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三国,我真不是上将! 第533节

  “夷州地处要冲,乃南渡之堡垒,必须拿下!”

  想起这嘱托,姜维重新抬起了头。

  目光如炬!

  “大汉天威,泽被四方。”

  姜维抬高声音,确保每个岛民都能听到。

  “尔等能归顺王化,是尔等的福分。”他示意士兵抬上几箱丝绸铜器,“这些是赏赐,也是最后的选择机会。明日此时,我要你们的答复——臣服,或者离开。”

  老者踉跄后退几步,被族人扶住才没有跌倒。

  他浑浊的眼中浮现出深深的悔恨——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该让这些汉人登陆。

  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他看着那些阳光下闪着寒光的刀剑,知道自己的部落根本没有抵抗之力。

  邓艾此时上前一步,补充道:“岛上其他部落也已收到同样通告。反抗者.”

  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尽管知道对方可能不理解这个手势的含义,但其中的威胁不言而喻。

  海风突然变得刺骨,岛民们抱紧自己单薄的草衣。

  曾经让他们惊叹的汉家珍宝,如今堆在沙滩上像一座无声的坟墓,埋葬了他们世代相传的自由。

  罗宪终究忍不住,低声道:“伯约,至少给他们三天考虑”

  “兵贵神速。”姜维斩钉截铁地打断,“此般事情,哪里可以拖延,且不见大将军如何雷厉风行,拿下扶桑?”

  他转向老者,语气稍缓但依然不容置疑:“你们有一日时间,明日此时,我要看到所有部落首领跪在此地宣誓效忠。”

  说完,他转身走向临时搭建的营帐,铁甲铿锵作响。

  邓艾紧随其后,而罗宪留在原地,看着眼前这些不久前还与他们把酒言欢的岛民,此刻眼中满是恐惧与绝望。

  老者突然跪倒在地,向着姜维离去的方向重重磕头,额头沾满沙粒。

  其他岛民见状也纷纷跪下,如同风吹倒一片稻穗。他们不明白什么是“大汉”,什么是“王化”,但他们懂得力量,懂得生存。

  就说这巨船和天兵,谁能挡住?

  罗宪想扶起老者,手伸到一半又缩了回来。

  他意识到,从这一刻起,一切都不同了。

  他们不再是偶然造访的客人,而是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关系。

  罗宪虽然心善,但他也明白姜维的考量,在乱世中,仁慈往往意味着软弱,而软弱意味着灭亡。

  夕阳西沉,将沙滩染成血色。

  海浪依旧拍打着岸边,却再也洗不去今日烙下的权力印记。

  老者在族人的搀扶下颤巍巍起身,最后看了一眼那些精美的丝绸。

  这些丝绸曾经象征着友谊,如今变成了奴役的定金。

  他佝偻着背,带着族人默默离去,背影在暮色中渐渐模糊,如同他们即将消失的旧日生活。

  …

  另一边营帐内,姜维卸下铁甲,却也不敢丝毫放松。

  叫兵卒结成军阵,先压住住这些岛民。

  只要有一个敢动手反抗的,立刻杀无赦。

  此行带来的都是精兵,自然相应。

  顿时领命而去,没有二话。

  然布置这些,姜维面色却也不大好看。

  邓艾在旁看的出来,不由意味深长道:“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今日不狠,来日更狠。”

  姜维没有接话,只是望着帐外渐暗的天色,微微点头。

  他知道,今夜将有许多岛民在恐惧中度过不眠之夜。

  但这就是权力的代价,一方必须恐惧,另一方必须承受这恐惧带来的重量。

  他闭上眼睛,将最后一丝犹豫深深埋入心底。

  明日太阳升起时,他将彻底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而代价是永远失去那些纯朴笑容里的真诚。

  海浪声远远传来,像是某种无言的叹息。

  不过为了把大汉的旗帜插遍四海,一切都值得!

