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不是袁术

我不是袁术 第226节

  贾诩顿时大为感动。

  公子发现我瘦了?

  公子知道我没有好好吃饭?

  公子心里有我!

  呜呜呜呜呜!

  泪水瞬间溢满眼眶,贾诩擦了擦眼泪,再拜。

  “为公子办事,是诩的荣幸,诩……哦!诩还没有恭贺公子斩获功勋,荣获首功!此战之后,公子威望必然远播四海,远胜从前,诩不胜欣喜!”

  “哈哈哈,远播四海不至于,要远播四海也不是这时候。”

  袁树握着贾诩的手,拍了拍:“要远播四海,那也是等我征讨完了鲜卑回来的事情,怎么说,也要五六年吧?鲜卑到底有十万控弦之士,没有五六年的功夫,怕是无法彻底将其消灭,而且经营北疆还需要一些时间。”

  贾诩闻言一愣。

  “公子,北疆?您……还要去北疆吗?”

  袁树点了点头。

  “刚刚与我父亲商量过,他大体上已经答应了,我是一定会去的,只是征讨一次叛逆不足以获得足够的威望,彻底解决北疆边患才能获得足够的威望,才能在之后推动良知之学传遍大汉疆域,这也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这可不是小事。”

  贾诩顿时严肃道:“北疆边患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冰冻三尺也非一日之寒,且鲜卑可汗檀石槐颇有文武略,为祸边关十数年,绝非易与之辈,公子务必要小心谨慎,三思而后行,他可绝不是刘郃之辈能够相提并论的。”

  贾诩为尚书令,自然能接触到诸多关于北疆边患的事情,所以他对檀石槐也颇为忌惮,如此提醒袁树,也是很好理解的。

  袁树对此也很认同。

  “我知道,檀石槐绝非易与之辈,不过鲜卑人口有限,实力有限,并不能动摇大汉根基,我有一些对付他的想法,今日就算了,过几日,我会召开会议,咱们一同商讨一下这些事情。”

  贾诩点了点头,正要送别袁树,忽然又想到了什么。

  “公子,此番您若北伐,能带上诩一同去吗?比起在宫中办事,诩更希望能在公子身边出谋划策,不知公子如何看待?”

  看着贾诩满目的期待,袁树略有些犹豫。

  然后他拍了拍贾诩的肩膀。

  “文和,我留你在朝廷里,你也应该知道我是什么想法,外出作战是手段,在我父亲去世之后掌控全局,成为下一个能够执掌大汉权柄的权臣,这才是我下一步的目的,为了这个目的,我才会竭尽全力在朝廷里安排亲信。

  你是我的绝对亲信,所以我才把你安排在了尚书台里,你也该知道,尚书台对于大汉朝廷来说意味着什么,虽然这个职位只有一千石,但是权力非常重大,由你统领整个尚书台,才能让我放心,而我对你的期待,也是未来朝廷里的顶梁柱。

  我外出征战,朝廷里没有值得信赖的重要助手的话,重要的职位就会被其他人抢夺走,我的权力就会下降,这十分不利于我未来的计划,你知道的,我还有两个兄弟,他们对于这个继承人的地位,应该也是有想法的。”

  贾诩闻言,心中十分感动。

  袁树肯把这种话对他说,那就说明袁树对待他是真的认可,真的看重,所以才把心里话告诉他,一般人怎么会把这种事情告诉一个无关紧要的外人呢?

  这一刻,贾诩确定了自己在袁树心中的地位。

  他有些放心了。

  长久以来,因为不能呆在袁树身边为他出谋划策,贾诩很担心自己在袁树身边的地位会受到影响,虽然自己现在是袁树手下最重要的核心团队中的一人,但谁也不敢保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地位会不会发生改变。

  在这些年的官宦生涯中,贾诩十分深刻的明白了一个道理。

  那就是权力这种抽象的存在与实际距离之间有着某种奇妙的联系。

  一个人距离最高权力越近,那么他获得权力的可能性就越大,距离最高权力越远,那么他获得权力的可能性就越低。

  这就是为什么非常容易出现掌权的宦官却很少能出现掌权的权臣的缘由。

  因为宦官距离皇帝近,而大臣距离皇帝总是有一定距离,所以能够近距离接触皇帝这个最高权力天然合法持有者的职位,都是升官发财的青云之道。

  就好比九卿之一的太仆,负责给皇帝驾车,距离皇帝非常近,在早些年,从这个职位里涌现出了非常多的名臣,而其他职位则相对更少一些。

  贾诩在尚书台里工作了好些年,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就忍不住的开始审视自己的处境。

