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将北伐进行到底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356节

  在吸纳了许多内迁女真、契丹、奚人后,忠义军内部就有了一种声音,想要组建胡骑营之类的兵马。但当时刘淮做了明确反对,因为这是在人为继续划分民族,不利于全民汉化的大政方针,所以就被否了。

  然而此次听从刘淮调令南下的兵马皆是女真出身,也因此得有个大致的军号,魏胜将各种说法折中了一下,给他们起了个辽骑营的称谓。

  “魏公有书信,让俺带到。”说着,典论从怀中掏出一个蜡封的竹筒,恭敬双手呈上。

  刘淮上前伸手接过,没有拆封就直接询问:“邳州战事如何?”

  其实在宋国没有发兵追击徒单贞之时,邳州就已经无法坚守了。

  徒单贞麾下三万户搜刮了淮东的财帛粮草全军而还,一时半会儿也断不了粮,根本不怕一城一地的得失。

  在没有被追击的情况下,徒单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围住忠义军开打。

  外无可救之兵,内无必守之城,到时候忠义军走都走不掉。

  刘淮前后发了两封书信以作提醒,在他看来,魏胜总不至于要与徒单贞大战一场再走,说不得此时已经回到沂州了。

  然而典论犹豫片刻方才说道:“魏公不让俺明言,可既然大郎君有问,俺却不能瞒着。武成军比金军主力先到,他们有许多舰船,让我们得以抓紧时间,运走粮草辎重。”

  “我军虽然速度快了一些,然则被散粮消息引来的百姓却难以拉着这么多粮食快速离开。不得已,魏公只能率领数百精骑,与金军作周旋,掩护百姓撤离。”

  说到这里,典论的言语变得艰难起来:“然而魏公在攻取邳州之时受的些许伤势还没好,旧伤未愈,又添新伤。俺来之前,魏公已经要回沂州休养了。”

  刘淮的手微微一颤,随后对着典论点头:“阿论一路上辛苦,且先去吃一碗汤饼。”

  说罢,刘淮撕开了竹筒的火漆,将一封书信从其中倒了出来。

  一目十行的看完之后,刘淮将信纸叠起,贴身收好,长叹一声说道:“你们猜猜父亲在信中是如何嘱咐我的?”

  靖难大军诸将胃口几乎都不怎么好,闻言放下碗筷,抬起头来。

  刘淮没有卖关子:“父亲说,让我谨守臣节,万万不可有一丝逾越。你们说,父亲若是看到今日赵官家的行止,还会不会这么说?”

  顿了顿,刘淮方才长叹一声继续说道:“应该还是会的,因为父亲就如同陆先生一般,将忠君爱国当作最基本的准则在恪守。

  若是父亲今日见到完颜亮咆哮朝堂,羞辱赵官家,说不得会一怒之下,当场将其斩杀。”

  陆游欲言又止,却只见刘淮仿佛恍然大悟般的说道:“我知道赵官家为何让我们几人披甲入殿了。”

  “他是想让我们为他壮胆!”

  座次靠后的毕再遇闻言再也忍耐不住,狠狠一砸桌子,含泪说道:“我父,我父亲难道就是为了这种人赴死的吗?”

  李秀、张白鱼两人闻言神色瞬间就有些激烈起来。

  然而刘淮却是直接呵斥:“毕大郎,你的父亲毕公哪里是为了一家一姓而奋死的?他分明是为了两淮江南的百姓免遭金贼屠戮而临阵斗死的,你这番说辞,与羞辱毕公有何异?再有此言,自行去领五十军棍!”

