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将北伐进行到底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398节

  临沂城北的一处宅院中,梁肃正在指挥着大车进入一进的大院中。

  这原本是一处女真贵人的宅邸,在沂州被忠义军攻破之后,就成了某种程度上的公产,此时供给梁家兄弟居住。

  梁球拿着个大蒲扇,坦胸漏乳的坐在树荫下,正在闭目养神,听到动静之后睁眼说道:“阿肃,你这是干什么?”

  梁肃沉声说道:“收拾行李,准备离开,去投奔耿京耿节度。”

  梁球慌忙起身,上前拉住这名族弟的手说道:“阿肃,你这又是为何?”

  梁肃叹了口气,摆了摆手:“不是立马就走,而是三日之内,若是刘都统没有来寻我,那我在此地待着也没什么意思,还不如另谋出路。”

  梁球拉着梁肃坐下:“刘都统刚刚回来,正是繁忙之时,哪里会有那么快就来寻咱们?过上几日,等他清闲了,咱们上门拜访即可。”

  梁肃摇头,眼中却是充满了坚定:“兄长,若咱们是逃难而来,寸功未立,毛遂自荐也就罢了。但咱们二人可是做了天大的事情,就连魏公也对我等尊敬有加,难道还不值得刘都统亲自来请吗?”

  “而若是三日之内刘都统都不来,那就说明他根本没有将咱们放在眼中,我的满腔志向也无从寄托,还不如早些离去。”

  梁球也有些慌乱,连连摇头:“你这话是咋说的,就算没有刘大郎,不还有魏公吗?到时候咱们跟着忠义军做事即可,魏公这里还是有体统的,总比那耿节度要好许多。”

  梁肃再次摇头:“魏公老矣,没有精力来做许多事情,到最后不还是刘大郎主政吗?反观耿节度那里,我近来也从魏公那里看了许多公文,天平军缺少一个总揽大局之人,我在彼处,或许能获得重用,实现生平抱负。”

  梁球此时麻了爪子,他是相信李通的眼光的,既然李通觉得刘淮能成事,梁球自然也会追随刘淮。

  但这个族弟却是个有主意的人,也是有本事的人,哪里会随大流的跟风效忠呢?

  梁球叹了口气,只能说道:“那么刘都统若是在三日之内便来了呢?”

  “那也有说法的。”梁肃同样叹气:“若是第三日才来,那我也只能给他当个政务官,助他地方行政;若是明日就来,那我还有谋略奉上;若是今日便来,那我……”

  话声未落,只听到大门口一阵马蹄声,随后则是响起了爽朗的声音。

  “霍,谁要搬家啊这是……这么多的大车,莫非要出远门?”

  “两位这是……”门口有老仆询问道。

  “哦,告诉你们家主,就说靖难大军都统、知益都府、靖难军节度使刘淮前来拜访!”

  那个老仆似乎是有些犯糊涂,沉默了片刻方才问道:“贵人可否再说一遍,小老儿记性不好。”

  门外之人仿佛也被噎了一下,片刻之后方才有一句哭笑不得的回答:“老丈就说刘淮来访即可。”

  已经不用老仆来回折腾了,在听到声音之后,梁氏兄弟就已经快步前来迎接,走到大门口之时,梁球甚至已经将衣服整理好,除了头发依旧有些凌乱之外,郑重的像是要上朝。

  两人联袂走出大门,见到台阶之下牵着马,笑吟吟的青年人时,根本不敢怠慢,快速下了台阶,拱手行礼:“参见节度。”

  “贤昆仲多礼了。”刘淮上前,把住二人的胳膊,将二人扶起:“汴梁的事情我都已经听说了,若不是贤昆仲出力甚多,此番也不会如此顺利。”

  梁球还没有开口,梁肃却抢先说道:“刘节度此言差矣,若非刘节度谋划甚为精妙,无论谁都难以阻挡,我等也不会出这么大的气力。”

  即便是百忙之中,梁球还是侧目瞥了自家族弟一眼。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这厮刚刚还说什么要去投奔耿京,此时见到刘淮之后,就能立即拍出这么有水平的马屁。

  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刘淮闻言脸上都笑出了褶子,竟然犹如主人一般当先向着梁府走去:“走走走,进去说,还得与贤昆仲商议大事。”

  梁球与梁肃落后两步,面面相觑。

  “之前没见刘大郎这么开心过啊?”

