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袁术 第266节
第一个遭到袁树审问的就是大陵县县令和他的县府领导班子,他们集体被袁树召唤过来,用审查出来的数据问题拷问他们。
“建宁二年到建宁三年,短短一年之间,你县人口下降四成,耕种土地数量下降三成,往后丝毫没有恢复,反而还在不断的下降,一年比一年低,去年的数据已经完全降低到了建宁二年的一半,张县令,我需要一个解释。”
袁树端坐在上首,居高临下审视着瑟瑟发抖、面色惨白的大陵县县令张川。
当然,脸色惨白的不单单是张川一个人,县尉、县丞在内的整个大陵县执政班子都在袁树面前接受质询。
面对袁树的严厉质询,张川给出的解答并不能让人信服。
他的意思是,建宁二年出现了旱灾,并且还发生了匪乱,整个大陵县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影响,而且那一年他刚刚到任,对这整件事情了解的也不是很充分。
对此,袁树只是冷笑。
“建宁二年太原郡的确是有旱灾,但是那是发生在阳曲县和狼孟县一带,你大陵县东南就是昭余泽,我派人去问了昭余泽周边住户,建宁二年,那水量可是充沛的很!
且你大陵县东有汾水,西有文水,两水夹一县,还有一片大泽,这要是都能出现旱灾,那整个并州都要旱的不能活人了!而且我觉得很奇怪,怎么着旱灾就在你大陵县特别严重?
你邻县平陶县可是记载得很清楚,那一年雨水偏少,所以兴修水利,但是并没有任何旱情的记录,如果说旱情真的那么严重,凭什么相隔如此之近的平陶县却没有出现那么大规模的下降?
还有匪乱,建宁二年狼孟县以北出现匪患,时任太原郡守率军讨平,而后上表朝廷请赏,朝廷予以嘉奖,你是想说时任太原郡守在胡编乱造?那我们看看狼孟县的记录?
狼孟县记载,建宁二年四月有匪乱袭扰县城,县长不能讨,求援于郡府,时任郡守率军前往征讨,半月乃讨平,杀贼三百余人,俘获贼首,带往晋阳县闹市处斩,以此震慑宵小。
半个月就能解决的事情,你跟我说他导致了你大陵县在册人口土地下降一半?这些土匪莫不是天上下来的煞星,专门逮着你大陵县祸害?除了你大陵县,别的县他都不去?”
袁树拿出一连串的数据与他对质,张川支支吾吾,面色极为紧张,整个身体不断地发抖,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的落在地上。
可他最终还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见他这般模样,袁树直接下了最后通牒。
“我乃并州牧,持节,就任之前,天下下诏,一千石以下官员,允我先罢免,后上报,六百石以下的官员,我可随意处置,不需要上报朝廷,你们可要想清楚了!”
说着,袁树站起身子,走到一边架子旁,把挂着的佩刀取了下来,放在了自己的桌案上,杀气腾腾的瞪着张川与他的一众下属。
卢植与袁树配合默契,立刻就给周边卫兵下令,让他们纷纷持械靠拢,装出一副要将他们全部逮捕归案的模样。
如此威慑之下,张川等人终于心理防线崩溃,再也无法支撑,只能将缘由和盘托出。
第338章 袁树居然来真的
原来,张川上任之前,大陵县当地豪族已经和前几任县令联手,趁着汉帝国中央混乱、度田政策运转不及时的契机,狠狠给大陵县来了一波大的。
他们“同心协力”,不断兼并土地,驱赶、收纳农户成为佃户,为此互相协作,狼狈为奸。
县令负责暗中提高税率,并指示部下税吏不断重复征税,逼迫农户走向破产,不得不把土地卖给豪强,自己也卖身进入豪强家中,从此成为豪强私产。
农民示弱,无处说理,只能低头认栽,而豪强们吃得满嘴流油,放个屁都油裤裆。
而前面几任县令靠着这样的操作不断从豪强那边拿回扣,收受礼物,各个也是赚的盆满钵满,再用贪污来的钱财向上头活动,各种走关系,然后顺利升迁。
之后终于轮到张川了,上任之后他本来也想继续这样的操作,结果一看县中账册,心都凉了半截,心想自己来错地方了。
前几任县令已经把大陵县的土地人口祸祸的差不多了,税款都收到了十六年以后,县中百姓全都成穷鬼了,没油水可榨了。
那时,整个大陵县最肥沃的土地已经全部落入豪强们的掌控之中,剩下来的那些歪瓜劣枣他们也未必有兴趣,人穷得叮当响,县府收入一年不如一年。
张川是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的几位前任居然如此不讲武德,居然干这种竭泽而渔的事情,以至于自己是什么都捞不着。
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他只能打落了牙往肚子里咽,但是心里又堵得慌,得亏豪强们懂事,时常送来孝敬,张川才没有发作。
可这样搞也不是个事儿啊,账册总要摆平啊,总不能让前几任留下的烂摊子毁了自己吧?
