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177节

  红茶成了贡茶,肯定骚扰地方。

  但若交给朱国祥主持,就能控制骚扰程度,甚至带着大家一起赚钱,还可借机扩张朱家的势力。

  等时机成熟,朱国祥请求卸任,后来者怎不疯狂盘剥?

  两相对比,朱院长简直仁义无双。

  那个时候,朱家父子登高一呼,必定是万众景从。就连洋州地主,都有可能跟着造反,第一个攻击目标便是漕司行衙(贡茶管理机构)。

  这些计划,朱国祥都用拼音写在信中。

  朱铭骑马回去,刚到家门口,就见李继徽那家伙。

  这小老头儿可怜兮兮的,卑躬屈膝打招呼。

  朱铭却对其生不出丝毫怜悯,因为从钱忱口中,得知了不少内情。

  李继徽先是跟嗣兄的遗孀争房产,官司一路打到宋哲宗那里。他自己的儿孙不多,算上妻妾也才十几人,几十万贯的宅子怎住得满?可家道中落的堂兄弟,请求寄居在他家里,他一文钱都不愿接济,还让奴仆把堂兄给驱打出去。

  当然,霸占他人房屋的事情,实在有损声誉,朱铭肯定不会做的。

  “老先生,我已打听清楚了,”朱铭下马说道,“你那宅子,确是官家赐给家父。君子立于世间,怎能霸人屋宅呢?我明日便进宫面圣,请求官家收回成命!”

  李继徽吓了一跳:“不要……不必惊动官家,老朽愿意让出房屋,只求给些买房钱便可。先帝赐宅之时,耗费三十万贯建造,卖给阁下仅收取十万贯。”

  掏十万贯买房?

  扯什么淡。

  朱铭说道:“在下家贫,莫说十万贯,便是一万贯都拿不出。老先生不必担忧,等我进宫面圣,必可请求官家收回成命。”

  “八万贯!”李继徽开始降价。

  那宅子他万万不敢再要,因为皇帝已经下旨,以宋徽宗死要面子的性格,到时候肯定吃不了兜着走。

  就算皇帝不说啥,负责经办此事的盛章,也会坑得他家生死两难。

  李继徽不敢得罪皇帝,也不敢得罪盛章,却敢来找朱铭哭闹。因为朱铭的名声很好啊,彬彬有礼,清廉如水,不贪不占。

  说白了,欺软怕硬!

  “老先生莫要提钱,”朱铭拉着李继徽就走,“咱们这便进宫去,我定然帮老先生拿回宅子!”

  李继徽怕得要死:“不去,不必了……给五万贯便是。”

  朱铭叹息道:“我真没钱。我若有钱,还能跟好友合租房屋?”

  李继徽说:“官家定然赏赐令尊,现在拿不出五万贯,再等两年便可以的,写一张赊买房屋的契书就是。”

  朱铭假装思考片刻:“不如这样,既然官家赐宅,我父子俩自不能抗旨。但那是老先生的宅子,也没有强占的道理。建造宅邸时耗费三十万贯,想必屋宇广阔,住下两家人绰绰有余。便将宅子一分为二,我父子俩住一边,老先生住一边。至于房契,重写一张,私下赠予老先生。我父子俩,等于寄住在老先生家。”

  还能拿回房契?

  李继徽激动得浑身发抖,同时又感到害怕,这事儿传出去以后,会不会惹怒官家?

  朱铭说道:“私下赠予,官家也管不着。”

  李继徽还是没忍住诱惑,感激涕零道:“老朽活了半辈子,今日方知世间真有仁义之士!”

  朱铭搞这么一出,纯粹是在养望。

  他来东京干啥的?

  卖蜂窝煤赚钱吗?还是为了白捡几十万贯的豪宅?

  都不是!

  一是为了积累人脉,二是为了积累人望,三是为了获取官方资源。

  他对那处豪宅并无兴趣,做梦也想着造反的人,一城一地都可以放弃,几间破屋子又算个啥?

  但必须搬进去,而且是以寄居方式住下。

  再暗中刻意传播,必为天下美谈,能写进史书里那种!

  这种声望看似没啥用,等今后起兵,却能吸引到大量人才。就算是敌对势力,也会敬佩他父子俩,可以搞出很多骚操作。

  再不济,也会同情他们,认为父子俩是被逼反的。

第177章 【洋州朱氏,仁义无双】

  第177章 0172【洋州朱氏,仁义无双】

  东京房产转手频率非常高,就像乡下的土地一样,因为在北宋由富变穷太普遍了。

  比如宋初的宰相薛居正,在南宋被列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这位老兄死后配飨太庙,还没吃几天冷猪肉呢,他孙子就把家宅给卖了,而且是贱卖给新任宰相。

