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郎 第157节
相隔三五十步,就是一堆营火。
河内兵在介休,河东兵在中都,徐晃所督河东骑士则入驻北边的祁县。
这三个县之间从北向南还夹杂着京陵、邬县,都已各派五百虎步军入驻。
汾水东岸这五个县几乎没有遭受旱情、蝗灾,物资充盈,完全一副乱世乐土的模样。
弄的赵基都不好意思下手。
可不打破这里,再过一个月,河东、河内就会有大量的民众饿死,不饿死两三万人,能算天灾?
河东更是超规模动员军队,如果拿不到太原的粮食,非饿死五六万人不可。
这是个副食品匮乏的年代,一个重装士兵每天要吃八升口粮,才能保证体力充盈;经历战争时,更要补充营养。
战争时期,工作相对轻一些的士兵,也要吃七升口粮。
一升口粮,无限接近二百毫升。
哪怕赵彦,生活中有油水补充,也要吃接近六升的粮食。
赵基每餐有副食,即便这样,每天主粮消耗也在一斗六七升。
一个士兵,一个月就要吃三石粮食。
等战争结束,除了少数常备士兵能保证口粮外,大多数人士兵将与普通民众一样,大概也就一天吃三四升的口粮,勉强维持不饿死。
口粮匮乏,带来的结果就是人民虚弱,哪怕活到次年,也会影响农耕的效率。
不是说明年风调雨顺,农业就能快速恢复的。
所以想要快速恢复河东的生产,必须抢到足够多的粮食,让军队吃饱,让民众吃饱,才能以完整的状态去迎接明年的生产任务。
只有吃饱了,这个秋季、冬季才能大规模生产农具,保证明年农业生产所需。
犁都不够用,你怎么种田?
赵基站在瞭望台上,隔着夜幕静静驻望大泽另一端的王柔营地,隐约可见那里的营火。
这里地势低洼,夜风格外强劲。
时不时营火处有火星被风吹卷,点亮一条亮红色燃烧轨迹,随即熄灭于空中。
赵基深吸一口气,这太原的粮食拿定了。
不能等王泽、申屠备了,时间拖的越久,变数越大。
只要砍掉王柔,先诛灭中都五县的豪强,就凭这五县的储粮,自己有信心对抗匈奴、代郡、雁门的围攻!
抢到的粮食,是为了救家里人。
每一个河东人都会拼命,只要全面开战,河东援兵就能持续抵进。
太原人心?
哪有粮食重要,拿到粮食,才有军心、人心可言。
第183章 白刃激斗
天色渐亮,天子行营中。
刘协翻看五位公卿此前书写的罪状,他情绪多少有些波动。
实在是有些没想到,五位铁骨铮铮的公卿,在赵基那里坚持不到两个月,就开始为赵基书写罪状。
若是被赵基管理三年时间,刘协不敢想象这些人会听话、顺从到哪种地步。
作为皇帝,他是孤独的。
很多心得感悟,必须藏在心里,不能向外人透露。
哪怕是皇后,最多也就听他一半的心里话。
这一半的心里话,还得颠倒因果次序,再混进去一半的假话。
经历过劫持事件后,他连这个说一半心里话的倾诉对象也没了。
此刻只能强忍着。
至于皇后劝他亲近赵基……这些公卿就是前车之鉴,他可不想变成这样。
“陛下,王柔使者入营,说是王柔已乘船,将要渡湖泽而来。”
时迁入内,拱手细声:“列位公卿已洗漱完毕,可要召见?”
“赵卿何在?”
“赵侯正点选虎贲,以迎接王柔。”
时迁温声回答,王柔是外臣,觐见天子时要走一遍白刃戟门,这是天子威严的具体体现。
刘协略犹豫,还是选择放弃会见公卿。
只觉得现在彼此见了,徒增尴尬,无异于事。
此刻三百虎贲集结,尽皆鲜艳赤红衣袍,外罩涂抹鎏金铁铠,站在那里金晃晃的。
红装金甲,个个威武不凡。
为了更进一步展示威武,赵基又给他们披挂上了绯色刺绣简单花纹的文武袖罩袍,两肩垂挂白色布条,上面书写天子虎贲、国之爪牙文字。
赵基也仔细检查自己的佩剑与后腰暗器,后腰披风下,依旧是半捆一尺半长的短矛。
一切确认无误后,站在队伍前排环视这些人,其中老虎贲不足三分之一。
经历过实战的虎贲,大多外放为虎步军队官、百人督;残疾的都被他转到平阳侯国,配合贾逵、裴秀做事。
后续补充的虎贲,大多数是老虎贲的子弟。
老虎贲只要晋升脱离虎贲,或者伤残、阵亡后,也会选子弟亲族补员。
补员时,也不会刻意挑选年轻人,只要能接赵基两箭而神情不变,就算通过考核。
其中不乏父兄补员的例子,因而其中也有一部分壮年虎贲。
迎着赵基的目光,三百虎贲身姿挺拔,挎剑持戟而立。
御史董芬快步而来:“赵侯,匈奴中郎将已下船,正卸载贡物。”
“知道了。”
赵基右手举起,对着辕门处一挥:“出发!”
