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将北伐进行到底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493节

  说着,陆游用剑鞘指了指太行山脉:“其一,太行八陉不能放着不管,最起码要派兵堵住白陉……”

  陆游指向了太行山最南端,靠近洛阳的一处山口,随后剑鞘向北:“滏口陉,井陉,蒲阴陉几处。从而堵住晋地兵马来河北参战。”

  “其二,要有大量的骑兵,不是那种只会骑马的步兵,而是弓马娴熟之辈,在河北撒开,保护粮道。”

  “其三……”陆游剑鞘在河北平原画了个圈之后,一路向北,直直指向燕山:“大军主力一刻不停,越快越好,直接杀到幽州,攻破幽州城,并且将军都陉与榆关堵住,截断关内与辽东的交通。如此才能将河北金军一扫而空。”

  榆关就是山海关,军都陉上有居庸关。皆是险要之地。

  “这,这得需要多少兵马……”在座的不乏战略能力超群的人才,闻言喃喃说道:“而且还得要这么多骑兵……”

  陆游朗声说道:“我算了算,非得八万正军,十万民夫不可。”

  刘淮有些瞥了一眼陆游,心中逐渐了然。

  在从军许久之后,陆游的战略战术能力已经练出来了,这番谋划也算是可圈可点,而且有一定可取之处。

  历史上南朝北伐到河北的时候,就总会遇到兵锋顿挫,粮食不济的场面,以至于功亏一篑。

  唯一成功的明朝北伐,徐达还真的如同陆游这番谋划的一样,直接杀到燕山,攻克大都,方才能平定河北。

  即便如此,但刘淮还是肯定陆游玩了花活,因为他发现,陆游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心,竟然忽略了两点。

  其一是山东水军非常强盛,再发展几年,无论是通过河北的运河还是直接海运,以水军押送粮草,都可以极大的减少金军骑兵威胁。

  其二则是,既然大前提乃是东金西金大战到疲敝,那么完颜雍哪里还会在晋地剩下许多兵马?早就派出来跟完颜亮拼命去了!

  陆游肯定是要为宋国说话,阻止汉军率先北伐河北。

  果然,陆游下一刻就继续说道:“如此多的兵马,就算将整个山东刮了地皮,也养不起。

  而另一番谋划则要轻松许多。”

  陆游用剑鞘指向了太行八陉之一的白陉。

  “既然无论如何都要堵住白陉,那就不如直接向西收复中原,攻打洛阳,随后与大宋一起,清扫河南地。”

  陆游先是指了指洛阳,随后剑鞘又指向了襄樊,自襄樊向南阳盆地,随后在汴梁上点了点,以示宋国的北伐路线。

  这条北伐路线很经典,就是隆中对中的“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也是岳飞的第四次北伐路线。

  关羽的威震华夏,岳飞的郾城大捷,足以证明这条北伐路线的可行性。

  这还没完,陆游再次指向了宋国的两淮,随后沿着汴河一路向北,直达汴梁。

  宋国两路北伐大军,在地图上会师之后,陆游仿佛已经看到这个光明的前景一般,笑着说道:“如此,中原可复。”

  “再之后,大军合军一处,从洛阳渡河北上,沿着汾河一路向北,直扑太原,收复雁门关!至此,晋地可定!”

  话说到这里,再愚蠢的政治白痴也发觉事情不太对了。

  会场中一时间鸦雀无声,众人皆是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套计划的可行性很高,但前提是山东真的为宋国所有,以半包围的态势围剿中原金贼,足以称得上势如破竹了。

  可如果将山东义军算作独立势力,那么这番场面就成了山东义军冒着被完颜雍从河北偷家的风险,向西进攻中原打硬仗,随后又一路向北,在山西崎岖地形中与金军重步兵厮杀。

  付出了这么大的伤亡,结果全都是为宋国火中取栗,什么都捞不着。

  虽然理论上可以跟宋国抢个先手,争夺中原之地,但这就相当于跟宋国撕破脸了。以宋国的政治操守,到时候与金国玩一招‘联虏灭寇’也不是不可能。

  刘淮似笑非笑的看着陆游,倒也懒得反驳。

  这倒不是他能忍得了为宋国当马前卒,而是在座之人有更加忍不了的。

  “啪。”

  一只大手重重拍向了桌子,随后就有人厉声说道:“陆先生,你如果想要为宋国牵马执蹬,自可以去做,却不要耗费我们山东儿郎的性命。”

  众人望去,不是何伯求又是谁呢?

