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不是袁术

我不是袁术 第285节

  袁绍的话让慌乱之中的袁基稍微冷静了一些。

  他咽了口唾沫,看向了袁绍。

  “本初,你的意思是……父亲和三叔并没有想要杀我?”

  “这怎么会呢?您可是袁氏嫡长子,二叔和三叔再怎么不满,也不会杀了您啊!”

  人极度无语的时候是真的会笑。

  面对像个提线木偶一般的袁基,袁绍无奈笑道:“兄长,此时此刻,虽然是危机重重,但是,长水营被调离之后,你我兄弟明面上就再也没有兵力可以扭转局面了,这是人所皆知的事情。

  那么到了这个时候,二叔和三叔还会认为您要反抗吗?还会认为您其实已经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准备最后一搏吗?还会在返回司空府的时候怀有戒心吗?”

  袁基这会儿是完全没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听着袁绍说的,觉得袁绍说的很有道理,很顺耳。

  对啊,我手头没兵了,是一头没有牙齿的老虎了,没有威胁了,这样一来,他们还会戒备吗?

  不戒备的话,就不会带很多卫士返回司空府。

  如此一来,司空府内,只要稍作安排,他的力量就会占据绝对的上风。

  届时……

  六月的天,袁基的脸,此时此刻的袁基经历了情绪上的大起大落,已经相当敏感了,方才还是愁云密布大雨将至,转瞬之间便是艳阳高照、万里无云。

  看着袁基的面色,袁绍知道,袁基已经被他说服了。

  即使袁绍自己也只是一根稻草,那对于袁基来说,也是快要溺死时的救命稻草。

  抓住!

  死死地抓住!

  于是袁基上前抓住了袁绍的手。

  “本初,眼下,只有你我兄弟二人才能互帮互助、互相信任,为兄也没有其他人可以信任了,本初,所有的一切,都靠你了!为兄最后的依仗,就是你了!”

  袁绍低下头,望着袁基的那双手,不知为何,心中竟生出了一丝丝荒唐的情绪。

  塑料兄弟也能走到这一步吗?

  还是说,全是利益使然?

  若然如此,这袁氏兄弟……

  也太悲哀了。

  不过袁绍倒也顾不得抒发自己的情绪了,他现在最需要去做的,是重新制定计划,以便于在绝望的局面下寻找到那一丝丝的生机。

  这都不是逆风局了。

  如果说局面有轻度、中度和重度之分,那么这一局,俨然是印度级别的。

  袁绍知道,他只剩下最后的一个机会。

  擒贼先擒王,把袁逢拿下,把当时在府内的所有袁氏重臣全部拿下,逼迫他们交出兵权,这就是他们最后的生路。

  否则,永远都无法翻身!

  至于失败……

  失败了,不过一死!

  要他在袁树脚下苟且求生,还不如死了算了!

第363章 回报公子恩德的最佳方式

  袁绍坚定了意志,立刻立刻安排人把陈翔等人再次请来进行最后的磋商。

  袁绍告诉他们长水营已经无法动用的事实,最后的希望就在大家手中,如果接受,那就接受,如果不接受。

  那就和张休一起去柴房里面待着吧!

  陈翔倒是还好,其他人就傻眼儿了,他们愣是没想到局面还能更坏,以及袁绍把他们喊过来居然是如此的居心不良!

  好嘛,要么一起参与,要么进入柴房生死未卜,这可怎么选?

  其实袁绍也有点紧张,担心这群趋利避害的王八蛋只打顺风局不打印度局,不过好在最后大多数人都被陈翔和王磊等人劝服了,只有三个人坚决不参与,宁愿被关进柴房。

  “既如此!那就请吧!”

  袁绍将这三个临阵脱胎的“软蛋”送入了柴房,与之前进去的张休作伴了。

  张休看着又有三个人被捆着送到了柴房里,还很奇怪。

  “你们不是参与了吗?怎么也被关进来了?难不成又有什么变故?”

  待三人把事情告诉了张休之后,张休先是愣住,然后冷笑连连。

  “且不说是否事情已经泄漏,就算没有泄漏,长水营都被调走了,这难道还不能证明袁司空对他的这位嫡长子是如何的戒备与不信任吗?都到了这个地步,他们还要继续?

  依我看啊,这与其说是警告,不如说是最后给他们一次活命的机会!抓住了,以后说不定还能安稳度日,富贵一生,到底不会短了他们的吃喝,要是抓不住,哼,性命难保!”

  张休把话说得十分直白,令其余三人面面相觑。

  少顷,三人也是长吁短叹,顾不上考量袁氏兄弟的下场,而是对他们自己的下场有所担忧了。

  随着新来的三个人被关进了柴房,最新消息又畅通无阻的送到了程立手里,程立得知之后,顿感惊奇。

  “袁本初倒是有些韧劲,都到了这个地步,居然还不死心,还要继续动手?他连长水营的兵马都动不了了,所剩无非是一些家丁护卫罢了,这也能成事?”

  正好前来参谋事项的贾诩一并得知此事,对此只是冷笑。

  “依我看,这倒也是好事,他们要是就此罢手,袁司空肯定不会下杀手,无非是将他们闲置不用,还是会好吃好喝的养着他们,待之后公子成就大事,免不得封王封公,那就太便宜他们了。

  若是他们犯下了劫持朝廷重臣、谋害亲生父亲的大罪,那可就是天理难容了,届时想要他们死也不是难事,就算他们能苟且偷生,也是罪人,永远都无法成为公子的威胁了。”

  程立听了贾诩的话,想了想,觉得贾诩说的也有道理。

  让他们继续做死还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做大死,才能让他们大寄大利,无论是从国法还是家法的角度全方位无死角的完蛋,这样,袁树的未来就没有任何风险了。

  否则,还得好吃好喝的养着他们,还要给他们花钱,否则就不够“兄友弟恭”,那也太恶心了。

  这么想着,程立起身,打算将这件事情告知袁逢,结果却被贾诩拦住了。

  “仲德,你是要将此事去告知袁司空吗?”