“喏!”
唐宪引着第一个百人队先行,紧接着是第二队,第三队。
三百虎贲自辕门开始站岗,两两一组,从大营辕门一直排到中军门前,一百五十对虎贲面对面而立,充满这百步间距。
赵基也登上戎车,御手抖动缰绳,驾御四马拉载的战车驶出大营,立在辕门之侧。
这里御史中丞杨众正在等候,上前迎接:“赵侯,王柔所献方物颇多,足有百余车。”
“太原富庶,可见一斑呀。”
赵基感慨一声,侧身眺望北边,那里舟船靠岸,正装卸物资。
车马都是从中都各家借过去的,赵基就那么望着,不再言语什么。
舟船停泊处,是一座小型渡津。
孙资站在一边与王凌低声攀谈,昨晚他已经与赵基当面交流过。
二十万石粮秣不够河东使用,赵基的底线是五十万石。
河东不白拿,可以出钱。
天下大乱之前,谷物普遍市价二百钱左右。
可那是天下太平,作物正常收获的市价;灵帝晚期以来,市价就没正常过。
三辅大乱期间,斗粮价值几十万钱。
等重的黄金,买不来等重的粮食,这就是粮价。
因此,赵基开出了自认为很有诚意的粮价,一千钱一石粮食。
五十万石粮食,做价五亿,也就是五万金。
河东肯定有这么多的金钱储备,五十万石大概相当于目前河东的全部储粮。
不计算夏收、秋收,百万石粮食,勉强也就够河东军民苟活四个月时间。
王凌听着多少有些心动,但五十万石远远超过各家的底线:“彦龙你也知道,各家顾虑河东兵、河内兵逗留不去。若一举拿出这五十万石粮食,他们将有底气长期驻留,到时候反复索要钱粮,这钱粮还不是尽为外人所有?”
认真看着孙资,王凌做了个ok手势:“至多三十万石,先拨付十万石,河东撤兵后再拨十万石,秋收后再拨余下十万石。也不要河东、赵侯出买粮钱,就当是本郡的救济邻里的善行义举。”
“还是不足,我再与赵侯商议。也辛苦彦云与各家商议,让各家知晓赵侯购粮之诚意。此事若成,彦云之功绩,赵侯自会表功于朝。”
孙资没有急着答应,不说其他各县,仅仅是将中都县榨干,也能挤出三四十万石。
加上夏粮、秋粮,凑个五十万石不难。
在大泽干枯之前,中都九县就是这么富裕。
就连飞蝗,也不喜欢湿润的中都各县。
见那边王柔一身金纹装饰的皮铠登上战车,孙资、王凌也不再交谈,各自返回骑从身边,翻身上马。
粮食是大事,再商议几天也是正常的。
二十万石粮食也很难将河东、河内联军打发走,如果太原反应够快,将联军挡在郡外,还能拉扯一番。
可对方引着天子来巡视太原,又见识过中都各县的富饶,这就不是轻易能打发的了。
就连天子、朝廷这里,也要把礼物送到位,免得心生不满,留下什么难以消磨的恶评。
一里多的路程,眨眼间就来到行营辕门处。
王柔兵车上,荀班指着一身鎏金明光盆领铠外罩绯紫渐变色绣花文武袖的赵基说:“明公,那便是虎贲中郎将侍中赵侯。”
“果然仪表不俗。”
王柔轻声感慨,被身后的孙资等人听到,随即王柔嘱咐:“待拜谒天子后,代老夫向赵侯投递拜帖。”
“喏。”
上一篇:模拟历史,但开局崇祯是神皇
下一篇:三国:大魏王侯,家父曹丞相