  “谁知道呢,应该遇到喜事了吧。”

  两人低声窃窃私语了几句,随后赶紧跟了进去。

  在厅堂上,三人又是寒暄了几句,刘淮率先将话题引到了正题:“梁尚书,我这里可没有尚书的官位,只有一个沂州通判的位置虚位以待,还得兼顾修理沂水,整修水利,不知道梁尚书是否满意。”

  “大郎君莫要说笑了,我也早就不是什么尚书了。”梁球先是摆了摆手,随后方才拱手说道:“大郎君,我愿意当沂州通判,整修沂水。”

  这并不是小觑于梁球,而是正常的考察,即便你以前是尚书,初来乍到也得先立下一番功勋之后,再说其他。

  否则如何服众?

  而且梁球自称善于治河,也就让他先拿沂水这条水文比较稳定的河流试一试,省得一上手就是黄河,实力不济再惹出大乱子来。

  面对梁球的表态,刘淮也只是点了点头,随后看向了梁肃:“梁先生可有想要做的事情。”

  梁肃深吸一口气,诚恳说道:“愿为大郎君的谋主。”

  刘淮微微一愣,他原本以为梁肃想要当地方官,或者协助军务,却没有想过梁肃要这个职位。

  但转念一想,梁肃的选择又太正常了一些。

  现在刘淮虽然已经被许多人看好,却还是没有什么人身依附关系。

  一方面在于刘淮是穿越者,将人当独立个体看,而不是当个物什,本能反感家奴。

  另一方面则在于刘淮确实太年轻了一些,势力也比较小,许多人拉不下这个脸来,无法说出效忠之语。

  并不是人人都有何伯求何三爷那种决心的。

  而梁球不一样,他已经把路给走绝了,他已经叛离了金国,而且惹出了这么大的乱子,无论完颜亮还是完颜雍都想要宰了他。而梁肃又是的确一点也看不上宋国,除了山东义军,他已经无路可走。

  这种情况下,选择追随刘淮,为他的私人实在是太正常了。

  若刘淮最后能成事,梁肃即便当不了独相,独当一面的左丞右丞还是可以当一当的。

  “我的谋主可不好做。”刘淮似笑非笑的说道:“不仅仅得在行政上有些手段,战阵上也得粗通,还得有些阴私手段,最重要的是能看明白天下局势。”

  梁肃立即接口:“那我就为大郎君分析天下局势。不过……”

  “不过如何?”

  “不过在此之前,还望大郎君能回答我几个问题。”

  刘淮正襟危坐:“梁先生请问。”

  梁球在一旁有些呆滞。

  合着这就没自己的事情了?

  自己这个族弟当真不当人子,如何能悄咪咪的为他谋求如此高的官位,而不为自己着想呢?

  但是梁球转念一想,自己的本事是真不成,就算梁肃将他推到这个位置上来也坐不稳,只要做出一两次错误判断,即便没有造成什么恶果,也会被人撵走。

  没有金刚钻,还是别揽瓷器活了。

  如此想着,梁球起身,拎起茶壶,当起了端茶倒水的小厮。

第552章 军师将军论时局

  “大郎君,金国内部的情形如今到底如何了?”

  面对如此单刀直入的询问,刘淮却是沉默了片刻方才说道:“十日之前接到的消息,完颜亮拦住了中路军,单骑进入合扎猛安大营,与太子完颜光英汇合之后,以六千合扎猛安为根基,想要重新整编中路军。”

  “然而这十几万兵马却发生了哗变,甚至一度在某些万户的带领下,试图围攻合扎猛安。”

  “不过一方面仆散忠义与刘萼还是忠于完颜亮的,另一方面则是合扎猛安战力超群,寻常金军难以抗衡,所以最终应该有些许分裂,但出走的不多。”

  “完颜亮在汴梁收拢兵马,大约还是能得了十二万人的。”

  “这些都只是消息罢了,现在实在是太乱了,一时间也分不清哪些消息是真的,哪些又是假的。”

  梁肃低头思量了片刻,方才说道:“完颜亮虽然收拢了十二万人,却不一定还能继续稳妥下去。”

  “哦?此话怎讲?”

  “因为军中有刘萼。”梁肃正色说道:“刘萼是幽燕豪族,是这一代幽燕汉人的领头人,他肯定要带着汉儿军回到幽燕,最起码要两不相帮的。”

  “如果完颜亮或者完颜雍二人谁能见识早,火速迁都到幽州,那么还可以控制住这好几万汉儿军,若是时间再长久一些,没准刘萼都会起些别样的心思。”

  刘淮点头笑道:“这倒是与李通李参谋的说法有些类似了。”

  梁肃微微一愣,随后也笑了:“能与李相公一般,也算是荣幸了。”

