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262节
虽说诸葛亮早就做好了这种心理准备,但当真的听闻这一消息的时候,沮丧、失落、愤怒……
一系列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
但是没有办法。
路就在脚下,阳安关还在北面,大汉和陛下还在南面,难道还能撒手不管了吗?
越是艰难困苦之时,越是磨炼超然之志!
诸葛亮继续向阳安关进发,十七日方才率军回到阳安关。
这些时日里,汉中之处的战局几乎一日一变。
十日,曹真劝降阳平关。
十一日,曹真率骑兵包围了东面的沔阳。
同日,张郃步军大部抵达阳平关。
十二日,曹真继续率军向东挺进。张郃留郭淮的三千兵把守阳平关,自己率一万步卒接替曹真、包围住了沔阳。
十三日,曹真率军包围南郑。两日后的十五日,在皇帝册封傅昕、张楷二人为侯的消息到达南郑后,南郑守将何丹开城请降。
十六日,曹真挥师向东、抵达成固城下。而成固的守将就更坚决了,砍了入城劝降的张楷、并将其首级掷到了城外。
曹真无法,只得留下五千兵继续包围住成固,而后亲自带兵前往米仓道的北口、去拦截向南撤去的蜀汉民众。
十八日,曹睿在赤亭收到了南郑投降的消息。
“南郑一降,汉中之势已经再无反覆了。”司马懿笑道:“陛下请准臣现在致贺,汉中之地已经尽数归陛下所有矣!”
“区区沔阳小城,张郃攻克此城并不困难。”
曹睿点头:“司空说得不错!南郑乃是汉中郡治,现在是可以庆贺了。”
“朕决定亲至汉中!”
……
翌日,曹睿准备出发去汉中之时,却收到了夏侯献即将回返的消息。
曹睿只好又多等了一日,才等到了夏侯献的骑军悉数抵达赤亭。
“不错,不错!”曹睿笑着拍了拍夏侯献的臂膀:“朕没看错你,这趟差事办得不错!”
夏侯献拱手道:“都是陛下和朝廷调度得当,臣岂敢居功?而且陆将军此时应该还在与蜀军对峙,他对臣也指点颇多。”
“和陆逊学是对的。”曹睿点头笑道:“但也不能事事都和陆逊一般想法。从他那里学军略,然后吸收为己用,这才是正事。”
“莫忘了你姓夏侯!”
夏侯献正色行礼:“陛下教导得是。臣来营中之时,听闻陛下昨日就欲南下、等臣等了一日。臣实在惭愧。”
“无妨。”曹睿摆了摆手:“既然与朕合兵一处,那你就率军与朕一同去汉中吧。”
“遵旨!”夏侯献应道。
……
蜀军终究还是没有出兵。
诸葛亮回到了阳安关后,惊觉士气并不堪用,因而只能屯戍在阳安关训练休整。
而曹睿经过了武兴、沮县等地,到达了沔阳城南的张郃大营中。
曹睿看向张郃:“张将军,遣人去通知城里的蜀军守将。”
“现在朕亲临沔阳,若他今日归降、朕还能算他归顺。若他仍然不降,待破城之后、守将全族都要按反贼处理。”
张郃点头:“臣知晓了。不过陛下可还有别的打算?除了沔阳之外,成固尚且还在顽守之中。”
曹睿说道:“朕想去亲自看一看定军山!”
第339章 保有汉中
定军山?
自从张郃在祁山被皇帝当场教学、对着西汉水作诗那一次后,张郃对皇帝的任何想法都不会觉得奇怪了。
定军山并非什么古迹名胜,惟一值得纪念的、也就是作为建安二十四年魏蜀交战的旧址了。
那场战争,张郃本人就是亲历者。如何又能不知道皇帝的想法呢?
张郃拱手说道:“禀陛下,定军山在沔阳城南十里。虽距离沔阳不远,但大军目前还未至彼处。”
“当下汉中未靖,不若再过些时日、臣自去周边扫荡一清后、再请陛下驻跸彼处。”
曹睿轻轻点头,刚要开口,张郃却继续说了起来:
“陛下,臣到了沔阳之后寻访故夏侯征西之墓。臣听沮县长傅昕说、故夏侯征西正是被刘备以庶人之礼葬在定军山下。”
“而且听说是故夏侯征西之侄女夏侯青谏言刘备、方才得以安葬的。”
曹睿轻轻颔首:“夏侯和在哪?”
张郃拱手:“夏侯义权此时应在成固。陛下是否要臣将他唤来?”
“在成固?”曹睿摆了摆手:“既然有军务在身,待他军务了结之后再说。”
“成固围了八日了吧?”
