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406节
什么秋收?春耕都撂荒了!
粮食!粮食!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粮食!
但偏偏粮食这种东西,没有任何取巧的办法,只能将种子种到地里,浇水除草,一丝不苟的照顾才能获得收获。
至于购买。
谁会卖给完颜亮粮食?完颜雍吗?
就在完颜亮焦头烂额之中,一行人抵达了汴梁,并且来到皇宫大门处,口称求见陛下。
完颜亮听到通报之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愕然片刻之后,方才让亲卫将来人领进来。
“大师傅!”来人走进皇宫之中,完颜光英立即起身行礼。
而完颜亮却是冷笑着说道:“良弼,你今日竟然还有脸来见俺吗?”
来人正是纥石烈良弼。
纥石烈良弼也没惯着完颜亮,躬身行礼之后方才正色说道:“陛下,南征之前臣也劝阻了,您不听;南征的战略,臣也给您谋划好了,您还是不从;即便如此,臣依旧压制了曹国公许久,直到巢县之败的消息传来才彻底无法,难道臣还不尽心尽力吗?”
纥石烈良弼的每一句话都犹如大锤一般砸在完颜亮的胸口,如果按照这个暴君过往的性子,现在就会举剑杀人了。
但此时的完颜亮硬是压下了心中的怒火,冷声说道:“既然如此,你不侍奉你的明君,为何来到俺这里,难道幡然悔悟,弃暗投明了?”
纥石烈良弼也懒得跟完颜亮打机锋,拱手说道:“陛下,臣这番来,是为了解决中原之乱的。”
完颜亮终于恼怒,豁然站起:“良弼,你莫非特地来消遣俺?!中原乱成这个样子,你该如何平息?就凭你这一张嘴吗?”
纥石烈良弼也不恼怒:“想要平息中原之乱,首先要平山东之乱,否则山东与宋国两路出兵,中原难保,就算陛下也应该只能向西退却了吧。”
完颜亮冷哼一声,不置可否。
纥石烈良弼继续说道:“现在在徐州的徒单贞三万户,想必陛下也已经派遣了使者,想要召回来,却难以成行是吗?”
完颜亮听到这事就来气,徒单贞、高景山、萧琦、郭安国这四个人都是他的心腹,现在却不听指挥,任谁去传达军令,那里也只有几句回应。
粮食不足,宋军威胁,地方不靖,难以转移,还请陛下饶恕则个。
真不知道那个破地还有什么好待的,到时候被山东与两淮夹击,想走都走不了了。
纥石烈良弼说道:“可能陛下是认为辽东那边给了些说法,臣对此事知之甚详,辽东那里的确是有说法,却也没有拉拢到徐州三万户,那几名总管与都统都在犹豫。”
完颜亮到了此时反而平静了下来,叹了口气说道:“良弼,你就说实话吧,这几个人里,谁想归于俺?又有谁想要归于辽东?”
纥石烈良弼伸出手指:“其中蒲察世杰是真的忠于陛下的,他的儿子心腹尽丧却依旧不改其志,甚至想要袭杀辽东的使臣,只不过被其余人联手拦下罢了。”
完颜亮神色有些黯然:“如果是蒲察世杰投靠辽东,俺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的。毕竟是俺对不住蒲察世杰,不是他对不住俺。”
纥石烈良弼恍若未觉,只是继续说道:“高景山与徒单贞是真的想要投靠辽东,他们的心腹家人都在幽燕辽东等地,不可能不思量的。”
完颜亮默然不语。
“至于其余人,则是两面摇摆,有些犹豫。萧琦想要靠到辽东居多,因为契丹部族毕竟在临潢府,他麾下的契丹儿郎们也都想要衣锦还乡。”
“郭安国则是恰恰相反,虽然老家在幽燕,却因为他父亲郭药师的事情,家族早就被连根拔起,若不是陛下恩德,他没准还在沧州岛上吃蛤蟆呢。所以郭安国虽然想要回到幽燕,但还是更加忠于陛下。”
听罢这番与自己大差不差的分析,完颜亮摇头叹气。
原本这三万户配置的时候就有互相牵制的考量在其中,三个总管加一个左监军分别为汉人、契丹人、渤海人、女真人,出身地位各不相同,但谁成想到了如今,这番牵制竟然成了内部互相的撕扯,根本不能合力做出决定呢?
