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596节

  接下来的战争,崇孝寨属于兵粮转运枢纽,也是士兵和民夫的中转站。而周围乡村遍地是摩尼教徒,必须选一支军纪好的部队驻扎,否则还不知要闹出什么幺蛾子呢。

  黄佐、刘锐跟随林冲回到寨中,林冲问道:“英将军跟你们说了吧?”

  “说了。”二人点头。

  林冲又重复道:“周边乡村的法坛,必须全部取缔。那些乡下小坛主,全家先搬去岳州,等着官府把他们分散到各地安置。”

  鼎州是钟相的老家,也是湖南摩尼教的大本营。

  乡下遍布大小法坛,一味杀戮必然激起反抗,但留着不管又容易生乱。

  打散了迁徙,是最好的办法。

  也不怕他们去外地传教,因为一些省份早就传开了。比如淮南和山东,自方腊覆灭之后,大量摩尼教徒北上。而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也到处都有摩尼教存在。

  只要日子过得下去,就不会出现大规模起义,宗教问题留着今后慢慢解决。

  黄佐说:“只要好言相劝,再给些钱财,许诺他们迁徙之后给地,乡下坛主们不会反抗的。”

  刘锐说:“若有反抗,也只能杀了。”

  来洞庭湖西岸作战的,可不止林冲那六千精锐,还有安乡、华容等地的驻防部队。

  总计,一万八千余人!

  算上投降的战兵,差不多两万人左右。

  在确认钟相主力南下之后,白祺又亲率两万新军、一万民夫,从鹿角镇那边坐船过来汇合。

  小小的崇孝镇,密密麻麻全是人,镇外遍地都是军营和粮仓。

  白祺召集众将开会,黄佐留在寨中参与,刘锐则下乡取缔法坛去了。

  “鼎州、辰州具体情形如何?”白祺问道。

  大明在这边也有细作,但数量极少,而且容易暴露。

  黄佐详细说道:

  “主帅是钟……钟相的族兄弟钟全,屯兵五千驻扎在鼎州城。去年五溪蛮造反,也是钟全带兵平定的,但前后打了足足半年。又要留兵防备大明天朝,所以这边军粮已没剩多少。”

  “去年冬天,潭州运来几批军粮。害怕被大明水师抢走,不敢从洞庭湖船运,都是先运到益阳,再用牲畜运到沅江和辰阳。到了辰阳,再装船运去鼎州城。”

  “今春这边粮食告急,潭州又运了两批军粮过来。但杯水车薪,只能等着收稻子。”

  “现在战事又起,鼎州没法再征粮。潭州粮食要供应钟相大军,也没法再运过来。所以鼎州这边,各城寨都是自筹军粮。卑职害怕粮食不够吃,前些天还带着士卒一起打渔捞蚌捉螺。”

  “钟全若敢下令聚兵,都不用跟他硬拼,一两个月他就断粮了。”

  “辰阳守将叫刘衡,他跟刘锐是远房亲戚,可让刘锐前去劝降。刘衡手里也只有千余战兵,主要是兵太多了养不起。但如果我军围困辰阳,他能立即招募数千百姓守城,这些百姓闲时都操练过军阵的。”

  “沅江守将叫全琮,兵力同样不多,但此城坚固特别难打。不过,沅江城在洞庭湖边,大明战船火器威猛,当可压制城头守军。”

  “……”

  白祺听完这些,心头瞬间有底了。

  通过细作发回的消息,他知道钟相缺粮,却没想到窘迫至如此地步。

  如今,伪楚国内的粮食,多用于供应钟相大军,分兵防守的城池全处于缺粮状态。

  这是多方面因素迭加造成的,伪楚军队太多只是一方面。连年打仗需要征集民夫,这也长期影响农业生产。

  去年还遭遇一场大洪水,那场洪水扰乱了李宝的作战计划,也搞得洞庭湖和湘江水域大面积歉收。这对于钟相而言,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治下粮食愈发的不够用。

  数日之后,白祺领军围困辰阳。

  这里就是后来的汉寿县,沅江从其北边流过,西边还有沧浪河,东边距离洞庭湖仅二三十里。

  屈原“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不仅在辰阳留宿,还在沧浪河边洗过脚。

  反而是东南边的沅江县城,隋朝时位于沅江流入洞庭湖的江口。唐代时候沅江一分为二,到了宋代彻底改道北流,县城与江水已相距五六十里。

  白祺率军将辰阳团团围困,又分兵让林冲去沅江,大明水师也疯狂炮轰沅江县城。

  钟相的弟弟钟全坐镇鼎州,得知辰阳被围,一时间举棋不定。

  钟全手里只有五千战兵,靠着摩尼教的号召力,他可以立即征兵至两三万,然后挥师与白祺在辰阳大战。

  但如果那样做,军粮顶多撑一两个月!

  犹豫了两三天,钟全还是下令征兵,让老百姓勒紧裤腰带纳粮,同时还征调大量船只和民夫。

  刘锐亲自在城下喊话:“大楚就要没了,兄长还是早点投降吧……”

  守将刘衡站在辰阳城头:“你这厮忘恩负义,我才不跟你做兄弟。放箭!”

  劝降失败。

  白祺开始加固营垒,等着钟全率军来救,他一开始的想法便是围点打援。

  此刻知道敌军缺粮,甚至打援都不用急,依托营垒耗他一两个月再说。等伪楚援军粮尽,再一鼓作气拿下!

