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不是袁术

我不是袁术 第251节

  具体是什么他还没搞懂,但是他的潜意识告诉他,这绝对是好事。

  要和自己那位过于优秀强大的弟弟交手,他需要摒弃过去的情分——虽然根本就没有什么情分可以摒弃。

  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能心无旁骛的与袁树展开巅峰对决了。

  不过在此之前,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袁基虽然雄心万丈、激动万分,但是脑袋尚且没有昏掉,所以他很快察觉到自己的一些问题。

  首先,自己还在外地担任太守的职位,还没有回到雒阳来,这尚且需要一些时间。

  其次,自己在雒阳没有什么根基,就算有袁绍、陈翔作为中间人来帮自己联络,想要串联起所有对袁树不满的人也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理清楚大家的利益诉求、形成一个能与袁树对抗的团体也需要时间。

  更重要的是,在此期间,不能被袁逢、袁树发现,否则一旦事泄,袁树会不会做什么不好说,袁逢估计是要做些什么的,毕竟自己带孝子的身份不是每一个父亲都能接受的。

  而这也非常困难。

  想要胜过袁树,起码要在雒阳胜过他,而自己甚至在雒阳没有根基,袁树都已经在雒阳茁壮生长了,这还怎么弄?

  不要紧,袁绍和陈翔昨日商量过一些细节,袁绍自己又考虑了一些细节,于是把自己和陈翔所考虑到的这些事情通通说给了袁基听。

  首先就是袁基和袁绍两人都在外地当太守的事情。

  袁绍刚刚履职,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但是袁基已经有两年太守任期了,按照之前和袁逢商定的内容,再有一年,他就能调动职位回到雒阳,起步就是九卿之位。

  到时候和袁逢商量一下,拿一个实权职位,就此在雒阳扎根下来,然后自然而然就可以得到与陈翔一样的一批士人的拥护。

  只要给予一些许诺,给他们一些职位,得到他们的支持,就能在雒阳朝廷里拥有第一批属于袁基个人的势力。

  以此为基础,继续扩张、发展,利用职位带来的权力不断收纳、联合那些没有投靠袁树的人,将他们争取过来,把他们变成与袁树抗争的力量。

  这一点,袁基觉得非常可以。

  他还是认为他才是袁氏嫡长子,有些事情他只需要动动嘴,自然可以得到很多人最直接的拥护。

  这样一来,他在雒阳就算是站稳脚跟了。

  至于第二点,如何瞒过袁逢和袁树两个人的耳目,这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大半个雒阳朝廷的权力和职位都在袁逢、袁树的掌控之下,这是事实,但凡他们行事不小心被发现了,可能都是灭顶之灾。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袁基很是忧虑。

  然而袁绍却并不忧虑。

  “兄长,虽然说此事还没有对外公布,但是就宫廷里传出来的消息,应该不会有假,咱们的好弟弟,好像要离开雒阳去并州任职,专心对付鲜卑,且放下豪言,要彻底消灭鲜卑之后才会返回雒阳。”

  袁绍嘿嘿笑着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忧虑之中的袁基,使得袁基猛然愣住,然后大为惊喜。

  “本初,这是真的吗?宫里真的流传出来这样的消息?”

  袁绍连连点头。

  “陈仲麟就是这么说的,好像说他有朋友在尚书台履职,这个消息就是尚书台内部流传出来的,应该不会有假,而且您想想,子嘉最近不是正在募兵吗?如果不是为了去并州讨伐鲜卑,他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募兵?而且一募就是三万人,这是多大一笔开支?”

第317章 并州牧

  袁绍这么说,袁基觉得也很有道理,连连点头,脸上的笑容如菊花一般灿烂。

  “的确如此,的确如此,真要是这样的话,那我可就真的不担心了,他若去并州,雒阳必然空虚,只要我到雒阳,立刻就能行动起来,待他回来……或者干脆回不来的话,我岂不是高枕无忧了?”

  袁绍也连连点头,脸上的笑容如尸香魔芋一般有滋有味。

  “兄长所言甚是,子嘉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放着好好儿的雒阳不待着,非要去并州,听说叔父极力劝阻,但他一定要去,一力坚持,叔父拗不过他,这才被迫答应。

  他或许是觉得自己打了一场胜仗就无所不能了,殊不知鲜卑强悍,控弦之士多达十万,首领檀石槐颇有文武略,多少年来,多少有识之士在北疆与之搏杀,一无所获,可见其强悍!

  子嘉虽然有才能,但是经验尚浅,与檀石槐这般老奸巨猾的贼人比起来,还是太过稚嫩,稍有不慎,满盘皆输,身死在北疆也很有可能,我想,这才是叔父急急忙忙让子嘉成婚的原因。”

  袁基先是一愣,而后立刻反应过来了,面色上立刻染上一层寒霜。

  “看来父亲还是足够爱护子嘉啊,知道子嘉北上凶险,为了不重蹈伯父的覆辙,这才让子嘉先结婚生子,然后再去北疆,好留个后,父亲舐犊情深,真叫人艳羡不已啊!”