可偏偏无论是完颜亮还是完颜雍,统治中心距离徐州都有段路程,双方都是焦头烂额一堆事,同样难以对这三万户立即产生有效控制。
完颜亮有些烦躁的摆手说道:“良弼,有话直说吧。”
纥石烈良弼从怀中掏出一卷黄绸:“陛下,臣从辽东陛下那里请来了旨意,让臣指挥那三万户以应对山东乱军,还望陛下也能给臣一个旨意,这样臣就能名正言顺了。”
有内官将那卷黄绸接过,并且拿到了完颜亮面前。
完颜亮拿着黄绸,半晌没有打开。
他只觉得有一股巨大的荒谬感击中了自己,以至于很长时间都呆愣的坐在龙椅上,没有任何言语。
什么叫两个陛下的旨意?什么叫指挥徐州三万户?什么叫名正言顺?
纥石烈良弼是不是在辽东被傻狍子踹到脑袋了?
然而低头思量片刻之后,完颜亮又觉得这是最好的方案了。
既然谁都指挥不了这三万户,那干脆就让他们去收复山东失地的吧,最起码还能缓解一方的压力。
毕竟,论及地缘,完颜亮可比完颜雍差多了。
两淮有虞允文,襄樊有成闵与吴拱,关中有吴璘,北边还有完颜雍,山东又有这么一大坨义军。
稍有不慎就是被四面八方围殴致死,战略态势极其恶劣。
然而即便如此,纥石烈良弼这番姿态还是出乎了完颜亮的预料,他不禁拿着完颜雍的圣旨,诚恳说道:“良弼,你实话与俺说,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纥石烈良弼依旧坦然:“陛下,无论你与辽东那位陛下究竟谁胜谁负,大金的国祚依旧会在,然而若是被汉人起势,依照汉人的狠辣手段,之后就没有完颜氏,也没有纥石烈氏,乃至于没有女真人了。
陛下,这不是危言耸听,匈奴安在?乌桓安在?鲜卑安在?五胡如此巨大的声势,到最后可有遗种?陛下不妨问一问那些姓慕容、独孤、宇文的,他们是不是自称为汉人?”
“因此,为了大金的国祚,为了女真国族的兴亡,即便二位陛下都疑我,臣也要想办法保住大金!”
掷地有声的一番话说完,完颜亮沉默良久后方才说道:“乌禄难道就没有拦你吗?”
纥石烈良弼点头:“自然是拦了,然而大势如此,就算辽东的陛下有大志,有心胸,又能如何呢?”
完颜亮点头,终于展开了手中的圣旨,细细看了一遍之后方才叹道:“大定初年,大定,乌禄竟然用了大定这个年号吗?这原本是俺准备在平灭宋国之后再用的年号,此时竟然被他抢先了。”
纥石烈良弼听罢完颜亮的抱怨,拱手说道:“陛下,臣请旨。”
完颜亮再次摇头感叹了几句,立即召来中书舍人拟旨。
这下子轮到纥石烈良弼有些惊愕了。
“陛下难道就不怕臣率这三万大军转身攻打汴梁?”
完颜亮摇头:“一方面俺信得过你,另一方面,无论是俺或者乌禄都没法单独掌控这三万大军了,你若是真的能仅仅靠两封圣旨就能让他们倒戈,也是你的能耐,俺也直接认了。
只不过到时候俺逃亡洛阳,将中原之地扔给宋国,你也莫要见怪就是了。”
纥石烈良弼愣了一下,同样摇头失笑:“陛下言重了。”
“随便吧。”完颜亮有些意兴阑珊的说道:“乌禄既然让你当左丞相,那俺也不能屈了你,也给你个左丞相的官位。嘿,配两国相印,倒是有春秋遗风了。”
纥石烈良弼只是躬身行礼,面对言语上的调侃恍若未觉。
第563章 阴谋磊落并此身
纥石烈良弼不是一个人来的,世道乱成这个样子,别说是相公了,就算皇帝微服私访也免不了吃刀子的。
但是他的亲卫不仅仅没有资格进皇宫,甚至有些人连城都进不了。
毕竟三百打着旌节的甲骑实在是过于显眼了,城门官即便不敢拦一身贵气的纥石烈良弼,却还是要阻拦甲骑入城的。
当然,被阻拦在城外这种事情有利有弊。
有利的一方面则是十分方便了某些人的行动,尤其是化妆混在其中的石琚。
这厮虽在那日被梁肃摆了一道,却依旧没有丧失志气,乌古论元忠都被完颜雍唤回到辽东养伤去了,但石琚向完颜雍请了旨意,依旧待在汴梁周边,一边探查消息,一边伺机而动。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果不做出一些大事来,如何在新朝立足?谁会容忍一个没有功劳的汉人骑在自己头上?
