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红楼改气数

我在红楼改气数 第412节

  偌大的院中,雅雀无声,众人都直愣着耳朵,朝屋里听着。

  正大大家都觉得应该能听到宝玉挨打的惨叫声的时候,房门却又“咣当”一声被打开。

  宝玉臊眉耷眼地走出来,偷眼四下瞧,见周遭众人都瞪大着眼睛,似乎每一个人都无比期待着能从宝玉脸上看到个巴掌印什么的。

  方才还七个不服、八个不忿的宝玉,乖乖走到小朱子大爷跟前,乖乖低头认错:

  “朱大爷,方才是我不懂事,请朱大爷见谅。”

  人家认错了,小朱子大爷反倒不好意思了:

  “哦呦歪!方才是我昏说乱话的来,留白相(开玩笑)的,留白相的。”

  说着,他走过去捡起扫帚递在宝玉手里:

  “来来来,我再教你一遍好啦,慢慢来啊,学得会的。”

  宝玉也不嫌弃扫帚脏了,接在手里,乖乖跟着小朱子大爷学扫地。

  可惜那扫帚在宝玉手里,简直比关云长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还笨重,更兼宝玉一边扫地,一边感叹:

  “唉——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唉——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看得人莫名地感慨万千。

  .

  回到屋里,书友先生很是好奇:

  “贤弟方才把令弟拉进屋去,我还以为你是要打呢。”

  贾琏坐在椅上翘着脚一笑:

  “我打他干吗?那多费劲。

  其实也没啥,我就是告诉他:

  他要是不扫地,就住校;

  不扫地,也不住校,那我就让他跟他爹妈都搬出荣国府去,他就再也见不着什么林妹妹宝姐姐了。”

第五百二十六章 接风变成解封

  其实自打书友先生来到京城开始,京畿附近的学者、儒生们一闻讯息,就都纷纷慕名前来拜见。

  另外在京中科举出身的官员,也都得了消息,赶着来拜见书友先生这位当世书圣。

  尤其那些有幸曾经在鹤山书院读过书的官员和读书人,更是要第一时间前来拜见恩师。

  就连京里的王公豪门,谁不想附庸风雅?自然也要想方设法找个机会、寻个由头,希望能与书友先生攀上些交情,以显得自己家有儒风。

  书友先生涵养好,温文尔雅早已浸透骨髓,又是个天生来的好脾气,一向不善于拒绝别人。

  如此一来,书友先生就不得不每日里从早忙到晚。

  要是能赶上一波儿客人接着一波儿客人的时候,都算是轻松的好时候。

  更多的时候,都是几波儿客人同时在几个屋里头等着见面。

  书友先生不得不像八大胡同里的红倌人似地,在几个屋子之间轮流“转场子”。

  在第一个屋里点个头,大家互道姓名,然后就得去第二个屋里照应两句,紧接着又得去第三个屋里招待客人喝茶,第四间屋里那边还等着要序一下年齿。

  真是花魁接客都没有接成这样的。

  才几天下来,书友先生嗓子也哑了,上火上得眼睛也肿了,嘴上也起了火泡,他平素里只爱读书不爱运动,身子又胖,竟然连脚都走肿了。

  而且书友先生是个把教学生当成比性命还重要的人,他更担心的,是本该潜心治学的书院里头,要是这么每天都客来客往的,肯定不利于学生们安心念书,那岂不要误人子弟?

  又是忙,又是累,又是上火,越是忧心,几乎快崩溃的书友先生只好向贾琏求救。

  贾琏看书友先生被折腾得都炸了毛儿脱了相,瞧着也怪可怜的,便立刻出手相助。

  在“鹤山书院北院”张贴的招生告示里,就明确说明了,为保证鹤山书院的教学质量,自开学之日起,除了学生放假,书友先生可以见客之外,其余时间,书友先生要潜心教学和治学,不见外客。

  如此一来,书友先生得救了,书院也终于清静了。

  书友先生拉着贾琏的手,感激得热泪盈眶:

  “贤弟啊,能有你这等‘小诸葛’襄助,真乃我一生之幸也!”

  贾琏在心里暗暗摇摇头:

  唉——这算什么本事啊,不过是求升技能罢了。

  在我前世,要是连拒绝别人都不会,那被活活累死了都活该啊。

  .