第662章 诸葛亮也没闲着

  姜维在征服大海,长安的诸葛亮自然也不能闲着。

  眼下,长安丞相府的后院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硝烟味。

  诸葛亮站在一处被黑烟熏黑的石墙前,羽扇轻摇,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

  他面前的地上散落着几个碎裂的陶罐,周围土地焦黑一片。

  “丞相,这已是第七次试验了。”

  边上,一个少年手持竹简,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种配比,似乎在给诸葛亮打副手。

  “按照改良的方子,硝石七成五,硫磺一成五,木炭一成,这次爆鸣声最为响亮。”

  诸葛亮蹲下身,用手指捻起一些黑色粉末,在指尖摩挲,转头问道:“太子,你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原来这少年,便是眼下的大汉太子刘禅。

  刘禅摇了摇头。

  诸葛亮道:“意味着…自黄帝战蚩尤以来,战争之道或将因此改变。”

  刘禅闻言,懵懂的点了点头。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马岱匆匆步入后院,看到满地狼藉后愣了一下,随即抱拳道:“丞相,马超将军从武威发来消息,说军备已整备完毕,可往西进。”

  诸葛亮站起身,他望向西方,那里是连绵的群山,群山之外是广袤的西域。

  “传令,召集众将议事。”诸葛亮突然说道,声音中带着前所未有的决断。

  三日后,丞相府内,大汉众将齐聚。

  马岱、关平、张苞等年轻将领分列两侧,诸葛亮站在巨大的羊皮地图前,羽扇指向陇西方向。

  “诸位,今武威传来消息,兵马粮草已然备齐,吾欲向西域出征。”

  诸葛亮的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

  关平第一个站起来:“好!时年大将军时时不忘重建都护府之事,”

  “今日总算时机到了!”

  诸葛亮赞赏的点了点头。

  的确,当年邢道荣对西域都护府之事,也是念念不忘。

  今日总算到了时机!

  当下不疾不徐地展开另一卷地图,上面绘制着西域三十六国的位置。

  却道:“西域自孝武皇帝设立西域都护府以来,此地便是中华屏障。如今天下已定,该重往西域而去。”

  说着他示意边上侍从,抬上一个木箱,打开后取出一个陶罐。

  “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了这个。”诸葛亮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称之为'火药'。”

  众将面面相觑,不明所以。

  诸葛亮命人在帐外空地上放置了一个陶罐,引燃后迅速退开。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陶罐炸裂,碎石四溅,地面被炸出一个浅坑。

  将领们震惊不已,马岱甚至拔出了佩剑:“此乃何等妖术?”

  倒是关平似乎知道一些,却问:“这可是丞相近日研究的爆破之法?”

  “非妖术,乃天助大汉也。”诸葛亮肃然道,“此物可破城墙,可惊敌军,若配合我军阵法,必能所向披靡。”

  姜维眼中燃起兴奋的火焰:“丞相是想以火药之威,西取诸国,重建西域都护府?”

  诸葛亮点头:“正是,今天下一统,当恢复西域都护府。”

  马岱皱眉道:“可西域遥远,路途艰险,粮草转运更为困难。“

  “西域有良马,有沃土,若能取得当地支持,粮草反可补充我军。”诸葛亮转向众将,“此事利在千秋,诸位以为如何?”

  帐内陷入沉默,最终关平单膝跪地:“平愿为先锋,为丞相开路!”

  张苞不甘示弱,也抱拳道:“闻说姜维已在东海开疆拓土,吾等安得能落后于人,愿为先锋,开疆拓土!。”

  诸葛亮欣慰地点头:“好!即日起,全军备战西征。”

  “关平张苞为先锋,去武威寻马超将军汇合。”

  会议散去后,诸葛亮独坐帐中,展开一卷竹简,上面记载着西汉西域都护府的辉煌历史。

  轻声自语:“定远侯班超以三十六人平西域,今亮有火药之利,精兵数万,岂能让古人专美于前?”

  …

  西域自王莽之乱后便脱离中央,如今已近二百年,诸国各自为政,岂会轻易臣服?

  然马超领汉军杀去的时候,他们的记忆就回来了。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离着最近的龟兹国。

  龟兹国又称丘慈、邱兹、丘兹,是中国古代西域大国之一,汉朝时为西域北道诸国之一。

  按人种来说,已经完全偏离中原人种了,属于印欧种。

  回鹘人到来后,人种和语言均逐渐回鹘化。

  龟兹国以库车绿洲为中心,最盛时辖境相当于今新疆轮台、库车、沙雅、拜城、阿克苏、新和六县市。

首节 上一节 533/53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世子你别乱来

下一篇:大汉:吾乃冠军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