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袁术 第272节
养兵那可是要一直持续下去的,至于能否获得收益,还要看具体战绩。
朝廷原先只提供天雄军三万人的需求,等于后面袁树招募来的两万五千名骑兵全都要自己付钱养着,这对他来说压力太大。
所以他使劲儿磨袁逢,各种嘘寒问暖送礼物,亲自挑了一匹浑身雪白的好马大张旗鼓送去了雒阳,终于让袁逢松口再承担一万名骑兵的军费。
袁树自己则负责剩下一万五千名骑兵的军费。
这也算是不错了,至少雒阳国库愿意给他一些支持,他能够在并州养得起这些兵马,让并州汉军具有更强的军力。
总而言之,就目前来看,檀石槐绝对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进攻并州的好时机,战略层面,他是真的没有任何胜算。
双方都在发展,可不是谁的体量大谁就发展的更好吗?
好比蜀汉北伐,那也是不北伐就不成,双方都在和平状态下发展,一个州怎么胜的过十个州?
天府之国也不行啊。
时间来到正始四年年底的时候,袁树基本认定檀石槐没有再次恐吓并州的能力了,他但凡再往并州投入兵马,袁树都能迅猛反击,打他一个狼狈不堪、全军覆没。
除非他真的不惜一切带着“十万控弦之士”前来,那袁树可能需要雒阳方面提供帮助,需要段颎带兵北上与他打配合。
但是这样一来,鲜卑人也就彻底完蛋了。
对于这件事情,袁树相信檀石槐不会乱来,而时间越往后,檀石槐成功的概率只会越来越小,越来越没有可能。
时间在他,他也不会随意选择主动出击。
平时处理政务之余,袁树会带着亲卫骑兵们满并州跑,从最西边的朔方郡跑到最东边的雁门郡,然后再往上郡、西河郡跑一圈,每一个郡他都去过了。
当地的良庄建设的如何,当地的郡兵训练的如何,当地的道路修缮的如何,他都会亲自去看一看,并且四处派遣观察组审核官员的政绩与行动。
遇到有贪腐或者渎职的,他也是真不放过。
正始四年年中,他就在西河郡和上郡惩处了四名县令、县长,因为贪污工程款项和民众的口粮,他将这四人处斩,家人全部流放到交州,判了一个永远不准返回。
雁门郡原本的军屯出现贪污事件,一群军官私下里倒卖军屯的粮食,压迫士兵,以至于部分士兵被饿死。
这一情况被袁树派出去的观察组发现,于是这群军官也被逮捕、被处死,家人也被流放到了交州。
而与这群军官联手的上党郡王氏、张氏、庄氏三个家族被袁树连根拔起,男子全部处斩,女子发卖为奴,家产全部抄没充公,斩下来的首级在整个并州传示。
这一系列的操作之后,更进一步的加深了袁树对并州官方权力和地方影响力的掌控,他安排了大批量的一心会员进入并州担任职位,基本上把一心会打造为了并州的“执政党”。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至少在正始三年和正始四年这两年间,一心会会员出身的官员没有什么问题,没出现什么贪腐、渎职的情况。
当然了,他也不会觉得一心会里全是圣人,否则一心会会规也就没有必要存在了,只是一心会内部严格的审核机制让人渣无从加入,加入进去之后的隐藏人渣又很容易被发现。
尽管如此,他也没有放松警惕,在安排一心会员出任职位的同时,他都会告诫这些一心会员,要是乱来,等待他们的就是国法和会规的双重惩戒,将是他们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不过这两年间所发生的也不全都是对袁树有利的事情。
正始四年年初,袁基结束了南阳太守任期,回到雒阳出任太仆之职,就此成为了雒阳官员。
根据程立传达的消息,袁树得知袁基回到雒阳之后才一个月左右,就和一群党人快速的混在了一起,并且通过他的关系,给这群党人与他们的子弟谋取了不少官职。
从袁基回归开始,这群在此之前比较沉默、不怎么在朝政大事上表态的党人忽然活跃了起来,开始比较积极的在朝政事务上对朝政大事指手画脚,为自己的利益辩护。
比如青州出现旱灾、兖州出现蝗灾的事情,两州出现灾祸,导致粮价上涨,以至于出现了饥荒。
袁逢本来打算根据贾诩的提议调动豫州、冀州和徐州的粮食前往救援,但是遭到了陈翔为首的一批党人官员的反对。
他们认为各州粮食本来也很吃紧,要是大规模调动支援青州和兖州,难保不会影响到豫州、徐州和冀州,以至于这三州粮价也上涨,影响到了这三州的民生。
他们建议还是让兖州和青州各自想办法,或者小范围有限度的调动外州粮食支援,避免影响范围扩大。
看起来这是为全局考虑的思维,但是就贾诩私下里得知的消息显示,党人们的这个提议是其内部出身兖州、青州的部分人提出来的。
至于这群人为什么会对自己的家乡如此冷漠,原因也很简单。
兖州和青州受灾情况并不算太严重,对于豪强大户来说影响很小,但是对普通平民影响颇大。
这样一来,豪强大户安然无恙,小门小户则容易破产、断粮,被逼无奈,只能售卖土地、卖儿鬻女以求活路。
贾诩和城里都出身地主土豪之家,对这种事情里的门道一清二楚。
每当出现天灾人祸的时候,对普通人是一场灾难,但是对豪强大户来说则是发展的契机,是他们扩大私产、兼并土地的好机会.