正巧建宁二年太原郡不平静,又是旱灾又是匪患,张川便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一手移花接木,把其他地方发生的问题转移到自己这边,开始平账。
张川就是个老练的平账仙人,平账完毕之后,以为能过好日子了,就放松了警惕。
一开始,这日子过得的确不错,可谁曾想就在任期后期的时候,袁树这个并州牧来了,更没想到的是,袁树居然上任就开始查账。
张川本来还有一丝幻想,认为袁树这是雷声大雨点小,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应该是震慑为主、惩处为辅。
毕竟这新官上任三把火嘛!
可谁知道袁树居然来真的!
用多方数据互相对照,各种查证,这一下就把张川做出来的假账目查出了问题,再把他们一起揪过来,刀子架在脖子上。
就问谁能扛住?
不知道别人能不能扛住,反正张川是绝对扛不住的。
袁树这家伙就是目前大汉帝国排行第二的实际统治者,在并州就是土皇帝,上头除了他老爹袁逢也没有人能管他,自己要是被杀了,可就真的被杀了,没人会追究这件事情的。
区区一个县令,谁会为了自己和袁树这种等级的大佬作对?
一念至此,张川果断撂了挑子,把该说的不该说的全都给说了。
袁树继续追问,逼着张川把他知道的那些与前几任县令合谋的地方豪强的名单列了出来,准备拿他们开刀。
另外,大陵县前面四任县令袁树也没打算放过,先把他们记下,等之后返回雒阳了,这些人要是还在世,就要找他们麻烦,要是不在世,就要找他们的家人、家族讨回这些民脂民膏。
至于张川等人,因为他们做假账、欺瞒朝廷,罪无可恕,本该全部处斩,念其交代罪证有功,所以不予处斩,予以革职处分。
袁树转手就从自己的团队之中挑选了合适的人选接替张川成为县令,接着县丞、县尉也全部罢免,另外更换自己这边的人手。
至于那些县中小吏们,先全部罢免,挨个调查,有问题的追责问题,没问题的留任、酌情升迁,总而言之,大陵县从上到下,他一个都不会放过。
至于那些县中豪强们,就更别说了。
区区一个县的土豪,占据数万亩土地就不说了,一个两个还隐匿潜藏数千人口,各种囤积粮食,有些还有自己的卫队,私藏兵器。
这简直就是送上门来给袁树攒政绩。
袁树自己就是天下有名的豪强,对于豪强家族的一些暗地里的做事方法了若指掌,就算这些豪强家族没有在土地上面搞东搞西,但是家中要是没有武装,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但是武装部曲这种东西不是什么人都能有的,你要得到朝廷允许才可以,私下里招募组建,没有人管那就没事,真要有人管,反手一个造反的大帽子扣上去,三族都给你消消乐了!
大陵县的兼并土地与隐匿人口,袁树是势在必得。
一个县的问题审理完了,袁树感觉速度还是太慢,一个一个的搞,这要搞到猴年马月去?
于是袁树正式组建了三个审问调查团队,安排自己的三大幕僚荀攸、张纮和钟繇领衔,奔赴各地展开调查。
三个审问调查团队每一个都有专门人员配置,精干的一心会成员全程参与,还搭配两个曲的天雄军部队予以保护、协助。
若调查对象老老实实接受调查,那就接受调查,按照正规途径审理处置,不需要有什么额外行动。
如果对方知罪不改、对抗审查或者擅自逃跑,那就直接出动天雄军进行强力应对,把他们一个个的全部送上天!
在我面前跟我玩兼并土地、隐匿人口?
你们还嫩了点!