  书院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贾琏自己也打算好好放松一下,便溜达来到“集贤楼”。

  春掌柜的果然动作迅速,已经将“集贤楼”按照贾琏的意思修整一新。

  “集贤楼”既然确定了要走高端路线,装修风格就是高雅、高档、高层次。

  楼上楼下,全部都安排成了三十六个包间。

  包间按照秦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命名,比如:三川郡、河东郡、南阳郡、颍川郡、泗水郡等等。

  每个包间当中都有这些郡中的名人画像或书画,客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包间。

  跑堂的伙计虽然还是短打扮,却都是统一定做的古雅样式,就连肩膀上搭着的白手巾,都是必须一天就换一条,以保证什么时候看上去都雪白干净,整齐利落。

  贾琏很是满意,当即决定:在集贤楼请客!

  .

  贾琏这一波请来的客人,当然是他自家那一群“发小儿”。

  自打贾琏从扬州一回来,人家谢千里牵头、一众朋友都要给贾琏接风,可贾琏自己却忙得一天到晚脚不沾地,一直不得空子。

  如今,人家给自己“接风”变成了自己终于“解封”,贾琏自然要好好招待一番大家,才不算失礼。

  于是,这一趟请客,请得是相当地热闹。

  这些人也成为新“集贤楼”的第一波客人,受到了相当高的礼遇。

  为了好好招待朋友们,贾琏让“福水烧锅”送来了新出的顶尖儿级好酒。

  春掌柜也有心卖弄一下酒楼的水准,从“集贤楼”和“春风楼”两个酒楼里挑出来最顶尖儿的八个大厨,都把最拿手的看家菜拿出来做了一遍。

  不仅如此,还请来了京城里最当红的“春庆和”戏班,从中午一直唱到了半夜时分。

  “集贤楼”的楼上楼下,所有包间向内的窗户一律打开,正对着中间连同上下两层的“吹拔”,正好能将一楼大厅当中的演出看得一清二楚。

  如此美酒佳肴、声色歌吹、呼朋唤友,让此番来赴宴的所有人都忘乎所以乐不思蜀。

  以至于半夜宴席罢而不散,醉倒的众人都干脆在包间的休息小榻上含笑而眠。

  直到第二天日上三竿,众人才好眠而醒,心满意足地纷纷告辞离去。

  .

  贾琏与一众朋友吃喝玩乐了一整日,喝了不少酒。

  但好在他“福水烧锅”的好酒并不上头,并不会产生宿醉后的难受之感。

  相反,因为酒醉之后的一场浓睡,反倒让人愈发神清气爽,所以,贾琏心情尤其地好。

  一一送走了诸位朋友之后,贾琏让春掌柜立刻着手安排“集贤楼”择日正式重新开张,开张仪式务必也要办得热闹体面。

  看春掌柜的踌躇满志的样子,贾琏又笑道:

  “老春,你可不能有了‘集贤楼’,就忘了‘春风楼’,喜新厌旧要不得啊。”

  春掌柜的闻言更是欢喜:

  “我就说嘛,琏二爷的心里头老有长远打算,从来都落不下任何事儿。

  我敢问一声,春风楼那边,琏二爷又有什么奇思妙想?”

  贾琏一笑:

  “我看你找的重装集贤楼的木匠手艺不错,门窗雕花都相当细致,价钱也很合理,我很满意。

  明天下午,你叫了这家木匠行来,在春风楼等我,我画好了图样,咱们商议商议。

  你放心,春风楼是你的心血,我不亏待你,也亏待不了春风楼。

  .

  从集贤楼出来,贾琏心情极好,也懒得骑马,就在街上溜溜达达。

  又想起听昨日送酒来的伙计说,可卿的“青莲百花香氛铺”已经选在护国寺街上,便打算溜达过去看看。

  又想起多日没去看看曲四平夫妇,贾琏打算顺路给曲四平夫妇和酒花也买些礼物,到铺子里可以交给伙计带过去。

  他正东张西望,可巧一人低着头从一旁店铺里气哼哼快步走出来,与贾琏装了个正着。

  贾琏还没来得及开口道歉,那人已经小眼睛一瞪,叉着腰,吐沫横飞张口就骂:

  “嘛呢嘿孙贼!

  大白天的,你闯什么丧啊?你是急着抢幡儿去呀?还是急着回家抢孝帽子戴呢?

  是你妈大着肚子急着上花轿啊?还是你家里来男人了,你急着回家捉双呢?

  瞎驴撞槽似地撞你爷爷,我瞧你是案板上的黄瓜——找拍呢?”

第五百二十七章 贾元春得宠吗

  这谁啊?

  嘴怎么这么臭、这么狠啊?

  明明是他自己低着脑袋从店里撞出来,跟贾琏碰了一下,他就不管不顾,这么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地一顿臭骂。

  而且这小子嘴皮子极溜,骂人的速度比泻肚子还快。

首节 上一节 412/5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北宋穿越指南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