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不是袁术

我不是袁术 第223节

  那意思再清楚不过了。

  周文王可是到死都是商王的臣子,不曾有变,袁树甚至觉得能让这位在盛世思维中成长起来的父亲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已经算是超常发挥了,继续下去的话,他做不到的。

  望着袁逢那一脸的犹豫之色,袁树叹了口气。

  “父亲如果不想让局势走到那一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的时间延后,而最好的方式,就是寻找新的可以成为所有人共同的心腹之患的敌手。”

  袁逢皱起了眉头,

  “共同的心腹之患?”

  “对,共同的心腹之患。”

  袁树缓缓道:“此前,士人能够大体团结,就是因为宦官咄咄逼人,太过强势,以至于威胁到士人的根基,所以,才能让士人连今古文之争都忘却不顾,同心协力对抗宦官,这就是缘由。

  而现在宦官已经不再是威胁,只要等余孽清除完毕,就没有敌人了,一旦没有了共同的敌人,那么原先大家的一些矛盾又会重新冒出来成为主流,这是必然的。

  权力汇集之处,也是利益汇集之处,利益汇集之处,就没有半分的闲暇,每时每刻,都会有事情发生,每时每刻,都会有人想要没事找事,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所以,父亲若想要暂时维持当下的局面,唯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找到一个新的可以成为所有人心腹之患的敌手,而且,必须要是心腹之患,必须要让人感受到重大威胁。”

  袁逢听明白了袁树的意思。

  “吾儿的意思是,这个心腹之患要么就是宦官这等与士人公开对立的强有力的大汉内部的敌手,要么就是与匈奴一般的能够威胁大汉存亡的外部敌手?”

  袁树立刻点头。

  “父亲所言甚是,父亲要么从大汉内部挑选一个类似于宦官的下一阶段必须要铲除的对象,要么就必须要从大汉外部寻找一个能够吸引所有人注意力的对象,否则雒阳很快就会陷入内部纷争。

  究其根本,我袁氏不是皇室,我袁氏只是臣子,臣子可以摄政,但不能专政,更不能架空皇帝而专政,如此一来,必有人不满,必有人打起皇帝旗号反对,那应该不是父亲想要看到的。”

  “这是自然啊……”

  袁逢抚着自己的胡须,缓缓道:“为父自然不想让袁氏成为窃国之贼,如果说要从内部找寻如宦官一样十恶不赦的混帐东西,这……吾儿有什么看法?”

  “看法倒是有不少,就是不知道父亲愿不愿意。”

  袁树开口道:“比如此前侮辱袁氏、试图将袁氏置于死地的那群人,之前咱们放过了他们,现在若是父亲想要报复,大可以把他们树立为和宦官一样的奸贼,拉拢那些回来的受到袁氏恩惠的党人一同将这些人彻底击溃。

  或者也可以从学术角度入手,把今文经学派拉出来作为祸国殃民之辈,将其彻底批倒,然后树立古文经学或者是儿的心学作为大汉新的国学,这样就能拉拢古文经学派和儿的心学学派了,如此也算是有了共同的敌人,不是吗?”

  袁逢挑了挑眉毛,伸手戳了一下袁树的脑门。

  “前者还好,后者是什么意思?你难道忘了咱们袁氏也是研习今文的阀阅名门?你这是要把袁氏也算敌人的行列里?让为父去做那数典忘祖之人?而且你那心学刚刚树立起来,如何能作为国学?就算为父有意,你也再等个三五十年吧!”

  “别啊!父亲,三五十年,那我都快要入土了!”

  袁树笑嘻嘻道:“心学真的很不错,真的很有道理的,而且已经在良庄试验过了,很有成效,接下来我准备在大汉国境内建设六十六个新良庄,遍布中原各地,如此一来,父亲必然能看到成果!

  至于孟氏易,那种老掉牙的神鬼之说何必抱着不放?放掉孟氏易,还有我的心学,袁氏改换门庭,重新出发,这不是很好吗?与时俱进,不要固步自封,这不也很好听吗?”

  袁逢听得心惊肉跳,又伸手戳了一下袁树的脑门。

  “休得胡言!你要真是想这样胡闹,等为父死了你再胡闹,为父活着的时候,你且老实些!你胡闹,旁人骂你,也会连带着一起骂为父管教不严!”

  袁树摸了摸自己的脑门,叹了口气。

  “那就选择前者?”

  “前者……”

  袁逢沉思片刻,缓缓摇了摇头。

  “前者也多是今文阀阅名门,与他们为敌,不就等于是和一多半的今文阀阅名门为敌吗?而且他们之中也有很多高官显贵,尤其是杨氏,在天下间也有一些门生故吏,势力并不弱小,想要铲除,怎么会容易呢?”

