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不是袁术

我不是袁术 第265节

  而袁树这边也是战果斐然。

  一场突击战和紧随其后的追击战共歼灭、俘获鲜卑骑兵六千余人,几乎全歼鲜卑骑兵的主力。

  再加上廉达这边取得的战果,几场战斗打下来,这支南下入侵的鲜卑军队已经全军覆没,汉军获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这一战,鲜卑人什么都没有得到,反而被杀死、俘获了近九千人,落得个惨败的下场,而汉军斩获颇丰,成功守卫了自己的领土和财产、民众,取得了十几年来少有的一场大胜,可谓扬眉吐气。

  当然,这一战最大的战果并不是被俘获的六千余鲜卑士兵,而是那九千多匹被俘获的战马。

  袁树就是缺少战马,此番抵达并州也有着想要收购战马、扩建骑兵的打算,但是还没来得及行动,结果一战之下,一口气俘获那么多战马,袁树非常高兴。

  他立刻下令将这些战马好生看管起来,准备用作之后扩建骑兵。

  他打算今后训练出一支一万人左右的一人双马级别的精锐骑兵,就要从这些缴获的战马开始。

  这场战斗从十一月下旬开始,到十二月底结束,前后不过一个月多,规模不算太大,但是意义非常深远。

  其一,汉军用坚壁清野和防守反击的战术成功击败了鲜卑南下劫掠的马队,获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这场大胜大大激励了边关汉帝国军民,让大家扬眉吐气,增强了对抗鲜卑的信心。

  其二,一战消灭近九千鲜卑士兵,消灭其将近十分之一的青壮战斗人口,对鲜卑整个部落联盟来说,算是非常沉重的打击。

  其三,袁树通过这场战斗初步树立了自己的威信,树立了自己能征善战的强悍形象,让自己在并州的存在感大大提升。

  其四,袁树下令在强阴县集中了一批鲜卑战死者的头颅,筑成了一座京观,以此向鲜卑人炫耀武力,震慑宵小,也就此树立了袁树说一不二的赫赫威严。

  为了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威望,袁树甚至还从雁门郡开始拖着鲜卑俘虏一路游行返回太原郡,一路行军,一路押送鲜卑俘虏,让这群往日里耀武扬威的强盗成为自己提高威望的工具。

  袁树以此彰显自己的武德,让很多并州人亲眼目睹了自己威武善战的姿态,极大增强了自己的权力基础。

  为此,待消息传开之后,并州各郡郡守都对袁树有了全新的感觉,纷纷上书恭贺袁树大战得胜,对他极尽恭维之能事,对袁树的服从度明显提高了很大一截。

  可以说这一战是袁树在并州的立身之战,甚至他自己都没有想到这一战能够进行的那么顺利、那么精彩。

  正如他之前所认为的,在并州这种边境地区,奉行的就是弱肉强食、丛林法则这一套,同时,权力也和武力呈正相关的关系,甚至更加赤裸。

  京观筑的越高,权力基础就越是稳固,权威就越是直接。

  所以一场大战下来,近九千的斩获和大批战马的缴获让袁树真正成为了并州的无冕之王。

  原本对袁树的政令有些不解、怀疑、质疑和轻视态度的官员们纷纷收起了自己的小心思,原本打算阳奉阴违、磨洋工、作假的官员也纷纷收起了自己的手段。

  他们不敢违背袁树的政令,纷纷按照袁树的要求颁布了禁止和鲜卑人贸易铁器的政令,并且加班加点把袁树需要的各地人口农田统计送往晋阳县。

  前后一个月不到,袁树所要求的全部资料全部到位,于是他在战后整顿局势之余,也对并州做了一番人口经济大摸底,基本上了解了整个并州的全部情况。

  这些情况对袁树治理并州的下一步行动计划有很大的帮助,袁树也由此开始决定了自己第一批下手的对象。

  他打算通过一场清理运动,从一批地主豪强手里夺取一批土地和更加重要的人口,开始在北部五郡建设大规模的良庄,用最快的速度把北部五郡打造成战争堡垒、前进基地。

  他要以此作为开端,准备发起对鲜卑的反击。

  原先的五年计划,现在袁树觉得三年也就差不多了。

  原先计划的全边境规模的良庄建设计划和限制贸易计划在袁树看来也多少有点大炮打蚊子的意思。

  就算要继续推行,也不应该以鲜卑为唯一的敌人,而是应该是彻底解决北疆所有外族部落为出发点去执行他的幽并凉三州一体化边防计划。

  主要经过这一场战斗,袁树算是充分的意识到了鲜卑人相对于东汉帝国来说,确实只能算是小小的忧患,根本算不上什么大敌。

  他们人口有限,兵马有限,战斗力有限,与他们的前辈——匈奴帝国来说实在是相差得太远太远。

  此时此刻所谓的控弦之士十万,已经是整个鲜卑族群全部的底牌,真要到这个地步了,也就是生死存亡之战了,不容有失,一旦失败,檀石槐和他好不容易统一的鲜卑部落联盟就会灰飞烟灭。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汉帝国可以失败无数次,而檀石槐一次都不能失败。

