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北宋穿越指南

北宋穿越指南 第93节

  白祺挠挠头:“可祖母说,俺应该护着弟弟。”

  唉,没有共同语言。

  “呕……”

  婚房里传来一阵呕吐声,接着沈有容跑去厨房打水,看样子今晚是别想听墙角了。

  朱铭问道:“你长大了想做什么?”

  白祺不假思索回答:“好好读书,考科举做官。”

  “没志气,以后我封你做王爷。”朱铭信口开河。

  白祺歪着脑袋问:“啥是王爷?”

  朱铭懒得解释:“等你长大了就知道。”

  一阵东拉西扯,白祺又说:“俺以前跟娘睡,今晚娘不在,俺跟朱大哥睡。”

  “你尿床不?”朱铭心生警惕。

  白祺说道:“去年就不尿了。”

  “那好,大哥带你去睡觉!”朱铭笑着单手把小屁孩儿抱起。

  脱衣上床,白祺第一次不跟亲妈睡,整个人显得比较兴奋。

  躺下之后,他也不老实闭眼,趴在朱铭身边说:“大哥,再讲讲孙悟空呗,俺好久没听你讲故事了。”

  “行,今天讲三打白骨精。”

  听着故事,白祺特别高兴,抱住朱铭的胳膊睡觉。

  祖母和亲妈都管教严厉,朱国祥偶尔也会斥责,只有这位大哥从不骂人,而且还会讲很多好听的故事。

  没过一会儿,白祺就听睡了。

  朱铭却有些睡不着,每当感到孤独,他就会思考今后怎么造反。

  西乡县城,是肯定要先拿下的。

  什么时候,得亲自去黄金峡看看,听说那里的汉江水道最为凶险。今后要从西乡县出兵,要经过黄金峡,坐船北上,拿下洋州。

  他向张广道打听过情况,从洋州出发往西,就是兴元府(汉中)。

  如果从洋州往东北走,则是大名鼎鼎的子午谷,可以直通长安!

  控制了兴元府,利州(广元)必须拿下。

  拿下利州,就能控厄川中,出川要道被他堵死一大半。

  西乡县的东边,肯定也要打下来。石泉、汉阴、金州(安康),拿下金州,便可控厄汉江水道。

  到时候,该先打长安,还是先打成都呢?

  想着想着,昏沉入睡。

  “大哥,快起床了!”

  朱铭迷迷糊糊睁眼,发现白祺已穿好衣服,他打哈欠说:“别闹,自己去玩吧。”

  磨蹭半天,等朱铭出去洗漱,沈家人已从老白员外家过来。

  沈有容正在忙里忙外,脸上的笑容就没散过,完全进入新婚妻子的状态。

  早餐是昨晚的剩菜,囫囵吃了一些,朱铭便告辞要回山寨。

  他得把《西游记》写出来,然后给郑胖子送去,毕竟还想白嫖三件兵器。拿不出钱财,就拿小说抵账。

  另外,快要秋收了,还得在大明村盯着。

  朱国祥把儿子送到江边:“你那边当心些,征收粮食的时候,不要再起什么乱子。”

  “放心啊,我税收得不高,”朱铭说道,“等秋收过后,你去寨子里守几天,我打算四处走走,熟悉下周边的地理情况。现在只知道个大概,细节处两眼一抹黑,得花费一两年时间,把汉中盆地的地理地形吃透。”

  朱国祥哭笑不得:“你还真是处心积虑为造反做准备啊。”

  朱铭说道:“我不喜欢宋室,也不喜欢金国,把他们全灭了才畅快。”

  朱国祥拍拍儿子肩膀,没再说话。

第96章 【丰收】

  第96章 0091【丰收】

  汉中盆地的多雨季,要比长江流域迟两个月。

  正是农历七月初,玉米已经开始授粉,水稻再过二十天也该陆续收割了。

  朱国祥穿好衣服起床,墙壁上贴着喜字。

  沈有容还在睡觉,困乏得不行,破天荒没有早起。

  朱院长丧妻十年,一直没有作风问题,穿越后又体质改善,昨夜开荤折腾了大半宿。

  刷牙之时,正好撞见严大婆。

  严大婆满脸笑容,称赞道:“年轻人体力就是好。”

  “呃……好。”

  很普通的一句话,让朱国祥颇为尴尬。

  沈有容还是很矜持的,架不住朱院长太猛,后半程叫得特别大声,这破茅屋的隔音效果就别指望了。

  直至快要吃饭,沈有容才穿好衣服出来。一直红着脸,低头不敢见人,只是默默扒饭。

  早餐过后,朱国祥带着白祺出门,来到新建成的村学当中。

  说是村学,几间茅屋而已。

  学生刚好有十个,年龄最大者11岁,年龄最小者才6岁。即便朱国祥免收束脩,村民也不愿把孩子送来,因为几岁大的孩童已能帮忙割草了。

  这些学生当中,仅仅只有两人,不是白家及其宗族子弟。

  等待片刻,发现学生少一个,朱国祥问道:“白禛呢?”

