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将北伐进行到底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407节

  刘萼接过旨意,也不打开,直接说道:“小石,咱们之间也别藏着掖着了,我也不想看这些冠冕堂皇的话,直接说陛下有何许诺吧。”

  石琚同样直接:“汴梁这里……不管是太子还是陛下什么的,给你开出了任何官爵赏赐,辽东那边都会认。但之后该怎么封赏,如何重用,那就得看刘叔究竟带回去多少兵马了。”

  刘萼含笑说道:“多少是多啊?!”

  石琚看了看帐外,同样含笑摇头:“我也不知道。”

  刘萼笑容有些僵硬:“贤侄不妨说一下可好?”

  石琚再次摇头:“说不了,只能猜。”

  刘萼咬着牙,将亲卫唤来,低声耳语了几句。

  亲卫走了出去,稍后手中拿着一口装饰华丽的短刀走了进来。

  刘萼接过之后,有些不舍的摸了摸镶嵌宝石与黄金的刀鞘,又握了握象牙刀柄,随后方才递了出去:“石家小子,我知道你一直贪图这把刀,现在与你了,可否能给个准信?”

  石琚接过宝刀,随手挂在了腰间:“刘叔,我说了,准信没有,猜测倒是有一个。”

  刘萼当即有些气急,却又无奈说道:“那就说猜测。”

  石琚正色说道:“刘叔,你最起码得带回去两万精兵,才有可能继续主政一方,带回去三万,也可以在中枢当个尚书了。想要当宰相,非得五万不可。”

  “你他娘的把刀给我还回来!”刘萼当即气急:“拉回两万人才能在州郡当家,你莫非是在消遣我?”

  石琚躲避着刘萼的大手:“且慢且慢,刘叔,小侄说的难道不对吗?现在是乱世,兵马为主。但是乡党也是势力的一部分,此番幽燕汉儿跟着刘叔你出征的,应该不下五万人吧?!

  就算已经折了一部分,也还有四万多人马。你若是只带回去两万人马,乡党怎么看你?

  没了乡党的支持,刘叔拿什么跟那些女真、渤海、契丹人争夺官位?到时候莫说什么州郡长官,刘叔能安生养老就算是老天爷开恩了。”

  听到一半的时候,刘萼就已经停止抢夺宝刀,站在原地点头称是,听到最后更是瘫坐在主位上,连连叹气。

  “这可是五万兵马,别说汴梁的陛下,就算仆散忠义那厮也都在盯着呢,我哪里有这种本事神不知鬼不觉的将他们带走?”

  “刘叔!”石琚语气有些加重:“什么神不知鬼不觉?这是刘叔以后安身立命的本钱,难道还能指望能安安生生带走不成?是需要拼命的!”

  将重话说完之后,石琚方才将语调放缓:“秋收之后,陛下会派遣五千兵马,由志宁将军统帅,到大名府附近来接应刘叔。而且完颜毂英也会回到晋地,率领兵马南下,以作策应。”

  刘萼惊愕说道:“完颜毂英?他这么快就投了辽东了?”

  “没办法。”石琚摆手说道:“他也被拿捏了。不说他了,机会只有一次,若是这次失手,刘叔还是准备在汴梁谋官吧。”

  说着,石琚起身告辞离去。

  刚刚出了帐篷,却只见七八名女子已经站在了面前,浑身衣冠不整,满脸皆是惊惧之色,颤抖着对石琚盈盈拜倒:“拜见官人。”

  石琚转身,面无表情的对上了刘萼戏谑的双眼。

  “我的唾沫落地能砸坑,说要将姬妾全都送给你,就得全都送给你了。”

  石琚点头,随后解下那柄还没有焐热的宝刀,扔了回去:“给我换些银钱,再找几个甲士保护,我找些好人家把她们都嫁出去。”

  刘萼接过宝刀,对亲卫挥了挥手,让他去准备财货甲士,口中却是感叹不停:“我说的一点都没错,小石,你就是心不硬,手不狠,早晚要吃大亏的。”

  石琚懒得辩驳,让随从跟着那些亲兵去拿钱,自己则是转身就走:“我身为国家重臣,吃饱了撑得跟一群女子耍手段?!”