  只能说你永远都能相信何三爷的革命热情。

  刘淮干脆找了个凳子坐了下来看戏。

  何伯求几乎已经须发皆张,他起身拍着桌子对陆游怒道:“我们山东究竟哪里对不住你们宋国?宋国有难,我们去救了;宋国需要功劳,我们送过去了;但如今,你竟然想要山东儿郎们为宋国尸骨无存,凭什么?就凭那两个赏钱吗?陆先生,我今日再问你一句,宋国对我们有何恩德?!”

  陆游脸色铁青,可眼见会场中人皆是愤愤之态,而少数宋国出身之人,要么低头不语,要么则是有些惊惶,他一时间只能看向了魏胜。

  “何三郎,这是军议。”魏胜缓缓说道:“无论对错,军议总是要让人说话的。否则咱们又为何要弄这么大的阵仗,直接用书信传达命令不就成了?”

  何伯求粗重喘息了几声,方才躬身对魏胜行礼:“元帅,我一时激愤,口不择言,还请见谅。”

  说罢,何伯求也不看陆游,直接落座。

  陆游同样气愤,却终究说不出‘大宋对诸位恩重如山’之类的假话,也只能回到位子上生闷气不言语了。

  会场上一时寂静。

  见到气氛有些僵硬,刘淮终于起身打圆场说道:“此番军议,乃是大略,不讨论具体细节,因为这些都是要根据时事随机应变的。”

  说到这里,刘淮嗤笑出声:“说不定明日宋国就要出兵北伐呢。”

  这句不算俏皮话的俏皮话终究起到了一些作用,引起了一番哄笑。

  这番插曲过后,军议走入了正轨,随后如同李通、罗谷子、张孝祥等中枢或者地方亲民官都起身做了发言。

  最后,刘淮综合了各方的意见,做出了总结。

  山东接下来两年要坐山观虎斗,同时大力发展民生,建设卫学社学,发展商贸,鼓励农事,积攒粮草布匹财货。

  军队也要加强操练,汉军各部趁这个机会整编一二。

  绝对不能有一丝松懈,金国在被连续斩杀了数名使者之后,已经不会再来与山东义军议和了,因此,两边的战事将会直到某一方彻底灭亡,才会停止。

  北伐是立命之本,是存身之根,山东上下,一定要将北伐进行到底。

  “下面咱们说第二件事……”刘淮的目光缓缓移动:“许多地方光复了,防御态势也要进行整备,现在,宣布各部人事任命。”

  会场中的人神色各异,有人暗中捏紧拳头,暗道终于要来了。

第668章 随风潜入暗夺权

  “……罢张安国天平军前军统制官一职,新任邳州军辖。”

  “诸位可有异议?”

  出乎绝大多数人意料,会场竟然是鸦雀无声。

  不管是升迁还是闲置之人,或是欣喜,或是面无表情,或是心有不甘,却皆是一言不发。

  不止如此,颇有几名神色狠厉之人在座中扶刀四顾,想要看看到底有谁要有反对意见。

  辛弃疾见状,在座中感叹。

  果真如辛经纬所言,刘大郎威望已铸,已经可以威福自享了。

  辛文远也只是在昨日误会自己要被杀的时候,反应有些激烈了一些,而如今只是从主将变成了地方官熬资历,从一线野战军变成了二线守备部队,又不是从此断了前途,还能有什么怨言呢?