  他发现自己虽然成为了执掌重要权力的尚书令,但是和袁树之间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远了。

  他之所以可以得到袁树的任用,是因为当初的同床共枕,从心灵层面拉近了和袁树的距离,所以才得到了那么大的信任,从而成为袁树的心腹,并且进一步向上攀登,还能为袁树提供诸多情报,与他单线联系。

  虽然见不到,但是联系从未间断。

  但是来到雒阳之后,袁树对一心会做了很多正规化变革,细致划分了职责的不同,贾诩因为身在尚书台,袁树又直接经营雒阳的缘故,所以再也不用贾诩帮忙传递情报了。

  袁树把情报的职责全部交给了程立,贾诩专司尚书台的工作,从此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国家政务上,缺少了和袁树日常相处、交流感情的机会。

  这让贾诩感到越发的担忧、不适。

  袁树出去打仗,他不在身边。

  袁树出去办事,他不在身边。

  哪怕袁树出去游玩,他都不在身边。

  他被政务缠身,难以抽出太多的空闲时间,以至于一些一心会内部的活动和会议都抽不出时间来参加,这让他感到有那么一丝丝的惶恐。

  无法交流就无法获得信任,无法获得信任就无法获得权力,这就意味着被抛弃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一想到有可能会被抛弃,贾诩担心的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好,整个人就非常的焦虑,结果好不容易碰到了袁树,袁树却又说他要去北疆讨伐鲜卑,而且可能需要五六年的时间!

  这一说,贾诩的心态就炸了!

  五六年都见不到袁树,那他还有地位吗?

  等袁树回来,他的身边一定环绕着一群又一群的心机新人,到时候袁树的眼里哪里还有他这个默默付出的老人的存在呢?

  人都是喜新厌旧的,默默付出要不得!

  做事归做事,但是必须要让统治者看到,让他知道你在做事,并且很辛苦,这一点很重要!

  一念至此,贾诩才会向袁树提出要伴随他北上讨伐鲜卑的请求。

  不过这并不符合袁树对未来的安排。

  贾诩和程立是他安放在皇宫里的两个心腹,他们所掌握的权力是袁树带着一心会的勇士们用命抢下来的,不容有失。

  有他们两人执掌着重要的权力,袁树就不担心自己在皇宫里的布局会遭到破坏,哪怕自己征战在外,朝廷里也有自己人,有什么突发事件自己都能第一时间得知,而不至于被对手打了信息差还不知道。

  袁树相信贾诩一定是能够明白这个道理的,但是他既然提出了这个问题,就说明贾诩有其他的担忧,否则他不会失去正常的判断力。

  袁树的脑袋瓜子迅速转动,然后立刻锁定了问题的核心之所在。

  贾诩在担心!

  他担心自己长久不能陪伴在袁树身边,会被遗忘,会被抛弃,会脱离核心决策层。

  自己居然让部下在这种事情上担忧了!

  这可不是一个合格的领袖应该做的事情啊!

  袁树立刻警醒。

第280章 袁某人的情感空调房

  事实上,袁树一直都比较在意自己集团内部的权力演变与分配,他非常注重内部的权责建设,没有人比他更明白【大厦是从内部开始崩塌的】这样一个道理。

  他的集团从一开始的“在野党”成为现在的“联合执政党”,地位已经完全不同了。

  通过一场兵变,一心会集团成功实现了上位,成为大汉帝国这一政权的联合执政党,拥有了相当部分主导国家运行的权力和利益分配的资格。

  这是一场巨大的胜利,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危机,如何在这过于剧烈的变动之中维持整个集团内部的稳定,实现顺利过渡,这一点很重要。

  而袁树为此作出的应对措施就是从基层开始,把大部分集团中的优秀成员分散安排到诸多外地基层岗位中,锻炼能力的同时,也能让他们适应这种突如其来的身份地位的转变。

  基层职位永远都是权力小、内容多、容易背锅的生态位,这一生态位与平民之间的区别其实不是很大,且作为最容易直面平民的执行人,这样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