  双方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别的对手,别看鲜卑人控制区域大,但是这么大的地方根本没有来得及消化。

  而且因为草原上恶劣的生存环境和鲜卑社会中上层对下层的压迫与剥削,鲜卑底层的生存环境比汉民还要更差一些,汉人印象中天天喝奶吃肉的鲜卑人根本不存在。

  或者说只有少量顶级权贵才能这样做,大部分人都是只能吃少量的谷物和有限的奶制品度日,吃不饱是常态,甚至吃肉的次数也不比汉人平民多。

  此番战斗袁树俘获了近四千名鲜卑战俘,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瘦瘦小小、皮包骨头的状态,又黑又瘦,完全看不出来天天吃肉喝奶的模样,只有极少数、大约几十个被俘获的鲜卑战俘才有点强壮的感觉。

  审问之下,毫无意外,这几十个强壮的战俘都是在部落中有些地位的存在,或者是某某首领的儿子,属于鲜卑人里的官二代,所以才能吃到肉,喝到奶。

  而其他的那些战俘,一年到头能杀一次羊、吃一次肉就算不错了,平日里那是想都别想。

  就算是那一次吃肉,也是好几户人家一起杀一只羊,然后大家一起去分那只羊的肉,勉强过个嘴瘾,尝尝肉味儿。

  大多数时候,他们吃的还没有他们的牲畜好。

  袁树让一个汉人士兵与这些鲜卑士兵站在一起,立刻就出现了鹤立鸡群的情况,汉人士兵直接高过那些鲜卑士兵一个头还要多,身材也不可同日而语,明显要大上一圈。

  面对这样的对手,也难怪这一战汉军铁骑大获全胜,自身的损失却极其微小。

  袁树那可是一天三顿饭的供养着自己的士兵,类似于骑兵这种高强度体力消耗的技术兵种,袁树给他们的伙食标准比步兵还要好。

  所以他们一个个都是面色红润、身材日渐强壮,一个个的都朝着膀大腰圆、虎背熊腰的将军的模样开始发展了。

  这背后,是袁树大批量大批量的投入钱财,大批量大批量的注入资源。

  所以才能成就这样一支对鲜卑有碾压级战力优势的强大骑兵。

  所以才有很多人认为袁树才是真的“爱兵如子”,其他将军只是说说,只有袁树是来真的,真的把士兵当作他的亲人看待。

  而整个汉帝国能做到袁树这个地步的,就是没有,所以其他人想要带出来这样一支能压着对手去狠狠揍的军队,也是不太可能的。

  正因为如此,鲜卑人才会成为“边患”。

  因为他们到底是有马术和速度上的优势,双方的待遇差不多的情况下,双方都吃不饱、忍饥挨饿的情况下,一方有优势,一方没有优势,可不就是只能挨打吗?

  可只要汉军这边的待遇上来一点,体现出一点体量上的优势,鲜卑人立马就不行了。

  然而哪怕只是让士兵吃得多一点这个小小的要求,也没有人可以做到,因为汉帝国的整个体制运转已经出了大问题,虫豸当道,良知荡然无存,每个人都在想着尽可能的多捞一点,谁还会想着认真做事呢?

  和这样一群虫豸在一起,怎么能够搞好大汉帝国呢?怎么能够搞好边防建设呢?

  于是除了边防建设计划之外,一个除虫计划又在袁树的心中逐渐成形。

  他要除虫,要为国除害,要把这群虫豸全都送上天!

第337章 袁子嘉重拳出击

  这场大战结束之后,袁树紧锣密鼓地开始筹备自己的除虫计划。

  而另一边,他大破鲜卑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雒阳。

  袁逢一听自己的儿子干翻了鲜卑入侵的军队,歼灭近九千人,大喜过望,立刻将此事“上表天子”,然后以天子的名义给袁树赏赐了一大批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还给袁树增加了食邑,又把他的职位提升到了右将军。

  朝廷里的部分官员原本对袁树成为并州牧这件事情很不支持、很不看好,只是被迫接受,结果消息传来,实实在在的一场大胜堵住了他们的嘴巴,让他们意识到袁树在军事层面也是真的牛逼。

  大家都是爹生娘养的,凭啥你就那么牛逼呢?

