己心心念念的美人,一心想要纳回家厮守一生,怎么又被卖给了别人。

  “素云是我先买了的,她是我的人,你们休想将她抢走!”

  薛蟠听了这话,像是烈火之上被浇了滚油,眼睛一下子瞪圆了。

  叫嚣道:“果然是这兔儿相公将人藏了,给我往死里打,打到他说实话为止!”

  ……

  薛家大宅。

  金彩带着小厮送礼上门,因往日逢年过节,金彩曾多次到过薛家致礼,和薛家长房太太也是熟识。

  金彩是贾府的家生老奴,在贾家老宅做了半辈子管家,比起神京的赖家两兄弟,更多几分体面和资历。

  不然贾家又怎会把金陵偌大根基老宅,放心交给金彩打理,贾母更将他的女儿鸳鸯视最心腹的丫鬟,疼爱信任几乎不下于儿子媳妇。

  那薛家太太是个最知世故之人,对金彩这样的自然多几分看重,又是在金陵常来往的老面孔,接了他的礼,特意留他喝茶说些闲话。

  “金管家,如今并不是年关,老太太和太太怎突然送来这些个礼,可是有什么说道。”

  金彩笑道:“这几日神京荣国府的琮三爷到了金陵,因家里有人返乡,所以老太太和太太才随礼过来,也是老亲日常的礼数。”

  “琮三爷?”薛家太太是王夫人的亲妹,只对宝玉、贾琏这些嫡子熟悉关注,连贾环这样的她都没印象。

  所以一下没想起这琮三爷是哪房子弟。

  金彩答道:“薛家太太久居金陵,神京那边子弟又多,你老一下子对不上也正常,这琮三爷是荣国长房次子,如今在二房膝下教养。”

  薛家太太听了一惊:“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前几日神京紫云号掌柜娘子,因回金陵盘账,闲话中提到荣国府出了位琮哥儿。

  说是今岁雍州院试被点了案首,还被皇帝封了官,是个极出色的,可就是你说的这位琮三爷。”

  金彩笑道:“姨太太说的没错,正是这位爷,这次琮三爷来金陵也是奉了皇命,要给皇太后抄写经文祈福的。”

  薛家太太笑道:“我听我家那掌柜娘子说了这哥儿许多事,这件件都听着离奇,这出色的孩子,怎么都是别人家的。

  他即到了金陵,那天我得请他来,和家里的兄弟姊妹见见面,我也好见个稀罕。”

  两人正说着闲话,突然外头一个婆子脸色慌乱的进来,像是出了急事,竟没顾外客在场。

  “太太,事情不好了,外头少爷的小厮回来报信,少爷在外面与人起了争执,把人家给打死了!”

  “啪“,薛家太太手里的茶杯没端稳,掉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薛家太太又怕又怒,问道:“怎么好端端的就打死人,这还了得,到底是怎么回事!”

  “少爷前些日子看中了一家的女儿,要买来做妾,今早便是过去接人,可没想到那家又把女儿卖给了别家,对方也是今天过来要人。

首节 上一节 88/75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我成了赵佶

下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