  呵斥罢了之后,刘淮再次端起大碗,稀溜溜的吃起了汤饼。

  这次众人谁也没说话,直到都已经吃饱,并且放下碗筷之后,刘淮方才对陆游正色说道:“陆先生,徐大判,我可以明白言语,接下来我很可能要说一些大逆不道的话,做一些大逆不道的事,若是两位宋国忠臣在意,此时就可以出去了。”

  众人纷纷看向了陆游与徐宗偃。

  而两人则是立即有了反应。

  陆游还在踟蹰,徐宗偃却是直接起身说道:“为天下计,愿为刘大郎所驱使。”

  刘淮有些诧异竟然是徐宗偃率先做了回应,顿了顿之后好奇问道:“徐大判,为何如此干脆?”

  徐宗偃正色说道:“这是我欠东海,欠山东的,总该是要还的。”

  刘淮点了点头,又看向了陆游:“陆先生,你呢?”

  陆游没想到刚刚被辛弃疾言语所刺,如今就应到了身上,竟然真的只能在北伐与忠宋之间二选一了。

  在众人目光中思量片刻,陆游长叹一声,拱手躬身说道:“仅此一次,愿从刘大郎所为。”

  刘淮再次点头:“既如此,那我就直说了。”

  说着,刘淮的神色变得狠厉:“肉食者鄙!靠着宋国君臣,成不了大事。想要改变天下大势,还是得靠咱们!”

  众人皆是一凛,却听到刘淮继续说道:“若真的将这个机会浪费,如何能对得起小乙哥?如何对得起张伯?如何能对得起我父亲?九泉之下,又有何面目面对南下抗金之时一路战死的袍泽?”

  刘淮眼神如电:“对外的大战打完了,接下来就是对内的战斗了。这些内贼不似金贼那般身着铠甲,手持大刀长枪,却一样致命。他们就像吐着信子的毒蛇,在暗处随时准备将咱们毒死。

  也因此,我希望诸位能拿出战场的细心与决心来,这场仗,咱们靖难大军还没有打完!接下来正式进入下半场,你们还有谁愿意与我一起杀贼救天下?!”

  众人轰然起身,齐声说道:“愿为大郎君赴死!”

  刘淮点头,随之起身,扶着剑说道:“既如此,我有军令。”

  “张白鱼。”

  “喏!”

  “与你三百飞虎军,带着我的军令与你的旗帜,去瓜洲渡接管东平军,谁敢阻拦就直接杀过去!

  我要求一个人都不能抛弃,一艘船都不能放弃。不要怕翻脸,万事由我给你兜着!”

  张白鱼精神一振,随后大声应诺。

  刘淮又看向了陆游:“陆先生,你要继续与叶相公与虞相公二人交流,跟他们说,两淮的金军并没有撤干净,还有许多精骑在游荡。这是我给他们递的梯子,无论是谁想要主政两淮,都要抓紧了。”

  陆游拱手应诺,随后扫了一眼典论。

  这些由货真价实女真人组成的辽骑营,可能就要充当金军残部了。

  这种玩法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解释就是养寇自重。

  叶义问总督江淮军政的职权太重,不得不卸任,却依旧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至于虞允文的权江淮宣抚使还没有卸下,此时还可以做一些事情。

  刘淮命令不停:“罗慎言、石七朗、王世隆、李铁枪、贾瑞。”

  “末将在!”

  “回到淮西,掌控靖难大军,暂由何伯求何大管统军!之后会有军使来往联系,策应我在宋国朝中的行动。”

  “喏!”

  到了这个时候,靖难大军甚至得展示出失控的风险,从而保证刘淮等人的安全。

  听到这里,辛弃疾却是有些忐忑。

  因为刘淮一直将他作为靖难大军的二号人物来培养,刘淮脱离指挥位置之后,一般都由辛弃疾来总揽军事行动,然而此时却没有他的任务,不由得使他有种不好的预感。

  不过下一刻,刘淮就将目光投向了他,上下打量了一番之后,方才说道:“辛五郎,你想不想当一个大词人,写下些许千古名篇?”

  辛弃疾素有文名,以往也往往为之自傲,然而这点文名在驰骋沙场,安定天下的责任面前,又算什么呢?

  说句难听的,若是真的能‘壮岁旌旗拥万夫’,谁会想着‘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呢?