  “那是自然。”

  “我觉得,还是不要去的好。”

  “啊?”

  贾诩的建议让程立一愣,忙问道:“文和,你这是什么意思?这要是不告诉袁司空,万一让袁司空放松警惕了,让袁基和袁绍成功劫持了袁司空,那却如何是好?”

  “这不正好吗?”

  贾诩的嘴角勾起一丝弧度,轻声道:“仲德,难道你不希望袁基和袁绍自寻死路吗?”

  “你……”

  程立似乎想明白了什么,眼睛缓缓瞪大了,然后惊讶道:“你……你不会是想估计放纵袁基和袁绍,让他们威胁袁司空的性命吧?这是万万不可的!”

  “袁基和袁绍不会愚蠢到那个地步,他们绝不会危害到袁司空的性命。”

  贾诩深吸一口气,低声道:“他们不会不知道弑父意味着什么,但是他们能否成功劫持到袁司空,或者说是威胁到袁司空,这却很是重要,如果他们没能威胁到袁司空便直接被擒,他们的罪责会比较轻。”

  程立此时也回过味儿来,意识到了贾诩到底想干什么。

  他低下头,来回踱步,而后抬起头看着贾诩。

  “文和,这可是一步险棋啊,我知道你意欲何为,但是你不觉得这太冒险了吗?如果袁基和袁绍真的有歹心,眼见局势无可挽回,真的对袁司空痛下杀手,那怎么办?”

  “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啊。”

  贾诩冷笑道:“逆子弑父,司空罹难,群龙无首,唯一的嫡子袁子嘉便是最后也是最合适的继承者,顺理成章返回雒阳主掌朝政,清洗叛逆,不仅能解决掉党人之患,也能直接树立公子无可动摇的统治地位。

  仲德,你之前向袁司空进言,要罢黜四位先帝的庙号,难道真的是为了庙号的重要意义吗?难道只是针对这件事情本身,而没有其他的想法吗?你我都清楚,公子心怀大志,不会久居人下,将来必然改朝换代!

  既然如此,身为臣下,当然要为了公子的大业着想,公子不方便做的事情,我们要为公子去做,公子不方便除掉的人,我们要帮助公子除掉,不留后患,这,才是回报公子恩德的最佳方式!”

  程立倒吸一口冷气,为贾诩的冷酷决然而感到震惊。

  但他很快稳定了情绪,思考了一阵,还是不愿认同。

  “一者,袁司空与公子父子情深,袁司空更是一心为公子考虑,如果袁司空因此而出事,你觉得公子心里会好受吗?就算袁司空无事,这件事情若是被公子知道了,你觉得公子会怎么看待你我?

  二者,袁司空虽然是公子的父亲,但也是袁基和袁绍二人的父亲,如何能眼睁睁看着儿子死去呢?他对我说过,怎么处理都无所谓,但是唯有一点,要保住这两人的性命,他不想出现同室操戈、兄弟阋墙的事情。

  正是因为如此,袁司空才会接受我的提议,自己动手把袁基和袁绍的问题解决掉,避免让公子落得个骨肉相残的坏名声,如此慈父之心,我又如何能忍下心来做出这样的事情呢?”

  贾诩闻言,默然无语。

  程立最终没有采纳贾诩的建议。

  他是袁树任命的一心会第二副会长,也是袁树正式授权的雒阳主事人,所有袁树留在雒阳的人在这个命令抵达之后都要遵从程立的号令。

  所以尽管贾诩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动摇,程立还是否决了他的提议,前往尚书台将这件事情告诉了袁逢。

  袁逢当时正好在和袁隗议事,于是程立便一同告诉了袁隗。

  而后不出意外的,袁隗勃然大怒,当时就建议袁逢派兵把这两个不孝子拿下。

  “已经警告到了这个份上,都已经把长水营调离,他们居然还是贼心不死!逆子!逆子!兄长,如此逆子,留之何用?实乃家门丑闻!如果兄长不愿出手,请让我来处理此事!我愿带兵去拿下这两个逆子!”

  袁逢也是面色铁青,额头青筋暴起,怒火中烧,几乎无法克制住自己的怒气。

  但他并没有立刻做出决定,他闭上眼睛,深深吸气,吐气,缓缓使自己的情绪得到缓和,避免在盛怒之下做出决定。

  少顷,他勉强平复了自己的情绪,看着一脸怒容的袁隗,又看了看面色平静的程立。

  “程仆射,你估计那两个逆子手头有多少可用之人?”

  程立稍微算了算。

  “若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或许能凑出七八百人,但眼下时间不够,他们最多能凑出三五百人。”

  袁逢缓缓点头,又开始思考。

  而袁隗却有些绷不住了。

  “兄长,你不会还要放过这两个逆子吧?你已经给了他们多次机会让他们悬崖勒马,可他们就是不死心!最后的机会都已经错过了!他们都决定用刀兵来劫持你了!这已经不是一般的逆子了!这是国之叛逆!是逆贼!必须要严肃处理!绝不可姑息!”

  袁逢闻言抬起头,看了看袁隗。

  “次阳,我知道你的考虑,但是我也有我的考量,废长立幼到底在礼法上是说不通的,这是我的问题,基和绍为此而作乱,还是有些无辜,若要严肃处理,就不能不考虑到这一点。”

首节 上一节 285/2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98k,杀翻苍云岭

下一篇:民国:打下东北,暴兵当球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