  没人能搞明白这个问题,包括袁树,他也不是很清楚自己为什么就那么牛逼。

  可他的确很牛逼。

  十几年了,就没有哪位边将能够打出这么好的战绩,一口气歼灭九千人,无论放在什么时候,也能算是一场像模像样的大胜了。

  更别说还有一个中部鲜卑的大人被杀死,一群鲜卑部落首脑级别的人物被杀死、俘虏,这一战,汉军是真的大获全胜了。

  与之相对的,凉州的北地郡、幽州的上谷郡也几乎在同一时间遭到了鲜卑人的入寇,这两地的表现就没有那么好了,损兵折将不说,还被劫掠了不少人口粮食。

  三州同时遭到入侵,只有并州牧袁树取得大胜,几乎全灭侵略者,这般耀眼的军功也足以让袁树这个并州牧的职位得以稳固。

  朝堂上顿时没有什么人再提起袁树不适合做并州牧这个事情,与之相对的,甚至有些人开始讨论应该把幽并凉三州的军事一起交给袁树管理,让他彻底去解决边患问题。

  这样一来,他们这群人不就能稳坐钓鱼台、尽享和平美好的生活了吗?

  这种想法一经提出,便在某些人的心里生根发芽,获得了一批支持者,不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现在讨论这些,为时尚早,就算是袁逢,也不想那么快就给自己的宝贝儿子那么大的压力。

  他要给自己的宝贝儿子足够多的缓冲时间去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去经营他计划中的方案,然后再考虑之后的事情。

  但不管怎么说,这种建议已经在朝中获得了第一批拥趸。

  袁树这边当然不知道朝堂之上出现了何种波澜,他只知道自己获胜之后,很多原本推行起来有点麻烦的事情,现在可以顺利推动了。

  比如他的边防建设计划,他计划在朔方郡、云中郡、五原郡、雁门郡、定襄郡五个郡建设总数不少于二十五个的良庄,用以聚集人口、集中发展农业生产,增强并州自身的粮食供给能力。

  顺便也能起到集中保护人口、增加人口数量的作用。

  这些农庄建设计划在关中、雒阳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袁树以此作为依据,开始要求北部五郡遵守他的号令,调动全部人手资源执行这一方案,开始为良庄的建设进行选址和初步宣传。

  可是进行到这一步,袁树很清楚,真正的重点才刚刚到来。

  他还需要人口,需要很多很多的人口,需要大量的人口撑起来他所需要的良庄的规模和粮食的产量。

  而人口在什么地方呢?

  在南部富裕郡县的地主豪强们手里,在他们隐匿的庄园之中,而要从这样一群人手里把人口抢回来,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难度的。

  当然,难度不算太大。

  因为并州的枪杆子在袁树手里掌握着,接下来只要上一点小手段,在并州考核一下官员政绩,把并州那些不太合格的官员给换成自己人,那么,至少第一批良庄建设起来需要的人口就有了。

  至于剩下来的……

  那就要看之后有没有什么机会,哪里发生了灾祸之类的,看看能不能多弄一些人口来,反正没有人口那是真的寸步难行。

  说实在的,汉帝国的人口在目前整个世界上来说已经是很多的了,五千多万差不多六千万人口,要是算上那些隐匿人口的话可能会更多一些,但是相较于如此广大的国土,相较于重大的开发任务,这些人口还是太少了。

  要是能把这个国家交到袁树手里,那就要立刻开始废除人头税和算赋,鼓励生育,还要奖励生育,弘扬英雄母亲,顺便搞搞大开发行动。

  如此二三十年折腾下来,袁树估计整个汉帝国的人口直接就朝着两亿窜过去了,情况会非常喜人。

  接下来,说干就干,袁树返回晋阳县之后,立刻开始对整个并州的数据进行全面审核,并且将之前查出来的那些不太对劲的地方揪出来,勒令当地官府相关人员前来晋阳县问话。

  他这是一个县一个县的处理,一个县一个县的下通知,主打一个全并州全部的县域一个都不放过。

  他真的要重拳出击了!

  从正始三年正月底开始,袁树就开始了如此这般的审讯质询工作,将一个县的县令等主官和相对应的小吏全都喊过来,将查出来问题的账册拍在他们面前,问他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你们的数据为什么和郡府交给朝廷的上计策不一样?

  你们的数据怎么和邻县有那么大的差距?

  为什么同样的一场灾祸你们这几个距离那么近的县的数据差距会那么大?

  为什么你们折损的人口会那么多?

  为什么你们的粮食产量和土地开垦数量会下降那么快?

  为什么那么多年都没有恢复之前的生产水平?是不是尸位素餐不干人事?

  就这些问题,袁树先拿太原郡开刀了,因为太原郡太守臧旻也是刚刚才空降的,和地方势力没什么纠葛,也没有什么历史包袱,所以完全站在袁树这边协助他。

首节 上一节 265/2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下一篇:民国:打下东北,暴兵当球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