  一心会的指导思想就是致良知之学,而致良知之学的核心被袁树解释为“助农”,如此一来,这些职位正好适合这些年轻的有才能的一心会会员们,能让他们更好的在权力与职责之间找到一个平衡,适应自己的新身份。

  只要他们能够渡过这个坎儿,那就可以更进一步,成为袁树在未来谋取更高地位和权力的基石。

  如果渡不过去这个坎儿,沦为普通官僚,或者做了违反律法、一心会会规的事情,那也好,等于提前帮袁树排雷了。

  这一点点小小的考验都受不了,今后必然在更大的考验面前光速拉跨。

  一心会扩编之后,袁树一直都担心这个事情,而这场大浪淘沙式的上位,更能直接的帮助袁树完成对一心会集团内部的提纯。

  而在这一系列的提纯行动当中,以贾诩和程立为代表的特别优秀的一群人是已经经受住了最初的考验的,他们很早就在官员的位置上工作,很早就完成了身份地位的转变,成为袁树赖以把持权力的重要助力。

  在他们这个位置上,不单单是要自己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能违背一心会会规,袁树对他们也有一些需要尽到的义务。

  袁树需要确保自己作为领袖没有犯下导致他们犯错的错误。

  在权力、利益分配等等关键环节上,袁树要确保自己能做到最起码的公平与服众,不会让部下产生严重不满从而生出异心,正如他小心翼翼应对段颎的问题一样。

  与此同时,在纯粹的利益问题之外,情感也是他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在没有共同利益导向之前,情感是袁树维系一心会核心领导集团的一张重要手牌。

  一手利益,一手情感,利益不足的时候给情感,情感不足的时候给利益,双管齐下,完成对一心会集团的全面掌控,至少让整个领导核心都在他的情感空调房里享受情感温度的浸润,对他产生极强的向心力。

  这是袁树的领导艺术。

  不过他终究只是一个人,没有分身术,精力有限,有些时候自然会有考虑不周的地方,有些时候就会导致部下感受不到情感空调的抚慰。

  这就需要他拥有足够的修正能力,能够将自己的错误及时修正,把部下重新拉回他的情感空调房里。

  而眼下,非常明显的,贾诩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感受到袁树牌情感空调的温度浸润了,他很空虚,很寂寞,表现出了不符合常理的焦虑。

  这是作为领袖的失职,如果不能及时察觉、及时弥补,会造成惨痛的后果。

  比如袁树就认为,糜芳作为蜀汉元老级别的人物,却最后背叛蜀汉投降东吴,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老刘的集团越做越大,对部下的情感关注不够,情感空调房年久失修,以至于让老部下们心寒了。

  为了不让自己重蹈覆辙,他吸取了刘备的失败经验,察觉到了贾诩的异样情绪之后,就把自己藏在心底里的秘密告诉了贾诩。

  他相信贾诩不会泄露他的秘密,同时他也要通过这种方法来表达自己对贾诩的贴心信任。

  果不其然,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贾诩表情虽然没有太大的变动,但是袁树能够感觉得出来,他整个人的状态变得更加轻松了,不再有方才的那种紧绷的感觉,这非常明显。

  于是乎贾诩没有再继续要求跟随袁树北上,而是表态一定会为袁树守好这份来之不易的权力。

  他表示,只要自己还活着,还在担任这个职位,就绝不会让这份权力被外人染指!

  袁树在安抚好了贾诩之后,立刻联想到程立会不会也有类似的担忧,于是又往通政司去了一趟。

  在通政司,袁树找到了正在辛勤工作的程立。

  程立对于袁树的突然来访也非常高兴,跟在袁树身边嘘寒问暖,就像个老妈子一样,十分担心袁树出征期间的一系列健康问题,而后,袁树假装在不经意间提起了自己可能要经营北疆北伐鲜卑的事情。果然引起了程立的极大兴趣。

  程立和贾诩简直一模一样,也是几乎没有过多的思考,就主动提出要伴随袁树北上,要为他出谋划策,贴身保护他的安全。

首节 上一节 226/2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下一篇:民国:打下东北,暴兵当球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