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355节

  更多义军掀翻拒马,朝着敌阵撞去。

  “骑兵随我冲杀!”

  朱铭跨上聚宝盆,把中军扔给白胜、古三、花荣统领,自己亲领骑兵绕向官兵右翼。

  大明村本来只有二十多骑,一路俘获征召马匹,只要是能骑着跑,再垃圾的马他都要。特别是占领文州之后,从那里的羌人手里,买来一百多匹四川矮马。

  如今,朱铭已有杂牌骑兵四百余。

  双方加起来五六万人,此刻已经开始交战。

  进入战斗的部队,就全看统兵将领如何发挥了,战场太宽,主帅根本无法有效指挥。主帅能做的,就是根据战局变化,不断投入预备队。或者哪里取得重大战果,以此为突破口调动相关部队。

  一直固守的官兵前军,此时还能稳住阵型。

  变阵前移的左右军,阵型都还没排好,就被义军杀上来。他们没有立即溃退,全靠同乡关系互相支持。

  看到左右翼有义军杀来,赵遹调动后军和中军,分别前去跟辅兵青壮和义军骑兵作战。

  很有意思的是,官兵也有六百人的骑兵部队。

  四川年年互市买马,四川官军却战马奇缺。能组织起六百骑兵,多亏宇文常管理茶马司。

  可惜,宇文常整顿四川茶马司的第二年,就被火速调离成都,因为他挡了太多人的财路!

  朱铭刻意放缓马速,尽量保持骑兵队形。

  官军六百余骑杀来,朱铭立即加速,带着四百多杂骑迎面冲锋。

  双方距离二三十步时,见义军骑兵还在加速,官军骑兵吓得连忙避其锋芒。

  聚宝盆全速奔跑,朱铭挥舞铁锏,照面就将一个敌骑砸死,胸膛肉眼可见的凹陷。

  连续砸死数人,后方的官兵骑兵早已避让,朱铭直接带着四百骑杀穿。继而马不停蹄的冲向敌军右翼步兵,那些正面相遇的步兵瞬间溃散,把赵遹所在的中军给暴露出来。

  中军在一座土丘上,朱铭跃马爬坡,挥舞铁锏左右砸出。

  赵遹的中军士卒,看着身着天王甲、如同天神下凡的朱铭,纷纷扔掉兵器溃逃。他们的骑兵被杀穿,右翼步兵也被杀穿,哪里还敢留下来死战?

  黄概给自己留了匹马,见势不妙立即遁逃。

  赵遹却还在拔剑呼喊:“莫要慌乱,结阵举枪便可挡住!”

  无人听他说话,一个比一个跑得快。

  朱铭策马冲到赵遹面前,一锏砸断中军大旗,随即砸飞赵遹手中宝剑,伸手将这位宗室主帅给捉住。

  “敌帅已被我擒获!”

  “敌帅已被我擒获!”

  事实上,在中军大旗倒塌之后,官兵的左右军就开始溃了,紧接着前军也被带得溃逃。

  三万多官兵,下意识的逃回梓潼城。

  而留在梓潼城内的守军,则是打开西城门,纷纷抢船渡江遁走。

  甚至,因为抢船而自相残杀起来!

第356章 【入主成都】

  第356章 0351【入主成都】

  民夫正在打扫战场,各处都有俘虏被集中看押。

  还有数千战兵,追击溃兵未归,按时间来计算,估计都追出七八里了。

  朱铭已脱掉天王甲,不断接收处理各种战报,抽空问道:“阁下在想什么?”

  被临阵俘虏的赵遹,初时失魂落魄,缓过神之后开始沉思。他回答说:“我在想,自己怎败得那么快。”

  “想出什么结果没有?”朱铭问道。

  赵遹说道:“数万人的大战,须慎之又慎,很少有主帅不经试探周旋,就直接下令全军压上去的。阁下敢这么做,无非欺我难以指挥各部。全军压上打乱战,贼兵乱,官兵更乱。等官兵乱起来,各部衔接不畅,阁下便率领骑兵直冲我中军。”

  “哪有恁多废话?”朱铭好笑道,“从之前攻山,再到阵前砲战,官兵都士气低靡。你变阵时又生混乱,我怎会错失良机?已经熟透的果子,站着摘、坐着摘、搭梯子摘,甚至把树砍了再摘,能有什么区别吗?”

  “也对。”赵遹点头。

  白胜忽然喜滋滋跑过来:“郑书记(郑泓)清点辎重,缴获了六十七副步人甲!”

  朱铭心情大爽:“让他妥善保管,等我论功行赏,赐给各军将领。”

  宋代的步人甲,由一千多片甲叶组成,最重的足有70斤(长枪手),较轻的也有40多斤(弓弩手)。

  赵遹心里很不是滋味,那几十副步人甲,是黄概在成都兵杖库搜出的。专门拣选壮士穿戴,被赵遹安排在中军,准备关键时刻投入战斗,作为一股奇兵抵定战局。

  结果,那些被寄予厚望的重甲战士,面对朱铭亲率骑兵冲锋,竟然特么的一哄而散了!

  平时顿顿吃肉厚养着,临战却未对贼寇造成任何杀伤。

  赵遹自言自语嘀咕道:“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朱铭说道:“你也晓得仁义不施?”

