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红楼改气数

我在红楼改气数 第357节

  王熙凤一听,贾琏把制定裁撤人员名单的大事交到她手上,这等“杀伐决断”的差事,登时就让她精神百倍起来:

  “这个交给我!我保证留下的个个都是能干的。

  裁撤下去的,若是撵出去了,就送到庄子上就罢了,再不好的,就卖了,多简单一个事儿?”

  贾琏听了直皱眉:

  “得了,我明儿就叫彩明帮着你,你们按照花名册仔细定你的名单。

  此事是个大机密,你可吩咐好了彩明,若是嘴不严透露出去半个字,我立马把他也送去垦荒。

  这可不是小事,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要知道,这府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上千个下人,一旦给她们知道了要裁撤,必定人心大乱。

  若只是四下里来回勾连找门路,托主子说情儿,诉苦哭闹,说别人坏话,那还都是小事。

  只怕还少不得有人要趁机偷东偷西为以后做准备,甚至胆大的要破釜沉舟,招来贼盗祸害咱们家,那可就要出大事了。”

  凤姐儿听贾琏如此说,立刻想明白了这当中的利害,也正了脸色道:

  “二爷果然想得周到,看得也长远。

  这些奴才都是家里用了几十年的,又有不少是一家子都在这府里的,更有跟彼此做亲的,又都是爱打听钻营的,少不得知道这府里的许多私密事情。

  若被裁撤出去,心存怨恨,狗急跳墙做些卖主求荣的事情,甚至给咱们贾家造谣污蔑,那咱们可是既丢了面子,又坏了里子了。

  再者,咱们若真一下子卖了几百个奴才出去,京里上上下下的人还不得传疯说咱们贾家彻底败家了?我方才果然是想得简单了,,这些人怎么处置,确实不好办。”

  他小夫妻二人正说到此,忽听外头传来平儿的声音:

  “二爷正跟二奶奶在屋里说话儿呢,你有话也不能现在进去回。”

  却听那人急道:

  “那就请平姑娘赶紧跟二爷回一下,是衙门那边的人在外头等着呢,急着找二爷呢。”

第四百五十六章 凤姐要命霸道

  贾琏闻言,开窗问道:

  “衙门来的是谁?什么事?”

  外头来回事的小厮赶忙道:

  “回二爷的话,来人是衙门里的捕头铁头儿,说是二爷叫他们有消息就来回,人正在外头书房等着呢。”

  贾琏闻听,说了句“知道了”,返身就下了炕。

  正要叫平儿进来更衣,凤姐儿已经拿了外衣赶上来,笑道:

  “我来伺候你更衣,不比平儿那小蹄子强?”

  贾琏捏着凤姐儿的下颌笑道:

  “知道你能干,也不必把平儿的差事都抢了吧?”

  凤姐儿忽然一把搂住贾琏:

  “我就要抢。

  反正在我生儿子之前,我都不许她碰你,也不许你碰她。

  等我生了儿子,坐稳了这正房的位子,我才不管你找小老婆呢。

  反正不管你有多少小老婆,她们生的儿子也得管我叫娘。”

  贾琏不由笑道:

  “我知道你霸道,可你要不要霸道得这么没遮没拦啊?唯恐天下人不知道你是个母老虎啊?”

  凤姐儿把又香又软的嘴唇凑到贾琏耳边,学着贾琏方才的暧昧语气道:

  “哦?那你倒仔细说说,天下人怎么知道我什么时候最霸道?又到底能有多霸道呢?”

  说罢,伸出又软又热的舌尖,在贾琏的耳朵上舔了一下。

  这女人,真要命!

  .

  贾琏一进外书房,铁头儿就上来打千道:

  “贾大人,小人在万方和当铺守着,等着大喇叭把忠顺王府的管家何金给诓来。

  可一直等到方才,才见大喇叭连滚带爬跑回来,何金跑了。

  他说本来他去了忠顺王府,正赶上中顺王爷没在家,何金正跟着忠顺王妃预备八月节进上的节礼,大喇叭等了好半晌才见着何金。

  大喇叭赶紧按照大人吩咐的,说是赖大到万方和当铺,拿了贾家的一大堆房契地契田契来绝当,叶启铭不敢做主,请何金过去商量此事。

  何金听了也很是高兴,当即安排了一下府里的事情,便跟着大喇叭出门了。

  可眼看走到离当铺还剩下半里地的地方,忽然骑马追来一个忠顺王府的家人,说王妃娘娘犯了急病,急火火叫何金回去。

  大喇叭怕贾大人不肯放过他,就说已经快到万方和门口了,死活要劝何金先就进当铺跟叶启铭见个面、说个章程再回去也来得及。

  何金给大喇叭说动了心,正要继续去当铺,那个家人也急了,上前拉住何金,说了句‘何管家要是现在不回去,王法娘娘可不饶你’,何金忽然就变了脸色,立马扔下大喇叭,抓过家人的马缰绳,骑马就跑回忠顺王府了。”

  贾琏闻言一笑:

  “这不明摆着么,人家忠顺王府是得着信儿了,派人来及时釜底抽薪,免得咱们抓住了何金,这事儿就做实了。”

  铁头儿连连跺脚:

  “大人,就算抓住了赖大、叶启铭和大喇叭,可没抓住何金,这案子就没法审啊?”