第564章 海运代漕好处多

  对于汴梁那里发生的事情,刘淮现在是一无所知的。

  他已经被山东的局面搞的有些焦头烂额了,哪里有闲心管别的事情。

  耿京跑马圈地成功,无论军官还是豪强都很开心。

  但按照所谓的开心守恒定律,他们高兴了,自然会有人不开心。

  首先是各地的百姓,原本是自耕农一觉起来却变成了佃户,这谁受得了?尤其是在到了秋收的时候,原本在春日跟官家说好的两成税也作废,需要向地主缴纳五成的租子!

  很快就零星出现烧田的情况,并且愈演愈烈。

  耿京在百姓的口中,也从耿节度变成了耿扒皮。

  然而耿京也算是彻底喂饱了麾下兵马,各个都成了小地主,迅速开始自发的镇压周围的民乱。

  东平府、兖州、泰安州三地竟然就这么诡异的安静下来。

  是的,只是安静却不是平静。

  任谁都能看出深藏在之下的暗流涌动。

  其次不开心的就是魏胜与刘淮二人了。

  刘淮是负责撒泼的恶少年,时白驹来找被揍了一顿,叶师禅来寻被骂的狗血喷头,偏偏刘淮还是光明正大,道理堂皇,更兼手握强兵,阴的阳的明的暗的都不怕。

  耿京没有办法,只能试图跟魏胜讲道理。

  魏胜则是更加愤怒,直接回了一封信。

  上面只有八个大字:君以此兴,必以此亡!

  耿京的文化程度不高,但孔端起的水平还是有的,立即为耿京解释。

  这是魏胜对他的告诫。

  耿京是以义军的身份来抗贼的,现在他若是变成了贼人,早晚也会有义军起事来抗击他!

  耿京自然是再次被气得七窍生烟,然而毫无办法,只能专心致志备战,准备冬日出征,扫荡金国,攻下一两个州郡之后再与魏胜父子论长短。

  但此时魏胜与刘淮二人同样不好过。

  不仅仅是山东两路,全天下的粮食都不够吃了,原本刘淮只准备收拢河北来的流民,现在还多了山东西路的百姓,无论是人手还是粮食都有些捉襟见肘。

  不得已,刘淮甚至要聚拢一些兵马来维持秩序,元帅府与节度府的文吏们也全面出动,以保证秋收不会受到打扰。

  魏胜也通过元帅府下令,开展了规模最大的以工代赈,刚刚运往府库的粮食又被运了出来,流民集团被分割开来,转移到各地,修路修渠。

  在一片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自救运动中,第一批自海上抵达的商船运来的十大船粮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即便在百忙之中,刘淮还是亲自去接待了此次的商船头领,何子真,并且叫上了何子真的父亲何伯求作陪。

  何子真自然是诚惶诚恐,然而作为开辟航路的功臣,他当得起这番礼遇。

  不要看金国海军、宋国海军、山东义军皆是通过海运南下,但那更多的是军事上的孤注一掷。

  但是商业跟军事根本就不是一码事。

  在军事上,可以用成千上万人的性命作冒险,难道在行商上也可以如此吗?

  所以,除非是有成熟的航路,否则根本不可能用海运代替漕运。

  但是成熟的航路也得是用命填才能填出来的。

  东亚也没有地中海那种大澡盆,一出门就直接面对狂暴的西太平洋,对于海运技术要求太高了。

  然而即便有这么多困难,在一代又一代中华航海家的努力下,到了宋朝,这一切终于有了眉目。

  从科技上来说,舰船的建造技术已经成熟,尤其是指南针牵星术与水密封舱的发明使得远洋航行有了可能。

  而宋金两国之间的海洋贸易与军事交锋也使得航路的探索愈加成熟。

  无论是通过李宝寄来的信件还是说苏保衡留下的文书,刘淮都发现,近海是难以开辟航路的,因为暗礁太多了。

  看上去最稳妥的循岸而行不仅仅会遭遇浅滩暗礁,更是会迁延时日。

  反而是远洋航行才是正路。

  但是大洋航路有一个重大问题。

  风帆时代中,洋流与季风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在许多古代留下来的海图中,吕宋岛的位置要比台湾近太多,就是这个原因:洋流可以让舰船事半功倍。