乌古论元忠是完颜雍的女婿,捅出天大的篓子也有人给堵,石琚哪有这种待遇。
枯坐了好几个月,石琚终于等到了机会,收到了纥石烈良弼带来的圣旨,并且搭着对方的顺风车,来到了汴梁左近。
但他的目标却不是汴梁,却是驻扎在汴梁附近的十几万大军。
确切的说是刘萼。
这自然不是石琚与梁肃这对师兄弟之间的心有灵犀,而是政治倾向所决定的。
刘萼的祖上就是卢龙节度使,也可以叫范阳节度使或者幽州节度使。
他的祖父刘霄曾经是中京留守。
他的父亲刘彦宗官倒是做大了,甚至做到了金国的宰相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
但刘萼一家子从唐末开始就扎根于幽州,那也是不争的事实。
多年下来,刘家的势力早就已经盘根错节,在幽州根深蒂固。哪怕是金国开国之时如此强横,照样得跟他们家来合作。
刘萼但凡脑袋没问题就不会放弃祖宗基业,跟着完颜亮到中原来厮混。
而从另一方面上来说,刘萼麾下的兵马有许多是幽燕子弟,是汉儿军,其中不乏有如同刘萼一般出身显赫之人。
如果刘萼不把他们带回去,多少年积攒的人脉也都得断了。
可关键是,刘萼以及他麾下的汉儿军有归心这种事情,完颜亮知道,仆散忠义知道,整个汴梁都知道,怎么可能不作防备呢?
当然,反过来讲,刘萼同样知道自己要回去,同样知道自己被防备,所以同样在寻找脱困的办法。
在如此套娃的情况下,石琚在找到熟人,悄咪咪的来到军营角落的一处营帐。
很快,一名满脸胡子的大汉快步而来,进入帐篷之后,先是一阵香风扑面而来,随后则是巨大的酒气混杂其中,让石琚忍不住捂住了鼻子。
“小石!我一猜就是你!关键时刻,还得是咱们北地汉儿能靠得住!”
这人正是刘萼了。
这厮出了名的贪财好色,出了名的残暴无常,同样也是出了名的治军严谨,善于恩养士卒。
这厮在历史上干过不止一次屠城之事,只要是过往的地界,无论敌我,都会被这厮糟蹋的残破异常,不仅仅是普通百姓,就连地方豪强都对他恨之入骨。
但他的能力也十分强悍,在历史上完颜亮被杀之后,他竟然能率领中路军,在前途不明,后有追兵的情况下,只是损失了少量兵力,就逃回了中原。
当然,在这条时间线中并没有刘萼发挥的余地。
因为有仆散忠义这个更猛的人存在,他也只能当个二把手罢了,但刘萼的治军之能却不会因此而消磨掉。
“刘叔,你这毛病该改改了。”石琚捂着鼻子说道:“在军营之中饮酒也就罢了,还玩女人就太过分了,儿郎们皆是久旷,刘叔就不怕引起什么乱子?”
刘萼笑容可掬,脸上花白的胡子也随之颤动起来:“小石你教训的是,我回去之后就把那几个姬妾全杀了!”
石琚呼吸随之一顿,然后说道:“算了,你还是都送给我吧,我给她们找个好人家,也别浪费了。”
见拿捏住了对方,刘萼哈哈大笑,当仁不让的坐在了首座上:“小石,你这个人哪点都好,就是心不够硬,手段不够狠辣,早晚会吃大亏的。”
石琚翻了个白眼:“小侄手还不够黑吗?”
刘萼摆手:“行了行了,我知道你心善,能说正事了吗?”
石琚点头,随后从怀中摸出一卷黄绸递了过去:“陛下有旨意,你自己看罢。”
上一篇:汉风烈烈起南洋
下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