  赵遹苦笑:“我身为宗室,前番立下大功,官家擢我为兵部尚书。可那童贯随便说几句,我也只能请辞。宗室且如此,百姓更何堪?官家受奸臣蒙蔽,以至有今日之祸。”

  “他那么聪明,能被谁蒙蔽?”朱铭言语不屑。

  赵遹默然不语。

  追击溃兵的士卒,陆陆续续押着俘虏回来。

  翌日论功行赏,五十副步人甲,赏赐给大小将官。另外七副,赏赐给作战勇猛的士卒。

  还剩下十副,留着赏赐给李宝的部队。

  义军将领官职,沿用宋代制度。

  如今只有两个统制,分别是张广道和李宝。

  各军长官,称作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

  各营长官,则是指挥使、副指挥使。

  领到铠甲,将领们欢喜不已,这玩意儿可以保命啊。

  特别是本来就有链甲的将官,外面再穿一身步人甲,两层防护可以随便冲杀。

  可惜有点重,两层甲迭加,共计八九十斤,稍轻也有六十七斤。

  一具具尸体陈列在野外,俘虏们排队来辨认。

  若有乡邻认出,立即就地火化。

  两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火葬最为流行的朝代。

  越靠近首都,火葬就越常见。

  北宋的火葬盛行区,在开封与河东。而南宋的火葬盛行区,则在江浙和四川。

  其原因是:人众而地狭。

  (也有例外,地广人稀的两湖,宋代同样流行火葬。)

  四川的南宋考古墓葬,火葬墓超过了80%!

  一具又一具尸体,被火化之后,用死者的衣服包裹骨灰,由他们的同乡带回老家安葬。

  这些多为踩踏致死,真正被义军所杀的还不到15%。

  逃跑飞快的黄概,已经被抓回来,而且行动比较自由。他看着焚烧骨灰的场景,叹息道:“朱贼此举,四川定矣!”

  “这般人才,奈何做贼。”赵遹连连摇头。

  他们两个大败,必须承担丢失四川的罪责。

  朱铭不打算杀掉,放回东京让昏君处理。多半会被除名编管,从此老死他乡,二人的遭遇,会让更多忠臣寒心。

  高景山藏起来不敢见人,故意避开赵遹和黄概,能瞒一时是一时,尽量不拖累家族。

  火化尸体送还骨灰,这主意就是高景山出的,可获得三大好处:

  第一,防止发生瘟疫。

  第二,安定俘虏之心。

  第三,安抚蜀中民众,传播仁义名声。

  本来惊恐不安的俘虏,在得到同乡骨灰之后,迅速就安定下来,都不想着逃跑了。

  既然让他们带乡邻骨灰回家,肯定不会杀他们,而且还会予以释放。

  每天虽然吃不饱,却干活异常积极,义军分配啥任务,俘虏们都抢着完成,只求表现好些早点回家。

  朱铭休整数日,便带着全军南下。

  抵达绵州之后,立即释放所有俘虏,并给少量粮食让他们回乡。

  李宝带兵原路返回,重新杀向合州、渠州,顺便堵死夔州兵的后路——那些家伙已经收复巴州全境。

  林冲、白祺领军南下,攻取简州(简阳)、资阳、资州(资中)、内江,最终目的是拿下富顺监。那里属于赋税重地,周边几个州县都有大量盐井。

  朱铭亲率主力,直奔成都而去!

  ……

  华阳县郊,王氏祖宅。

  老仆奔跑进书房:“相公,各家子弟都回来了!”

  王仲鳌问道:“回来多少?”

  “没死的都回来了,还带回一些骨灰,”老仆详细说道,“他们被贼寇抓住,并未遭到虐待,还能领口粮回乡,那朱贼似不是滥杀之人。”

  王仲鳌坐在书桌前感慨:“如此做法,成都周边州县,百姓再无抵抗之心。只要朱贼不盘剥太过,稍微比官府少征点赋税,必然可以获得万众归顺。真是手段高明啊,把乡兵放归家乡,还带着袍泽骨灰,比编练俘虏为兵强上百倍!”

  王仲鳌拄着拐杖出去,不断有人恭敬问候。

  来到村中的打谷场,大冬天聚集好多村民,一群子弟兵正在讲述他们的经历。

  “朱将军威风得很,穿着一副金色铠甲,就跟庙里的天王那般,”一个青年说得眉飞色舞,似乎已经走出阴影,“朱将军那匹马也是神骏,我当时被编为后军,被派去阻拦朱将军冲杀。好几千人的右军士卒,遇到朱将军几百骑兵,吓得当即就溃散了。我哪里敢去阻挡?跟着袍泽一起逃,只恨爹妈没多生两条腿。没跑多远,就听后面很多人在叫喊,转身一看,中军大旗都倒了。”

  另一个青年说:“我却编在中军,赵总领让我们结阵举枪。我们又不是傻子,后军都溃散了,中军就能挡得住?那些重甲猛士都不敢挡穿着几十斤的铠甲,一个个跑得比我还快。我却是看得分明,朱将军骑的是匹黄骠马,冲上小山跟飞一样。他手里的铁锏几十斤重,臂膀粗的中军旗杆,一锏砸去就断了!”

  村民们啧啧称奇,都叹服朱贼的武勇,难怪人家敢起兵造反。

首节 上一节 355/8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扶摇河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