  不过无所谓了,此时刘淮明显有些全局考量,辛弃疾自然不会在这种时候拆台。

  “愿从刘大郎之命!”

第505章 画舫议国事

  正月十五。

  建康城中炙手可热的刘大郎君,终于写下了第一份奏疏。

  然而其中并不是外将第一次入朝时请求归附的文书,甚至不是贺正旦的贺表,更没有一丝歌功颂德的言语。

  通篇大白话写就,中心思想就一个。

  请诛原淮西主帅王权!

  罪名都是现成的。

  丧师辱国!

  就是因为王权这厮的懦弱,导致了两淮战事糜烂,导致了无数死难军民。

  如果不杀此人,难以告慰两淮死难将士百姓,不杀此人,难以平息天下民愤,不杀此人,国家法度不在,不杀此人,不足以惩前毖后!

  总的来说,若是不杀王权,那么宋国就要国将不国了。

  这篇由前金国宰执李通挥笔写成,又由刘淮翻译成大白话的奏疏一经传出,就引起了大轰动。

  因为在建康左近,还有许多从两淮逃难而来的百姓,他们大多数人只知道是金国南侵而导致的流离失所,却没有想过还有这么一茬,当即群情汹汹。

  当然,这只是在民间的初步传播。

  而对于宋国朝中群臣来说,这封奏疏已经足以引得他们警惕了。

  如果说昨日金安节拉开了新一轮政争的序幕,那么刘淮代表山东义军向王权索命的表态,则是打响了这轮政治斗争的第一枪。

  政治斗争都是这样,在一开始就对政治势力首脑喊打喊杀的十分少见,而且基本不可能成功。

  真正想要在政治上作斩首行动,最靠谱的反而是金国那一套,集结一票壮汉直接冲入政治对手家中,将他乱刀砍死。

  除此之外,绝大部分政争都是由一个边角料入手,层层揭开,层层扩大化,将目标人物卷入其中。

  当然,被攻击乃至于被波及的一方政治势力同样不会束手就擒,也会同样扩大化,到最后就是政治斗争的失控,造成的后果甚至能让一个政府瘫痪。

  就比如说如今,赵构与陈康伯这一帝一相还没有反应,最先出言驳斥的却是知枢密院事叶义问。

  也不知道该说叶大相公政治敏感性高还是低,这个起手式再加上刘淮的政治光谱,到最后的结果肯定是想要追究到前宰执汤思退头上。

  谁让汤思退在完颜亮南侵之前是宋国的宰执呢?

  然而叶义问很有可能是因为之前是总督江淮军事,担心这件事到最后会追究到自己身上,而迫不及待的开始了甩锅。

  倒是让主和派一群人看了笑话。

  作为被针对一方的汤思退身为秦桧与赵构的双料心腹,自然还是有些本事的,根本不接这茬,直接派遣言官上书,顺着昨日金安节的弹劾,要追究刘汜在楚州兵败的责任。

  所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政治老油条的狠辣在此时展露无遗,汤思退根本不见招拆招,直接开辟新的战场。

  如果你真的要杀王权,顺便也把刘汜杀了吧!

  两人都是兵败,大哥别说二哥。

  再往上追究也可以。

  汤思退识人不明,难道刘汜的将主,他的亲叔叔刘锜就是那么干净吗?虽然刘锜已经死了,但褫夺功绩册封难道不可以吗?

  刘淮要是撕咬到底,最后真的将刘汜弄死,将刘锜搞臭,到时候倒要看看两淮究竟谁还会对山东有好感。

  上午的第一轮交锋,看起来是汤思退胜了,而刘淮小败。

  然而到了下午,形势却是逆转了过来。

  因为叶义问不知道是真的被吓到,还是有某位姓陆的参谋军事出招,这个憨憨直接亲自叩阙,到赵构面前嚎啕不已,想要乞骸骨致仕。

首节 上一节 356/5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烈烈起南洋

下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