  钟相主力南下平乱,一两个月是回不来的。

  等钟相回来,鼎州估计都没了。这里是摩尼教的老巢,许多伪楚高层将官的族人,如今都还生活在鼎州呢。

  又过十余日,钟全率领大军抵达,算上民夫已超过四万人。

  钟全在缺粮状态下,急于跟白祺决战,白祺却坚守营垒不出。

  西南边的沅江县城,也已被水师炮轰多日,黄佐每天在城外劝降,守将全琮开始意志动摇。

  但终究还在观望,隔壁的辰阳没了,全琮才会选择投降。

  一直拖到“一月之期”,王渊开始在鹿角寨外喊话:“周将军,大丈夫一诺千金,伱可是要背信失约?”

  寨内,雷德进对周伦说:“骗他一个月就行了,可不能真的投降。”

  周伦摇头:“大楚必败无疑,何必徒增伤亡?寨中士卒,也有父母妻儿,不能带着他们送死。召集众将士吧。”

  雷德进沉默不语,他不愿背主投敌,却又想保住性命。

  周伦是主将,周伦降他就降,周伦守他就守。

  双子城堡里的将士,都被周伦招去两城中间东侧的郊外,而王渊也没有趁机带兵杀来。

  周伦对众将士喊道:“你们已经对陛下仁至义尽了,大楚是赢不了的。我已经跟敌将谈妥,只要放下兵器,你们就能再去做陶工养家。不忠不义之人是我,等我死了,你们也不要为我报仇,好好做工过日子……”

  雷德进大惊:“都要降了,谈什么报仇?”

  周伦转身朝着长沙方向,猛地拔刀横颈,闭上眼睛就要自刎。

  雷德进正在他旁边站着,于周伦拔刀之时立即扑出。两人扑倒在地,雷德进连忙把刀拖开,却见周伦脖颈处已经冒出鲜血。

  “郎中,郎中快过来!”雷德进伸手按着创口大喊。

  军医就在下面接受训话,一边朝周伦奔跑,一边对徒弟大吼:“快去拿我的药箱!”

  当日下午,王渊带兵接收鹿角寨,看着昏迷不醒的周伦颇为感慨:“周将军如何了?”

  军医叹息回答:“唉,流了太多血,初时怎都止不住。能不能醒来,只能看他自己的造化。”

  王渊摇摇头,默然离开房间。

第615章 【齐心协力】

  第615章 0610【齐心协力】

  衡阳,泉溪镇。

  来自桂阳监的矿工起义军,已然转战数百里,一路攻城略地杀到此处。

  将士们早就不是单纯的矿工,还有普通汉民和山中瑶人。

  他们的首领有三位,分别叫唐大年、房钟、盘绍节。

  八十年前,宋仁宗年间,他们的祖先也曾共同造反。

  先是汉人不堪沉重赋税,被逼得逃入瑶族地盘,跟瑶族居民一起耕种。继而官府管控瑶民的食盐,催逼瑶人缴纳高额盐税,并在稽查私盐时随意杀害瑶人。

  江西私盐贩子黄捉鬼,在向瑶民卖盐时,与官兵发生冲突,激得汉瑶两族百姓联合起义。

  官府把统治矛盾转化为民族矛盾,离间汉瑶起义军的关系,并在招安黄捉鬼之后又杀害。又强迫山下汉民搬走,不准跟山里的瑶民来往,划出二十里的禁耕区,摧毁农民的庄稼和房屋。

  如此残暴统治,立即激起更大的反抗浪潮。

  这场起义前后坚持了六年,甚至从荆南蔓延到广西,最终唐、房、盘三位领袖率领残部投降。

  八十年过去,汉瑶两族联系更加紧密。特别是在河谷与大山边缘,两族长期通婚混居,已经很难区分彼此。

  许多“混血”后代,嘴里说着汉话,却自称是瑶民,这是因为瑶民不用缴纳田赋。

  但官府又不是傻子,在汉瑶大起义过去二三十年后,渐渐开始对山下的瑶族征收赋税。

  而且,越征越重!

  钟相刚打过去时,汉瑶两族平民,都是支持钟相的,帮着钟相一起杀官吏和地主。

  仅两三年时间,勇者就变成恶龙。

  桂阳监很快就被投机者窃取乡村统治权,跟钟相派来的心腹狼狈为奸。

  “哒哒哒哒……”

  一骑快马飞奔而至,骑士对还在扎营的桂阳义军说:“你们的首领是谁,曹将军请去议事!”

  房钟留在此地指挥扎营,唐大年和盘绍节受邀前往曹成营寨。

  现在,衡阳已被三面围困。

  李珙的营寨在城池西面,曹成的营寨在城池南面,杨再兴的营寨在前两位中间做缓冲。

  现在桂阳义军又来了,扎营在城池西南面。

  理论上,李珙是朝廷任命的广西经略使,各路义军都要归他节制。但此君长期在广西、湖南、江西镇压起义军,对各族义军而言臭名昭著,大家反而更愿意听曹成的。

  即便,曹成半个月前刚被杀得大败……

  “拜见曹将军!”

  踏入营帐,各路首领纷纷问候,曹成心里颇为受用。

  互相介绍之后,曹成讲述如今的局势,又开始瞎鸡儿画饼:“朝廷在洞庭湖有二十万大军,江西那边也有十万大军,迟早把长沙给拿下。咱们只需把钟相拖在这里,等北边的战况传来,钟相必然军心大乱,到时候就可以攻城破贼。不管生擒还是阵斩,只要捉了钟相,在场诸位都能做大官!”

  “我们都听曹将军的!”各路首领纷纷呼喊。

首节 上一节 596/8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扶摇河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