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红楼改气数

我在红楼改气数 第319节

  方才说的那三件事情,也等不及到娘娘省亲那日了,孙儿无论如何也得这就做起来。”

  待贾琏退出屋去,贾母隔着细竹帘子,定定望着他远去的背影。

  半晌,方喃喃道:

  “当年老国公爷临终的时候,拉着老太爷的手,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我这后世子孙里头,若想要保住富贵,须得有个得天泽的奇男儿,方可中兴家业。’

  宝玉是衔玉而生,这府里又只有他生得像他爷爷,我认定他就是那个‘得天泽的奇男儿’,一心指望着他能中兴家业。

  谁能想到,这个琏二倒有了这个造化,难道真是我看走眼了?”

  鸳鸯不敢接话,只将茶递在贾母手边:

  “老太太歇会子吧,思虑多了伤身。”

  贾母摇摇头,自失地一笑:

  “我是得歇歇了。

  这个琏二,浑身上下有三十六个陀螺,七十二个转轴,还能掐会算呢。

  这府里头,没人是他的对手。”

  .

  贾琏出了贾母的院子,正琢磨着要派人去衙门瞧一瞧审问的情况,可巧又遇到了李贵。

  李贵急呵呵来禀报贾琏,管银米的俞禄曾经在前几日醉酒后,说他也没少得过府里管库头目戴良分下来的“米油钱”。

  所谓“米油钱”,就是每每庄子上交来的粮食,先由管家们分走一半。也就是说,比如庄子上交来一千五百斤上等白粳米,管家们先拿走五百斤,然后其余一千斤入库。

  但入库的账本上,则要写七百五十斤,因为还要先扣掉两百五十斤的“损耗”。

  入库后的粮食,即使贾家一口没吃,每三个月也都会减少两百五十斤的“损耗”。

  其实,这些“损耗”的粮食,都是被戴良给偷偷运出去卖掉了。

  也就是说,一千五百斤上等白粳米,只需要九个月时间,就会凭空消失了。

  而这个时候,戴良就会上报“粮食不足,需要外买”,于是赖大就会去找贾政审批,之后,找吴新登报账、核账。

  吴新登一来一回,就做好了假账,将批下来的银子交给管采买的钱华,钱华拿着高价钱,去买一些便宜米来充数。这当中,除了以次充好,还要虚假报帐。

  .

  贾琏听得连连咬牙:

  这一起子人,早就勾打连环。

  想要抓他们,就得一抓一串儿,连根拔起。

  只要抓住他们,必定能打出不少银子来。

第四百八章 替换钱华的人

  嘿嘿,贾琏还没动手打他们呢,他们这帮子人,倒是先把李贵给打了。

  贾琏从衙门回来的路上,骑马路过永安堂药铺,便进去买了他家炮制的安宫牛黄丸,正是治疗贾政急性中风的良药。

  又绕去东四牌楼,找到专卖以经营人参、鹿茸、牛黄、麝香、阿胶等贵重药材的庆仁堂参茸庄,买了上好的鹿茸。

  鹿茸可治寒热惊痫,益气强志,对贾政的病也很有好处。

  他家的店铺后头就圈养了十几只雄梅花鹿,每一只都养得膘肥体壮。

  每到清明后第四十五天,他家的伙计会当中捆住梅花鹿,手脚麻利地锯下“头茬茸”,伤口敷上玉真散,贴上油纸,再放回鹿舍。到了立秋后第三天,又以同样的方法采下当年的“二茬茸”。

  这个锯茸的过程都是当众进行的,以示他家的鹿茸货真价实,

  街面上有的药铺会用马鹿的“青毛茸”冒充梅花鹿的“黄毛茸”,或用“二杠茸”冒充头茬的“一锯茸”,但庆仁堂参茸庄却是不屑于做这些的。

  这家铺子是李贵给贾琏推荐的。

  自打李贵向贾琏“投诚”以来,一直都很替贾琏出了不少力,贾琏一直琢磨着,打算给李贵换个合适的地方。

  贾琏的马刚刚转上宁荣街,就见兴儿骑着马急急打马赶过来。

  一见贾琏,兴儿飞身就窜下马来,打千行礼。

  贾琏微微皱眉问:

  “有什么急事?这会子街上人这么多,你还跑马?”

  兴儿气得小脸都歪了:

  “小的急着去找二爷,咱们家里头,赖管家抓了李贵,正捆在马厩里头,叫三四个人在拿棍子打呢。”

  赖大叫人打李贵?

  贾琏的脸瞬间沉了下去:

  “没问过我,赖大就敢擅自处置人?”

  兴儿狠狠“哼”了一声:

  “小的也是这么问了他一句来着,结果,赖管家给了小的两个大嘴巴,还骂小的是‘花尾巴狗’。”

  .