  辛弃疾扭头看向了张安国,却只见此人面色铁青,双手紧攥,却也终究无话可说。

  平心而论,刘淮对张安国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张安国更是知道这一点。

  别的不说,一个派系的政治领袖,在面对军令不通之时,没有让军法官直接动手处置,而是给一名新附统制官连续去了好几封书信,好言相劝,已经算是十分给脸了。

  张安国这纯属是给脸不要脸。

  当然,张安国也不是硬要跟大政作对,他也没有这个胆子。

  他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不能轻易动摇的,否则之前靠着这个根本聚拢的人心就会烟消云散,到时候寻到另一个根本来聚拢人心还不知道要耗费多长时间,甚至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就比如刘淮,如果他扔掉抗金这个立身之本,从此之后与金国和和美美的共存,山东义军的人心立马会垮掉一大半。

  张安国的立身之本就是兄弟义气,所以在兄弟犯错的时候,不管对不对,他都要硬着头皮顶回去。

  这等性格在草莽之辈中实在是太常见了。

  刘淮倒是借此想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为什么历史上辛弃疾能够轻易的把张安国捉回来。

  因为历史上张安国背叛并且杀了耿京之后,他就相当于将立身之本的义气扔了出去,被义气笼络而来之人就会离心离德,让辛弃疾率五十人轻易踏营而入。

  如今被发往二线,张安国也算是求仁得仁。

  刘淮再次询问:“有人有何异议?现在可以当众提出来。”

  依旧没有一人出言。

  这种场面反而让所有人惊诧不安起来。

  刘淮询问三次之后,见还是没人说话,就想到继续下个议题。

  然而魏胜却是缓缓说道:“你们没有说的,老夫反而要说两句。”

  顿了片刻之后,魏胜声音逐渐变得郑重:“老夫知道你们之中,有人不满,有人觉得明明是元老,却要受到薄待,是上边的人凉薄,不公正,是下边的人野心大,捅刀子。但老夫告诉你们,不是这样的。”

  “北伐艰难啊。”说到这里,魏胜莫名一叹,方才继续说道:“你们大多数人都年轻,只见今日形势一片大好,就觉得志得意满。

  可如同老夫这般年纪的人,都曾经见过更好的形势,也曾经见过如此大好形势,却最终功亏一篑。”

  “中原河北关中沦陷数十年,幽燕西域塞外更是数百年未见汉家威仪。难道这几十年,几百年间,就没有英雄豪杰,名臣大将试图恢复吗?”

  “有的,但是太难了,一切都太难了,身前的敌人,身后的敌人,明枪暗箭处处逼迫,以至于如此多人,都失败了。”

  “如今有这番局面,既是千万人共同搏出的结果,更是天幸,之后的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军中更是得如此,能者进,无能者退,赏罚妥当,方才是正理。”

  刘淮看着侃侃而谈的魏胜,如何不知道自家这位义父是在为自己背怨?

  他有心想要跟魏胜说一句,无所谓的,他根本不怕其余人有怨气,但终究不能拂了这位老人的好意。

  魏胜指了指自己说道:“就如同老夫,自觉在军政大事上不如大郎后,不也是不再带兵了吗?但是老夫却还是不服老的,难道你们这些年轻人就因为如今稍受挫折,就一蹶不振了吗?”

  “不敢。”

  “不敢。”

  几名被安排到地方钤辖的忠义军军官起身行礼。

  “都坐下。”魏胜摆了摆手:“如今是大军议,不用行此虚礼,大战还要继续,之后还会有立功的机会,终究不会以此时来定尊卑上下。”

  “喏!”

  某种异样情绪在轰然应诺声中被压制下去之后,刘淮顺势开启了下个议题。

  军中法度。

  “……以上就是军中法度的全部内容。”

首节 上一节 493/56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汉风烈烈起南洋

下一篇:帝国模拟:从傀儡到万古一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