他们只需要花费更少的钱就能获取往日里难以获得的优质资产,所以想要趁着灾难狠狠的兼并一波土地,大吃一口肥肉,壮大自身。
如果朝廷赈灾得力,平民能得到果腹的粮食,就不会选择低价贱卖土地、卖儿鬻女,那豪强大户就没得赚了。
丰收时期兼并土地的难度要远远大于饥荒时期。
这群人才不会为了普通农民着想,他们只会为自己着想,他们只会在意自己的家族存续、千年万年,仅此而已。
但如果他们只是冲着土地出手,倒还算是他们有自知之明。
可问题在于,他们并没有仅仅局限于此,他们还对袁树的权力提出质疑。
他们对袁树不断扩军的行动表示不满,认为袁树增加军队数量却没有和朝廷商议,自己扩编大量骑兵,还是常备,又让朝廷为他承担那么多的军费,这会极大影响到朝廷的财政开支。
朝廷本来就是财政艰难,所以才把常备军队的数量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以此降低财政负担,现在袁树在并州这种穷乡僻壤搞大扩军,朝廷财政难道如此宽裕了吗?
说是为了对付鲜卑,但是他也没有发起对鲜卑的主动进攻。
只是挫败了一次鲜卑的入侵,难道就可以一直呆在并州啃老本了吗?
由此,党人们对袁树扩军的行为表示不满,要求朝廷下令缩减并州军队的数量。
这一建议倒也不是说完全没有市场,事实上持同样看法的人并不在少数,甚至可以说,在这件事情上,没有什么袁逢势力、袁基势力和袁树势力之分,只有挺袁树和反袁树两个势力团体在对抗。
这是袁树在雒阳政变之后第一次遭到这样规模的政治攻击。
当他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当然毫无意外的就清楚这背后是谁在主使,又是谁能获利。
但他并不担心,因为他的权力基础与声望不是一个区区的袁基和一群被宦官收拾得要死要活的党人就能动摇的。
而且,最开始,袁逢这关他们就过不去。
第347章 飘零半生未逢明主
袁逢对这群党人的提议感到非常不满,认为他们这是在倒果为因、胡言乱语。
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袁树只是在那儿就震慑了鲜卑人,让他们不敢南下,这难道不是对国家有利的事情吗?
袁逢在朝堂上公开驳斥陈翔,认为鲜卑连年南下,每年给朝廷带来的损失数以亿万计,而袁树只是在并州,就给并州带去了连续两年的平静。
这两年没有鲜卑南下,并州减少了多少损失?朝廷减少了多少损失?