  有个小屁孩举手:“白禛病了。”

  朱国祥也懒得多问,说道:“今天上午不学字,跟我到山上学农去。”

  听得此言,九个孩童欢呼起来。

  屁股后面跟着一串小猴子,朱国祥踱步上山,来到玉米地时,那里已有许多佃户在等候。

  朱国祥对佃户们高声说道:“人分男女,畜生分公母,这庄稼也分雌雄。看到玉米杆顶部没有?开花的便是男人,花粉是男人的种子。下面抽丝的是女人,花粉落到花丝上,就算男人跟女人行房了,就能结出粮食来。听懂了没有?”

  “听懂了!”

  佃户们说着说着就笑起来,几个中年妇人笑得特别大声,而那些小妇人则羞红着脸不说话。

  朱国祥继续说道:“这玉米授粉,一般靠风吹。但我们没种多少,全靠风来做媒婆,就有男的讨不到婆娘,就有女的嫁不到汉子。所以啊,咱们种庄稼的,这个时候就该来做媒婆。”

  如此通俗的描述,佃户们全都听明白了,而且觉得格外有意思。

  朱国祥叫来这些佃户的头头:“曾大,我明年可能要搬走。你脑子好使,今天我说的话,你一定要记住了。明年有谁不懂,你要教会他们。”

  “俺记得!”

  曾大颇为激动,认为自己成了朱相公的首徒。

  朱国祥说:“就算玉米种得多,风也足够,但如果天气特别热,这玉米授粉还是得靠人。嗯……就好似伱热得受不了,晚上抱着女人也没心思做那事。”

  “哈哈哈哈!”

  众人闻言再度大笑,曾大也扭头看向老婆。

  真的,都不用刻意去背诵,在场之人全都记得牢靠了。就是天气太热,人不想啪啪啪,玉米也不想啪啪啪。

  朱国祥又说:“这人啦,两口子喜欢晚上办事,玉米却喜欢上午办事。辰时两三刻钟,到巳时两三刻钟,是玉米最愿洞房的时候。想要多打粮食,就该这个时候来给玉米做媒。婚期不长,只有七八天时间,错过了黄道吉日,玉米可就生不出娃来。”

  九个小学生,茫然望着朱老师,他们听得半懂不懂。

  朱国祥自制了二十个取粉器,用竹竿、木板和麻布口袋做成。他先示范如何取粉,再把取粉器分给众人,手把手的督促教导起来。

  待佃户们取完这块地的花粉,朱国祥又开始授课:“这些是花粉,这些是粉囊,这些是颖壳。我们给玉米做媒,只要花粉,不要别的东西。筛子拿来,把花粉筛出,去除多余杂物。”

  佃户们学得极为认真,这关乎他们今后的温饱。

  筛完花粉,朱国祥又拿出自制授粉器。

  这玩意儿用竹筒做的,开了几个小孔,通过抖动将花粉撒出去。授粉之时,花丝也要剪去一部分,朱国祥一边授粉一边说:“阴雨天不好做媒的,你们平时去做客,也不会在下雨天出门嘛。玉米授粉,该选个好天气明媒正娶。”

  等佃户们都学会了,再去另一小块地,重复刚才的所有流程。

  直到确认佃户完全掌握,朱国祥才留下取粉器、授粉器,叮嘱道:“记住,婚期只有七八天,每天上午过来给玉米做媒,最好是在辰时两刻到巳时两刻!”

  “俺记住了!”佃户们纷纷喊道。

  朱国祥笑着说:“你们忙吧,不用送我下山。”

  曾大作为佃户代表,还是把朱国祥送下山去,他已经自命为朱相公的大弟子。

  回到村塾,学生们被放回家,下午还得来继续上课。

  白祧跟几个堂兄弟,蹦蹦跳跳离开学校,回去向祖父汇报上午的课程。

  白宗望问道:“今天学了什么?”

  白祧回答说:“先生带俺们上山,去给玉米做媒。”

  “做媒?”白宗望有些迷糊。

  白祧解释道:“就是玉米要结婚了,俺们要给玉米做媒婆。”

  老白员外似乎……听懂了。

  他把孙子打发走,叫来管家之子陆安,吩咐道:“这几日,你不用做别的事情,到山上去看佃户怎么伺候玉米。”

  “是!”

  陆安一直在跟着朱国祥学种地,已经快成为种稻专家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就到水稻收割时节。

  全村都忙碌起来,喜悦中又带着忐忑。因为秋收来临,意味着秋粮也该交了。

首节 上一节 93/8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红楼之扶摇河山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