  袁基这话说的好听,但是语气却冰冷的让人打颤,反正袁绍突然就觉得周身温度好像降低了,身上都起了一些鸡皮疙瘩。

  这大热天的,哪里来的寒气?

  袁绍搞不懂寒气是哪里来的,但是他能明白袁基已经决定要和袁树对抗到底、绝不坐视他夺取继承人之位了。

  如此一来,袁绍就能放心辅助袁基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等袁基胜利之后,自己不管是想要过上奢侈迷醉的权贵生活还是更进一步、谋求真正的统治权力,什么都好说,什么都能设想。

  所以,现在,必须要把袁树给干翻掉!

  袁基和袁绍约定之后喊上陈翔和袁绍妻兄李瓒一起商议此事,看看还有哪些人可以拉拢,然后主动出击,搜寻可靠的人。

  趁着袁树沉溺于儿女私情的时候,他们决定奋起直追,争取把他们之间的差距缩短一部分。

  该说不说,他们的设想是对的,做法也没有错,路线也没出什么大问题,甚至袁树的行动都没有出乎他们的预料。

  袁树原本以为这场纯粹的政治联姻不会有什么激情、爱情的存在,最多就是两只颜狗的抱团取暖、互相抚慰,结果一个晚上下来,他发现情况并非如此。

  他发现自己和杜凝、杜悦两人的相性好到令人咋舌,甚至能超过与秀秀还有春莲、秋桐三女。

  就是说,杜凝和杜悦两人的身子骨仿佛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他的身体对这两人的身体满意的嗷嗷直叫,而这两人的身体对他的身体也满意的芜湖起飞。

  而且因为新婚之夜就是以一敌二还把杜凝收拾的四脚朝天,后面杜凝也就习惯了这样的多人战场。

  甚至如果杜悦退出战场了,她还会害怕自己承受不住袁树过于旺盛的火力输出。

  从第二天开始,一直到婚后第五天,袁树与杜凝除了按照礼法规定作了一些工作之外,其他时间不是在睡觉、吃东西、上厕所、聊天,就是在互相对抗。

  当然杜凝一个人不是袁树的对手,所以杜悦也会加入进来,如此荒唐了五天之后,袁树和杜凝杜悦才仿佛失忆了一样从婚房里出来,重新见了太阳,开始恢复正常的作息。

  袁树深深感慨于年轻的身体带来的优势,杜凝也深深的感慨道缘分的奇妙之处。

  谁能相信一个被选择的高级货物居然就能找到那个天注定般的货主呢?

  这几日里杜凝被袁树收拾的服服帖帖,然后因为距离太近,甚至到了负数级别,所以两人也是快速熟悉了对方,中间休战的时候就会互诉衷肠,把这些年经历过的事情告诉对方,以此达到夫妻之间没有秘密的境界。

  袁树反正把自己长久以来的经历都说给了杜凝还有杜悦听,也反过来从她们口中得知了她们那简单的没有一丝波澜的日常生活。

  婚姻带来的新鲜感、刺激感、趣味性远远超出了袁树此前的设想,他甚至没想到这对主仆和他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居然如此奇妙,果然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不过袁树终究也是一个理智的人,在青春的肉体得以彻底排空之后,他也就顺势进入了贤者状态,能够稍稍找回丧失的理智、重新让聪明的智商占领高地了。

  然后他就有些不好意思的发现,他的部下们、朋友们再次看到他的时候,表情都特别的暧昧,还有一些人则是满满的崇拜和羡慕,不晓得到底是什么想法。

  袁树老脸一红,但是因为经验丰富、脸皮太厚,所以过了一会儿也就不当回事了。

  谁年轻的时候还没有荒唐过呢?

  反正是结婚这种大喜事,休几天婚假又有什么不可以?

  哪里违规了吗?

  他坦然迎接任何不同意味的目光,昂首挺胸回到了练兵大营,开始恢复视察军队的组建和训练工作。

  很显然,卢植是一个非常得力且认真的副手,袁树休婚假的这几天里,他依然兢兢业业的主持着军队里的工作,执掌军队的训练任务,进一步完善军队的编制。

  很多之前袁树还没有完成的工作,他都已经做完了,这让袁树十分高兴。

  “如此看来,三个月之内,咱们就能让这支军队有最起码的战斗力,那么之后北上并州的话也就不会手足无措了,说不准咱们刚刚北上,就要碰上鲜卑人再来劫掠,届时,保不齐就是一场硬仗。”

  卢植对袁树的看法很是赞同。

  “正因如此,所以我才让各军军官加紧操练士兵,不敢懈怠啊,不过子嘉,咱们只有五千骑兵,是不是数量少了些?鲜卑十万控弦之士,兵强马壮,咱们若要与之对抗,区区五千骑兵,怕是不易。”