因为袁逢的坚持和不满,陈翔没有继续表达什么看法,这件事情也就那么过去了。
与此同时,袁逢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在和袁树通信的时候将这件事情告诉袁树,并且表示他对袁基很不满意,认为这群人忘恩负义不说,袁基还和这群人走得很近,这很不应该。
他进一步对袁树表示,继承人一定是袁树,不会是袁基,他会警告袁基,让袁基不要有太多的想法,并且适当的对党人集团进行打击,避免党人集团继续做大。
袁逢也不是傻子,他显然注意到了党人集团这不对劲的行动意味着什么,也对袁基与这群人关系亲近感到十分不满,在袁树看来,袁基这步棋走得特别臭。
是,这群党人的确很有名望,在地方上也有一些势力,但是袁基要搞清楚,他没有实质上属于他自己的基本盘,他没有构建属于他自己的政治力量。
袁基现在的身份依然是汝南袁氏嫡长子,没有除此之外的其他身份,因此,袁逢实际上是可以把他轻松拿捏的。
嫡长子的身份确实是连袁逢这个当爹的都不能动摇和改变的,但是问题在于,当爹的难道就没有对付嫡长子的办法吗?
有啊!
一个“不孝”的帽子扣下来,袁基就废了!
嫡长子的身份需要“孝顺”来撑着,更需要当爹的人来背书,才能撑起一个嫡长子实际上的继承人身份,如果没有这两个先决条件,嫡长子根本谈不上继承。
连名义上的继承都做不到。
从这个角度来说,袁基还真是平庸啊。
袁树如此感叹。
所以,在这一整年的时间里,袁基什么都没有做成——如果说招致袁逢的不满也是一种成就,那他也算是有所得。
袁树甚至懒得关注袁基要搞什么事情,与其关注他,还不如多关注自己的五个孩子。
正始三年七月到九月间,袁树的五个孩子接连出世,或许是袁逢提前做了很多的准备的缘故,又或者是他的五个女人身体都不错,所以她们都是顺产生子,母子平安。
秀秀是第一个生产的,生了女儿。
杜凝第二个生产,生了一个儿子。
春莲和秋桐在两日之间接连产子,都生了儿子。
杜悦最后生产,生下一个女儿。
袁树一下子成了三子两女的父亲,当时他还二十不到。
但凡不是大富大贵之家的,一家伙生下来五个孩子,绝对足够家里人鸡飞狗跳好一阵子,也就是袁氏这种豪门,生孩子之前就做足了准备,所有产后准备都按照最高水准来设置,所以完全没有什么乱子发生。
五个孩子出生之后各自安排了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婆子帮着带孩子,还准备了五名乳娘备着,以防他们的母亲没有足够的奶水。
袁逢和袁隗政务繁忙,没时间全程坐镇,袁隗的妻子马伦就接过了这项任务,全程坐镇,亲自指挥,顺利完成了这项重大工作。
以袁氏家族的底蕴,多养五个孩子是小意思,哪怕需要为这五个孩子的出生准备多达一百二十七人的团队来伺候,也是轻轻松松。
五个孩子出生之后,杜凝等五人也都恢复的挺好,没什么特别的问题。
远在并州的袁树得知之后,很激动,而且很想回去看看孩子,但是因为公务缠身,只能安排许崇带着他亲自准备的礼物回去赠送,表达自己的心意。
照理来说,他这个职位也是有自己的探亲假的,不过当时并州的工作千头万绪,很多事情缠身,根本离不开袁树。
袁树实在无法脱身,所以一直到正始四年年末,袁树才得以从并州返回雒阳探望妻子、孩子。
不过这次短暂的相聚只有区区三天。
三天温存之后,日程排满的袁树就不得不再次返回并州,因为并州实在是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来做决策了。
等时间来到了正始五年春天的时候,鲜卑人又一次南下进犯幽州,不过在幽州刺史田晏的率领下,幽州人在上谷郡、渔阳郡两个战场都给予了鲜卑人比较强烈的抵抗,使得鲜卑人并没有得到太多的缴获。
某种意义上也能算是一次成功的防御。
朝廷为此增加了田晏的食邑。
但是袁树却从情报中得知,此番鲜卑人南下的时候和过往不同,除了骑兵之外,还有一支规模不是很大的步兵,这支步兵使用了攻城器械对渔阳郡犷平县发起了攻击。
他们使用了非常明显的步兵攻城战术,使用冲车、云梯等等一般汉军使用的攻城器械进行攻击,几乎攻破了犷平县的城墙。
若非田晏及时率军抵达,犷平县几乎不保。
这则情报的得知让袁树确定了自己之前的猜测是正确的,檀石槐攻略扶余人和高句丽人的目的,还真是为了组建一支有攻城能力的军队,其目标显然就是汉地城池。
这让袁树对檀石槐高看了好几眼。
上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下一篇:民国:打下东北,暴兵当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