  “那总比直接铲除整个今文阀阅名门要简单吧?”

  袁树摊开双手说道:“针对他们,只是一部分阀阅名门,要是能先铲除掉这一部分,未来再铲除另外一部分不就更加简单了吗?”

  “你还真想把阀阅名门都给铲除掉啊?”

  袁逢眼睛一瞪,怒道:“这可是动摇国本的事情!先人花了多少年的功夫才建立起来的如今的规矩,你还真想全部破除掉?那可是要命的大事!关乎到整个大汉国!稍有不慎,大汉国就要整个崩塌掉!你想让为父做千古罪人吗?”

  “消灭一部分人,又不是整体消灭。”

  袁树摇头道:“而且不过是从政事角度出发,不谈学术,就是因为他们曾经得罪了袁氏,所以袁氏挟私报复,要让他们付出更惨重的代价,以此拉拢其他人一起出手。

  这群人眼下也占据了不少官职,掌握不少权力,要是能把他们铲除掉,一面增强袁氏声势、权威,一面也能匀出一部分官职交给回归朝廷的那部分党人,他们应该会高兴的。”

  袁逢愣了愣,方才的怒气顿时消散无踪。

  “这……这样的话能行吗?此前咱们不是已经从他们手里拿来不少东西了吗?也说过要就此揭过,重归于好,现在违背誓言,万一有人非议,该怎么办?”

  “谁发誓了?”

  袁树笑道:“父亲发誓了?还是三叔发誓了?还是我发誓了?我们对谁发的誓言?皇天后土?炎黄二帝?还是洛水?谁能证明咱们发的誓?咱们只是达成默契,就此罢手不再互相对立,一同对付宦官,谁发誓从此以后不再追究了?”

第275章 你啊,可是害苦了为父啊!

  袁树这么一说,给袁逢也弄得有点不会了。

  他仔细回想了一下之前那件事情解决的一系列细节,回想与杨氏那群人“重归于好”的一些细节问题,从中仔细的搜寻,还真没发现有过发誓的环节。

  无非是逼迫他们交出一些利益,以此换取袁氏的不再针对,双方重归于好,然后一起应付宦官,仅此而已。

  那是利益的交换,没有誓言,是一时的妥协,不是永久的承诺。

  政治利益上交换的肮脏事情,怎么能牵扯到誓言这种神圣的存在呢?

  “你说的……也不无道理啊……”

  “就是啊,咱们没有发誓,只是一种默契,双方为了对付宦官而暂且携手罢了。”

  袁树继续说道:“再说了,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此一时,彼一时,总不能拿着过去的情况硬是往今时今日套,当时,袁氏还没有掌权,现在袁氏执掌大权,能一样吗?当时他们辱骂袁氏、发动雒阳人针对袁氏,又是何等的嚣张疯狂?

  包括父亲在内,三叔,还有我,甚至袁氏列祖列宗,就没有他们不敢辱骂的,就没有他们不敢针对的,当时的种种,父亲难道都忘了吗?反正我是没有忘记,也不敢忘!这些人的嚣张狂妄历历在目,哪能就这么算了?”

  袁逢被袁树说的意动,心中也有股子情绪在蠢蠢欲动。

  若是能用这群人换来朝廷的短暂安稳,换来袁氏巩固地位增强权威的机会,倒也不是不可以,无非是树立一个全新的典型,吸引大家的视线,只要能保住袁氏的地位和不被针对,那就够了。

  “既如此,待为父好好思量思量……”

  袁树眼见袁逢被说动了,便趁热打铁,继续追击。

  “父亲,仅仅只是这样一群人还是不够的,这群人在势力上远远不如宦官,咱们消灭宦官尚且只需要几个月、大半年的时间,对付这群人,最多也就一年,一年的时间,真的足够袁氏稳定权位吗?

  这群人终究是少数,消灭了,就没了,接下来要么找寻新的敌手,要么就必须面临袁氏架空皇帝、专摄国政的事情,还是要起风波,还是要出问题,父亲不得不提早准备啊!”

  袁逢面色一滞,接着便生出了浓浓的倦意。

  “早知掌权之后如此困顿,还不如什么都不做,安安心心做个汉臣,也好过日夜操劳、左右为难,你啊,可是害苦了为父啊!”

  袁树顿时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

  好,我望爹成龙还望错了呗?

  我帮着爹拿下最高权力我还错了呗?

  袁树没有和袁逢就这个问题争执,而是继续进攻,试图达成自己的目的。

  “父亲若不想如此麻烦,那就要提前准备好更多的敌人,铲除敌人的同时,还能增强权威,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情,能让袁氏的地位更加稳固,父亲为何还要觉得困顿呢?”

  “你这孩子,说的容易,却叫为父好生操劳!”