  贾琏不慌不忙伸手做了个安抚的动作:

  “没有何金,还有山子野呢。

  劳烦铁头儿现在就带人去一趟宛平县,叫宛平知县吕武源立刻就二审山子野一案,审后就将卷宗和审断结果呈送上来。

  我看宛平县人手也不多,铁头儿不妨从旁协助,待宛平县衙门里的人呈送文书时,你帮着他们将犯人也一并解送到顺天府大牢看押。

  明日我到衙门,要亲自审问。”

  铁头儿本来一心正为何金的漏网而懊恼不已,可此时见贾琏如此沉稳,自己也不由踏实了不少。

  他也是在衙门里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油条”,早听明白了贾琏的意思。

  说是要自己“从旁协助”,其实是让他盯着宛平知县当即对案子进行二审,并且盯着宛平知县移交所有卷宗和犯人,并且要死死看牢山子野,免得人家杀人灭口。

  铁头儿自然知道兹事体大,赶忙连声答“是”。

  .

  贾琏嘱咐了铁头儿几句,看他匆匆出去办事,贾琏的嘴角轻轻撇了一撇。

  很多事情,贾琏有自己的算计,别人猜不到,很正常。

  就好比没有拿住忠顺王府的管家何金这件事,别人觉得贾琏会失望,但实际上贾琏并不失望。

  反正就算抓住了忠顺王府的管家何金,也不能就此把当今皇帝眼里的大红人忠顺王爷怎么样,倒不如拿此事做个把柄,去换些实际的利益更实际。

  反正这京城里头怕丢脸的,可不止贾家一家。

  .

  到晚饭时候,贾母哪里有胃口?

  但她是整个贾家的“主心骨”,此时贾家正逢多事之秋,人心若有不稳,乃是大忌。

  所以老太太就是心里再不得劲,也不得不强撑着如往常一样,在正面榻上独坐,下面摆上排桌来,由儿媳妇、孙媳妇来伺候用饭。

  其实,此时心里不得劲却强撑着的,又何止贾母一人?

  王夫人虽说也仍旧恪守媳妇之礼、规规矩矩地给贾母进羹,贾母对她也同素日一样的和蔼可亲,可恰恰因为彼此都心里跟明镜儿似的,所以这当中的难受,那也只有贾母和王夫人各自心里明白。

  寡妇李纨也同素日一样给贾母捧饭,可她也是一肚子的难受。

  今日王夫人又要持斋,自然就不在贾母这里吃饭,所以李纨伺候完了贾母吃饭,还要去伺候王夫人吃饭,之后才能回自己屋里吃晚饭。

  贾母虽不会为难李纨,可今日王夫人一肚子的不合时宜,她不会让媳妇李纨好过。

  方才婆媳在院子相遇,王夫人就沉着脸把李纨教训了一顿:

  “我昨日见兰小子的一个新进来的奶娘也十分妖乔,我很不喜欢。

  兰小子也大了,用不着奶娘了,好不好叫她各自去罢,别留在屋里以后作妖。

  你是兰小子的娘,怎么如此不经心?若好好的孩子给那些妖精勾引坏了,你可怎么对得起贾家的祖宗?”

  李纨只能讷讷连声,一肚子委屈无处诉说。

  贾兰还不到十岁,虽说早不用吃奶,可他自小跟着的奶娘去年得了病,所以才另外寻了个新奶娘照料贾兰的起居。

  而这个王夫人嘴里的“新奶娘”,其实已经来贾家都一年多了。只是王夫人早先根本就不管贾兰,所以才不知道罢了。

  而且这个奶娘年纪已经过了三十岁,又是在寡妇李纨的院子里当差,穿着打扮一向都是越素净越好。

  只是前天这个奶娘家中的小弟娶亲,她回去了一日,昨天回来的时候还穿着家里喜事的颜色衣裳,正好就被王夫人瞧见了。

  一件半新不旧的海棠红衣裳,在王夫人的眼里,就成了“十分妖乔”。

  而日夜一心扑在儿子贾兰身上的李纨,也跟着成了“不经心”的娘。

  唉——这叫什么事儿。

  倒只有给老太太安箸的王熙凤,舒心得不得了。

第四百五十七章 小寡妇叫李纨

  儿媳妇和孙媳妇在地下站着伺候,姑娘们却坐着跟贾母吃饭,这是贾家的规矩。

  此时李纨和王熙凤一左一右,站在桌旁给贾母布让,旁边没个主子身边都跟着若干丫鬟执着拂尘、漱盂、巾帕伺候着。

  按照礼节,排桌左手第一张椅子上坐着宝玉,第二张椅子上坐的是黛玉,迎春便坐了右手第一,探春右手第二,惜春右手第三。

  食不言,寝不语,众人吃饭,一片寂然。

  虽是屋子里头二三十人,外间伺候的媳妇丫鬟更多,却是里里外外都连一声咳嗽也不闻。

  直到饭毕,一众人都漱了口,又各自盥了手,又有丫鬟捧上茶来,大家坐着吃茶。

首节 上一节 357/5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