  梁肃此时方才想起来,李通也不是什么善茬,他的谋主位置似乎并不太稳当,还得拿出一些真本事来给刘淮看一看。

  “大郎君,李相公说与大郎君的也就是这些了。然而我还可以断定一事。”梁肃面容也变得自信起来:“幽燕虽然可能会有波折,但到了最后,一定是会归顺完颜雍的。”

  “这不会因为刘萼的好恶而转移,而是因为一个人……”

  话声未落,刘淮就直接说出了那个名字:“完颜毂英。”

  这下子梁肃是真的惊讶了。

  梁肃的老师石皋是真的跟着完颜阇母厮混过的,对于金国内部的弯弯道道以及许多隐秘门清,但李通却是汉人相公,他可能会知道女真人内部的派系纠纷,却绝对不会知道的这么详细。

  而刘淮却是露出了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

  得益于前世读过的许多高端网文,刘淮对于金国前期政治虽然能说很熟,但东路军与西路军,完颜粘罕与完颜吴乞买之间的斗争还是比较了解的。

  完颜毂英是完颜银术可的大儿子,纥石烈良弼是完颜希尹的爱徒,完颜谋衍是完颜娄室的二儿子。

  代表着西路军军事政治力量的三分之二已经投靠了完颜雍,身在幽燕的完颜毂英倒过去也只是时间问题。

  当然,完颜毂英最重要的身份还不是那个中都留守,西北面都统,而是久镇晋地所带来的巨大威望。从完颜银术可开始,西路军以及后续政治团体已经在晋地经营了数十年,他是真的有威望压服晋地的。

  晋地加上辽东,直接就能将幽燕包进去,刘萼即便有天大本事,也不可能有什么反抗之力。

  “大郎君洞若观火,堪称奇才。”梁肃还以为刘淮有别的信息渠道,不由得连连感叹:“然而若单单是幽燕之地也就罢了,完颜亮是绝对不会让出晋地的,否则完颜雍就可以渡黄河来攻击河洛,到时候完颜亮腹背受敌,只能败亡了。”

  梁肃侃侃而谈:“若我是完颜亮,绝对不敢在数面开战,也因此,必须派遣使臣,向宋国求和,同时召回徒单贞等大军,以应对完颜雍。”

  刘淮终于来了兴趣:“那以梁先生之见,咱们应该去截杀金国与宋国议和的使节吗?”

  梁肃则是转移了话题:“大郎君,我听闻你将完颜雍派出的使节捉了是吗?”

  刘淮笑了一声:“正是,那厮唤作高忠建,似乎还是什么高官,在渡淮河到涡口的时候,被我军大将直接在河上擒拿,此时已经被押到了沂州,明日就会被明正典刑。怎么,莫非梁先生与他有旧?想要我饶他一命?”

  梁肃摇头:“非也,完颜雍与完颜亮是不一样的,完颜亮夹在数方之间,如果不能与宋国议和,就不会挑起大战全力争夺晋地;而完颜雍若是能与宋国议和,则会休养生息,以稳妥为主,毕竟大势是在他的那一方。”

  刘淮点头,若有所思的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全力阻挡完颜雍,而要推动完颜亮与宋国的议和?”

  “正是如此。”梁肃沉声说道:“若是可能,我甚至想要建议大郎君与完颜亮相约不战,以此来让完颜亮与完颜雍尽快开战。”

  刘淮点头复又摇头:“梁先生,我绝对不会与金贼议和,哪怕只是粗略的口头协议也不成。山东义军来源过于庞杂,若是议和,有了妥协,说不得就会从内部被瓦解。”

  “抗金乃是山东义军的根基,万万不可动摇。”

  梁肃连忙称是,顿了顿方才继续说道:“那我猜测大郎君的谋划应该是等待时机,夺取徐州一线,从而背靠宋国,以凭借大河南北运兵,来进行北伐。而这个时机应该会很快出现。”

  刘淮点头:“若推算不差,应该是徒单贞被拿捏住,这三万精兵无论要归哪一方,都要撤走,到时候就是咱们的机会了。”

  梁肃感叹与聪明人说话就是舒服,随后正色说道:“但其中风险也不可避免,比如宋国来争抢地盘;比如有一个有担当的去统合这三万户,先来打山东;再比如完颜亮与完颜雍真的能够相忍为国,先对付外敌。那么徐州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总的来说,经过这几年大战,靖难大军与忠义大军都太疲惫了,未来两年无法集结主力,只能有数千兵马机动,正是咱们最虚弱的时候,谁都有可能咬一口,还得用四两拨千斤之法。”

  说道这里,梁肃看向了刘淮,欲言又止。

首节 上一节 398/5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烈烈起南洋

下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