  袁逢不满道:“哪里来的那么多敌人?你倒是说说,还有哪些敌人能拿来转移视线?”

  袁树伸手往北边一指。

  “鲜卑。”

  “………………”

  袁逢顿时哑口无言。

  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就在段颎和袁树东征刘郃叛军的时候,正始元年年末和二年年初,鲜卑又一次南下袭扰劫掠幽州、并州,破灭郡县,屠戮不可胜数,这当然不是第一次,甚至不知道是多少次。

  檀石槐在十余年前统一鲜卑各部,势力越发强盛,从桓帝中后期开始,年年南下劫掠边关,汉帝国国势衰颓,难以对抗,勉强派遣张奂出击一次,没有取得很大的胜利,此后鲜卑仍然年年南下。

  朝廷不胜其扰,打算故伎重施,桓帝安排使者出塞拜访檀石槐,打算用和亲和封王的方式来拉拢他,结果反被他看穿汉帝国的衰弱,于是拒绝和亲,继续南下袭扰,变本加厉。

  这家伙也算是个天生的领袖、战将,据说十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是一方枭雄,统领部众南征北战,到二十岁出头,就在弹汗山建立王庭,成为鲜卑各部共主,靠着自己的威望愣是把一群四分五裂尚未形成统一民族意识的游牧部落联合成一个整体。

  在汉帝国边境居民眼中,他就是新时代的“匈奴单于”,在幽州、并州、凉州有着非常凶狠的名声,可止小儿夜啼。

  如此这样一个人物连年侵扰边境,把幽并凉三州打的残破不堪,甚至长期侵占辽东、辽西、上谷、云中、雁门、五原等各郡的部分领土,可谓大敌。

  之所以这家伙没有成为全盛时期的匈奴那种能够威胁汉朝存亡的恐怖存在,也就是汉帝国那么多年来的积累和发展,让汉帝国在国力和科技层面对草原有代差的优势。

  而且汉帝国怎么也是强大了几百年的存在,就算要死了,也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那么多年打下来的家底子还在,比起当初刘邦那一穷二白的家底子不知道要强到什么地方去了。

  多年以来汉帝国摁着周边各族使劲儿摩擦带来的心理优势尚未丢失,就算鲜卑人经常劫掠汉帝国边境,但是也并不认为就能消灭汉帝国。

  而且他统一之后的大联盟的人口数量也不多,大约也就五六十万人,所以并没有威慑到汉帝国根本的可能性。

  但是全力出动超过十万人的作战力量对于幽并凉三州来说还是有很大压力的,要是长期不管不顾,等他这边人口不断增长,潜在的威胁还是巨大的。

  所以袁树一早就打算把檀石槐干掉,把鲜卑部落联盟打掉,然后由汉帝国主导经营草原,将所有游牧民全部拉入到这个框架中为汉帝国服务。

  不过这需要的是国家战略级别的支撑,袁树自己做不了主,需要袁逢的认可。

  袁逢当然认可鲜卑作为汉帝国边境大患而存在,但是一来他不认为鲜卑能够动摇大汉的根基,二来,他真的不太愿意让袁树去草原冒险。

  于是他沉默片刻,叹了口气,拍了拍袁树的手。

  “树,为父知道你胸怀大志,不过这鲜卑终究不是大敌,现在看起来颇具声势,但是和大汉比起来相去甚远,不过是威胁边疆而已,很难说能够成为心腹大患,也很难说能够引起朝野上下的共同忧虑,此事还是暂且不做商议吧!”

  袁树哪能接受这种说法?

  这可是他既定策略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节!

  “父亲,现在看起来鲜卑还不足以成为大汉的心腹之患,但所有的病症都是由小变大的,现在尚且不是心腹之患,就能侵占幽并凉三州的汉土,更何况是以后呢?

  别的地方不说,尤其是并州,五原郡,云中郡,雁门郡,都有好些县域被他们占领,大汉实际上已经丧失了很多土地,正在被这些狗贼蚕食,这是不可不防的事情!

  没错,大汉的确强,但是鲜卑人等也并不弱小,听闻檀石槐这些年南征北战东征西讨,不断扩大疆域,大有恢复当年匈奴极盛时的趋势,父亲,这难道是小事吗?

  我听闻古之贤人治理国家,哪怕只是微小的忧患都会受到重视,都会提前观察有没有进一步扩大的可能,若有,必然要处理,将危机扼杀在萌芽时,是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袁逢听着袁树所说的话语,感觉有些奇怪。

  他抚着胡须看着袁树。

  “树,难道你认为鲜卑能够成为大汉的生死大敌?就如同当初的匈奴一样?”

首节 上一节 223/2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下一篇:民国:打下东北,暴兵当球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