携歼灭九千鲜卑入侵者之势,袁树的铁拳轰然落下,砸在了并州的土地上,产生的震动把整个并州官场、上流社会都给震的惴惴不安、十分担忧。
但是不得不说,这么搞的效果真的很不错。
钟繇带领的审讯团队奔赴大陵县之后,先是把大陵县的政权接管了,维持了大陵县的正常运转,然后对那些县府官吏展开调查,看看他们有没有收受贿赂的行为,如果有,立刻罢免,如果没有,那就留任。
地方豪强们也没有躲过去,钟繇亲自安排天雄军军官们带着士兵前往要求各族族长前来接受审讯问话,交代问题。
态度好的可以不动粗,只要把建宁元年以后兼并的土地、藏匿的人口都交出来就可以,就算他们过了这一关,再往前的,袁树暂时不追究。
也算是给他们一个妥协的缓冲地带。
可要是连这个缓冲地带都不接受的,就是纯粹的给脸不要脸,无视袁树的权力和地位,无视朝廷的威严。
那就直接出动天雄军强势应对,将所有族人一并抓捕归案,用抄家级别的态度进行调查,查处家中全部的财产和土地。
比如大陵县的强氏家族,就是这种给脸不要脸的家族,面对钟繇的质询传单,他们拒绝接受,全家闭门自守,摆出一副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激怒了钟繇。
钟繇这个人吧,看着老老实实没什么火气,整天和和气气的就知道与人说笑或者钻研学问,但是他的火气不显露于表面而深藏于心。
就算激怒了他,他也不会在明面上发怒,而是直接动手,不和你多逼逼,就属于人狠话不多的那种。
钟繇直接下令两百天雄军出动,朝着强氏家族族地发起进攻,使用强弩、弓箭进行射击,撞开族地大门,大开杀戒,只要手上出现武器的全部杀死,三下五除二就把一个地方大族彻底消灭,举族擒拿。
因为他们持械自保,又从他们的族地搜出了一些环首刀和弓箭,钟繇直接确定这家人的行为是叛乱,既然是叛乱,那就是逆贼,既然是逆贼,那就要灭族。
一个时辰之后,强氏全族就整整齐齐的成为了孤魂野鬼,家族的所有财产、土地和人口全都归充公,一点也没剩下。
后面根据统计,强氏占有土地五万九千多亩,藏匿未登记人口三千六百七十九口,金银数百两,钱上亿,粮食堆了满满当当三个大仓库,还有大量耕牛、马、驴子和农具。
钟繇直接出动军队干掉了一整个强氏家族的事情吓坏了整个大陵县的其他家族,强氏家族全族消消乐之后的第三天,整个大陵县所有有头有脸的家族就都来钟繇这边报道了。
一个两个全部上缴了账册,把从建宁元年之后兼并的土地、隐匿的人口全部上报、充公,有些还担心数量不够多,又“自掏腰包”补了一些上缴,生怕钟繇不满意,又把他们也给当作叛逆给歼灭了。
说到底,还是贱,不见棺材不落泪,早这么做,还用得着死人?
至于县府的那些人,不必说,八成以上都是不干净的,只是有些人罪责小,有些人胃口大。
胃口大的被钟繇砍掉了,罪责小的要么罢职,要么降职,主要权力被袁树派来的自己人掌控。
一心会和知行学府的人们正嗷嗷待哺,就缺这些职位来积累经验呢!
大陵县的公干经历给了钟繇很深刻的感触。
同样,荀攸在平陶县、张纮在祁县也纷纷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有了很深刻的感悟。
其中以张纮的感悟最为深刻。
因为祁县是太原王氏家族的大本营。
第339章 灭了太原王氏!
王氏家族在太原郡属于顶级豪族,是太原郡最有名气的存在,家族深耕太原郡好几代人,已是根深蒂固。
王氏家族甚至还能把手伸到中央雒阳,王氏子弟好几人都在中央担任职位。
也就是这个家族,在祁县占据数量极为庞大的田产,隐匿大量人口,甚至其家族还在阳邑县、京陵县、中都县等地都有农业庄园,全都是十分肥沃的土地,产出之多冠绝太原。
而这些土地和人口自然也有极大的数量是兼并得来的,人口也有大量藏匿的不曾上报的,往日里就算是郡守也要对这个家族礼让三分,要想在这里站稳脚跟,不与王氏家族合作,怕是有些难度。
对于张纮准备要查一查王氏家族的账册的行为,祁县县令第五元表示这个事情实在是有点大,王氏家族的实力太强,贸然处置恐怕有些风险,还是让张纮请袁树的明确命令再说。
张纮当即表示他来之前袁树特意和他说了这个太原王氏,就是要狠狠的查办这个家族,给整个并州所有的士人家族打个样,让他们不要嚣张!
别以为袁树出身士族就不会对士人下手,在大业面前,什么都是浮云!
所以张纮认为,什么王氏李氏,他只认袁氏。
你王氏再牛逼,比之袁氏,何如?
大手一挥,以州牧特使的身份勒令王氏话事人前来对账。
上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下一篇:民国:打下东北,暴兵当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