  兴儿这小子,可不是个老实孩子,就凭他那嘴茬子,贾琏都不相信他就只是“问了他一句”。

  不过,赖大明知道贾琏已经是皇上降旨下来的家主,如何会在这时候往贾琏的枪口上撞?他活腻了?

  不管怎么说,先回府瞧瞧再说。

  贾琏朝兴儿一摆手:

  “你在前头带路。”

  兴儿立马一骨碌爬起来,飞身又上了马。

  .

  在外头不得说话,下了马之后,贾琏一边往里走,一边问兴儿到底是怎么回事。

  兴儿气咻咻道:

  “还不是王家那四个陪房联合起来排挤李贵。”

  贾琏一瞪眼:

  “别在我眼前添油加醋,好好给我实话实说。”

  兴儿知道贾琏的性子,玩笑归玩笑,到事情上却是个极认真的,便一五一十说起来。

  原来在宝玉身边,除了茗烟、墨雨、锄药、扫红、引泉、伴鹤、扫花、挑云、双瑞、双寿一众小厮之外,还有六个成年的长随,分别是李贵、王荣、张若锦、钱启和赵亦华。

  这些长随个个都是宝玉的奶哥哥,除了李贵,其余四人都是王夫人的陪房出身。他们在宝玉出门时,要当贴身保镖、围随照顾、还要提点礼仪规矩等等。

  正因为李贵是贾府的家生奴才,谙熟礼仪,所以贾政才“钦点”他领头,随时提点宝玉礼数周全。

  今日宝玉要去北静王府里赴宴,除了李贵、王荣、张若锦、钱启、赵亦华五人之外,王夫人还派了周瑞也跟在宝玉身边伺候。

  一大早,茗烟、伴鹤、锄药、扫红四个小厮,背着衣包,抱着坐褥,牵着一匹雕鞍彩辔的白马,捧鞭坠镫伺候宝玉小心翼翼上了马。李贵和王荣笼着嚼环牵着马,钱启、周瑞二人在前引导,张若锦、赵亦华在两边紧贴宝玉身后。

  按照贾府规矩,宝玉路过贾政的书房要下马步行,宝玉犯懒,便建议绕路从角门出去,免得路过梦坡斋。

  李贵还没说话,在前引路的周瑞侧身笑道:

  “老爷又不在书房,书房门都锁着,爷可以不用下来罢了。”

  宝玉有些动心,问了句:

  “这也使得?”

  李贵心中暗骂周瑞:这混账王八,为了买好就教唆宝玉不守规矩。

  却只得赶紧向宝玉赔笑道:

  “这不大好吧。若托懒不下来,莫说给那位爷瞧见,就是遇见赖大爷、林二爷,他们虽不好说爷,也不过就劝两句。可事后这些不是,必定都派在我身上,又说我不教爷礼数了。”

  周瑞一听这话,顿觉十分不受用,便朝宝玉道:

  “且不说哪儿就那么巧,就真是碰见了,还有我呢。”

  宝玉给周瑞一番挑唆,又心知父亲得了王太医的针灸治疗之后,手脚虽已能动,却还需卧床休养,必不能去外书房的。于是大了胆子,路过梦坡斋书房的时候,便并未下马。

  .

  谁知遇见一个小厮带着二三十个拿扫帚簸箕的人进来,见了宝玉,都顺墙垂手立住,独那为首的小厮打千儿,请了个安。宝玉也不认识,骑马就朝外走,顶头正碰见赖大领着几个小厮进来。

  宝玉吓了一跳,赶忙笼住马,李贵和王荣赶紧扶他下马。

  赖大赔笑向宝玉道:

  “老爷虽不在,可宝二爷还是该过此下马,才是大家公子的做派。”

  见宝玉的脸红了红,赖大不敢耽搁宝玉出门,也就此作罢。

  一直到门外,才有李贵等六人的小厮并几个马夫,早预备下十来匹马专候,李贵等都各上了马,前引傍围着宝玉,一阵烟去了。

  及至宝玉回来,进内宅就先去见贾母。而在外边,赖大已经命人将李贵用绳子捆了,说他教唆宝玉不守礼法。

  .

  贾琏脚步不停:

  “不是周瑞教唆的么?”

  “二爷,这才是最可恨的。他们五个王家来的陪房,竟是一口咬定,说是李贵教唆的宝玉,这不是‘贼咬一口,入骨三分’?”

  “既然是他们五个统一了口径,你又如何得知?”

  此时,已经走到马厩附近,能听见里头传出打人的声音。

  兴儿一撇嘴:

  “扫红可是福儿的弟弟。”

  .

  “住手!”

  贾琏的声音不大,可是冷森森的,有股瘆人的意味。

  一见进来的人是贾琏,马厩里的几个小厮登时吓得住了手。

首节 上一节 319/5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