  新任宰相叫向敏中,以清廉勤勉著称。因为买宅子的事情,被人告发“贱贸”,也就是仗势欺人压价强买——薛居正的宅子,至少价值上万贯,向敏中只用五千贯就买到手。

  那时的东京地皮还不紧张,物价也没那么高。

  一百年前,五万贯就算顶级豪宅。

  现如今,十万贯的宅子数量都挺多。

  而李家三十万贯的宅子,依旧属于凤毛麟角。他们早就想过卖掉,但找不到人出手,因为房价升值了,这处宅子价值35万—40万贯。

  另外,这房子牵扯到公主,所有权严格来说归朝廷,普通人买了会出问题。

  金瓜侍卫开道,宫中太监引路,朱国祥被带到豪宅门口。

  门楣上的牌匾已摘下,暂时来不及换新的。

  “真人请进。”太监躬身微笑。

  朱国祥迷糊道:“这是我临时居住的地方?房子也太大了吧,围墙一眼都望不到边。”

  太监说:“此宅荒废已旧,官家已经赐给真人。”

  朱国祥稀里糊涂进去,很快就发现不对劲,里面明显有生活痕迹,完全不像荒废的样子。

  六十多个奴仆,排得整整齐齐迎接,有些奴仆甚至还带着小孩。

  太监和侍卫很快告退,朱国祥独自面对一堆仆人。

  除了李家留下的六十多个奴仆,还有皇帝赐予的奴仆,总数加起来已经超过八十人。

  朱国祥严重怀疑,自己是否能发起得工资。

  有个奴仆头子模样的家伙,朱国祥叫到面前询问:“这里以前是谁家宅邸?”

  那奴仆大约五十岁年纪,躬身回答:“回禀老爷,此处原为兖国公主府,由公主嗣子继承,小人是这里的管家。”

  朱国祥吩咐道:“你选个人,去把探花郎叫来。”

  “是!”管家立即执行。

  朱国祥对这里完全陌生,得跟儿子商量一下。

  他暂不做任何安排,先去宅子里溜达。

  主要建筑群落,为唐宋典型的廊院结构。已经不能用“进”来计算,因为还夹着园林,建筑总面积超过五十亩。

  东京外城区的五十亩!

  “咦,那里怎光秃秃的?”朱国祥指着池塘边一处空地。

  管家回答道:“那里本有一块奇石,年初时候卖了两千贯钱。”

  朱国祥问道:“公主的嗣子还要变卖家产?”

  管家说道:“花销实在太大,藏书楼里的金石字画,几乎已经被卖光了。再这样下去,就算官家不把宅子赐给老爷,原主人也会把房子给贱卖掉。”

  朱国祥溜达一圈,便在花园里等着。

  大概过了两个小时,朱铭才从太学的南郊校区赶来。

  朱国祥让奴仆都退下,只剩父子二人对坐。

  朱铭笑道:“恭喜朱院长,宅子挺大的,您老奴仆成群啊。”

  朱国祥道:“少说废话,这宅子是啥情况?”

  朱铭把事情详细阐述一通,说道:“我自作主张,把宅子还给李家,今后一分为二住进来。”

  “可以,你做得很好。”朱国祥点头道。

  朱铭说道:“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主持修建了东西二府,另外还建了有许多官宅。高级官员都住在官邸当中,相当于白宫、唐宁街那种。做官时住进去,卸任后搬出来。一可解决官员的住房问题,二可减少重要文件的泄密现象,三可避免权贵跟百姓抢房子。”

  朱国祥说:“这个法子很好。”

  朱铭继续说道:“王安石之后的重臣,就算在东京购置私宅,也不会太豪华阔气。这个规则,是被蔡京打破的。蔡京是北宋中晚期,第一个不住官邸的宰相,给自己在外城弄了个豪宅。其余大臣,纷纷效仿,宋徽宗也不顾规矩各种赐宅。”

  朱国祥心有余悸道:“说起宋徽宗,这皇帝我算见识了,真正是望之不似人君。”

  “哈哈,被吓到了吧?”朱铭笑道。

  朱国祥说:“绝对的权力不受制约,会带来非常可怕的后果。”

  朱铭摇头道:“其实古代的朝廷,对皇权有着各种限制。宋徽宗属于奇葩,他打破了这种限制,类似的皇帝都可称为昏君。”

  大兴土木、不理朝政、宠幸奸臣,只要规矩不破,这些做法都不算昏君,因为朝廷还能正常运转。

  宋徽宗的昏聩,在于他肆意破坏规则。

  比如朝廷颁布政令,是有一套严格流程的。

  明显乱来的政令,银台司有权驳回,就算只是做做样子,皇帝和宰相也得重新下达两三次才能通过。

  而宋徽宗脸都不要了,一切皇命,皆以中旨的形式发出,把朝廷中枢机构视若无物。蔡京、王黼等奸臣,也通过密奏,请皇帝发布中旨。

  至此,中书省、秘书省已成摆设,就算是宰相和副宰相,只要不受皇帝宠幸,实际权力也可忽略不计。

  宋徽宗在位二十五年,银台司驳回的政令,加起来还特么不到十次,而且还全在是徽宗朝早期。

  徽宗朝中后期的政令,根本就不走银台司!

  宋徽宗自己把朝廷给干废了,整个国家的大脑和心脏,已经被搞得陷入半瘫痪状态。

  明朝的嘉靖道长,再怎么任用奸臣,至少国家机器还在正常运转。

  真要比较,也该拿万历来比。

  只不过,万历比宋徽宗更牛逼。

首节 上一节 177/8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扶摇河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