  理论上,找到这个有洋流与季风相助的航道,稳定的海运就成了可能。

  何子真可谓是海运奇才,而且运气也极佳。

  在比对了大量的宋金的资料,并且询问了许多宋金官员将领渔民商人之后,何子真从崇明岛出发,带着十艘载满粮食的大船,东行至黑水洋,也就是江苏东北的那一处海面,随后直接抵达山东成山,也就是山东半岛的最顶端的那个角。

  期间一艘舰船也没有损失。

  如果按照历史发展,这条航路将会在一百三十年后,也就是元朝至元三十年,由海运千户殷明略所发现,这条航路在历史上被称作殷新航路。

  这条完整航路应该是从太仓出发,到山东成山,再到天津大沽口。舰船可以通过黑潮暖流一路顺风北上,从浙西抵达天津不过十日而已。

  该航路开辟以后,实现了每年春秋的两次海运,不过十几年,就能稳定向北方输送百万石粮食,最高的一年输送了三百八十多万石,堪称黄金航路了。

  后来因为元末大乱,江南的义军为了断掉大都的粮草,自然就将这条航路废弃了。

  而如今,新航路的发现自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此时消息还没有传开,山东沿海消息比较灵通的商贾已经来到了节度府。

  这倒不是说这些商贾十分为国为民,准备要为刘淮解决缺粮的问题,而是因为这条航路开通之后,山东与宋金两国的大规模走私贸易就成了可能。

  是的,走私贸易。

  山东东路的吏治清明,但是金国与宋国就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了。

  金国已经即将开始全国大吃鸡模式自不必多说。

  宋国的苛捐杂税实在是太多了,而且不仅仅是转运司设卡,地方上更是设卡收税。州一级的也就罢了,他妈县一级的也有设卡的。

  如果按照正常流程,从山东通过两淮,到不了长江就会被税吏将裤衩都收走。

  当然,宋国对于官员或者预备官员还是有优待的,比如举人进京赶考的时候就是免税的,也因此,每到科考的时候,举人老爷们往往都要拉着一堆土特产进京摆摊售卖。

  也算是个奇景了。

  魏胜与刘淮二人的名头打出来,两淮自然没有人敢拦,但商业哪里能只是官营而没有民营呢?也不是每个商贾都能与节度府拉上关系啊!

  面对商贾们请求,刘淮自然也没有拦着的道理,让几个商会首领到来庆功宴上,陪坐在了末位。

  在陪着众人喝了几轮之后,何子真就已经喝高了,不顾自家父亲杀人的眼神,开始跟刘淮称兄道弟。

  要说两人的年纪也差不了多少,称呼一两句兄弟倒也无所谓,但两人毕竟有君臣之义,大咧咧的胡说八道属实是有些僭越了。

  “何三爷,莫要这副表情,何二郎乃是有大功之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以后说不得咱们的声名不显,反而是何二郎要被立庙祭祀呢!”

  刘淮再次举杯,却是笑着对何伯求劝道。

  何伯求嗤笑以对:“他?就他这副惫懒模样,还能有大名声不成?待到我死了之后,他说不得就犯大错被诛杀了!”

  即便何伯求再惊艳绝伦,也不可能知道后世海权的重要性。

  刘淮刚要给一些保证,就听到何子真醉眼惺忪的摆手说道:“唉……这位大哥说的就有些过分了,我如何就是惫懒了?此番海上与风浪相搏……嗝……”

  听到这里,何伯求终于忍耐不住,向刘淮告了一声罪,随后就拽着何子真离开了。

  刘淮只是笑了笑,随后就看向了那群商贾,让他们近前来。

首节 上一节 407/5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烈烈起南洋

下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