张郃点头:“回陛下,成固守将拒不投降。按照大将军的意思,是要待沔阳破城之后、再让臣率步卒去攻成固。”
“这个安排合理。”曹睿问道:“那个死了的张楷也属实倒霉,问问他有没有子嗣或者宗亲、从中选一人嗣了爵位吧。”
“还有那个沮县长傅昕,给朕唤来、朕要亲自见一下他。”
张郃拱手:“臣这就去唤傅昕。”
片刻后,沔阳城西的魏军大营中。
“臣傅昕拜见陛下!”傅昕大礼参拜,俯在地上大气也不敢喘、丝毫不敢抬头。
曹睿看了眼跪着的傅昕,出声问道:“傅昕是吧?抬起头来!朕听说你家人宗族都在梓潼,为何归顺了大魏、不顾宗族了吗?”
这是个选择题,也是个送命题。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忠和孝的选择。
若是傅昕答得好,说不得借着前几天的功劳一起、还能被委任个重要的实职。
若他答不好,就只能靠这个爵位养老了。
傅昕听话的抬起头来,依旧没敢目视皇帝,直接跪在地上说道:“回禀陛下,臣虽然曾经仕蜀,但既然知晓天命、归顺大魏,就再也没有反覆之念。”
“蜀军妄图攻侵大魏、又被王师打得大败而归,臣看蜀国灭亡只在须臾之间了!臣又如何要担心宗族呢?”
曹睿转头看了眼张郃、又看了眼司马懿,抚掌笑道:“还算你有些急智。”
“朕今日有些兴致,因而赏你一个挑选的机会。你现在是五百石的沮县长,要么入尚书台去做尚书郎、要么到司隶校尉处手下为官、要么到中军去做个参军。”
“你选一个吧。”
傅昕再度叩首答道:“陛下圣恩,臣五内俱感。只要能为大魏效力,臣什么职位都愿意!”
曹睿轻笑一声:“那就去民部吧。朕看大将军军报中说你有后勤之才,且到民部历练一番。”
“臣谢陛下圣恩!”傅昕又一次叩首。
挥挥手让傅昕退下后,曹睿站起身来,在张郃、司马懿以及一众亲兵的扈从下,亲自绕营视察去了。
刚到下午,大营东面的沔阳城就有消息传来。
守将鲁开面对魏军的最后通牒,虽然听说大魏皇帝亲至沔阳城下,却仍不愿降魏,在城中官署内拔剑自刎,并且遗书请魏国善待城中蜀军。
鲁开死后,城中蜀兵再无犹豫之情,打开城门向魏军请降。
郝昭、鹿磐二将率部迅速入城,将城中的两千蜀军缴械看管起来,并占领了城中各处要害之地。
曹睿听闻这个消息后,只是微微一叹:“大势一崩,真如泥沙俱下。”
“有人如傅昕、何丹顺势归降,卖了城池军队、为自己谋求富贵。有如张楷者时运不佳,身首异处。”
“也有如鲁开这般的人,不违忠义之举,自尽而亡。”
“张将军,”曹睿侧脸看向张郃:“将鲁开厚葬吧!这等忠义之人还是要入土为安的。”
“臣知晓了。”张郃说道:“既然沔阳城破,陛下今日不如进城休息?自上邽出来后,陛下有两个月都宿在军中了。”
“无妨,朕也是在军中住惯了的,将军不需这般体贴。”曹睿看向张郃:“既然沔阳已下,朕就不向东面的南郑、成固各城去了。”
“朕自驻在沔阳,留两千步卒给朕,其余之军、卿去攻成固吧!成固守将这般作态,又砍了大魏新封的亭侯,没什么劝降的必要了。”
张郃应道:“臣明日上午便出发去成固!”
……
二十四日,曹睿留在了沔阳。
张郃引军向东,去攻汉中东端的成固去了。成固与沔阳相距一百五十里,张郃的八千步军已经足够。
四倍之兵,有张郃领着进攻只有两千蜀军把守成固,还不在话下。
既然有了身后的步军支援,曹真手下更为宝贵的骑兵,也就没有必要浪费在攻城战中了。
曹睿身在沔阳,一方面是由于沔阳作为阳平关依托、并且连接沮县、武兴的关键位置。
手中有夏侯献的一万骑军,若是武兴或者阳平关有警,及时支援也是来得及的。
另一方面,汉中之地其实颇为单调无聊。
汉中四面皆山,除了四面的山口、零零碎碎的坐落着几处险要之地外,其他的地方都是平原,驻在这里或者那里、并无多少区别。
“孟达?”曹睿笑着看向司马懿:“司空怎么想起这个人了?”
司马懿捋须答道:“汉水穿汉中而过,孟达所在的上庸、以及陈骠骑所在的襄阳、都在汉水旁边。”
“自从陛下践祚后,孟达一次都未朝拜过。如今陛下在汉中、又离的这般近,是该让他来了。”
曹睿笑道:“汉中和襄樊两地、将孟达夹在中间,他在朕的面前再无筹码了。”
“那就依司空所言,诏孟达入汉中来见朕!他多久能到?”
司马懿应道:“大将军今天上午的军报中说,南乡传檄而定。从汉中到上庸的道路就再无阻碍了。”
“从沔阳到上庸约九百里,从宽来算的话,给孟达二十日的时间已经足够了。”
上一篇:人在特一,开局救下军区长官
下一篇:始皇尸变,祖天师也得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