  袁树摇了摇头。

  “除非檀石槐集中全部力量拼死南下,否则绝对不会让咱们单独面对十万鲜卑骑兵,他们就算动员的起来,估计装备也不够用,箭矢也不足,这一点不必担心,但是两三万鲜卑骑兵还是有可能的,这一点不得不防。

  我所考虑的是,咱们没那么多时间训练不会骑马的士兵成为骑兵,咱们需要可以尽快上战场的骑兵,你也看到了,之前募兵的时候,弓马娴熟的人并不多,能招满五千人我都觉得很幸运,更别提其他人。

  弓马不够娴熟的话,还是别让他们上战场面对鲜卑人了,至于缺少的部分,可以在并州本地招募,并州边民长期和杂胡来往交战,弓马娴熟的人绝对不少,把那些有底子的人招募进来,再加以训练,成军更快,战斗力更强。”

  卢植想了想,缓缓点头。

  “如此这般倒也可以,昔年在家乡,乡人便多有习骑射者,弓马娴熟之人也不在少数,幽州如此,并州更当如此,若能在并州本地招募到一些士兵,想来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般想着,卢植忽然又想到了一个事情。

  “对了,子嘉,你是否与袁司空商量过以什么职位去并州?”

  袁树点了点头。

  “之前商量过,本来我是打算提领并州刺史的,以并州刺史的职位和后将军的职位提领并州军事,也足够我施为,不过袁司空认为并州刺史之职不足以让我整合并州之力对抗鲜卑,担心并州官员会拖后腿,所以在思考要不要以并州牧之职授予我。”

第318章 无非是一口饱饭

  一听并州牧三个字,卢植顿时有点不淡定了。

  州牧,这可不是州刺史这种大路货能够相提并论的,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啊!

  “并州牧?这可不一般啊,子嘉,若能领下州牧的职位,整个并州都要遵从你的号令了,对抗鲜卑也能更加自如,这是个好事,不过,这一职位已经很久没有授予人了,而且你尚且没有治理地方的资历,会不会有些人反对?”

  “旁人反对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情,自我到雒阳来,反对我的人还少了吗?”

  袁树摇头笑道:“关键是要做出成绩,打出战绩,只要能稳住并州,我做并州牧就没有任何问题,至于之后能否更进一步整合北疆、消灭鲜卑,还是要以此为前提,若能成功,待我返回雒阳,这后将军的职位也能往上变动一番了。”

  “若能如此,子嘉,这大将军你也能做得!”

  卢植笑道:“其实我一直都认为大将军交给外戚去做实在是不合适,卫青虽然的确是外戚,但卫青也有偌大军功啊,如梁冀、窦武之辈,没有军功就做大将军,实在是荒唐!”

  两人边视察军营,边交谈一些事情,等到中午,袁树又在军营里和士兵一起吃了一顿军营餐食,顺便检查了一下军中伙食水准,询问士兵们对于军营伙食的看法。

  得到的结果让袁树很满意。

  士兵普遍对天雄军的伙食感到十分高兴,觉得每天能吃三顿饭,不仅能吃饱,有些时候还能吃到撑,甚至还能吃到肉,他们已经很幸福了。

  按照袁树给天雄军定下的规则,伙食层面主要有驻军伙食、行军伙食以及战时伙食三种。

  其中行军伙食最为简单,但也很扎实,早晨是杂菜粥,中午和晚上都是烙饼和腌菜,烙饼份量足够,而且易于储存,不容易坏,配着水和腌菜就能食用,是非常好的行军伙食。

  驻军伙食就是士兵非战时在军营里的伙食,标准是每日两干一稀,早晨吃杂菜粥配小菜,中午和晚上吃干饭配炖菜。

  每名士兵每日的口粮份额为三斤脱壳后的主粮,超过寻常汉军每日标准的百分之五十,另外考虑到日常训练艰苦,所以每五日可以吃一次肉,补充一次油水,平时的炖菜也被袁树要求加入油脂,补充油水。

  战时伙食标准最高,除了足够的主粮和腌菜之外,每两天就能吃一次肉,每日全是干饭,不吃稀的,敞开量供应确保每名士兵都能吃饱喝足,养足力气再去征战。

  另外还有伤病员伙食、立功士兵加餐伙食之类的几个小分类。

  反正在朝廷承担大头的情况下,袁树自己也在伙食层面掏了不少钱补贴进去,在现有条件下竭尽所能给士兵提供更好的伙食,力求让他们不挨饿,能吃饱,甚至还能吃得好一点。

  因为他深深地明白,所谓精兵,除了训练、装备之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吃饱肚子。

首节 上一节 251/2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下一篇:民国:打下东北,暴兵当球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